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改革要點

司法改革要點

發布時間: 2021-12-23 14:09:09

① 十八大在法律方面有哪些改革措施

你好,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可以幫你。

十八大在法治方面的改革措施
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30)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憲法是保證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權威。要進一步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完善規范性文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科學的法治建設指標體系和考核標准。健全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健全社會普法教育機制,增強全民法治觀念。逐步增加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數量。
(31)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整合執法主體,相對集中執法權,推進綜合執法,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制。減少行政執法層級,加強食品葯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海域海島等重點領域基層執法力量。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強對行政執法的監督,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執法經費由財政保障制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
(32)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改革司法管理體制,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司法人員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統一招錄、有序交流、逐級遴選機制,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職業保障制度。
(33)
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機制,加強和規范對司法活動的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
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
由裁判者負責。明確各級法院職能定位,規范上下級法院審級監督關系。

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錄制並保留全程庭審資料。增強法律文書說理性,推動公開法院生效裁判文書。嚴格規范減刑、假釋、保外就醫程序,強化監督制度。廣泛實行人民陪審員、人民監督員制度,拓寬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司法渠道。

(34)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進一步規范查封、扣押、凍結、處理涉案財物的司法程序。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嚴禁刑訊逼供、體罰虐待,嚴格實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逐步減少適用死刑罪名。

廢止勞動教養制度,完善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懲治和矯正法律,健全社區矯正
制度。

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律師執業權利保障機制和違法違規執業懲戒制度,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發揮律師在依法維護公民和法人合法權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望採納。

② 試述目前司法改革推出哪些改革舉措

84項改革近6成旨在確保公正司法
四中全會提出的190項重大改革舉措中,有關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的有84項,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
一是在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方面,共有48項改革舉措。重點包括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等。
二是在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方面,共有18項改革舉措。重點包括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等。
三是在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方面,共有18項改革舉措。重點包括完善法律職業准入制度,加快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法治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建立法官、檢察官逐級遴選制度等。
改革措施三年內陸續出台落實措施
中央司改辦負責人表示,《實施方案》對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統的規劃。將84項四中全會改革舉措逐項具體化,明確工作進度和時間節點,提出可檢驗的成果要求,提升了改革舉措的可操作性。按照《實施方案》的時間安排,這些改革舉措都要在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內出台具體落實的政策、措施。
中央司改辦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全面啟動改革工作。自年初以來,最高人民法院第一、第二巡迴法庭在深圳、沈陽掛牌設立,開庭審理案件。《關於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等改革實施意見也已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預計到2015年底,相關部門每個月都將推出新的改革舉措,形成相應的改革成果。
>>任務聚焦
1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
2建立司法機關內部人員過問案件的記錄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防止司法機關內部人員干預其他人員正在辦理的案件。
3建立健全法治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完善職業保障體系,建立法官、檢察官、人民警察專業職務序列及工資制度。
4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同時統一錯案認定標准,明確糾錯主體和啟動程序,保證制度順利實施。
5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人民法院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
6建立預約立案制度,因地制宜推行網上立案及其他遠程立案方式,方便當事人訴訟。建立對無正當理由不予立案的司法救濟機制。

7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對提起公益訴訟的條件、適用范圍和程序進行探索,明確公益訴訟的參加人、案件管轄、舉證責任分配。
8推動實行審判權和執行權相分離的體制改革試點。研究論證審判權與執行權外部分離的模式。
9明確規定社區矯正管理體制、執行程序、矯正措施、法律責任,實現社區矯正制度化、法律化,加快建立監禁刑和非監禁刑相協調的刑罰執行體制。2015年推動制定社區矯正法。
10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2015年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制定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實施方案。2016年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意見。

③ 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有哪些內容

3月8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要點如下:
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審結案件35773件,地方各級法院審結、執結案件2870.5萬件,結案標的額7.1萬億元。
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維護國家政治安全。
維護防疫秩序和社會大局穩定。
完成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審判執行任務 ,審結涉黑涉惡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
維護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安全。 審結重大責任事故、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等犯罪案件2165件3384人。審結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1.5萬件,涉及金額2.9萬億元。
嚴懲腐敗犯罪。 審結貪污賄賂、瀆職等案件2.2萬件2.6萬人,讓腐敗分子無處藏身,違法所得無處隱匿。
嚴懲網路犯罪。 審結電信網路詐騙、網路傳銷、網路賭博、網路黑客、網路謠言等犯罪案件3.3萬件。
堅持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統一。 確保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懲罰。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 ,精準服務「六穩」「六保」,優化營商環境。
運用法治手段治理突出的誠信缺失問題 ,讓虛假陳述者付出代價、制假售假者受到懲處、碰瓷者落入法網,讓誠實守信者受到激勵,促進誠信社會建設。
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46.6萬件,同比上升11.7%。
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服務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審結破產案件10132件,涉及債權1.2萬億元。
服務擴大內需。
服務決戰脫貧攻堅。向困難群眾發放司法救助金9.1億元,防止因案致貧、返貧。
服務金融健康發展。
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審結一審環境資源案件25.3萬件。
服務區域協調發展。
服務擴大對外開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清理司法解釋。
加強民生司法保障。 審結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案件134.7萬件。
加強人格權保護。 通過一系列人格權保護案件的依法公正審理,讓人身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人格尊嚴受到切實尊重,充分彰顯我國民法典的人民立場和共和國人民的主體地位。
促進和諧家庭建設。 審結婚姻家庭案件164.9萬件。
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對挑戰法律和社會倫理底線、針對兒童犯下的各種嚴重罪行決不姑息。
加強涉軍維權工作。
保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歸僑僑眷合法權益。
普遍建立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3.3萬個調解組織、16.5萬名調解員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台,為群眾提供菜單式在線調解服務,累計調解案件1360萬件。
基本建成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 訴訟服務中心速裁、快審案件693.3萬件。
實現跨域立案服務全覆蓋。
積極參與基層治理。
深化訴訟制度改革。 15個省區市的305個試點法院推進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
堅持司法改革與信息化建設融合。 疫情期間,智慧法院建設成果充分顯現,實現「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
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 全國法院受理執行案件1059.2萬件,執結995.8萬件,執行到位金額1.9萬億元。
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458個集體、703名個人受到中央有關部門表彰。
提升司法能力。 培訓幹警320.8萬人次。
魏晶晶等29名法官犧牲在崗位上,用奉獻犧牲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以零容忍態度嚴懲司法腐敗,涵養清風正氣。
依法接受人大監督。 自覺接受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和社會各界監督。
今後一個時期
主要工作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真學真信篤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堅持司法為民。嚴格公正司法。全面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健全中國特色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過硬隊伍。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④ 俄國在城市中的司法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

【俄國農奴制改革學習計劃

[課程標準的要求
1,簡短的歷史背景,1861年在俄羅斯的農奴制改革。
2,簡要介紹了219法案的主要內容,認識到其歷史的進步和局限性。
3,探索在1861年俄國農奴制的影響,俄羅斯現代化進程中的改革。
A.
俄國農奴制改革,影響的重點。
知識導讀]
時間線索:在19世紀中葉

經濟時代內容:工業革命
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政治建立或改進: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熱潮,資產階級的代表。
【知識梳理】
改革的背景 - 克里米亞戰爭
1,根本原因:
加劇危機:
變化的聲音:
4,沙皇選擇:
二,改革要素 - 219法(中國人民解放軍法)
(一)的內容,俄國農奴制改革
1,時間:
2 1的先進性的核心內容是:

政治的具體措施:
經濟:
(b)評估農奴制改革

土地上,一方面,農奴,生產積極性提高,有利於農業的發展在俄羅斯的農奴獲得人身自由,勞動,資本和市場提供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這是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運動,廢除農奴制,動搖了落後的封建的生產關系,在俄羅斯,與俄羅斯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推動工業革命的開展,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俄羅斯的歷史
(改革後的俄羅斯經濟發展非常迅速,1900年,工業總產值增長了6倍,於1860年以前的鐵路長度從1500公里至52,000公里,於1900年)。 BR /> 2,局限性:
一種掠奪性的農奴嚴重不公的農民。 (西藏百萬農奴背負這個沉重的債務。)
改革非常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 (沙皇專制制度,貴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如農民仍在村社區的桎梏中解放出來。)
加緊對外擴張。 (日俄戰爭)
(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農民的殘酷掠奪和欺騙沒有觸及地主土地所有制,不碰沙皇專制制度,改革制度,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的聯合專政。) BR />三個政治改革
司法改革:廢除舊的基層法院,一個開放的陪審團制度的實施,建立法律制度和人民陪審員制度

2,本地自政府改革:在農村地區,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市杜馬

探索的俄國農奴制改革俄羅斯建立在城市的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1,經濟現代化:廢除農奴制,並提供必要的勞動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市場,資本,俄羅斯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工業生產大幅增長,在俄羅斯,資本主義在農村的成分也得到了增長。
2,政治現代化:政治制度,建立機構,地方自治政府和城市,參照西方的司法系統,司法系統的改革。改革政治一直是獨裁的俄羅斯,也出現了一些民主的氣氛。

摘要:

五項改革性質

類的問題[作業點拉:
1,在19世紀的俄羅斯文學作品嗎?中所描述的俄國現實的作品,你覺得呢?
19世紀俄國沙皇政府農奴制的國家。反獨裁,自由,慶祝自由,民主的嚮往是俄羅斯文學的主旋律。
2,俄羅斯的改革和廢除農奴制為什麼自上而下的嗎?
A,俄羅斯的工業發展較晚;
B,封建殘余(農奴制度)的依賴(外資)是顯而易見的;
C,生產技術和經濟發展滯後美國和歐洲的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D,俄羅斯還沒有形成足以推翻農奴制和專制主義的革命力量;
E,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認識到改革成為時代的潮流,親自主持,並迫使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推出;不參與只限於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築領域,沙皇封建專制的政治制度並沒有改變。因此,俄羅斯廢除農奴制改革從上而下。 「之??間
解放法,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政府的改革措施的內在關系?
1861」解放「法案」廢除了農奴制,俄羅斯的新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逐步建立的政治制度,這需要一個相應的調整,「解放」法的實施,業主和當地的主權和農奴司法管轄區也將逐漸消失;沙皇政府,以適應發展需要的資本主義,在19世紀的60-70年代,在境界的更重要的是上層建築的一系列改革,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這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與社會的法律適得其反的具體體現,他們是俄羅斯通過改革,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步驟。
4,在俄國歷史上的對外戰爭和國內的變化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列寧失敗通常是由於國內國際戰爭的革命或改革運動, 「戰爭引起了一場革命。俄羅斯的例子是:在克里米亞戰爭導致1861年的改革,促使1905年革命的爆發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二月革命。
5,有人說:「斯托雷平的父親的革命。」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斯托雷平改革的客觀效果也同意這種說法。
(1)斯托雷平改革的主觀目的是激進的社會變革,或(2),但主觀上要促進革命爆發的改革,以保護業主的利益的沙皇政權的穩定。 「扶蔣毅弱」,豐富農民得到更豐富,較差的貧困農民,日益激烈的社會沖突。這項改革卻沒有緩和社會矛盾,在俄羅斯,但在客觀上推動了革命的爆發,使絕大多數的農民在全國人口擁有的沙荒失去了信任。
閱讀和思考:
欣賞這個著名的油畫。談談你的感受。
追蹤器的伏爾加河和性能的痛苦的人居住在俄羅斯沙皇強大的建模和不羈的筆觸揭示了殘酷剝削勞動人民的遭遇,也站在他們一邊強度的性能含義;反映俄羅斯的農奴制的改革,仍十分落後,內河運輸主要是由纖夫拉航行。在
分析,並探討如下:
認為有關改變一個國家的國際環境的影響?
國際環境的變化發揮作用,在促進國家。一些國家如不適合在國際環境的變化,將其他國家趕上,並破壞經濟的國家或殖民地的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的落後。
這個時候,機遇和挑戰,國家應學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自我評價:
1,簡述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背景。
(1)19世紀,有一半在俄羅斯的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工業革命也開始了;
(2)由於存在的封建農奴制,農民生活在貧困中,俄羅斯市場規模小,缺乏自由的勞動力,資本主義工業遠遠落後於西歐國家;
(3)在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所以俄羅斯的社會矛盾激化,農民運動風起雲涌;
(4)緩解矛盾,挽救危機的治理,亞歷山大二世,有一個自上而下的改革。
2,分析歷史的219法案的進展情況和局限性。 (略)
3,探索的俄國農奴制改革俄羅斯的現代化進程的影響。 (大綱)

⑤ 什麼是司法責任制為核心的四項改革

司法體復制改革中,司法責任制、制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司法人員職業保障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省級統一管理等四項改革,是司法體制改革的基礎性制度性措施。

今年7月,中央政法委在上海召開司法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進一步明確試點要求。中央政法委會同中央組織部、中央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以及中央政法單位,及時出台關於司法責任制、法官檢察官職務序列及配套工資制度、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編制管理等方面改革意見,明確改革方向和政策導向。

⑥ 我國為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有哪些舉措

我國社會主義司法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內會主義事業的司法保障容。司法機關擔負著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神聖使命。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各種矛盾和問題集中出現,機遇和挑戰並存,司法工作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影響更加凸顯。進一步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⑦ 法治中國建設應當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三個概念當然不完全一樣。法治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內容就是如何實現市場管理的法治化。因為我們這個社會很大的一個層面就是市場經濟如何法治化。如果講到法治政府,那當然很明顯了,就是講公權力怎麼來實現法治化,政府的權力不能過大。如果涉及到法治國家,或者是依法治國的概念,那麼我理解這包含立法、司法、行政,甚至軍隊在內,這是我們將來一個大的法治國家的概念。這三個層次不太一樣。法治實際上就是怎麼樣來貫徹治理國家的現代化的模式,就是把我們過去的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等提升一步到治理國家的現代化。我覺得今後法治中國建設應當偏重在公權力方面,更多還是公權力在運作方面如何能夠實現現代化。這會涉及到一些社會治理的問題,但是好像更多還是偏重在公權力的運作,可能這個是主要的。

熱點內容
找新勞動法 發布:2025-08-16 20:16:31 瀏覽:428
一帶一路法規建設 發布:2025-08-16 20:14:37 瀏覽:908
法國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8-16 20:11:49 瀏覽:361
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 發布:2025-08-16 19:59:16 瀏覽:254
2008前勞動法 發布:2025-08-16 19:48:14 瀏覽:549
房產過戶律師 發布:2025-08-16 19:48:08 瀏覽:411
勞動法出離職證明 發布:2025-08-16 19:34:33 瀏覽:297
城陽法律顧問律師 發布:2025-08-16 19:34:26 瀏覽:143
法的社會作用概念 發布:2025-08-16 19:33:07 瀏覽:551
行政訴訟法的舉證責任倒置 發布:2025-08-16 19:23:38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