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

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

發布時間: 2021-12-23 02:44:46

❶ 行政強拆的司法程序

民法院不是房屋徵收的當事人,立場相對地來說中立、超脫,申請人內民法院執行容程序也更嚴格些。有專家分析,取消行政強拆,客觀上會使政府盡量減少申請強制拆遷,努力與被徵收人達成補償協議。
23日,多次參與新拆遷條例討論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薛剛凌教授說,新版草案大體上傾向於去掉行政強拆,要用強拆時走司法程序。此前,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曾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書的沈巋教授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證實,新版草案拿掉了行政強拆。
不過對於新拆遷條例何時能出台,接受采訪的北大法學院教授王錫鋅、姜明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薛剛凌均稱不知情。
沈巋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新拆遷條例可能再次徵求意見,也可能直接公布。就一個條例,如果兩次徵求意見,那將是史無前例的。如果直接公布,那一定要充分說明理由,解惑釋疑,公開立法意見取捨原因。總之,新拆遷條例應盡快出台,並公開說明理由。」
王錫鋅說,新拆遷條例拖得時間太長,後期的信息開放不足。在長期的等待中,會產生焦慮。最終,很可能出現新條例與民眾期待有較大落差的結果,這是一個挑戰。

❷ 關於行政和司法強拆(上海)

參考答案 眼淚的存在,是為了證實悲傷不是一場幻覺。

❸ 什麼是行政強拆

行政強拆引是指現行條例下,由開發商或拆遷公司等主體執拆遷許可證進行的強制拆遷。新拆遷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草案)》新版中,「行政強拆被取消」。強制拆遷與否擬全部由法院作出裁決,行政部門不再具有強拆決定權。

"城市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進行再建設的過程,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生產力得到空前的發展。為了城市的整體規劃,有時也為了國家專項工程建設的需要,有必要對原有建築房屋進行拆除、搬遷,達到整體的整齊劃一或對日益緊張的國有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

(3)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擴展閱讀:

《河南省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發布,對房屋價格評估機構選定、停產停業損失補償、住房保障等作出明確規定。同時明確政府為徵收與補償主體,市、縣級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此舉也意味著「行政強拆」在政策規定上將從此退出河南歷史舞台。

《規定》指明,被徵收人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協商選定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協商一致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公布選定結果。如果被徵收人在規定期限內無法達成一致的,將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被徵收人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投票決定或者採取隨機方式確定。

徵收人或者被徵收人如果對房地產價格評估結果有異議,可以向原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申請復核評估;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向被徵收房屋所在地房地產價格評估專家委員會申請鑒定。

此外,《規定》還明確提出,徵收國有土地上個人住宅,被徵收人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並自願選擇保障性住房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政府應當優先予以住房保障。

❹ 政府行政強制拆遷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法院不受理怎麼辦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對提起的行政訴訟,法院要區別情況進行處理。裁定不予受理的,當事人可以提起上訴;對即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
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訴狀時對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登記立案。
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規定的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狀,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並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訴條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書應當載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起訴狀內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內容。不得未經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接收起訴狀。
對於不接收起訴狀、接收起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以及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需要補正的起訴狀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五十二條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審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

❺ 請律師朋友們回答:新條例下,商業開發的行政和司法強拆問題

新條例規定:「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條例明確規定,作出房屋征專收決定的市屬、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據了解,條例兩次徵求意見稿中沒有明文提出先補償、後徵收,在正式出台的條例中增加規定,把「先補償、後徵收」作為一個原則確定下來。

條例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條例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條例規定,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因此當地政府無權依舊法規來進行行政裁決,更不能讓開發商來申請司法強拆的。當然被拆遷戶也要依新拆遷條例所規定的合法權利來進行維護自已的權益,也不能漫天要價。

❻ 司法強拆和行政強拆的區別是什麼

行政強拆程序是開發商或拆遷公司等主體先獲得行政機關的拆遷許可證後,再按拆遷方案依法進行強制拆遷。司法強拆是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八條
被徵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又不搬遷的,由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附具補償金額和專戶存儲賬號、產權調換房屋和周轉用房的地點和面積等材料。

❼ 現在強拆應該是司法強拆嗎

現在的司法強拆不一定合法。政府組織拆遷工作時應當給予被拆遷人一定的經濟補助,被拆遷人不配合的可以向法院申請進行司法強拆,採取暴力威脅、斷水斷電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實施強拆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
實施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償後,被徵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約定或者補償決定確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活動。
第三十一條
採取暴力、威脅或者違反規定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徵收人搬遷,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❽ 行政司法強拆裁定有錯誤可向什麼部門舉報或反映

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❾ 變「行政強拆」為「司法強拆」有什麼重要意義

政強制拆遷與司法強制拆遷是房屋拆遷過程中政府與法院依法採取強制拆遷房屋的法律行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達不成補償安置協議,由被拆除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房地局作出具有實體內容的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裁決。其後,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完成搬遷的,經區、縣房地局申請,由區、縣政府責成區、縣房地局和公安局等部門強制執行的,系行政強制拆遷;經區、縣房地局申請,由法院審查之後強制執行的,系司法強制拆遷。
行政強制拆遷與司法強制拆遷的共同之處在於:強遷的啟動時間是相同的,均在區、縣房地局作出拆遷補償的安置裁決之後;強遷的申請人是相同的,提出申請的人均系區、縣房地局;強遷的對象是相同的,均是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予搬遷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等。但是二者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是性質不同。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主體是政府,動用的是政府的行政力量,是政府在行使行政職權,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政府承擔。司法強制拆遷的執行主體是法院,動用的是司法力量,拆遷的法律責任由法院承擔。
二是效率不同。行政強制拆遷不受訴訟的影響,即不論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是否在可以提起訴訟的法定期限之內,不論他們提起訴訟是否已經結束,是否能夠勝訴,均不停止行政強制拆遷的執行。因此,行政強制拆遷具有系政府內部直接審批執行、不受訴訟的約束等效率較高的特點。而房地局申請司法強制拆遷是以被拆遷人和房屋承租人能否提起訴訟,訴訟是否終結,以及房地局是否勝訴為前提的。
三是社會公信度不同。行政強制拆遷由作出裁決的房地局直接向政府申請執行,政府其他部門很難進行有效監督。被執行人若認為裁決或者執行裁決的強遷不當,因無阻止行政強制拆遷的法律救濟渠道,以致行政強制拆遷過程中被執行人與政府的對立和沖突時有發生。行政裁決進入申請強制執行的司法程序,系行政裁決主動接受司法監督的程序,相對於行政強制拆遷而言,其強制執行的社會公信度亦就更高。

❿ 什麼是行政強制拆遷和司法強制拆遷

行政強拆與司法強拆的區別
行政強制拆遷與司法強制拆遷的共同之處在於:強遷的啟動時間是相同的,均在區、縣房地局作出拆遷補償的安置裁決之後;強遷的申請人是相同的,提出申請的人均系區、縣房地局;強遷的對象是相同的,均是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予搬遷的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等。但是二者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
(一)性質不同。
(二)效率不同。
(三)社會公信度不同。

熱點內容
抵押回執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6 21:31:24 瀏覽:434
新勞動法裁員賠償 發布:2025-08-16 21:29:58 瀏覽:328
我國現行的經濟法法律制度 發布:2025-08-16 21:29:54 瀏覽:866
企業法律服務產品有形 發布:2025-08-16 21:28:15 瀏覽:960
合同到期是不是就沒法律效力了 發布:2025-08-16 21:20:32 瀏覽:668
行政訴訟法先予執行 發布:2025-08-16 21:20:32 瀏覽:868
經濟法主體的義務 發布:2025-08-16 21:15:17 瀏覽:963
法學論文哪個方向好寫 發布:2025-08-16 21:13:12 瀏覽:725
華亭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20:53:16 瀏覽:674
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文書樣式 發布:2025-08-16 20:45:54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