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整合
『壹』 民法典的內容。
一、民法典包括什麼內容(《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民法典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包括七大篇章,分別是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和侵權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二、公民民事權利內容
1、根據民事權利是否以財產利益為內容,民事權利可分為財產權和人身權。財產權,是指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直接體現財產利益的民事權利。財產權既包括物權、債權、繼承權,也包括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
人身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2、根據權利的作用,民事權利可分為支配權、請求權、抗辯權和形成權。
支配權,是指主體對權利客體可直接加以支配並享受其利益的權利。物權、人身權、知識產權都屬於支配權。
請求權,是指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抗辯權,廣義上是指抗辯請求權或否認他人的權利主張的權利,有的稱為異議權;狹義上是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
形成權,是指權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關系發生變化的權利。
3、根據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民事權利可分為絕對權和相對權。
絕對權,又稱對世權,是指其效力及於一切人,即義務人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權利。物權、知識產權、人身權都為絕對權。
相對權,又稱對人權,是指其效力及於特定人的權利,即義務人為特定人的權利。債權為典型的相對權。
4、根據兩項相互關聯的權利之間的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主權利與從權利。
主權利,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不依賴另一權利可獨立存在的權利。
從權利,是指兩項有關聯的權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權利制約的權利。
5、根據相互間是否有派生關系,民事權利可分為原權利與救濟權。
原權利為基礎權利,是權利性民事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救濟權是由原權派生的,為在原權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現實危險而發生的權利,是保護性法律關系中的權利。
6、根據權利有無移轉性,民事權利可分為專屬權與非專屬權。
專屬權,是指無移轉性,權利人一般不能轉讓,也不能依繼承程序轉移的權利。人身權就屬於專屬權。
非專屬權,是指具有轉移性,權利人可以轉讓,也可依繼承程序移轉的權利。財產權多為非專屬權。
『貳』 民法典全文
研究未來中國民法典債法編的結構設計問題起源於兩個考慮。首先,統一合同版法的制定事實上已經成為朝著編權纂中國民法典而邁出的成功的第一步。但是,隨著中國民法典編纂進程的展開,這一合同法的存在又將是過渡性、暫時性的。它必然會被作為債法的一部分而整合到民法典之中去。基於,在合同法制定之後接著考慮更高層次的債法的結構問題是必然的選擇。其次,在司法部科研項目中南政法學院民法典草案之中,根據起草大綱的計劃也存在一個債法編。而這一草案之中的債法總則、合同總則、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部分的起草工作由我承擔。這一艱巨的任務促使我思考債法的結構。
『叄』 這次把五個民法內容合並的民法是
這次把五個民法內容合並的民法是《民法典》,於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肆』 民法典取代了多少部法律
你好。民法典就是把以前的很多人民的法律知識進行歸類然後細化,更加保障了人們的生活權利。
『伍』 法律法規匯編和民法典有什麼區別
兩個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為他們之間的匯編成率和他們之間的程序都是一樣的。
『陸』 新的民法典新增了哪些內容
侵權責任是民事主體侵害他人權益應當承擔的法律後果。第七編「侵權責任」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侵權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吸收借鑒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對侵權責任制度作了必要的補充和完善。
要點一:確立 「自甘風險」規則
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
要點二:規定「自助行為」制度。
要點三:「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明確列為人身損害賠償項目。
要點四:完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
規定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要點五:完善公平責任規則。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要點六:增加規定委託監護的侵權責任,即監護人將監護職責委託給他人的,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受託人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柒』 民法典整合了哪九個單行法
物權編:加強業主權利保護
物業和業主的和諧共處是每個小區的每個居民都希望看到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二者之間難免存在各種各樣的糾紛。比如,一些物業服務企業未徵求業主意見擅自改變小區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外牆、電梯張貼廣告等盈利,類似現象屢見不鮮。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沈春耀介紹,對此,物權編草案加強了對建築物業主權利的保護,增加規定: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應當由業主共同決定。草案還明確規定,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屬於業主共有。
此外,針對物業管理活動中業主做出決議難的問題,草案適當降低了業主作出決議的門檻,對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時參加表決、表決通過的人數佔比要求做了調整。
合同編:增加住房承租人優先承租權制度
在對弱勢合同當事人一方的保護方面,合同篇草案加大了力度。沈春耀介紹,為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購同權住房制度的要求,保護承租人利益,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草案增加了住房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制度,即租賃期屆滿,房屋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承租的權利。
此外,草案還規定了電、水、氣、熱力供應人以及公共承運人對社會公眾的強制締約義務,完善了格式條款制度。
人格權編:對禁止性騷擾作出規定
人格權是民事主體對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權利,關繫到每個人的人格尊嚴,是民事主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沈春耀介紹,人格權編草案對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姓名權和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隱私權和個人信息等各種具體人格權作出了較為詳細的規定,為人格權保護奠定和提供了充分的民事請求權法律基礎。
對於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法定救助義務、人體組織器官捐贈、禁止性騷擾等熱點問題,草案都作出了相應規定。
婚姻家庭編:增加離婚冷靜期制度
「實踐中,由於離婚登記手續過於簡便,輕率離婚的現象增多,不利於家庭穩定。」沈春耀說,為此,婚姻家庭編草案增加了離婚冷靜期制度。
根據草案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規定期間屆滿一個月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繼承編:增加列印、錄像等新型遺囑
沈春耀介紹,繼承編草案根據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繼承觀念等方面的發展變化,修改完善了繼承製度,以滿足人民群眾處理遺產的現實需要,促進家庭和睦,推進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為確保遺產得到妥善管理、順利分割,更好地維護繼承人、債權人利益,避免和減少糾紛,草案增加了遺產管理人制度,規定了遺產管理人的產生方式、職責和權利等內容。為了適應科學技術發展需要,草案增加列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
侵權責任編:完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規則
搭同事、朋友的便車,沒想到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好意同乘」致傷,能否向車主索賠?無償搭乘引發損害的事件時有發生,賠償問題一直以來都有很大的爭議。對此,侵權責任編草案給出了明確規定。「為了既保護受害者的權益,又鼓勵大家助人為樂,草案規定,無償搭乘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損害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機動車駕駛人賠償責任。」沈春耀說。
在完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規則方面,草案還明確了掛靠車輛引發交通事故時的主體責任以及機動車強制保險和商業保險的賠償順序。
『捌』 民法典包括哪幾部法律
民法典實際上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七部法律。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