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公司法2007

公司法2007

發布時間: 2021-12-17 16:38:18

❶ 《公司法》提取法定公積金的問題

《公司法》提取法定公積金的問題: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六十六條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❷ 公司法的基本原則

公司法的基本原則具體種類包括:利益均衡原則、分權制衡原則、自治原則、股東股權平等原則,股東有限責任原則。
(一)利益均衡原則
利益均衡原則是指公司制度的安排及實現,是基於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影響公司及社會發展的多種利益關系進行分析、均衡的原則。利益均衡意味著對某一利益過度保護的否定。堅持利益均衡原則,就要較好研究圍繞公司所形成的各種利益關系,及諸多關系可能對公司經濟、社會目標的實現、並進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程度進行評估,確定各種利益的地位通過制度化的安排,使公司這一企業法律形態發揮出較佳的社會效益,抑制其負面作用。利益均衡原則是從利益(經濟)基礎層面決定的公司法的基本原則,可以說是公司法的首要原則。
(二)分權制衡原則
分權制衡原則是指公司有效運轉的制度安排與實現,是以對公司各種權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為出發點而進行配置的原則。分權制衡會形成權責分明、管理科學、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內部管理體制,是公司運作的精髓。分權制衡從一定意義上講與國有企業的廠長(經理)負責制管理模式有根本的區別。堅持分權制衡原則就要對公司內部應該存在哪些權力和權力的適當分配進行分析和界定,對各種權力制衡動作進行制度構建。分權制衡是從權力層面認識公司法的基本原則,是利益均衡原則在制度層面的直接體現。
(三)自治原則
自治原則是指出資人自己進行重大決策,選擇公司的管理者;公司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依照公司章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不受非法干預。自治原則符合市場主體在市場中的運動規律:出資人對自己的決策、選擇行為負責;公司以章程為基礎,自主應對市場的變化,對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負責。自治原則充分體現了公司作為市場主體的主體特性:市場主體的能動性,與產品體制下企業的附屬地位形成鮮明的對照。
(四)股東股權平等原則
股東股權平等是指股東基於自己的出資(出資額或者股份)為基礎而享有平等待遇的原則。出資的性質一致、數額相同,在公司運轉中得到平等對待。股東股權平等並不排除股權內容的不同。股東各按其交納的出資額或所持的股份數額享有權利、承擔義務,股東所享有的權利大小、承擔義務的輕重與其向公司出資的多少成正比。出資少,享有的權利小,承擔的義務輕;出資多,享有的權力大,承擔的義務重。股權可以劃分為普通股、特別股,享有不同股權的股東,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是有區別的。
(五)股東有限責任原則
股東有限責任是指股東的投資(出資額或者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並通過公司這個中間物對外承擔責任。「股東有限責任乃現代公司法律的基石。可以說,現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形成與建立以及各項具體制度的完善,皆與股東有限責任密切相關。抽去股東有限責任制度,現代公司法律的大廈將難以支撐,現代公司的法律體系就必然失去重心。股東有限責任並非公司制度產生以來就存在的一個原則,而是公司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我們將股東有限責任作為一項基本原則,既是符合現代公司法的方向的,也是符合我國公司立法實際的。

❸ 2007年法律自考公司法主考內容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統考課程「公司法」(課程代碼0227)的考試大綱及教材是2004年編寫回出版的,書中所涉及的我答國公司法律制度是依據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的我國《公司法》編寫。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新《公司法》,並於2006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修訂後的《公司法》與原《公司法》相比變動較大,教材中涉及的我國公司法律制度的很多內容都已經過時,再按照已經廢止的法律命題,不僅不嚴肅,而且不利於培養實用的法律人才。

根據全國考辦有關「考試之日起至六個月前由全國人大頒布的法律和國務院頒布的法規可以列入相應課程的考試范圍。凡大綱、教材內容與現行法律、法規不符的,以現行法律、法規為准」的規定,並經與全國考委法學類專業委員會協商,決定從2007年1月份起,到新的「公司法」考試大綱、教材正式啟用前,在「公司法」課程命題中,遵循以下原則:凡是涉及我國公司法律制度的內容,都按照新《公司法》的內容命題,凡是基礎理論知識部分,仍舊按照統編教材中的內容命題。

❹ 公司法案例

案例分析一
(1)應該提供,根據簽訂的公司章程乙公司有權查看。
(2)公司章程對股東的效力。公司章程系由公司股東制定,並對股東具有約束力。這種約束力不僅限於起草、制定公司章程的股東,也包括後來加入公司的股東,這是由公司章程的自治規則性質所決定的。公司章程對股東的效力主要表現為股東依章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3)甲公司其他股東的貨幣出資額不能少於228萬

案例分析二
(1)公司股東出資不實的,該股東應補繳資金。不足的部分由公司成立時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
(2)答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出資額為限對企業承擔責任,不會追加股東個人財產。破產後,應收款可以以股東名義催收,但涉及到股東分配比例
(3)所以甲應出資20萬,不足的160萬應有乙和丙承擔,丁不承擔出資的責任
案例分析三
(1))《公司法》第61條第2款規定:「董事、經理除公司章程規定或者股東會同意外,不得同本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本款規定的即是公司董事、經理的禁止自我交易義務。本案中單某未經股東會同意,擅自作主將自己的小轎車賣與公司,系違反禁止自我交易的行為,公司可主張該行為無效。
(2)《公司法》第60條第3款規定:「董事、經理不得以公司資產為本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第214條第3款規定:「董事、經理違反本法規定,以公司資產為本

公司的股東或者其他個人債務提供擔保的,責令取消擔保,並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將違法提

供擔保取得的收入歸公司所有。情節嚴重的,由公司給予處分。

❺ 急求:《司法文件選》2007年第12輯的目錄!

第12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2007年8月30日)………………………………(583)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登記管理辦法》的決定 (2007年5月9日)…………………………(6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登記管理辦法 (2007年5月9日)…………………………(609)
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7年8月26日)………………………………(618)
物業管理條例(2007年8月26日)…………(620)
司法文件選2007年第1-12輯分類編目索引……(635)

❻ 新公司法關於監事會有哪些規定

《公司法》

第四節監事會
第一百一十八條【監事會的設立與組成】股份有限公司設監事會,其成員不得少於三人。
監事會應當包括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其中職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具體比例由公司章程規定。監事會中的職工代表由公司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職工大會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選舉產生。
監事會設主席一人,可以設副主席。監事會主席和副主席由全體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監事會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監事會副主席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監事會副主席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監事共同推舉一名監事召集和主持監事會會議。
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本法第五十三條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監事任期的規定,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監事。

第一百一十九條【監事會的職權】本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關於有限責任公司監事會職權的規定,適用於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
監事會行使職權所必需的費用,由公司承擔。

第一百二十條【監事會的會議制度】監事會每六個月至少召開一次會議。監事可以提議召開臨時監事會會議。
監事會的議事方式和表決程序,除本法有規定的外,由公司章程規定。
監事會決議應當經半數以上監事通過。
監事會應當對所議事項的決定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監事應當在會議記錄上簽名。

*注意:
非專業人士嚴禁擅自以法律條文作為實際案件的處理依據,否則後果自負。

❼ 案例二(公司法)

股東的非貨幣出資物的價值「顯著低於公司章程所定的價額」,為出資不實版。
承擔出資不實權責任的時間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股東出資不實的,承擔該責任的應當是交付該出資的股東,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即應當首先有出資不實的股東補交其出資,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承擔連帶責任只是一種補充性質,只有在其不能補足的情況下,才由其他股東代為補足,負連帶責任的股東享有對出資不實的股東的追償權利。
同時必須注意的是:承擔連帶責任的股東,不包括公司成立後因為增資而發展成為股東的「新股東」。

❽ 自考教材《公司法》2004年版(顧耕耘主編)與新《公司法》出入很大,真不知2007年1月的自考以何為准

以新的為准。自考變更教材,一般是因為教材內容滯後了,不符合社會需求了。中國的法制是不健全的,現在隨著社會發展在逐年完善,教材自然也要完善。

❾ 《公司法》2007年有沒有進行修訂

《公司法》2007年沒有進行修訂。現行《公司法》是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於2005年10月27日修訂通過,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

❿ 公司法案例分析——急!

原告在轉讓股資並注銷股東證明後,實際已喪失股東身份和權益。
有限公司的股東資格的憑證有: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

原被告的法律關系是。。。還沒學過

熱點內容
旁系親屬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10:17:35 瀏覽:391
職工違反規章制度案例 發布:2025-08-21 10:09:05 瀏覽:172
論職業道德的意義 發布:2025-08-21 10:09:05 瀏覽:246
法治大考 發布:2025-08-21 09:56:37 瀏覽:372
cpa教材word經濟法 發布:2025-08-21 09:55:54 瀏覽:910
株洲法院領導班子 發布:2025-08-21 09:51:27 瀏覽:721
行政訴訟法全文眾合 發布:2025-08-21 09:43:04 瀏覽:817
民事訴訟法121條規定 發布:2025-08-21 09:36:55 瀏覽:671
公安機關詢問筆錄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1 09:31:36 瀏覽:665
行政法和行政學的行政 發布:2025-08-21 09:28:23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