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法影響
㈠ 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漢堡規則對我國海商法的影響
如果你是學海事類專業的,連這個都不知道,只能說你都學到哪去了。如果不是,就當我沒說,網上有很多這樣的東西。
㈡ 為什麼說海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律
海商法是一門古老的法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海洋運輸活動之初。我國現代意義的海商法立法活動始於清朝末年的清末修律,而新中國的第一部海商法是1992年制定,199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海商法是一個古老的法律部門,它起源於古代歐洲,並隨著海上貿易的發生和發展逐步演變成近現代的體系。海商法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最早載有船舶碰撞規則貨物運輸規則及水上航運規則的法律,是公元前18世紀的《漢謨拉比法典》。隨著地中海地區航海貿易的發展,羅得島成為該地區的航貿中心,並形成了一些調整航海貿易中發生的共同海損和海上保險的習慣規則,即「羅得海法」。關於羅得海法存在的直接證據來自於一些歷史文獻的記載。羅馬律師保羅斯在其所著的〈保羅斯言論集〉(sentence of paulus)第二集中就列有羅得海法的規則:「如為減輕船載,而投棄貨載者,其因保全共同利益而受之損失,應共同分擔之。」這一規則後來演變成今日的共同海損規則。羅得海法在地中海地區有極大權威性,不僅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調整該地區的海上貿易,而且為以後所有海事立法奠定了基礎,被稱做海商法的萌芽。
西歐進入封建社會後,地中海一帶的航運業仍然十分發達,尤以地中海。大西洋及北海沿岸港口城市為甚,這一時期產生了各種海事習慣法,並相繼由私人編纂成冊,形成獨具特色的私人編纂海事慣例時期。其中對後世制定海商法影響最大的是中世紀的三大海法:
(一)《奧列隆海法》(LEX OLERON)《奧列隆海法》是法國大西洋海岸一帶商人海事法庭的判例和所適用的習慣法的匯集,其主要內容涉及船舶。船長。船員。海難救助以及船長出賣運送品之權能等。該法在大西洋一帶影響廣泛,它為歐洲海商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康索拉朵海法(LEX CONSOLATO)「康索拉朵」原意為「裁判官」,因此該法又稱為《海商裁判例》,它收集了14世紀流行於地中海沿岸的海事判例。習慣和學說,內容豐富,體系完整,被稱為當時最完備的海事法,對以後的歐洲航運界影響深遠。
(三)維斯比海法(laws of wisby).維斯比海法是公元15世紀在瑞典哥特蘭島上的維斯比城編纂的,並因此得名。它主要繼承了奧列隆海法。阿姆斯特丹法。波羅的海漢薩城鎮 卑克法的傳統,盛行於波羅的海沿岸及北海南岸,德國。瑞典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海商法受其影響較大。
上述三大海法被認為中世紀海商法的三大基石,但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三大海法區域性強,且大多為私人編纂的慣例,其效力是極為有限的.
㈢ 大連海事大學海商法研究生就業率高嗎,我是說現在還有優勢嗎。。求好心人解答~
就業率還是可以的。但由於這幾年宏觀經濟、進出口貿易、海運市場的不景氣,整體就業情況會比前幾年差些,而且這個圈子的人也是越來越飽和了。
㈣ 古代最有影響的海商法
(一)海商復法萌芽階段制
公元前9世紀,羅得人(Rhodians)和腓尼基人(Phoenicians)即開始在歐非亞三洲從事海上貿易。當時的羅德島是地中海航海貿易的中心,許多海事案例都在此地解決,形成了一部習慣法,稱「羅得法」(LenRhodia)。其中包括有關海損分擔和海上保險的規定。這標志著古代海商法的萌芽。
(二)海上貿易管理階段
中世紀是海商法顯著發展的時代。形成的慣例和習慣對近代海商法影響較大的有:
1.《奧列隆慣例集》(Lex Oleron)
2.《海事裁判例》也稱《康索拉度法》(Lex Consolato)
3.《維斯比法》(Law of Visby)
4.《海上指南》(Guide-Line of the Sea)
5.《英國海事黑皮書》(Black Book of the Admiralty)
㈤ 海商法第六十八條 不影響共同海損的分攤是什麼意思
第八十七條
應向承運支付運費、共同海損攤、滯期費承運貨物墊付必要費用及應向承內運支付其容費用沒付清沒提供適擔保承運合理限度內留置其貨物
第八十八條
承運根據本第八十七條規定留置貨物自船舶抵達卸貨港起滿六十提取承運申請院裁定拍賣;貨物易腐爛變質或者貨物保管費用能超其價值申請提前拍賣
拍賣所價款用於清償保管、拍賣貨物費用運費及應向承運支付其關費用;足金額承運權向托運追償;剩餘金額退托運;退、自拍賣起滿領取繳庫
㈥ 大連海事大學的海商法就業如何,以及武大的海商法呢
肯定是大連海事大學的海商法了,國內海商法精英大部分出自大連海事大學,可能目前的專家教授以及師資條件優勢並不突出,但是大連海事大學在航運界的地位以及影響力想必你也清楚個人感覺不管人才如何流動,名校之所以經久不衰就是應為她本身蘊藏著深厚的底蘊,這個誰學不來,誰也帶不走!當然了 學這個專業這個需要很長時間的磨練,剛畢業什麼的哦不是,收入也很低,不過做學問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不知道你是否能夠忍受的了這份清苦,當然如果你能比較迅速跨入知名專家的行列的話,功名利祿隨你選了!留i校當教師這個比較難,至少博士學位~或者海歸博士吧,現在現在海事大學特別難進!武大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武大海商法的影響力肯定沒大連的大,雖然武大的知名度在社會上比大連海事大學高!
㈦ 國內海商法研究生武大好還是海事好
選擇兩個學校看你看重什麼,因為縱然都是海商法,兩個學校風格是完全不一樣的,海大的海商法是傳統學科,但是海大的海商法偏實務性,說實在的,海大的出來做法律的很少的,多是做航運的。因為海大非常偏科海商法,而且老師大多都是做航運實務的,所以這所學校沒有大法學的理論根基,在老師在學生與武大比都是大大欠缺的。但是航運裡面,上海和大連海事還是老大。
那武大的法學二級學科裡面最強的就是他們家的國際法了,武大是傳統的法學院校,而海大今年才建的法學院,以前都是在交運學院里,在專業設置上也可窺見一斑吧,既然你在海大讀了四年本科,這個應該是清楚地,武大的國際法是全國排名第一的,這個你查得到,海商法說實話只是國際法中國經濟法中國際運輸的這么小小一部分。
如果你想出國深造再繼續讀博的話,選武大吧,這個國際影響力武大研究生豈是海大研究生能比,更重要的是武大這個平台,海大研究生國際交流項目或者是與其他國家院校的聯系,呵呵,怎麼可能比得上武大涅,當然這是就事論事,單單從學校的角度來說的,這應該也是你想要知道的,因為我們不能排除,海大研究生畢業的出國留學!因為海大在航運界是老大,但是出了航運界,影響力非常有限,很多人都沒聽過,在法律界~呵呵,微妙,比如,每年的國際法年會,海大是不參加的,明白不。
不過,雖然武大是更好選擇,但是考研要從實際角度出發的,明白?就是是不是適合自己,從你看來,並無太多准備,我可以斷定你在海大讀的四年不足以支撐你去考武大,明白嗎,因為武大的專業課要考③611綜合知識(含法理、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國際法與國際經濟法,光這個綜合知識,呵呵,海大的小朋友就掂量掂量吧,武大考幾本書海大考幾本,而且武大招幾個,海大招幾個,難度根本不是一個水平線上的,這個是客觀說話,不是要打擊小朋友的信心,就是說武大固然好,但是小朋友要看自己實力夠不夠,當然如果你是當作一個夢想,今年輸了明年再來就是除外,否則,我們還是要從實際出發嘛。選擇了海大也是可以出國深造的嘛,比如世界海事大學,南安普頓~
但是如果小朋友實力夠的話我們就祝福小朋友,加油加油,凡事都有風險的,要有信心,不過現在一定要開始准備了哦!!!!只有3個月了也
祝你有個好的適合自己的選擇~
㈧ 海商法的發展概況
(一)海商法萌芽階段
公元前9世紀,羅得人(Rhodians)和腓尼基人(Phoenicians)即開始在歐非亞三洲從事海上貿易。當時的羅德島是地中海航海貿易的中心,許多海事案例都在此地解決,形成了一部習慣法,稱「羅得法」(LenRhodia)。其中包括有關海損分擔和海上保險的規定。這標志著古代海商法的萌芽。
(二)海上貿易管理階段
中世紀是海商法顯著發展的時代。形成的慣例和習慣對近代海商法影響較大的有:
1.《奧列隆慣例集》(Lex Oleron)
2.《海事裁判例》也稱《康索拉度法》(Lex Consolato)
3.《維斯比法》(Law of Visby)
4.《海上指南》(Guide-Line of the Sea)
5.《英國海事黑皮書》(Black Book of the Admiralty)
(三)國家制定海商法階段
17世紀,隨著許多國家紛紛爭取民族獨立,城市經濟開始向國家經濟轉化。這種轉化也影響到海商法,各國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先後制定了該國海商法(National maritime law)。最有代表性的是1681年法國路易十四王制定的《海事條例》(Ordonnance de la Marine),它後來成為1807年《法國商典法》中海商篇的基本內容,並對他國海商法的制定有著重大影響。
(四)海商法的國際統一階段
自20世紀以來,在國際海事委員會(Comite Maritime Internetional,CMI)、國際海事組織(IMO)和其他有關國際組織的努力下,國際上已制定的國際海事公約、修正案、決定書有上百個。但,由於各國政治、經濟條件不統一,實現各國海商法的完全統一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一)海事法律沖突的范圍逐漸縮小,海商法出現進一步國際統一的趨勢。
(二)船舶所有人責任加重的趨勢,使海商法朝著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
(三)海事立法由以貨物為中心向以船舶為中心轉化。
(四)船員立法由福利型向知識復合型轉變。
(五)當代海商法出現向海法發展的趨勢。
㈨ 學習海商法的意義
首先,活著的意來義在於對社會貢獻的自多少,在於得到他人的認可,在於自己感到活得精彩。
其次,學習的意義在於提升自己影響他人的能力,提升他人認可自己的砝碼,在於能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然,知識爆炸式地增長,一個人不可能用一生的時間學到所有的知識,故,只能擇一個專項深入學習。
再次,該專項的選擇,要看個人的興趣。所謂人各有志,選擇有所偏向。而海商法作為法律帝國中的一個細胞,結構也是極其復雜,自成體系。
最後,深入學習海商法的功利意義,在於其專業性很強,其他法學專業學生很難涉足進來,當然賺錢也是相對較多的,就業競爭小。人文意義在於,該專業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很短,1993年海商法典才得以問世,其中很多制度還值得研究,屬於處女地。只要肯下功夫,還是大有作為的。但是,海商法入門要求相對較高,首先法學功底要好,特別是民商法;其次,英語水平要求高,最好能出國留學,達到母語級;再次,要有航海資歷最好,能做到船長,或至少是航海專業、航運業務上不存在專業知識上的障礙。時間原因,就寫這些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