刑法總則論述題
① 論述題刑法的總論和分論之間的關系
刑法總論規定基本的東西 分論具體確定各個罪名的犯罪構成及量刑
② 論述我國的刑罰體系。 論述題
(一)體系完整、結構嚴謹
我國刑罰由主刑與附加刑構成一個完整體系,主刑與附加刑分別包括若干刑種,各個刑種所造成的剝奪性
痛苦內容不同,可以適應不同犯罪、不同犯罪人的狀況,對各種犯罪給予有效、合適的制裁。主刑與附加刑相互補充、相得益彰,避免了單一刑種的局限性。刑罰體系中的各種刑罰方法全部由輕到重排列,主次分明,輕重銜接,結構嚴謹。如拘役與有期徒刑是不同刑種,但期限卻相互銜接。
刑罰體系由輕重不一的刑種組成,主刑與附加刑都有輕有重。如主刑中最輕的管制只是限制犯罪人的一定自由,最重的死刑則是剝奪生命。這使得刑罰體系有寬有嚴,寬嚴相濟。確立這種刑罰體系,目標是通過貫串懲罰與教育相結合的方針,收到預防犯罪的實效。因為犯罪現象極為復雜、危害輕重不一,故刑罰種類必須有輕有重;刑罰目的是預防犯罪,單純的重刑與單純的輕刑都不利於預防犯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單純的重刑與單純的輕刑,不適應社會的平均價值觀念,不能為國民所接受,其結果必將不利於刑罰目的的實現。
(三)內容合理、方法人道
我國刑罰體系的內容具有合理性:整個刑罰體系的內容符合我國國情,符合懲罰與教育改造的需要;各個刑罰都包含懲罰與教育改造的機制;一些刑種的內容(如管制)體現了專門機關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同犯罪作斗爭的方針;以自由刑為中心、同時擴大了罰金刑的適用范圍,這反映了世界立法趨勢;刑種由輕到重的排列也符合刑罰的發展方向。我國刑罰方法具有社會主義人道性:任何刑罰方法都能使犯罪分子感受相當的剝奪性痛苦,但又不以造成劇烈痛苦為目的;任何刑種都不包含侮辱人格、損害尊嚴、摧殘肉體、折磨精神、牽連親屬的內容;除死刑立即執行以外,刑罰內容都在於促使犯罪人棄惡從善,改過自新。
③ 刑法總論 論述題怎麼答
基本注意事項:字數符合要求,字跡工整,邏輯清晰,推理嚴謹,法言法語內。
注意結構: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容。
忌:空白,潦草,沒有結構。
當然必須建立在理論知識扎實的基礎上,如實在不會,在形式上也要符合上述要求。起碼看起來態度是認真的。
考試前多看歷年考題,不要貪多,看一個吃透一個,多做練習。
④ 刑法論述題有哪些是常考的
一. 論述犯罪的基本制特徵
二.論述我國刑法的效力范圍
三.論述犯罪故意
四.論述犯罪既遂
五.論述犯罪未遂
六.論述犯罪中止
七.論述繼續犯
八.論述想像競合犯
九.論述結果加重犯
十.論述連續犯
⑤ 刑法總則主觀題怎麼破
從刑法總論當中選取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進行考察,比如:死刑的限制、犯罪既內遂的認定、主犯的認定等等。論容述題要求大家在平時學習的時候,要對某一塊理論知識進行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掌握,千萬不能離散地、孤立地去死記硬背個別的知識點,強調一個理論面的把握,而不是一個知識點的背誦。
答題時,先回答概念,再回答特徵、要件、制度價值意義等(論述題需要適當擴展,可採取舉例或解釋說明的語言進行擴展),最後要指明該制度(概念)的意義。
⑥ 刑法學論述題周某如何定性,為什麼
刑法的功能是指刑法現實與可能發揮的作用。 國外刑法理論一般認為刑法具有以下三種功能: 1.行為規制功能 指刑法具有使對犯罪行為的規范評價得以明確的功能。其具體內容為,刑法將一定的 行為規定為犯罪並給予刑罰處罰,表明該行為在法律上是無價值的(評價的功能);同時命令人們做出不實施這種犯罪行為的內心意思決定(決定的功能)。 2.法益保護功能 指刑法具有保護法益不受犯罪侵害與威脅的功能。犯罪是侵害或威脅法益的行為,刑法禁止和懲罰犯罪,是為了並保護著法益。 3.自由保障功能 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個人自由不受國家刑罰權不當侵害的功能。根據罪刑法定原則,只要行為人的行為不構成刑法所規定的犯罪,他就不受刑罰處罰,這便限制了國家對刑罰權的發動;對犯罪人也只能根據刑法的規定給予處罰,不得超出刑法規定的范圍科處刑罰,這便保障犯罪人免受不恰當的刑罰處罰。因此,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憲章」,又是「犯罪人的大憲章」。 如何認識和處理三種功能尤其是後兩者之間的關系,則是世界范圍的刑法學者長期探索和爭論的問題。因為法益保護功能主要依靠刑罰的宣示與適用來實現;自由保障功能則主要依賴限制刑罰的適用而實現。換言之,刑罰的適用,與保護法益成正比,與自由保障成反比。如何既最大限度地保護法益,又最大限度地保障自由,就成為難題。刑法空間效力刑法的空間效力,是指刑法對地和對人的效力,它實際上要解決的是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問題。由於刑法的空間效力涉及到國家刑事管轄權的范圍,從而也就關繫到維護國家主權、協調國際關系的問題,各國刑法都十分重視空間效力的規定,並且在解決空間效力的問題上形成了一些重要原則。從各國刑法規定和理論主張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種原則:(1)屬地原則,即以地域為標准,凡是在本國領域內犯罪,無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都適用本國刑法;反之,在本國領域外犯罪,都不適用本國刑法。這一原則是建立在國家主權原則的基礎上的。(2)屬人原則,即以犯罪人的國籍為標准,凡是本國人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而不論犯罪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反之,外國人犯罪,即是發生在本國領域內,亦不適用本國刑法。這一原則是建立在本國公民應保證對本國法律的忠誠和服從的基礎上的。(3)保護原則,即以保護本國利益為標准,凡侵害本國國家或國民利益的,不論犯罪人是否本國人,也不論犯罪地在本國領域內還是在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保護原則的實質是國家運用刑法手段使本國國家和公民利益免受外來侵害。(4)普遍原則,即以保護各國共同利益為標准,凡發生國際條約所規定的侵害各國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也不論犯罪地是在本國領域內還是本國領域外,都適用本國刑法。上述各原則孤立地看,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其局限性。現代世界各國刑法多以屬地原則為主,兼采其他原則。我國刑法也是如此。
⑦ 刑法總論作業提,都是案例,希望得到好心人的幫助,非常感謝了
A 預備犯
AC
C
ABD
BCD
CD
空間效力是說在我國的領土,領空,領海,駐外大使館,使領館。以及中國的民用和軍用飛機,船舶上,都認為我國具有地域管轄權,這是管轄權里的屬地管轄,也是空間效力。以及犯罪的預備或者結果或者希望結果的發生地在中國的,也都有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犯罪屬於屬人管轄,外國人侵害我國公民的。屬於保護管轄,但是要求外國人犯罪地的法律也認為是犯罪的,並且侵害的是我國公民的,這些都是我們中國有管轄權的,這就是空間效力
侵佔罪和盜竊罪,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盜竊罪是破壞佔有,主動破壞所有人對物的佔有,並且是以隱秘的方式實施,先侵犯了所有人的佔有權,後侵犯所有權,就是盜竊,如果所有人已經失去對物的佔有,犯罪人僅僅侵犯的是所有權,而沒有主動的破壞所有人對物的佔有,那就是侵佔罪,
⑧ 刑法學-簡答題2
11.(1)犯罪分子被判處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緩刑不致再危害社會。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12.1死刑適用條件的限制:刑法48條規定,死刑只適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犯罪分子。
2死刑適用對象的限制:刑法49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和審判時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審判時懷孕的婦女包括審判時和羈押時懷孕的婦女,也包括在審判時和羈押時流產的婦女。
3死刑適用程序的限制:刑法48條2款,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死刑執行制度的限制:刑法48條規定,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兩年執行。緩刑期間有犯新罪並且是故意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能判處死刑。
5刑法分則的限制:(1)並不是所有的犯罪都規定了死刑(2)在規定死刑的犯罪中,都以情節特別嚴重,後果特別嚴重作為死刑的判決的條件
13.題目有問題吧14.(1)主體必須是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
(2)必須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異種罪行
2處罰原則:以自首論(如果是同種罪行,可以酌情從輕處罰,如實供述罪行較重的,一般應當從輕處罰)15. (1) 管制; (2) 拘役; (3) 有期徒刑; (4) 無期徒刑; (5) 死刑。 16.累犯,是指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法定期限內又犯被判處一定的刑罰之罪的罪犯。累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兩種。
累犯具有以下特徵:
(1)累犯是一種再犯罪的事實
(2)累犯是一種犯罪人的類型
(3)累犯是一種從重處罰的刑罰制度 17.刑罰體系,是指國家的刑事立法以有利於發揮刑罰的積極功能,實現刑罰目的為指導原則,選擇刑種、實行分類並依其輕重程度排成的序列。我國刑罰種類有:
(一)主刑。所謂主刑,是指只能獨立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主刑的特點是: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對於個體犯罪,只能適用一種主刑,不能適用兩種以上的主刑。主刑具體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五種。
(二)附加刑。所謂附加刑,是指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也稱從刑。附加刑的特點是:可以附加主刑適用,也可以單獨適用。在附加適用時,可以同時適用兩個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具體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和沒收財產三種。
(三)專門針對外國人的驅逐出境。《刑法》第35條規定,對於犯罪的外國人,可以獨立適用或者附加適用驅逐出境。驅逐出境僅適用於犯罪的外國人(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的人)。該刑罰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 18.1.主觀條件:前後兩罪都是故意犯罪。
2.刑度條件:前後兩罪都是或者應當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法的犯罪。這表明前後兩罪都是比較嚴重的犯罪。
3.時間條件:後罪發生在前罪的刑法執行完畢或赦免以後5年內。 19.一、緩刑考驗期的長短以原判刑期長短為依據,可以和原判刑期時間相等;也可以適當長於原判刑期,但有封頂,最長不超過原判刑期一倍;
二、緩刑考驗期也不能短於原判刑期,這樣不利於充分發揮緩刑的作用;
三、緩刑考驗期,說明對判緩刑的犯罪分子並非免除刑事處罰,是否不執行刑事處罰,取決於犯罪分子在考驗期的表現,如果表現符合法律規定的執行原判決的規定,撤銷緩刑,執行刑罰;
四、緩刑考驗期間的時間起算從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由於緩刑是有條件的不執行原判刑期,所以判決之前先行羈押的日期不能折抵緩期考驗期。20.我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