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民法寶典考什麼
㈠ 民法典規定的內容是什麼
自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是頒布和實施,民法典里主要規定的是民事活動中的法律約束。涉及公民民事行為,但程度不至於達到刑事責任的,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法律指導和依據。
民法典對於日常司空見慣的買賣行為更是用了極大的篇幅進行了約束和規定,如合同的有效性,法人的構成等。同時對於合同還進行了分類規定和約束,對於經濟一般活動的指導性大大加強。
民法典屬於日常生活的法律大典,對於每一個中國公民來說,都應該認真學習和理解其指導意義。
㈡ 民法典要如何備考
先背誦基礎知識,請專家指導,多做考題訓練。
㈢ 方誌平的民法寶典適合司法考試嗎
【司考攻略】司考各科備考重點及大概分值分布【司考必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整個司法考試當中性價比最高的學科,內容極少,分值比例極高,試題難度極小。建議大家在考前一個月左右全面復習。
法理學,卷一固定考查25分左右,卷四論述題可能涉及法理學的相關基本原理。本次大綱修改並不涉及法理學的核心考點部分,大家繼續按照傳統的法理學重點內容復習即可。
法制史(4分左右),沒有必要全面復習,如果復習時間緊張,可以酌情放棄。
憲法學(25分左右),本次大綱修改涉及憲法的三個法律文件,其中《選舉法》和《組織法》的變動內容需要大家重點把握,同期修改的《代表法》因並未列入大綱考查范圍,因此可以忽略。
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17分左右),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在今年的大綱當中列入了卷四的可能命題范圍,這一變化大家要有足夠的重視。同時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最好能夠結合訴訟法的相關知識點全面把握。
國際公法(7分左右),本次大綱修訂並不涉及國際公法的重點考點
國際私法(11分左右),重點把握最高院關於涉台判決及仲裁的認可與執行兩個新增法規。
國際經濟法(11分左右),本次大綱修改並不涉及國際經濟法的重點考點。
刑法(80分左右),《刑 九修正案》的相關內容毫無疑問構成2016年司法考試刑法部分的考查重點,大家要特別注意結合新增罪名對其加以掌握。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兩高於2016年 3月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貪污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並未列入2016年司法考試的考查范圍,在備考時可以酌情靈 活把握。
民法(純民法部分80分作用,知識產權部分10分左右,合計90分左右),民法部分的備考中,大家要特 別注意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物權法司法解釋(一)》的復習,這是絕對的重點。直接新增的考點「法人人格否認」由於在具體規定上與《公司法》的相關內容重合,大家可以結合起來把握。今年的大綱修改對於《侵權責任法》整體和《合同法》當中的「民間借貸」(借貸合同)這兩個部分也有相當調整,也要引起大家足夠 的重視。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55分左右),行政法部分的考點在今年的大綱變動中沒有任何變化,大家重點要把握的是新增加的兩個司法解釋,特別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定.
商法(52分左右),商 法部分的考點在今年的新大綱當中沒有任何變化,只是結合新增的司法解釋和修訂的《保險法》與《證券投資基金法》對原有考點的內容作了調整,其中大家要特別注意變動較多的保險法部分的內容(預計今年會有3到5分的考查比例),《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幅度較小,並且本身考試價值相對較低(近三年並沒有命題),大家酌情把握重點內容即可。
經濟法(27分左右),經濟法部分在2015年由於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強勢介入,分值有較大的下降,從35分下降至27分(主要在《勞動法》部分縮水),鑒於官方對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部分的持續強調,預計2016年經濟法部分的 分值會勉強維持2015年的狀態。今年大綱的涉及到的新修法規共計五個,《食品安全法》構成絕對的重點,《商業銀行法》把握重點內容即可,其餘的三個法律文件,考試價值很低,可以酌情放棄。
民事訴訟法(70分左右),今年民訴部分 的改動相對較小,更多是針對2015年2月份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的相關內容部分知識點進行了完善和調整,因此「民訴解釋」不僅是去年的備考重點,今年其熱度仍然不會下降。對於今年新增加的兩個司法解釋,預計都會有所考查,大家也要結合聽課做到對重點內容的准確把握。
刑事訴訟法(70分左右),今年刑訴法的法規變動主要有 四個,其中《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本身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新法」,而是一個2013年就開始施行的規章,因此對這個規定的復習主要還是結合刑訴法關於公安機關職權部分的內容來掌握即可。修訂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改動幅度很小,注意個別條款即可。新增的《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和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的法規變動重合,因此大家可以一並復習。絕對的重點是新增的《人民檢察院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規定(試行)》,屬於必考內容,大家要仔細把握。
卷四答題看:指南針卷四突破120,杜洪波老師不解釋
http://www.znzlaw.com/front/homepage!articleInfo.action?article.articleId=512
㈣ 怎麼學習民法典
民法典全文共1260條,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是對1949年以來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因此,想要直觀了解龐大的民法典體系與內容,單行本是不二之選。
目前市面上民法典的單行本非常多,內容大體以民法典全文文本為主,只是在封面工藝以及內文版式上有所差別。民法典全文10多萬字,推薦可以選擇32開的版本,書籍不至於太厚,便於攜帶與翻閱。
單純以民法典全文為內容的「純凈版」外,部分單行本還特意附錄了草案的說明以及條文要旨的解讀,這些加分的「增值」部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條文含義以及立法願意。
除了通配版的單行本外,對於正在准備法考以及以民商事為主要業務的實務人士來說,「民法小全書」這樣的法條匯編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㈤ 最近想學習一些「民法典」相關的詳細課程,不知道有什麼平台可以推薦的
b站可以搜索,還有中國大學慕課mooc,都是不錯的平台
㈥ 2020年民法典頒布,是要等民法典出來後再備考法考嗎
當然越早復習越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於2020年5月交由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民法是權利之法,它所調解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極為廣泛,小到去菜市場買根黃瓜,去交個電費,大到公司設立,買賣飛機,還包括結婚買房,離婚財產分割等,民法與我們生活聯系十分密切。而《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那民法典的出台將對法考產生什麼影響呢?
事實上,《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最為重要的影響,在其對民事規范之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是考試重點,筆者擇其重點介紹如下:
1、流押(質)制度
《物權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
第二百一十四條 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一條 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
解析
按照《物權法》的規定,當事人之間做出流押(質)的約定時,應屬無效,但《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並未直接否認該行為的效力,而是明確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即抵押權人可就抵押財產實現抵押權。
我們知道無效之評判在民法中是最強烈之否定,一味無效,並不能很好處理民事問題,並有可能損害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規定,抵押權人就抵押財產優先受償,一方面不會損害抵押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促進資金流通,真正發揮抵押權的功能,顯為立法之進步。
這里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物權法》會規定,抵押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抵押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呢?
因為,此時抵押人處於劣勢地位,如果抵押財產價值大於應實現的債權額,當債務人到期不清償債務就講抵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時,就會使得抵押權人獲得超額利益,這顯然不道德,亦不能為誠實信用原則所容納。
這邊需要注意的是,在債務履行期屆滿時,債務人不能清償債務,當事人可以約定將抵押物作價抵償債務,這是抵押權實現的一種方式,不是流押(質)的規定,同學們需要注意哦。
抵押物轉讓問題
1《物權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2《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
第四百零六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解析
抵押物轉讓在《物權法》中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曾經,老師給學生們的總結如下:
(1)抵押物僅指抵押物所有權變動而言如出賣、贈與、互易、出資、抵債,對抵押物設立抵押、質押、出租則不受限制。
(2)抵押權人同意,可轉讓,抵押人應當將轉讓所得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或提存;
(3)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行使滌除權即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為清償,可轉讓;
(4)未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買賣合同有效。
在這種模式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受讓人也未行使滌除權時,抵押物是否能發生轉讓,在動產情況下,得看受讓人是否善意,在不動產情況下,就不能轉讓。
如今,根據《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關於抵押物的轉讓,原則上明確,抵押期間抵押人有權轉讓抵押物,不論是否經過抵押權人同意,僅在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並且,抵押物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
事實上,對抵押權人而言,不論抵押物在誰手中,只要抵押權存在即可。《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規定更有利於抵押物流通,發揮抵押物的擔保功能,促進資金融通。此一改變,順應時代發展之潮流。
總之,《民法典》的出台對法考民法影響深遠,同學們不可不察!
㈦ 民法典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回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㈧ 民法典都有哪些考點
01
什麼是民法典?
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是市民社會的網路全書。我國的民事法律長期採用單行法立法形式,這使得各個單行法之間難免存在不協調、不一致的問題,法官在司法裁判中也長期面臨找法的困難。
民法典的編纂,立足國情,解決現實問題、回應時代要求,妥善處理單行法律間的沖突,將分散的民事法律規范組成完整的、有邏輯性的體系架構。
5月24日,主播說聯播節目上,主播海霞這樣形容民法典——專家說,民法典就是人民的權利大廈。如果說這個「典」字就是一棟樓,由很多「房間」組成,那麼這些「房間」其實就可以看成是各種現有的民事法律,民法典就是把這些法律整合在一起。這個「典」字,方正、不雜亂,其實編纂民法典也不是簡單匯編打包,而是體系化整合、豐富、完善。
02
民法典草案涵蓋哪些內容?
民法典草案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草案「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民法典草案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
03
民法典的最大特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巍說:「這部民法典草案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創造性地將關於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人格權編納入民法典的編纂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創舉。」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江平也曾撰文指出,「人格權編進入民法典,是時代潮流的需求,也是時代潮流發展到21世紀所必然面臨的問題。」
04
21世紀的民法典新在哪?
民法典草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作出很多新的規定。
明確隱私的定義、保護網路虛擬財產、設立「特別法人」、明確禁止高利放貸、注入「綠色」基因到總則編和相關分編中、新增居住權這一新型用益物權、明確夫妻共同債務范圍、增加列印或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細化網路侵權責任的具體規則……鮮明的時代特徵在民法典中充分彰顯。
「對隱私權專門作出比較詳細的規定,是人格權編的一個亮點。」全國政協委員、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魯曉明表示,這體現了民法典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徵。
長期關注環保事業的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駐會副主任呂忠梅說,21世紀的民法典與19世紀、20世紀的民法典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必須回應一些現代問題,生態環境問題顯然是典型的現代問題之一。
05
為什麼說民法典是集大成者?
我國民法典立法歷經百年,從一窮二白到邯鄲學步,再到自主創新,創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國民法體系,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民事立法工作,民事立法與改革開放同步,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其集大成者正是即將誕生的民法典。
民法典編纂繼承了中華文化的優秀成果和民法自身積淀的優秀成果。民法是一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領域。它從羅馬法發端,經過《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民法典》。經過長期積淀,我們的民法成果非常豐厚。此次民法典編纂繼受民法的優秀成果和民法研究的豐富成果,尤其是中國學者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的大量優秀民法研究成果。除此之外,民法典編纂還吸收了我國豐富的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
㈨ 考駕校寶典主要刷什麼題
刷考試題啊。主要是刷科目一和科目四的考題,共二千多題吧。你刷多幾次,考試就會過關,因為考試就在那些題中抽,連數字都不會變,如果會有不同的題,最多就兩三道,所以好好刷吧。
㈩ 學習民法典買哪些法律書籍好呢
民法典的深入學習需要准備哪幾部書呢?以下是推薦,大家可以合理選擇。
《民法典學習問答》。這部書主要對民法典中重要的章節或內容進行主要講解,特別添加了案例,更能生動形象的描述。更能讓讀者結合自身與生活准確的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應知應會100個民法典知識》。應知應會100個民法典知識主要針對於黨群領導幹部,主要聚焦了100個重要法律制度,將360個常見問題以案釋法,方便領導幹部快速,及時,准確的進行學習與掌握並應用到日常工作中。
學到這里,小夥伴們都應該清楚了,不同的人可以對應購買學習,當然,網上還有更多的學習資料,包括視頻,講座等。遇到具體的問題或者是更感興趣的,大家可以深入搜索學習。俗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想要得到什麼,就朝著哪個方向去努力,必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