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法FCA

商法FCA

發布時間: 2021-12-30 16:37:58

㈠ 嘉盛集團:英屬開曼群島監管系全新服務

近日有媒體宣稱嘉盛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客戶的默認開戶監管現均已從英國FCA(GCUK2)變成了開曼群島(CIMA)監管,給中國人與外國人不同對待。針對此傳聞,嘉盛集團表示嘉盛並沒有從英國轉離。而是在現有FCA監管的FOREX.com嘉盛英國服務的基礎上,同時推出了由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監管的全新FOREX.com嘉盛全球市場服務。FCA監管下的FOREX.com嘉盛英國業務將照常運營,客戶可挑選最適合他們需要的服務來滿足不同需要。
不存在轉移行為
全新的FOREX.com嘉盛全球市場服務,為特定區域的中文及英語市場客戶而設 (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定義的表3上的國家,包括中國以及其它16個非歐盟國家)。嘉盛在FCA監管下的FOREX.com嘉盛英國業務將照常運營。嘉盛英國和嘉盛全球市場將一起繼續為中文市場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優質交易體驗和安全保障。
另外,嘉盛預期FCA和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二(MIFID II)將要在未來兩年(2017—2018)年所帶來的變化,已為今天和未來做好了准備。嘉盛已准確地預測到並預先准備了FCA將要實施的杠桿變化,也對於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的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二(MIFID II)做好了充分的事前准備。嘉盛的目的是要確保向中文客戶提供最具相關性、地域性的服務,以讓客戶可以繼續在具備資金隔離的保障和保證金彈性的情況下,為他們的資產組合引入更多額外的投資選擇。
嘉盛全球市場有限公司於2007年成立,於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注冊及受其監管,一直是母公司嘉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嘉盛全球市場有限公司及其關聯並受監管的公司均受到嚴格監管,並在各自司法監管區都維持良好狀態。嘉盛在各個的監管區進行了詳細的評估,期望新服務可以在強大監管結構和客戶資金保護下為客戶提供更獨特的服務,以適應本土市場。
不再受FCA監管系謠言
現有FCA監管的FOREX.com嘉盛英國服務的基礎上,同時推出了由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監管的全新FOREX.com嘉盛全球市場服務。FCA監管下的嘉盛英國業務依舊照常運營,並將和嘉盛全球市場一起繼續為中文市場客戶提供更高質量的優質交易體驗和安全保障。客戶可挑選最適合他們需要的服務來滿足他們的不同需要。
如果客戶選擇在FCA監管的FOREX.com嘉盛英國服務下開戶,他們將繼續享有FSCS最高5萬英鎊的賠償保障。
事實上,無論是嘉盛英國公司,還是嘉盛全球市場公司,嘉盛集團及旗下子公司都擁有全球流動性計劃,幫助客戶應對資金不足的問題,加上嘉盛不間斷地監控所有持有客戶資產的對手方的信譽,以確認客戶資產得到保護。相比單一依賴保險保障客戶資產免受負面沖擊,這些操施其實重要得多。最後,嘉盛集團的季度和年度財務報表可於嘉盛集團官網上投資者關系的一欄上找到。就這層額外透明度,嘉盛必須擁有嚴格的企業監管、財務披露和強制內部控制流程。
開曼群島監管到底是什麼
嘉盛全球市場持有英屬開曼群島證券投資商業法正式全執照。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CIMA)自1999年成立以來,已經運營了近20年,是英屬開曼群島的主要金融服務監管機構。CIMA負責銀行、金融服務企業、合作營建社區、信託機構、保險公司管理、公司服務、投資基金及證券服務行業的注冊、許可及監督。全球50家頂級銀行中的40家在CIMA注冊。CIMA具備嚴格的監管架構,並要求外匯交易商持有英屬開曼群島證券投資商業法正式執照,並執行和FCA要求相同的客戶資金完全隔離規范。
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提供完善明確的監管環境,並專注於客戶資產保護:
1.極度嚴格的反洗錢制度
2.嚴格的客戶資金保護條例
3.嚴格的凈資產規定
4.嚴格的企業管理要求
5.嚴格的監控和可疑報告要求
6.為風險敞口增加而設的風險支持資本金
在客戶資金保障的執行上,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 (CIMA)與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有眾多相同之處:
Ø1.客戶資產賬戶實行嚴格的法定抬頭要求,確保資金存放在客戶名下
Ø2.定期對客戶資金賬戶進行每日清算及對賬
Ø3.以書面形式或協議確保經紀商作為受託人持有客戶資金,銀行無權對此類賬戶的任何資金與經紀商的任何其他賬戶進行合並,或行使任何留置權,或就持牌方所欠的任何債務對客戶銀行賬戶內的資金進行扣押或反訴。
Ø4.禁止以任何目的為理由,挪用客戶隔離資金或利用客戶資金作為公司自有資金
未來更嚴格的投資保障
雖然一些監管機構可能有資金隔離要求,但條件各有不同,更有一些監管機構可能允許豁免。和FCA一樣,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是世界上完全不允許任何資金隔離豁免的監管機構之一。
作為一家持有英屬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證券投資商業法正式全執照的公司,嘉盛全球市場嚴格遵守在任何時候均通過隔離的客戶銀行賬戶來接收和存放客戶資金。嘉盛全球市場不能將公司自有資金與任何客戶的資金混合,並被要求至少每天對資金做正式核算,顯示在特別指定、隔離的客戶銀行賬戶中存有足夠的客戶資金,以承擔其對所有客戶的責任,從而確保所有客戶資產充分隔離。
因此資金將不能用作公司運營資本。這與今天FCA的監管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時,嘉盛全球市場與其存放客戶資金的銀行合作方被要求執行正式的信用證,以向任何第三方確認所存資金,僅僅就是為了FOREX.com嘉盛全球市場客戶的利益。
另外,作為FOREX.com嘉盛全球市場風險管理程序的一部分,FOREX.com嘉盛全球市場每天會對所有持客戶隔離資產的對手方做風險評估。FOREX.com嘉盛全球市場至力於僅和頂級金融機構建立銀行業務關系,並選擇了美國摩根大通銀行作為客戶資產的託管方。所有客戶的隔離資產將存放於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的客戶隔離賬戶中。
作為一家資金充沛並於紐約證交所上市的上市公司,嘉盛集團(NYSE: GCAP)必須達到的企業監管、財務報告和披露的最高水準。嘉盛集團從2005年開始提供中文服務至今,是中文服務商中存在最久的交易商之一。在過去11年中,嘉盛在客戶心目中已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全球性交易商。嘉盛集團的季度和年度財務報表可於嘉盛集團官網上投資者關系的一欄上找到。就這層額外透明度,嘉盛必須擁有嚴格的企業監管、財務披露和強制內部控制流程。

㈡ 預期違約的概念和構成要件;提單的性質;風險與費用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劃分

預期違約,又稱先期違約,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之後履行期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肯定地拒絕履行合同或以其自身行為或客觀事實預示其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的一種違約行為。它是英美法獨有的制度。預期違約在傳統英美法體系中形成了明示預期違約和默示預期違約兩種形態。

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明確肯定地向另一方當事人表示他將在履行期限到來時不履行合同或不能履行合同。

構成明示預期違約,應具備如下條件:

1.合同必須合法有效。如果當事人雙方訂立的合同不具備這一要件,就不能產生當事人雙方所期望的後果,也無所謂「違約」問題。

2.明示預期違約的提出必須在合同有效成立後,到合同履行期屆至前這段時間內。

3.明示預期違約必須明確肯定地向對方提出違約的表示。明確的意思表示,表明預期違約方的預期違約意圖是明確的,而不是含糊不清的。如果他僅僅表示缺乏支付能力、經濟困難或不情願履行,不構成明示預期違約。肯定的意思表示表明這種表示是最終的表示。

4.必須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主要義務。預期違約方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主要義務,既可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

5.明示預期違約無正當理由。這里所指的無正當理由指的是預期違約方沒有免責事由,而不是指預期違約方有過錯。

筆者認為,一般來講,下列理由屬於正當理由①:

(1)債務人享有法定解除權,如債權人已構成違約等;

(2)合同具有無效的因素,債務人要求宣告合同無效;

(3)債務人因合同具有顯失公平、重大誤解等原因而享有撤銷權;

(4)合同關系自始不存在或條件不成就,如一方誤認為合同已成立,實際上因為雙方尚未達成協議,因而不成立;

(5)債務人享有抗辯權,如享有先訴抗辯權、同時履行抗辯權等。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債務人能夠履行,無正當理由預期明確表示拒不履行的情況,學者們一致認為屬於明示預期違約的調整范圍;但是對於無正當理由,但卻預期明確表示履行不能的情況,是否屬於明示預期違約的范圍,卻不無爭議。筆者認為,導致預期不能履行的原因很多,如果其理由是正當的,如因不可抗力、重大誤解、欺詐等原因所致,那麼此種預期不能履行沒有正當的理由,也就是說預期違約方無免責事由,債權人的權益受到非法損害,此種預期不能履行就屬於明示預期違約的范疇,以便於對債權人提供充分的法律救濟。有的學者認為,預期違約須以違約方主觀上有過錯為其構成要件。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欠妥的,因為在一些合同關系中,債務人主觀上雖沒有過錯,但仍應負違約責任,即無過錯責任。所謂無過錯責任是僅依債務未完全、准確得到履行這一事實,不考慮債務人實際上有無主觀過錯,即可責成債務人賠償債務不履行所造成的損失的制度。

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在履行期限到來前,一方當事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將在履行期到來時,將不履行或不能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又不提供必要的履行擔保。一般認為,默示預期違約有以下幾個構成要件:

(1)合同必須合法有效。

(2)一方當事人的預見必須在合同有效成立後至另一方當事人履行期屆滿前這段時間內。

(3)預見的內容必須是對方將不會或不能履行合同的主要義務。

(4)一方當事人的預見必須是合理的。

關於合理的標准,美國《統一商法典》和《合同公約》規定得不盡相同。《統一商法典》第2—609條規定:「有合理的理由認為對方不能正常履約」。所提出的理由是否合理「應根據商業標准來確定」。這是一條彈性比較大的條款,是美國幾百年來市場經濟、商業交易規則以及信用制度高度發達的結果。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剛剛起步,商業交易規則還沒有很好確立,信用制度才剛萌芽,在此情況下,如照抄英美法「合理理由」標准,在我國必然行不通。《公約》第71條規定:「①如果訂立合同後,另一方當事人由於下列原因顯然將不履行其大部分義務,一方當事人可以中止履行義務;(a)他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他的信用有嚴重缺陷;或(b)他在准備履行合同或履行合同中的行為。②如果賣方在上一款所述的理由明顯化以前已將貨物發運,他可以阻止將貨物交給買方,即使買方持有其有權獲得貨物的單據;③中止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不論是在貨物發運前還是發運後,都必須立即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如經另一方當事人對其下義務提供充分的保證,則其必須繼續履行義務。」筆者認為,《合同公約》的規定是可行的,這是因為其規定了三個客觀標准。雖然標準的判斷人是債權人,難免摻雜其主觀成份,但這里用了「顯然」、「嚴重」等限定詞來限制當事人的主觀成分,且如果債務人及時提供充分的履約保證,債權人仍應恢復履約,所以《合同公約》的規定充分考慮了對合同雙方當事人權益的保護,具有可操作性,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5)對方沒有明確表示其將來不會或不能履行。

(6)被要求提供履約保證的一方不能在合理的期間內提供充分的保證。

這里所說的「保證」,指的廣義上的保證,不一定必須是物保或人保,只要是足以使債權人消除對債務人有可能違約的疑慮的任何保證,都是充分保證。一項保證是否充分應由債權人自己決定,即使他人認為該保證是不充分的,但債權人認為已經充分,則應認為已經足夠,法律不應多加干預。如果債務人提供的保證,在一般人看來已經足夠,而債權人向債務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債務人應有權予以拒絕。履約保證應在合理的期限內以書面方式做出。對於這個合理的期限,筆者認為,由法律規定一個最長期限是比較可行的,它有助於減少紛爭,促使爭議盡快解決。

(7)默示預期違約方主觀上有過錯。

這一構成要件顯示了默示預期違約的局限性,它把默示預期違約的構成要件與責任的構成要件混同,即默示預期違約就意味著要承擔責任。它們所講的默示預期違約的構成要件實際上是承擔默示預期違約責任的要件,這種落實默示預期違約責任的方法屬於一步到位式的,它把兩種復雜的問題攪在一起,不利於分清和說明問題,更重要的是,它把不應承擔責任的情形排除出了默示預期違約的范圍,這樣,在一方當事人主觀上無過錯但在將來確實不能或不會履約的場合,另一方當事人就不能採用默示預期違約規則以求救濟,這顯然是不利於維護債權人利益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只能聽任對他不利的情形的發展,而不能在履行期屆至前從合同關系中擺脫出來,以減輕損失,所以以主觀過錯為默示預期違約的構成要件是有違效益原則的。筆者認為,不應將主觀過錯作為默示預期違約的構成要件,對此問題的處理方法應分兩步走,首先確定是否構成默示預期違約,其次才為是否構成責任。判斷默示預期違約所依據的只能是客觀情況,即客觀上是否有不能或不會履行合同的可能,至於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只能涉及是否承擔責任及如何承擔責任的問題,這種認識有利於辯明問題,同時也合乎效益原則。

==================================
提單的性質

1.提單是承運人接收貨物或貨物裝船的收據
2.提單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成立的證明
3.提單是承運人保證憑以交付貨物和可以轉讓的物權憑證
提單除上述的性質與作用外,在業務聯系、費用結算、對外索賠等方面都有著重要作用。

=========================================
我國外商投資的形式 :

外商獨資\中外合作\中外合資
============================================
保護投資的國際公約。是一些國家和國際組織試圖締結的,旨在建立一整套多國間的保護國際投資的法則、機構、制度。主要包括:
1.《關於解決國家與他國國民之間投資爭議公約》,簡稱《1965年華盛頓公約》,是目前國際上僅有的解決外國投資者與投資所在國之間產生的投資爭議的國際公約。根據公約的規定,在華盛頓設立了"解決投資爭議國際中心"。
2.《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公約》,是繼《1965年華盛頓公約》後世界上第二個正式生效的有關保護國際投資的多邊公約,公約設立了"多邊投資擔保機構",為外國私人投資提供政治風險擔保。

㈢ 陸運保險和海運保險的區別

海運一般適用進出口貨運條款,陸運一般為國內公路運輸,兩者基本可理解為不同的概念

海運一般有海運平安險、水漬險、一切險,保險責任范圍由小到大,還可附加提貨不著附加險

陸運一般就是國內水陸路運輸險,分基本險和綜合險,可附加盜搶,保險責任相對簡單

㈣ 關於外貿中的FCR 要包含什麼內容

FCR是國際貨物運輸代理協會聯合會(以下簡稱FIATA)給其組織內部國際貨運代理人推薦使用的單據,從其字面含義看,該單據僅是貨運代理人收到貨物後出具的收據而不是運輸單證,但根據FIATA出具的FCR樣本和FCR的使用情況,貨運代理人均在FCR正面顯著位置記載:「我們基於不可撤消的指示將貨物置於收貨人控制之下或交予收貨人。」在FCR僅記載「將貨物置於收貨人控制之下」時,貨運代理人和收貨人之間屬委託合同法律關系,貨運代理人根據收貨人的指示為收貨人收集貨物、進行拼箱、租船訂艙等,此時FCR僅具有貨物收據的功能,不是海上貨物運輸單證。目前,許多國際超市買家如Wal-Mart、K-Mart等,多採用這種方式。
但當FCR記載「將貨物交予收貨人」,即貨運代理人承諾按照FCR記載的運輸要求「運送」貨物至目的地時,則貨運代理人實際上處於無船承運人的法律地位,其簽發的FCR應視為運輸單證,系運輸合同的證明,受我國海商法的調整,應屬於「提單以外的單證」。我國海商法第八十條規定:承運人簽發提單以外的單證是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承運人接收該單證中所列貨物的初步證據。
常見情形:買家於出口地采購數量大,或者有代理商代理采購,或者有分公司直接下單采購的時候,貨物集中運送,除可以節省運送時間外,又能夠節省運費,因此代理商或者分公司往往指示出口商或者供應商將貨物交給承運人,由承運人預先向船公司包下若干貨櫃,而後由承運人負責裝櫃,待貨物運抵卸貨港或目的地時,再由承運人負責領櫃或分送至不同地區的收貨人,如此將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費用。

熱點內容
經濟法基礎2017第四章 發布:2025-08-15 19:32:16 瀏覽:598
深圳特區規章 發布:2025-08-15 19:30:09 瀏覽:319
老婆掉入山崖我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5 18:35:13 瀏覽:91
法律顧問刑事辯護 發布:2025-08-15 17:56:55 瀏覽:458
澳大利亞公司法律體系 發布:2025-08-15 17:46:58 瀏覽:262
涉外法規匯編 發布:2025-08-15 17:45:51 瀏覽:217
經濟法休假天數 發布:2025-08-15 17:43:05 瀏覽:399
楊欣律師 發布:2025-08-15 17:39:53 瀏覽:518
怎麼樣東莞市維正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2025-08-15 17:37:03 瀏覽:667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條例 發布:2025-08-15 17:33:14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