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刑法
Ⅰ 如果1個12歲的孩子犯了《刑法》第246條,該怎麼追究
《刑法》246條規定的是盜竊罪,按照《刑法》17條規定,不滿14歲犯此罪的,不承擔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Ⅱ 中國刑法對偷小孩搶小孩怎樣量刑定罪
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情節嚴重的處罰: (一)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參照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執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嚴懲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的犯罪分子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答,(以下簡稱《解答》)的規定,這里所說的「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本法第240條第1款所列的8項情形中特別嚴重的情節。在具體執行中,不應在這8項情形之外再擴大范圍。 (二)拐賣婦女、兒童集團的首要分子的認定首要分子是指在拐賣婦女、兒童犯罪集團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需要指出,在一起案件中,首要分子既可能是一個,也可能是幾個。凡符合法定特徵的,都要認定為首要分子。根據本法第26條第3款的規定,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全部罪行處罰。 (三)拐賣婦女、兒童3人以上的認定拐賣婦女、兒童3人以上既可以是一次拐賣婦女、兒童3人以上,也包括多次拐賣婦女、兒童3人以上;行為人既可以是實施拐騙等6種行為之一而對象為3人以上,也可以是兩種以上行為而對象總計為3人以上,如拐騙1人,中轉過另外2人。但是,實踐中往往出現被拐賣的婦女自願隨帶自己不滿14周歲的子女的情況,對此應如何認定行為人拐賣的人數呢,跟隨被拐賣婦女的兒童能否計入總數:我們認為,關鍵要看行為人是否有將兒童一並出賣的目的,對此要考察行為人是否有以婦女所帶兒童作價,與他人討價還價的行為。對於沒有一並出賣兒童的行為和目的的情況,不應將兒童計人拐賣的人數之中。 (四)姦淫被拐賣的婦女的認定根據1991年「兩高」《解答》的規定,這是指拐賣婦女的犯罪分子在拐賣過程中,與被害婦女發生性關系的行為,而不論行為人是否使用了暴力或者脅迫手段,也不論被害婦女是否有無反抗行為,都應當按此項規定處罰。但如果不違背婦女意志的姦淫行為,則不在此列。比如婦女自願被他人拐賣,在拐賣過程中又自願地與拐賣人性交,任拐賣人姦淫,就姦淫而言,並不具有侵犯婦女人身權利之性質,不應適用本法第240條第1款「姦淫被拐賣的婦女」之規定。當然如果被拐賣的對象是不滿14周歲的幼女,行為人明知而與之性交的,即便幼女自願,也具有姦淫幼女犯罪的本質,應適用該項規定。總之,這里的「姦淫被拐賣的婦女」,必須是在性質上已構成強奸罪或姦淫幼女罪的姦淫行為(但姦淫既遂與未遂在所不問)。 (五)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或者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的認定這里實際上包括兩種情況: (1)誘騙、強迫被拐賣的婦女賣淫,即指採用引誘、欺騙、強迫方法使被拐賣的婦女賣淫。我們認為這種行為應限於拐賣過程中,如果行為人是先有引誘、強迫婦女賣淫的行為爾後又起意將婦女出賣的,或者拐賣婦女之後,又通過各種途徑對該被拐賣的婦女引誘、強迫而使其賣淫的,應以拐賣婦女、兒童罪與引誘賣淫罪(當對象為不滿14周歲少女時,則為引誘幼女賣淫罪)或強迫賣淫罪對行為人實行數罪並罰。 (2)將被拐賣的婦女賣給他人迫使其賣淫。這一情節中,要求拐賣人明知收買人迫使該婦女賣淫。如果行為人確實不知收買人將婦女買去是迫使其賣淫,對行為人追究這一行為的刑事責任(表現為從重處罰)沒有合理根據,違背了刑法主客觀相一致的刑事責任原則。 (六)造成被拐賣的婦女、兒童或者其親屬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認定這是指在拐賣過程中,行為人為制止被拐賣人或其親屬的反抗而實施捆綁、毆打行為,或者被拐賣 公安民警解救受害兒童 人及其親屬因犯罪分子的拐賣行為、拐賣中的毆打、侮辱、虐待、強迫賣淫、姦淫等行為而在精神上遭受打擊,造成重傷、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情況,包括引起自殺在內。如果在拐賣過程中,行為人故意對被拐賣的婦女、兒童實施殺害或重傷,對行為人應以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重傷)罪與拐賣婦女、兒童罪實行數罪並罰,應當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拐賣婦女、兒童罪可以由綁架行為構成。那麼,對於行為人以出賣為目的綁架婦女、兒童的過程中,故意傷害或故意殺害被綁架的婦女、兒童的行為,在本法第239條中,故意殺害被綁架人的行為被明確規定為綁架罪的一個從重情節,故意重傷作為從重情節,根據「舉重明輕」邏輯,也內涵於法條之中,因此對行為人不必以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罪與綁架罪實行數罪並罰。這就存在著矛盾之處,尚須有關司法解釋予以明確。 (七)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認定在有分工的共同犯罪中,不論行為人是實施拐賣婦女、兒童罪法定的客觀行為中之何種,只要其具有將婦女、兒童賣往境外的目的,均與此情節符合,而不要求實際上已將婦女、兒童賣至境外,離開國境線。「境外」是指我國國境以外的國家和地區,以及回歸之前的台、港、澳地區,香港、澳門已經回歸中國,因此不應包括在「境外」之中。 (八)以出賣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採用偷盜的方式使嬰兒脫離其監護人的監護,有時候公安部門打拐時解救被拐賣兒童,因為嬰兒沒有認知能力,沒有辦法找到嬰兒親生父母,給被拐賣者造成終生遺憾。
Ⅲ 法律上兒童多大年齡負刑事責任。
《刑法》第十七來條第二款規定,源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負刑事責任。也即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人只對自己實施的這八種嚴重犯罪承擔刑事責任,在司法實踐中必須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則,不得突破這一界限。
Ⅳ 十四歲以下的小孩犯罪怎麼處理
(1)未成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並不意味著他同樣不承擔其他的責任。我國《刑法》規定:「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嚴加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我國設立有工讀學校和收容教養所,其適用對象就是有危害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未成年人。
(2)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可以追究行政責任。從警告到開除,不同級別的行政處分適用於不同危害程度的違法行為。一旦被學校開除,正常受教育的機會就會被剝奪,自己以後的職業技能技術學習就會受到影響,求學就業的道路更加艱難。
(3)未成年人的家長應當對未成年人的危害行為承擔財產賠償責任。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失的,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財產賠償的結果就可能改變未成年人成長的物質環境,甚至還可能動搖其家長培養教育的信心。
(4)法律還賦予了其他公民排除危害保護自己的權利。我國《刑法》中有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險制度。這兩種制度都是針對不法侵害或者危險而言。對未成年人的不法侵害行為,受害人和其他公民有權進行緊急避險,符合條件的還可以正當防衛。在緊急避險或者正當防衛的過程中,給未成年人造成損害的,行為人不承擔法律責任。由於未成年人一般都體單力薄,在與成年人的對抗中,受損害的多半是未成年人自己。
(5)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的未成年人不負刑事責任,並不排除引誘教唆人員的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教唆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實踐中,引誘教唆不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未成年人實施危害行為的,看成是引誘教唆人實施的犯罪,由引誘教唆人承擔全部刑事責任。這既是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也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約束。
Ⅳ 對一個普通的十歲的小孩你會怎麼對他解釋《刑法》是什麼
對於十歲的小孩,尚處於兒童狀態,如果要對該小孩解釋《刑法》是什麼,應該從身邊的真實事例談起,通俗易懂地進行解釋,讓小孩知道什麼應該作,什麼不能作,違反了就是觸犯《刑法》了,必定要受到制裁。
Ⅵ 老人小孩被打刑法第幾條
摘要 第二百九十三條【尋釁滋事罪】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Ⅶ 古代怎麼刑罰兒童
在古代大大小小有很多種刑罰,輕則皮外傷,重則喪命,可是在古代有一種刑罰既不讓你好活,也不讓你死。這種刑罰叫做——「採生折割人」。
古代殘忍刑法,專門懲治兒童,手法極度殘忍,至今還存在
「採生折割人」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生存方式,顧名思義就是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去殘害兒童,采就是抓的意思,生就是生命,折割就是刀割斧削,換句話就是說要控制兒童,用刀斧等利器進行沒有人性的傷害。他們將兒童的手腳砍掉,然後放在大街上博取同情來獲得金錢。
古代殘忍刑法,專門懲治兒童,手法極度殘忍,至今還存在
據記載在古時候,使用採生折割的妖人甚至有將人變為黑熊野狗的能力。《清稗類鈔》就有過記載:「乾隆辛巳(1761),蘇州虎丘市上有丐,挈狗熊以俱。狗熊大如川馬,箭毛森立,能作字吟詩,而不能言。往觀者施一錢,許觀之。以素紙求書,則大書唐詩一首,酬以百錢。一日,丐外出,狗熊獨居。
人又往,與紙求寫,熊寫雲:『我長沙鄉訓蒙人,姓金,名汝利,少時被此丐與其伙捉我去,先以啞葯灌我,遂不能言。
先畜一狗熊在家,將我剝衣捆住,渾身用針刺亡,勢血淋漓,趁血熱時,即殺狗熊,剝其皮,包於我身,人血狗血相膠粘,永不脫,用鐵鏈鎖以騙人,今賺錢數萬貫矣,』書畢,指其口,淚下如雨。眾大駭,擒丐送有司,照採生折割律,杖殺之。押『狗熊』至長沙,還其家。」
通過這段文字我們也可以看出,自古以來政府對待採生折割的處罰就是非常嚴厲的。按清律是將使用採生折割的乞丐杖殺,即亂棍打死,而按照大明律:「凡採生折割人者,凌遲處死,財產斷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雖不知情,並流二千里安置。為從者斬。」
Ⅷ 大人綁小孩子能夠受到什麼樣的刑法
大人綁小孩子,有可能涉嫌綁架罪或虐待罪。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內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容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為索取債務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百三十九條【綁架罪】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的,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情節較輕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犯前款罪,殺害被綁架人的,或者故意傷害被綁架人,致人重傷、死亡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以勒索財物為目的偷盜嬰幼兒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處罰。
Ⅸ 十來歲的小孩子觸犯了刑法怎麼處理
1、根據《刑法》第十七條規定,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不負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如果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的,由其父母或監護人給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