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檢察官
A. 請問檢察官除了管刑事案件,那麼他們還管民事案件嗎
檢察官除了管刑事案件,對民事案件的辦理是不直接參加的。但對民事審判活動實行法律監督;對符合法定條件的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決和裁定依法提出抗訴;對在辦理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的審判人員、執行人員職務犯罪案件線索進行初查、立案偵查等工作。
B. 怎樣做檢察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以下簡稱《公務員法》)於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自此,國務院行政法規《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以下簡稱《公務員條例》)和人事部《關於印發<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定>的通知》(人錄發[1994]1號)文件(以下簡稱《通知》或《暫行規定》)以及各地、各部門自稱以《公務員條例》和《通知》為依據制定的各種規章或其他行政規范性文件,在法律的形式上宣告廢止,法官和檢察官也正式納入了公務員的范圍。
但是,2006、2007年中央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的高學歷資格限制條件依然如舊,將年齡從《通知》規定的一般35歲以下放寬到36歲,也沒有帶來任何制度性改變的意義和價值;各地報考的年齡和學歷限制也依然是五花八門,絲毫沒有松動的跡象。這種現象是符合《公務員法》,為《公務員法》所確認和保護的呢?還是不符合《公務員法》,為《公務員法》所拋棄和否定的呢?
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只有是或不是兩種答案。
回答是的主要說法是:《公務員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務員應當具備的相應條件為年滿十八周歲,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公務員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報考公務員,除應當具備本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既然法律沒有禁止規定上限,對文化程度的要求也不明確,根據《公務員法》第二十三條授權由人事部門規定報考公務員資格年齡上限和學歷條件是自然的,而且過去一直也是這樣做的。
我們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過去一直這樣做並不表示過去一直是正確的,即使過去是正確的,也並不等於現在也就一定正確。
他們所說的法無禁止即可規定限制年齡上限,在社會上很有迷惑性,實際上是對行政法原則的歪曲。法無禁止即可為是民法上的原則,也是公民權利對行政權力實行抗辯的原則。政府行政部門依法行政,必須是有法律明確的規定和合法的授權才可以為。法律規定的行為模式(勿為、可為、應為等)是置在一定的權利義務體系中去規范的,勿為可以是法律直接規定的義務,也可以是相對於他方權利而產生的義務,並非以「禁止」二字為唯一標志。如果像他們這樣不分法律原則適用條件而耍「無賴」渾水摸魚的話,那麼,人們也可以這樣質問:《公務員法》沒有規定禁止殺人,也未見我國現行的其他法律規定有禁止殺人的條文,豈不是人人都可以為盜賊[1]了!?
他們所說的學歷在實務上實際就是指文憑,且文憑還要搞三六九等(全日制、函授、電大、自考、黨校、職校等)的區別。事實上我們知道,文化程度的要求並不等同於對學歷的要求,更不等同於對文憑的要求。人事部《通知》中規定,報考省級以上機關公務員應具備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的條件要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是文化程度而不是學歷!但是所有招考公務員的簡章,包括人事部的簡章,普遍地動輒要求本科、碩士甚至博士學歷。這說明他們是拋開法律規范的規定而自己搞一套[2]。
立法是一個表達國家意志的過程。我們不否認起草部門的某些人士在起草《公務員法》的過程中可能確實還存在繼續堅持限制公務員年齡、學歷等資格條件的想法,但是,這種個人(某種意義上甚至包括個人所在的組織)的想法沒有能夠在立法過程中被合法有效地作為國家意志表達出來。換言之,就是這種想法被立法表達的國家意志否定了,在立法程序中被過濾掉了!既然沒有作為國家意志表達為法律的規范,那麼,這種想法就不應該存在任何「法」的效力,自然就更不應該在法的實施中「夾塞」進來以「法」的名義和方式被執行。
所以, 然而,我們在權力的汪洋中還只是滄海一粟,缺乏「一言九鼎」的權威,在社會及媒體上也缺乏宣傳的版面,上面的批駁及正面意見的存在本身事實並不足以使我們的觀點自然地得到廣泛的認可和支持,我們仍需要更深刻的論證。本文嘗試採用立法學的方法,依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對公務員報考年齡、學歷資格條件作合乎立法邏輯的解讀,以求得更廣泛的理解和穩固的支持,也希望同意及支持我們者加以宣傳,以助星火成燎原勢。 就是這樣
C. 檢察官管民事案件嗎
檢察院不受理民事案件。民事案件不服訴訟判決等可向檢察機關申訴,通常在法院駁回申訴後,檢察機關才受理立案審查。根據《人民檢察院受理案件的范圍和案件來源》第二條,人民檢察院受理案件的來源: 一、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控告和檢舉的; 二、個人控告和檢舉的; 三、黨委、人大常委、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 四、有關機關移送的; 五、犯罪人自首的; 六、人民檢察院自己發現的。
民事申訴期限超過六個月檢察院不受理:《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六個月內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條第一項、第三項、第十二項、第十三項規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D. 像那種民事案件除了刑事案件,檢察官可以處理嗎,
你想問什麼?
這語言夠混亂的啊。。
民事案件是自訴,和檢察院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他們是不會管的
E. 怎樣成為一名檢察官
1、當上檢察官的途徑有多種,最常見的就是考進去!考試有二關:
第一關,就是現在普遍實行的公務員考試,你得先過檢察機關招考的公務員考試,除了正常的公務員考試內容外,主要是考法律專業知識。
第二關,你進入檢察機關後,還要過全國司法考試這一關,這個考試每年的通過率大概在15%,參加考試全是本科以上的學歷的,如果你沒有通過司法資格考試,你在檢察機關就當不了檢察官,只能是從事輔助性的崗位。(有的地方檢察機關招考時,前提條件就要求報考者必須已經通過了全國司法資格考試,否則不讓報名。)
2、檢察官是一名法律工作者,需要熟悉了解各個方面的法律專業知識與處理法律問題的能力,但側重刑事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講,你自然是應該報考法學院校或其他學校的法學專業了。
3、進入檢察機關後,至於你具體從事什麼崗位,組織上會參考你的意見,但更多的是要服從組織安排。當然,只要你進入檢察機關,以後到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工作也不是難事。
另外檢察機關的管轄范圍,主要針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貪污賄賂、瀆職侵權犯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查處「當官的「。像普通的走私犯罪,那是公安機關偵查的。
4、本人從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多年,十分歡迎你有志投身檢察事業。
願你搞好學業,夯實基礎,最終心想事成,成為一個優秀的檢察官!
F. 考法官檢察官的要求一定要過司考和公務員考試嗎
不是的,司考必須考,公務員考試不一定需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規定:
第十二條 擔任法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第七項,初任法官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第十三條 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法官: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或者被仲裁委員會除名的;
第十五條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需要,從律師或者法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中公開選拔法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員注冊管理辦法》的規定:第二條依法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員工作執照》(以下簡稱《公證員工作執照》)的公證員,可以執行公證員職務。經公證員統一考試合格並在公證處執行職務的人員,依照本辦法的規定,發給《公證員工作執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規定:
第十二條擔任檢察官必須具備下列條件第七項初任檢察官應當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第十三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檢察官:被吊銷律師、公證員執業證書或者被仲裁委員會除名的。
第十五條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檢察工作需要,從律師或者法學教學、研究人員等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中公開選拔檢察官。
因此,根據任職條件,法官、檢察官都必須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和公證員統一考試。
(6)民法檢察官擴展閱讀:
相關規定:
1、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檢察官遴選委員會,負責初任檢察官人選專業能力的審核。省級檢察官遴選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應當包括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官代表、其他從事法律職業的人員和有關方面代表,其中檢察官代表不少於三分之一。
2、初任法官一般到基層人民法院任職。上級人民法院法官一般逐級遴選;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可以從下兩級人民法院遴選。參加上級人民法院遴選的法官應當在下級人民法院擔任法官一定年限,並具有遴選職位相關工作經歷。
G. 中國的檢察官只在刑事案件中出現
中國檢察機關的主要法律業務有七大類,即公訴、偵查監督、反貪、反瀆職侵權、民事行政、控告申訴、監所。
在這幾個主要法律業務部門中,公訴、偵查監督屬於刑事訴訟業務,反貪、反瀆屬於職務犯罪偵查業務,控告申訴屬於申訴、舉報、信訪等業務,監所屬於刑罰監督業務,民行則屬於唯一的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業務。
中國檢察官可以在民事審判和行政訴訟中作為監督者的角色出現,主要的工作就是對已經生效的民事、行政判決進行審查,如果發現出現符合《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條件的案件,可以提出抗訴並且出席再審法庭進行訴訟監督。此外各地在試行公益案件民事公訴業務,1991年河南省檢察機關已經嘗試了這種案件,即代表國家對公益民事案件提起訴訟或者支持相關主體起訴(如環境污染、群體侵權案件)。
國外的檢察官權力實質上與中國大同小異,同樣是代表國家作為公訴人出現,這是全世界檢察官最主要的業務之一,稍有不同的是某些國家的檢察官對普通刑事案件有偵查權,可以介入他們認為必要的刑事案件偵查(如美國,美國檢察官甚至可以任意介入他們認為有必要的民事案件的調查),而我國檢察官只是對職務犯罪案件和個別法律規定檢察院管轄的刑事案件有直接偵查權,某些國家有刑事偵查指揮權,可以指揮警察機關進行刑事案件偵查(即「引導偵查」,代表國家是英國),而我國檢察機關還在探索此類業務。英美法系國家檢察官比較獨立,可以以個人身份進行檢察業務,所以一般是沒有「檢察院」這類的部門,一般叫「檢察署」,隸屬國家司法部,這與我國檢察機關是國家司法機關不同。
香港屬於英美法系,其檢察官地位和作用與英國類似。
H. 如果將來要當檢察官,是學民商法方向好還是刑法方向好最好學哪個方向
檢察官的工作主要負責公訴案件和對民事案件的監督,其中以公訴工作為主。通俗一點講,就是代表國家起訴涉嫌犯罪分子。因此,檢察官工作涉及的法律主要是刑法和刑訴以及證據法方面的內容。如果你有志於當檢察官,可以選刑法方向。
I. 想成為檢察官,需要學什麼專業
想成為檢察官,需要學法學專業。
法學專業學生畢業後,適合從事審判、檢察、司法行政、律師、公安等實際工作,也可從事立法、法學教育、法學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業的法律顧問等工作。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合理的知識結構,具備依法執政、科學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質量法律服務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熟悉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復合型、職業型、創新型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專業課程
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採取「 10+X」分類設置模式。「10」指法學專業學生必須完成的10門專業必修課程,包括: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國際法、法律職業倫理。
「X」指各高校根據辦學特色開設的其他專業必修課程,包括:經濟法、知識產權法、商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證據法、財稅法,「X」選擇設置門數原則上不少於5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