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修正搶劫
A. 刑法修正案九2015年對以前搶劫案服刑人員的實際服刑時間會有影響嗎
刑法修正案九對以前搶劫案服刑人員的實際服刑時間沒有影響。
刑法修正案九沒有對搶劫罪進行修改,就是有修改也不會對已經判刑入獄的犯人產生影響。此外,現在的刑法九還沒有生效。
B. 刑法修正案九對搶劫罪量刑有什麼更改
將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一款修改為:「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搶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C. 因搶劫罪被判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刑法修正案八》能不能假釋
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的規定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後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所以10年以下的一般情況可以假釋
D. 刑法修正案九規定搶劫罪有哪些種類
入戶進行搶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搶劫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多次搶劫、搶劫數額巨大、搶劫致人重傷、死亡、冒充軍警人員搶劫、持槍搶劫的、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都是搶劫罪的加重類型。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E. 刑法修正案九以後搶劫罪可以判緩刑嗎
緩刑的適用對象:
其一是被判處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其二是犯罪分子確有悔改表現,法院認為暫不執行所判刑罰也不致於再危害社會;
其三是罪犯不屬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
如果搶劫犯適用上述條件,也可以申請緩刑。
F. 刑法修正案九關於搶劫賭資(事後),並有故意傷害和非法拘禁如何鑒定和定罪
鑒定是有司法鑒定資格的部門,一般是法定的部門!定罪是數罪並罰,建議詳細介紹一下情況,才能作出具體正確回答。
G. 正當防衛與刑法修正案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我國刑法第20條的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理論上幾乎一致認為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是密切相連的,沒有正當防衛的前提就沒有防衛過當的存在。防衛過當是防衛行為的正當性和損害結果的非正當性的統一。防衛行為的正當性是指,實施防衛行為時明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害;防衛行為是針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損害結果的非正當性是指,防衛行為的強度和力度明顯超過了不法侵害的強度和力度,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重大損害,從而使合法的防衛行為變成了不法的侵害行為,也是正當性的行為轉化成非正當性的行為。 應該說此種觀點是完全符合立法意圖的,並且從刑法對防衛過當的刑事處罰的規定看--「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對防衛行為正當性的特點的肯定,從而鼓勵公民見義勇為,維護公共秩序、保護社會。
海口律師網頁鏈接
當我們在概念上弄明白正當防衛的時候,我們的頭腦中就有了一條清晰的主線,但要想弄明白新刑法中正當防衛的界限,必須從正當防衛構成的要件入手,從我國刑法第20條對正當防衛的規定,可以把正當防衛的要件歸為以下幾點:一是實施正當防衛時,必須有不法行為的侵害性;二是實施正當防衛時,不法侵害的行為必須是正在進行著的,具有非常強的時間性;三是實施正當防衛時,不法侵害必須具有現實性,不能想當然;四是實施正當防衛時,公民必須具有防衛意識。從正當防衛構成的要件來說,也就界定了正當防衛的許可權。
H. 刑法修正案搶劫殺人燒車焚屍
如果行為認定為搶劫殺人燒車焚屍,那麼很有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
I. 刑法修正案(八)對敲詐勒索罪的幾點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條將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條修改為:「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敲詐勒索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關於敲詐勒索犯罪,刑法修正案作了不少調整,具體闡述如下:
一、將多次敲詐勒索入罪 多次敲詐勒索入罪非常必要。首先,與多次盜竊相比較:從犯罪手段上看,敲詐勒索罪中威脅或要挾等恐嚇手段使被害人的心理產生恐懼,而盜竊罪的秘密竊取手段行為比較平和,未侵害到被害人的意志自由;刑法將多次盜竊行為入罪,多次敲詐勒索自然亦應入罪。其次,將多次敲詐勒索規定為犯罪,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1997年刑法制定時,該類犯罪行為較少,而現在多次敲詐勒索行為則頻頻發生。將多次敲詐勒索行為犯罪化,有利於克服以數額較大作為唯一定罪標準的缺陷,有利於保護法益。
二、增設罰金刑 首先,對敲詐勒索犯罪適用罰金刑,可剝奪行為人的犯罪所得及實施犯罪的資本,喚醒行為人的守法意識,起到特殊預防的作用;而且還可以警示社會上的潛在犯罪者,收到一般預防之功效。 其次,對敲詐勒索罪增設罰金刑有助於實現不同財產犯罪之間法定刑的協調。刑法分則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作為主觀構成要件的財產犯罪,如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侵佔罪等均規定在判處主刑的同時,並處或單處罰金。
三、提高加重處罰情形的法定刑 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前,敲詐勒索罪的法定最高刑為十年有期徒刑,較詐騙罪、盜竊罪明顯偏輕,且沒有規定「數額特別巨大」或「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的情形。敲詐勒索數額特別巨大的財物,應屬於刑法理論上的重罪,立法卻規定比較輕的法定刑,與盜竊罪、詐騙罪法定刑不平衡、不協調。不僅如此,在敲詐勒索罪與詐騙罪出現競合時,也會凸顯本罪法定刑偏低的缺陷。刑法理論認為,如行為人的行為同時具有欺騙與恐嚇的性質,被害人一方面陷入了認識錯誤,另一方面也產生了恐懼心理,認識錯誤與恐懼心理的競合,成立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的想像競合犯,從一重罪處罰即可。問題是行為人僅實施恐嚇行為,被害人雖陷入一定認識錯誤,但完全或主要基於恐懼心理交付數額特別巨大的財物的場合,則只能認定為敲詐勒索罪,不能認定為詐騙罪與敲詐勒索罪的想像競合犯;或者行為人的行為同時具有恐嚇與欺騙性質,對方僅產生恐懼心理並基於恐懼心理交付數額特別巨大的財產,而沒有陷入認識錯誤的,也只能認定為敲詐勒索罪。對這些情形認定為敲詐勒索罪,就會有失罪刑均衡。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對敲詐勒索罪的法定刑予以重新配置,對行為人以帶有欺詐性內容的恐嚇,認定為敲詐勒索犯罪,恢復了罪刑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