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典型案例

司法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 2021-12-23 01:58:14

A. 2021年司法局三同步典型案例材料

B. 想要幾個大陸法系的刑法案例,要有判決結果的

故意殺人罪典型案例(殺人並屍解案例)

【基本案情】

現年歲的趙蘇雲和40歲的王賓均系安徽蚌埠市無業人員,趙蘇雲捕前在蚌埠市經營個體文具店,王賓捕前在上海以摩托車載客為生。2006年10月,趙蘇雲與被害人王某協議離婚,之後,同王賓建立戀愛關系。離婚不到一年,王某便向趙蘇雲提出復婚要求,並自行搬至趙蘇雲住處與之同居。因趙蘇雲未與王賓中斷戀愛關系,王某為此同趙蘇雲及其家人先後發生沖突,並揚言要報復趙、王及兩人的家人,王賓、趙蘇雲遂預謀殺害王某。

今年3月10日16時,王賓以討債為名,夥同其僱傭的曹通、王俊堂和趙榮江(均另案判處刑罰)攜帶尼龍繩、膠帶等作案工具,從上海乘坐火車趕至安徽省蚌埠市。次日零時許,趙蘇雲打開其住處的院門和房門,引導王賓等人進入其住所,在趙蘇雲的配合下,王賓等人沖入卧室,合力將正在床上看電視的王某摁住,用尼龍繩將王的手腳綁住,又用膠帶封住其嘴巴和眼睛,隨後曹通等人離開現場。之後,王賓用塑料袋套住王某的頭部,直致其窒息死亡。

3月11、12日,王賓使用趙蘇雲提供的菜刀等工具,在衛生間內先後兩次肢解王某的屍體,並將屍塊分裝於數個塑料袋後,連同被害人的衣服一起裝入編織袋內。12日晚,王賓攜帶裝有屍塊等物的編織袋,搭乘他人的貨車返回其在上海的暫住地,對屍塊進行處理,並將被害人的衣服、身份證等物品焚毀。14日,王賓將部分屍塊丟棄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金工路橋馬夾浜內。

3月15日下午2時,被害人的頭顱被崑山站公安派出所線路保安發現。經上海鐵路公安局專案偵查,於4月2日和3日,分別在上海、蚌埠將有重大作案嫌疑的王賓、趙蘇雲抓獲。受王賓僱傭參與犯罪的曹通等3人先後被抓獲歸案。

法院審理】

上鐵中院審理認為,被告人王賓、趙蘇雲因瑣事與被害人王某產生爭執後,共同預謀殺害王某,爾後在被告人趙蘇雲的積極配合下,王賓以討債為名夥同他人將王某捆綁,並用塑料袋套住王的頭部,致王某窒息死亡,兩被告人為追求被害人死亡結果的發生,積極實施了殺害被害人的行為,均已構成故意殺人罪。被害人死亡後,在趙蘇雲的協助下,王賓實施了分屍行為,並將分屍後的頭顱、屍體殘骸進行水煮後予以拋棄。兩被告人的犯罪手段特別殘忍,犯罪情節特別惡劣,均應依法予以嚴懲。

【法院判決】

10月27日,上海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依法公開對這起故意殺人案件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王賓死刑,判處被告人趙蘇雲死緩,兩人均被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C. 關於法治的經典事例

清朝末期,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規定了臣民的義務和權力 中華民國建立時,頒專布了臨時屬約法,那是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對袁世凱的權利進行了約束。還提出了五權分立,國民的權利等等。 在1922年,國民政府收回了部分關稅自主權,在1943年完全...

D. 法律的經典案例

以下為法制的事例:
案例一:

一天晚上,某縣中學的4位學生,傍晚闖進了城郊某中學的男生寢室里,掏出匕首威脅並毆打宿舍學生,共搶劫200餘元。由於受害學生報案及時,他們在回家40分鍾後同時落網。

案例分析:在此案中,行為人「在客觀上表現為對財物的保管者、所有者、守護者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迫使其交出財物」;在方法上,實施暴力,公然「對被害人的身體實施打擊或者強制,例如,捆綁、毆打、禁閉、傷害等等」,嚴重威脅著他人的生命、健康的安全;在主觀上,是有意地採用暴力手段,奪取錢物,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故4位學生的行為已觸犯了刑法。我國刑法還對刑事責任年齡問題作了明確的規定:「(1)犯罪時已滿16歲的人是完全負刑事責任時期。因為他們的智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已具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應當要求他們對自己的一切犯罪行為負刑事責任。(2)犯罪時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人是相對負刑事責任時期,對社會危害性較大的犯罪如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強奸、搶劫、販毒、放火、爆破、投毒等犯罪負刑事責任。這4位學生犯罪時3位16周歲,一位15周歲,理應根據刑事責任年齡,追究他們應負的法律責任。 案例二:

16歲的中學生劉某是某中學高二學生,家庭條件很好,劉某從小就嬌生慣養,在學校不求上進,幾乎每天都出入網吧並染上了賭博的惡習,花錢如流水,時間長了,父母知道他的惡習,便嚴格控制他的經濟來源。由於找父母要錢這條路走不通,又實在渴望出去瀟灑一下,一天,他趁父母外出之機,將家裡的5000元現金偷走。一個多月後,劉某的父母發現5000元現金被盜,很快就懷疑到他,於是追問兒子有沒有拿家裡的錢。此時,5000元錢都快被他揮霍光了,劉某害怕家長責備,便一再說自己沒有拿,其父親便向公安機關報了案。公安機關經過縝密的偵查後將犯罪目標鎖定在劉某身上。在大量事實面前劉某不得不承認錢是自己偷的,公安機關遂將其刑事拘留,後轉為逮捕。父母知道竊賊是自家的兒子後,認為兒子偷拿父母的錢財不犯罪,他們也不想追究責任,要求公安機關釋放劉某,但公安機關認為劉某已涉嫌犯罪,因此對於劉某父母的請求未予允許。

案例分析:盜竊父母或近親屬的財物,在是否構成犯罪和處罰上有其特殊性。法律規定:「偷拿自己家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處罰時也應與在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劉某偷盜自家錢財達5000元,數額大,在父母追問時又拒不承認,且把偷拿的錢用於賭博和揮霍,結合這些情節看,劉某應當屬於「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情形。司法機關以涉嫌盜竊罪將劉某刑事拘留,這是完全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不過,劉某偷盜的財物畢竟是自己家的,其社會危害性明顯比在社會上作案要小,加之他屬於未成年人,因此法院在宣告其有罪的同時,通常會給予較大幅度的減輕處罰。 案例三:

二00二年七月的一天晚上,某中學三位同學乘門衛不注意,悄悄溜進學校,直奔某班教室。一名同學對著教室門先踹了幾腳,然後另兩名同學接著踹,將教室門板踢下一塊,三人乘此鑽進教室,又開始毀壞其他東西,後揚長而去。
案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72條規定:「結伙斗毆、尋釁滋事、擾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教學秩序或破壞校舍、場地及其他財產的由公安機關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名同學破壞校舍及其他財產行為,應由公安機關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案例四:

李某(男,19歲)、王某(男,19歲)、徐某(男,15歲)預謀綁架某鄉中學生劉某、張某,然後向其家勒索現金。於2005年5月8日晚6時許,犯罪嫌疑人李、王帶著事先准備好的凶器卡簧刀二把,繩子三根,鐵棍一根,膠帶一卷,預先到達某鄉大橋東頭第三瀉洪口處,另一犯罪嫌疑人徐以去河西玩電腦游戲為由將劉某(男,16歲)、張某(男,15歲)從家中騙出,當三人走到西大橋東頭時,徐借口說去橋墩取事先藏在那的錢,將被害人騙至西大橋東頭第三個橋墩處,這時躲在橋墩處的李、王手持卡簧刀將二被害人逼住,李用鐵棍猛擊劉頭部數下,劉倒地後王、徐又用事先准備好的繩子將劉的脖子勒住,約一分鍾後見劉不動了,又用同樣的手段將被害人張打倒,認為二被害人已死亡迅速逃離現場。三犯罪嫌疑人第二天給張某家打電話索款,要人民幣五萬元。 案例分析:李某、王某和徐某預謀實施的是綁架罪,但具體實施犯罪過程中,他們不僅實施了綁架的行為,並且還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實施綁架行為並殺害被綁架人的,以綁架罪論處。這種類型的綁架罪實質上包含兩種具體的行為:一為綁架行為,二為殺害被綁架人的行為。這兩種情況在我國刑法中均可構成獨立的犯罪,即一般情節的綁架罪和故意殺人罪。本案中,李某、王某已夠法定年齡,所以應承擔完全刑事責任。徐某案發時的年齡為未滿16周歲,根據刑法第17條的規定,其不應對綁架罪承擔刑事責任,但應對其實施的故意殺人罪承擔刑事責任。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積累、漸變過程。讓我們每一個同學自尊自愛,遵規守紀,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E. 中央政法委公開通報典型案件,被通報的案件有什麼特點

此次中央政法委通報的案件全部都是相關執法人員利用職權之便妄圖干預司法程序的典型案件。

10月15日,中央政法委公開通報了6起執法人員徇私枉法的案件。

作為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更應該對法律有基本的敬畏,嚴格要求自己,堅定自己的信仰,堅守自己的本職工作,讓不法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讓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應有的保障。不能因為自己的職權就藐視法律,無視規章制度。

F. 你覺得具有典型意義的司法案例有哪些

2015年6月23日上午,來浙江省永嘉縣人源民法院依法公開宣判劉某等人聚眾斗毆一案。在法警將劉某押解至法庭時,劉某的妹妹劉某1、劉某2等人起立鼓掌。面對法官和法警的勸說制止,劉某1、劉某2等人不僅拒不聽從,反而變本加厲地鼓動喧鬧,致使宣判被迫中止,劉某被法警帶回暫押。劉某1、劉某2等人見狀,強行闖入審判區域和羈押通道,圍困、推搡、拉扯法警衣物。其間,劉某1持手機將前來勸阻的法警鄭某頭部砸傷,並夥同劉某2糾集部分旁聽者不停打罵鄭某及法警黃某,導致黃某全身部分軟組織挫傷,鄭某全身多處表皮剝脫。

G. 法律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感悟

本書選擇了來50個典型自案例,主要來源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刊物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參考案例,其中也包括一部分被媒體廣泛報道並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的案例。案例選擇的總體思路是近年來具有一定爭議,在理論上具有較強探討價值,在實踐中具有較廣適用空間。選擇時考慮案例在刑法各部分的分布,但有多有少,並不面面俱到。在分析過程中,如果對裁判結果和論證過程有不同意見,也會提出相應的質疑和批判。本書在展開個案分析時,除展示案例裁判者的論證思路、理由之外,不再進行一般教材式的、全面的基礎理論敘述,更多直接基於事實和規范,從某些獨特和關鍵的角度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此試圖說明,刑法適用的過程,是在目的指導下,運用各種論證方法,不斷拉近規范和事實的距離,得出符合正義、符合罪刑法定原則的結論;同時希望說明,一個合格的法律工作者,需要強大的事實和規范的處理能力,人類生活復雜多樣,新問題層出不窮,具有良好的社會生活感悟能力、應對能力和事實分析能力的法律工作者,才是合格的法律工作者。

H. 經典刑法案例分析

1、構成犯罪,故意殺人罪。
2、罪過形式是間接故意。因王明知有專人偷瓜,卻仍在瓜中注射農葯屬,是明顯的放任結果的發生,屬間接故意。王雖然明確告知瓜內有毒,但這不足以為其開脫,因為如題所述「王某便在全村喊話:「西瓜打了農葯,偷吃西瓜出了人命我不負責」,但此後西瓜仍然被盜。」,所以有足夠證據證明王既不是不知亦不是過於自信,而是放任。
3、bc
4、無罪
5、acd

I. 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屬於什麼性質

您好,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沒有強制性,一般是總結經典實務審判要點,為人民法院,律師等法律人辦理案件提供參考作用。幾乎每年最高法都會公布典型案例,這對於司法實踐具有較大的指導作用。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J. 近年來有哪些典型的關於司法公正的案例

年過六旬的老大娘三年前存款寫錯了自己的名字,三年後孫子看病著急用錢專,大娘干著急卻取不出錢來屬,多虧聲明書公證給她幫了大忙。
三年前,大娘在銀行存了一筆2萬元的定期存款,在寫存摺的時候,本來是文盲的大娘沒在意,就把自己的名字「李淑萍」按平時的習慣簡化寫成了「李樹平」。沒想到,今年小孫子患病要動手術,大娘想把錢取出來給孫子看病,卻被銀行拒絕了。
「錢是我存的,名兒也是我寫的,上俺村裡打聽打聽去,誰不知道李樹平就是我?你們咋恁較真呢?我這錢是給我孫子看病的!」大娘在銀行吵吵了半天,還是不好使。在銀行員工的指引下,她只好到公證處來辦理公證。
看到大娘急得滿頭大汗,公證員立即為大娘辦理聲明書公證。在核對了大娘的身份證、戶口本、存摺等均無誤之後,公證員為大娘起草了聲明書,然後與銀行取得了聯系。在確定了聲明書內容是銀行認可的之後,為大娘辦理了聲明書公證。隨後,大娘拿著聲明書和身份證順利地從銀行取走了存款。

熱點內容
抵押回執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6 21:31:24 瀏覽:434
新勞動法裁員賠償 發布:2025-08-16 21:29:58 瀏覽:328
我國現行的經濟法法律制度 發布:2025-08-16 21:29:54 瀏覽:866
企業法律服務產品有形 發布:2025-08-16 21:28:15 瀏覽:960
合同到期是不是就沒法律效力了 發布:2025-08-16 21:20:32 瀏覽:668
行政訴訟法先予執行 發布:2025-08-16 21:20:32 瀏覽:868
經濟法主體的義務 發布:2025-08-16 21:15:17 瀏覽:963
法學論文哪個方向好寫 發布:2025-08-16 21:13:12 瀏覽:725
華亭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20:53:16 瀏覽:674
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文書樣式 發布:2025-08-16 20:45:54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