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對抗第三人

公司法對抗第三人

發布時間: 2021-12-15 12:00:10

⑴ 在法律概念里什麼叫「不得對抗第三人」

根據現行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股權轉讓,分對內和對外兩種,對內可以相互轉讓,對外需經半數以上股東同意,並放棄優先購買權,同時召開股東會修改公司章程,進行工商備案登記。

而所謂不得對抗第三人是指,如果沒有進行工商備案登記,雖然出讓方已經轉讓了其所擁有的股份,但在名義上他還是公司的股東。這就可能會產生新股東的權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問題,如果老股東再次轉讓股份,並依照規定辦理完畢相關手續,受讓方又不知情的話(因為工商登記未改,其可以合理相信老股東還是權利人),那麼法律保護的是後者的權利,原受讓股東不得以其已經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來對抗「第三人」,即新的受讓方。

有關依據:《公司法》

第七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司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這句話的反面意思是:當你不登記時,第三人只能向登記機關登記的股東主張權利。如股東發生變化,而新股東又沒有到登記機關登記注冊,這時如果涉及到股東承擔責任的時候,就要由原來的股東來承擔責任,雖然你已經不是股東了,但你沒有及時到登記機關辦理登記。也就是說登記機關的登記材料里仍舊是「老」股東的名稱。對第三人來說,公司內部股東的變化是不知道,我只能按照登記機關的登記材料主張。同時《公司法》的這條規定也強制股東必須及時到登記機關進行登記注冊。

修改前的《公司法》沒有這條規定,法院在涉及這方面的民事糾紛時,也是這么執行的。現在明確了,是對第三人權益的保護。

⑵ 新公司法中第33條中"不得對抗第三人"是什麼意思最好舉個公司的例子.

根據現行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股權轉讓,分對內和對外兩種,對內可以相互轉讓,對外需經半數以上股東同意,並放棄優先購買權,同時召開股東會修改公司章程,進行工商備案登記。 而所謂不得對抗第三人是指,如果沒有進行工商備案登記,雖然出讓方已經轉讓了其所擁有的股份,但在名義上他還是公司的股東。這就可能會產生新股東的權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問題,如果老股東再次轉讓股份,並依照規定辦理完畢相關手續,受讓方又不知情的話(因為工商登記未改,其可以合理相信老股東還是權利人),那麼法律保護的是後者的權利,原受讓股東不得以其已經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來對抗「第三人」,即新的受讓方。 有關依據:《公司法》 第七十二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⑶ 股份轉讓中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是什麼意思

法律橋網友一縱三橫路咨詢:我是杭州一家有限公司的管理者。新公司法中關於股份轉讓,說未經工商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請教,這里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到底該如何理解?上海馬建榮律師解答:提供一些看法,供你參考:根據現行公司法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進行股權轉讓,分對內和對外兩種,對內可以相互轉讓,對外需經半數以上股東同意,並放棄優先購買權,同時召開股東會修改公司章程,進行工商備案登記。而所謂不得對抗第三人是指,如果沒有進行工商備案登記,雖然出讓方已經轉讓了其所擁有的股份,但在名義上他還是公司的股東。這就可能會產生新股東的權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的問題,如果老股東再次轉讓股份,並依照規定辦理完畢相關手續,受讓方又不知情的話(因為工商登記未改,其可以合理相信老股東還是權利人),那麼法律保護的是後者的權利,原受讓股東不得以其已經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來對抗「第三人」,即新的受讓方。

⑷ 《公司法》中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請問不得對抗第三人是什麼意思

就是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其第三人是指 沒有必要或本不該知道某些情況的人,他的利益應該被保護

⑸ 對抗和對抗第三人的法律含義

「對抗」指的是不能損害的意思,「對抗第三人」指的是不能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合同雙方當事人以外的人稱為第三人,不能對抗第三人是指不能以雙方簽訂的合同約定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利,合同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對第三人不生效力。《公司法》和《擔保法》都有以上論述。
《擔保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權本應自登記之日起生效,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存在不得對抗第三人的情形。具體規定見擔保法解釋第五十九條:「當事人辦理抵押物登記手續時,因登記部門的原因致使其無法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人向債權人交付權利憑證的,可以認定債權人對該財產有優先受償權。但是,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中第三十三條「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⑹ 公司章程的效力,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能否對抗登記

章程是公司自治的基礎,但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交易第三人的利益,因此,公司法應對章程的對抗效力作出明確規定:
1、在章程的公示方式方面,建議採納登記和公告兩種方式,登記屬於被動式公開,需要第三人主動到登記部門查詢;而公告系主動式公開,由登記機關在覆蓋全國或相應轄區的報紙上公告,第三人可坐等信息的提供。但基於我們的法律傳統和實踐,宜以登記作為對抗力的決定性因素,公告可僅作為方便社會公眾獲取權威信息的一個渠道。
2、規定章程及其修改應當及時備案,任何第三人、不需有任何理由,均可任意查閱、復制公司章程,但不賦予整個章程積極的對抗效力。
3、增加章程擔保事項為法定登記事項,不打破我國登記對抗力的法律傳統,賦予登記事項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但經營范圍例外;同時明確規定擔保事項是否遵守公司內部決議程序,不具有對抗第三人的效力。
4、明確規定章程對法定代表人的許可權限制不得對抗第三人,除非公司舉證證明第三人知情。
5、採納相對的消極對抗力,即不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但公司舉證證明第三人知道的除外,促使公司切實履行信息公示義務。

⑺ 公司法中「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這句話怎麼理解。

1、從邏輯上講,一審判決既然可以認定你的股東身份,即認可了你的股東權益,就應當支持你查閱相關文件的訴請。(當然假如你在一審中沒有提出該訴請,上訴也是徒勞的。)。雖然公司沒有變更登記,不能對抗第三人,你和公司之間是雙方當事人之間的問題,不存在法律上的利益第三方提出獨立訴請。所以你的上訴是可行的。
2、憑借一審生效判決,你當然可以辦理申請變更登記手續,但是正如你所言,時間上可能存在風險,如果你的上訴期因此錯過,得不償失。而即便上訴請求得不到支持,你完全可以在二審後再申請變更登記。根據我國民訴的審查原則,你幾乎不需要擔心一審對你有利的判決被駁回,因為 二審的原則是: 只審查異議部分。

所以你的做法是可行的。

⑻ 不得對抗第三人的擔保法與公司法中關於不得對抗第三人的規定

擔保法中關於不得對抗第三人的規定主要在第四十三條:「當事人以其他財產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訂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當事人辦理抵押物登記的,登記部門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證部門。」此種不得對抗第三人系針對擔保法第四十二條規定之外的其他財產的抵押的效力問題作出規定。
擔保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的財產,抵押權本應自登記之日起生效,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存在不得對抗第三人的情形。具體規定見擔保法解釋第五十九條:「當事人辦理抵押物登記手續時,因登記部門的原因致使其無法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人向債權人交付權利憑證的,可以認定債權人對該財產有優先受償權。但是,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中第三十三條「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熱點內容
東莞勞動法電話號碼 發布:2025-08-21 21:29:54 瀏覽:140
黑社會女人形法 發布:2025-08-21 21:20:56 瀏覽:490
司法局民法典宣講 發布:2025-08-21 21:19:49 瀏覽:293
保安服務管理條例英文 發布:2025-08-21 21:19:11 瀏覽:351
東奧經濟法誰講的有意思 發布:2025-08-21 21:15:42 瀏覽:905
條金條例 發布:2025-08-21 20:38:44 瀏覽:974
道德經第26章 發布:2025-08-21 20:09:54 瀏覽:744
法治與和諧社會論文 發布:2025-08-21 19:58:09 瀏覽:836
涉及法律知識的笑話 發布:2025-08-21 19:51:02 瀏覽:468
國家勞動法流產假期多少天 發布:2025-08-21 19:41:58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