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拘留法律規定

司法拘留法律規定

發布時間: 2021-12-19 07:43:52

㈠ 對司法拘留措施不服如何救濟,法律依據在哪

對行政拘留,法律規定和明確。對於司法拘留,目前適用的是 最高人專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屬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規定:被罰款、拘留的人不服罰款、拘留決定申請復議的,上級人民法院應在收到復議申請後五日內作出決定,並將復議結果通知下級人民法院和當事人。</B>上級人民法院復議時認為強制措施不當,應當製作決定書,撤銷或變更下級人民法院的拘留、罰款決定。情況緊急的,可以在口頭通知後三日內發出決定書。</B>

㈡ 關於司法拘留問題。。

民訴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為十五日以下。對民事違法行為人實施民事制裁拘留回的期限,民法答通則未予規定。試行意見第164條規定:對公民和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處以拘留制裁措施,為十五日以下,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適用拘留制裁措施的依據是實體法,根據特別法的適用優於普通法、法律規定的效力高於司法解釋的原則,作為民事制裁措施的拘留期限,據以拘留的法律規定了具體期限的,必須依照法律規定,不能隨意縮短或延長。如果法律只規定對民事違法行為人可以實施拘留制裁,而未規定具體期限,則應依試行意見規定的期限處罰。

㈢ 對老賴司法拘留幾次

每年可以拘留2次

㈣ 哪些情況下可以適用司法拘留

拘留,根據涉案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內。三者有著本質的不容同,在適用上也有不同的要求。
司法拘留: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訴訟或法院執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逃避執行)等,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於強制措施,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㈤ 司法拘留的相關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五條規定「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准。拘傳應當發拘傳票。」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九條規定「執行工作由執行員進行。 採取強制執行措施時,執行員應當出示證件。執行完畢後,應當將執行情況製作筆錄,由在場的有關人員簽名或蓋章。」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8條規定「執行人員執行公務時,應向有關人員出示工作證和執行公務證,並按規定著裝。」
4.《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規定「法官不得有下列行為中:(七)濫用職權,侵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利;」
5.《人民法院執行員職責》規定「執行員採取執行措施,應當依法定或規定程序辦事,履行法定手續和採取合法措施,做到依法、文明執行。」 「執行員憑完備手續經批准,可以對妨礙執行的有關責任人,實施拘傳、罰款、拘留等強制措施。」 「執行員不得無視事實和法律,不經審批濫用執行措施。」

㈥ 執行過程中的司法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版效力的判決、權裁定的被執行人依法採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司法拘留的條件是: 1、需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這是執行人員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條件,如果被拘留人沒有拒不履行義務的行為就不能進行拘留,這是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 2、需經院長批准。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於執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報本院院長批准。 3、異地拘留應當符合規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對不在本轄區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決定的人民法院應當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請該院協助執行。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權利。對被拘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的規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㈦ 司法拘留需要告知家屬嗎法律怎麼規定的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對當事人採取拘留措施的,應當下達決定書。這里講的拘留是司法拘留,與刑事拘留、行政拘留有所不同。

處罰決定書向當事人出示答字後,還會送達家屬。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六條拘傳、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准。

拘傳應當發拘傳票。

罰款、拘留應當用決定書。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7)司法拘留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刑事拘留司法拘留的區別:

1、法律性質和依據不同。

刑事拘留是依據《刑事訴訟法》而採用的強制措施,不是一種處罰。治司法拘留是強制措施,同時也兼有處罰性質,它的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

2、適用對象不同。

刑事拘留的對象是觸犯刑事法律,需追究刑事責任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人。司法拘留的對象是實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訴訟秩序行為的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或案外人。

3、目的和結果不同。

刑事拘留的目的是為了保證偵查工作的順利進行,防止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新的損失,刑事拘留的結果,一般轉為逮捕,刑事拘留的羈押期可以折抵刑期。

司法拘留的目的在於懲誡妨害訴訟秩序的行為,以保證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司法拘留與判決結果不發生聯系,被拘留的人如果承認並改正錯誤,人民法院可以提前解除拘留。

4、羈押的期限不同。

刑事拘留的羈押法定期限為3~7日,最長不超過30日。司法拘留的期限為15日以下。


㈧ 司法拘留的條件有哪些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專行為之屬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 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脅、賄買方法阻止證人作證或者 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的;
(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的財產,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的;
(四)對司 法工作人員、訴訟參加人、證人、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協助執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 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

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拘留可否異地羈押的有關規定

異地羈押沒有法律規定,只要羈押場所是法定的就可以,一般黑社會或者職務犯罪有異地羈押。

犯罪地在外地或主犯在外地的可以異地羈押。只要是犯罪地和居住地都可以,當地法院都有管轄權,拘押地一般同法院地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6條規定,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這條規定,採取的是以最初受理地為主,以主要犯罪地為輔的原則。說的是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9)司法拘留法律規定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看守所條例》第九條規定,看守所收押人犯,須憑送押機關持有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簽發的逮捕證、刑事拘留證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改造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押解人犯臨時寄押的證明文書。

沒有上述憑證,或者憑證的記載與實際情況不符的,不予收押。

第十條規定,看守所收押人犯,應當進行健康檢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收押:

(一)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傳染病的;

(二)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羈押中可能發生生命危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惡極不羈押對社會有危險性的除外;

(三)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一周歲的嬰兒的婦女。

熱點內容
刑法第124 發布:2025-08-21 00:11:22 瀏覽:687
私人律師多少錢 發布:2025-08-21 00:10:37 瀏覽:171
分公司如何確定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20 23:54:24 瀏覽:896
電大法學網考 發布:2025-08-20 23:43:12 瀏覽:42
配貨站的規章管理制度 發布:2025-08-20 23:32:10 瀏覽:945
澳門刑事訴訟法證人 發布:2025-08-20 23:15:20 瀏覽:663
刑法有爭議的案例 發布:2025-08-20 23:05:21 瀏覽:763
法官太賴 發布:2025-08-20 23:05:05 瀏覽:621
貴州省住廣州市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20 22:50:31 瀏覽:333
國家司法開始 發布:2025-08-20 22:41:20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