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第六十七

民法第六十七

發布時間: 2021-12-23 06:04:07

⑴ 新民法典對贍養老人的規定

民法典對於贍養父母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以下這些:1、成年子女對於缺乏勞動能力或者是生活困難的父母具有贍養的責任;2、對於成年子女有能力履行贍養義務而沒有履行該義務的,沒有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可以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
【法律分析】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可以直接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對於缺乏勞動能力或者是生活困難的父母具有贍養的責任;對於成年子女有能力履行贍養義務而沒有履行該義務的,沒有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可以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另外成年子女對於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狀態而消滅。如果子女拒不支付,也可以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調解,說服子女給付。如果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可以通過訴訟程序提出請求,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父母的實際需要和子女的經濟負擔能力,通過調解或判決方式,確定贍養費數額和給付辦法。對於被贍養人有生活來源,但因喪失勞動能力、生活不能自理而需要勞務扶助,起訴至人民法院的,法院也應當受理,從而促使義務人全面履行義務。義務人有能力贍養而拒絕贍養,構成遺棄,情節惡劣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零六十九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離婚、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一千零六十八條 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⑵ 民法典裡面對居住權有何規定

民法典規定居住人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人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條__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
(四)居住權期限;
(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條__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條__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條__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民法典》第三百七十一條__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⑶ 借錢不還民法典怎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抄法典》第六百六十襲七條:借款合同定義,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九條: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的成立時間,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成立。在高人民法院關於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表示,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是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除外。

(3)民法第六十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借錢人如果是外地人時,最好復印借款人的身份證。

2、借錢人如果是外地人時,借條上最好寫上借款地,並註明發生糾紛時由出借方所在地的法院處理。

3、如約定了利息,借條中寫明。

4、借條中最好寫清楚借款人的身份證號碼。

5、寫好借款方式,是現金還是轉賬,如果是大金額的借款,最好以轉賬的方式,並保留好銀行轉賬憑證,現金也保留好銀行取款憑證,但是建議最好別以現金方式出借。

⑷ 民法典有哪些

1.第一編物 權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二章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第一節 不動產登記

第二節動產交付第三節 其他規定

第三章物權的保護

第四章所有權一般規定

第五章國家所有權和集體所有權、私人所有權第六章 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

第七章相鄰關系第八章 共 有

第九章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定第十章 用益物權一般規定

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經營權第十二章 建設用地使用權

第十五章地役 權

第十六章擔保物權一般規定第十七章 抵押 權

第一節一般抵押權 第二節 最高額抵押權

第十八章質 權 第一節 動產質權第二節 權利質權

第十九章留置 權第二十章 占 有

第二編合 同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二章 合同的訂立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第五章 合同的保全

第六章合同的變更和轉讓 第七章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第八章 違約責任

第九章買賣合同

第十章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第十一章 贈與合同

第十二章借款合同第十三章 保證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二節 保證責任

第十四章租賃合同

第十五章融資租賃合同第十六章 承攬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第二節 客運合同第三節 貨運合同

第四節多式聯運合同第十九章 技術合同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二節技術開發合同第三節 技術轉讓合同

第四節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第二十章 保管合同

第二十一章倉儲合同

第二十二章委託合同

第二十三章物業服務合同第二十四章 行紀合同

第三編人格 權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二章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第三章 姓名權和名稱權

第四章肖像權6

第五章名譽權和榮譽權 第六章 隱私權和個人信息

第四編婚姻家庭

第一章一般規定第 二 章 結 婚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一節夫妻關系

第二節父母子女關系和其他近親屬關系第四章 離 婚

第五 章 收 養

第三節收養關系的解除第五編 繼 承

第六編侵權責任

第一章一般規定第二章 責任承擔

第三章關於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第四章 產品責任

第七章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第八章 高度危險責任

第九章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十章建築物和物件損害責任

二、民法總則誕生,民法典時代即將到來

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編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總則作為立法工作的重點任務。民法典將由總則編和各分編組成,立法機關目前考慮分編為物權編、合同編、侵權責任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等。

民法總則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等;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民法總則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實現公民權利保障法治化和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要求,加強對民事權利的保護,進一步明確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為民法典各分編和民商事特別法律具體規定民事權利提供依據。

民法總則表決通過,標志著民法典編纂工作第一步已經完成。第二步將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分階段審議後,爭取於2020年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並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⑸ 2021民法典工傷死亡67歲能獲得工傷賠償嗎

能獲得一定的賠償,但是年事已高,已經超過了法定退休年齡了,賠不多少錢。連喪葬費加一起能賠二十多萬元吧。

⑹ 民法典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回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⑺ 民法典怎麼寫

今年的全國兩會有一場「重頭戲」,那就是審議經過數十年醞釀、5年編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既然民法典姓「民」,那就意味著它是以民為本,反映的是人民的利益訴求,保障的是人民的利益,這也是民法典之所以受到如此大關注的原因所在。
民法典體現「人民性」。 這部法律,被人譽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現了「人民性」,充分彰顯了人民至上的編撰理念。這裡面,涵蓋了公民從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從婚姻家庭到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追求的是「以人為本」的價值認同,眾多的條款都凸顯了對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化保障。可以說,民有所呼,法有所應,正是民法典最大的亮點之一。
民法典體現「法治性」。 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理政的戰略之一。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征程上,依靠法治的力量,才能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從現實來看,法治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規范公權與保障私權。此次民法典草案的立法過程,歷經10次公開徵求意見,累計收到42.5萬人提出的102萬條意見和建議。從中,我們看到,立法的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匯聚民智的依法治國的最好例證。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民法典對以往的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以及公司法等多部民商法律,在從立法體繫上進行了梳理、整合,不但在指導思想上、而且在具體制度上和民法通則等方面進行了融合,將更好地體現「法治性」,具有更強的現實針對性。
民法典體現「公平性」。 法律就是要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不論男女老少,還是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鄰里糾紛、婚姻家庭、生產經營、個人信息保護、私有財產權利保護等等方面,人們都需要在公平正義當中提升獲得感和幸福感。令人欣喜的是,這次民法典聚焦的都是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都是為了更好地保障公民應享有的公平正義。比如,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隱私」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此次民法典就在人格權編中將「隱私」定義為「自然人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和私密信息等」,擴大了隱私權保護范圍,把將「電子郵箱地址」和「行蹤信息」都納入個人信息范圍,使得個人信息保護將更加全面和細微。窺一斑而知全豹,民法典的出台,定能更好地發揮確權、維權、護權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在公平正義上的獲得感。
「奉法者強則國強」。我們相信,在依法治國的路上,隨著這部為人民而書寫的民法典的出台,必將讓法典確立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我們國家新的治理效能和發展勝勢,為人類法治文明的進步發展進作出新的中國貢獻。
(來源:中國江西網)
5

⑻ 民法典包括哪幾部法律

民法典實際上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七部法律。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⑼ 新民法典對贍養老人的規定

在老人沒有遺贈撫養協議以及遺囑的情況下,遺產應該按照法定繼承進行分配。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孫子女並不是法定的繼承人,在法定繼承的情況下不能繼承遺產,遺產應由老人的子女平均分配。

熱點內容
抵押回執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6 21:31:24 瀏覽:434
新勞動法裁員賠償 發布:2025-08-16 21:29:58 瀏覽:328
我國現行的經濟法法律制度 發布:2025-08-16 21:29:54 瀏覽:866
企業法律服務產品有形 發布:2025-08-16 21:28:15 瀏覽:960
合同到期是不是就沒法律效力了 發布:2025-08-16 21:20:32 瀏覽:668
行政訴訟法先予執行 發布:2025-08-16 21:20:32 瀏覽:868
經濟法主體的義務 發布:2025-08-16 21:15:17 瀏覽:963
法學論文哪個方向好寫 發布:2025-08-16 21:13:12 瀏覽:725
華亭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8-16 20:53:16 瀏覽:674
最高人民法院海事文書樣式 發布:2025-08-16 20:45:54 瀏覽: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