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解釋四生效
『壹』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2022的詳細內容是什麼
金融市場的發展是現代化經濟競爭的核心所在,如今中國經濟在全球市場資本當中已經佔有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了,但是在擁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對於內部公司的經營制度還是要通過公司把統一的進行監管的。對於青年的創業者和正在經營公司當中的這些人來說,了解 公司法 司法解釋四詳細內容也是很有必要的。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2018的詳細內容是什麼?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四) 法釋〔2017〕16號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結合人民法院審判實踐,現就公司決議效力、 股東知情權 、利潤分配權、優先購買權和股東代表 訴訟 等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第一條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等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具有公司股東資格。 第三條原告請游配喚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不成立、無效或者撤銷決議的案件,應當列公司為被告。對決議涉及的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依法列為第三人。 一審 法庭辯論終結前,其他有原告資格的人以相同的訴訟請求申請參加前款規定訴訟的,可以列為共同原告。 第四條股東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但會議召集程序或者表決方式僅有輕微瑕疵,且對決議未產生實質影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五條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主張決議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公司未召開會議的,但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或者 公司章程 規定可以不召開股東會或者股東賣缺大會而直接作出決定,並由全體股東在決定文件上簽名、蓋章的除外; (二)會議未對決議事項進行表決的; (三)出席會議的人數或者股東所持表決權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 (四)會議的表決結果未達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通過比例的; (五)導致決議不成立的其他情形。 二、其他 第六條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被人民法院判決確認無效或者撤銷的,公司依據該決議與善意相對人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不受影響。 第七條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九十七條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起訴請求查閱或者復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公司有 證據 證明前款規定的原告在起訴時不具有公司股東資格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原告有初步證據證明在持股期間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請求依法查閱或者復制其持股期間的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除外。 第八條 有限責任公司 有證據證明股東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股東有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不正當目的」: (一)股東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公司主營業務有實質性競爭關系業務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或者全體股東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股東為了向他人通報有關信息查閱公司會計賬簿,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三)股東在向公司提出查閱請求之日前的三年內,曾通過查閱公司會計賬簿,向他人通報有關信息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四)股東有不正當目的的其他情形。 第九條公司章程、股東之間的協議等實質性剝奪股東依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九十七條規定查閱或者復制公司文件材料的權利,公司以此為由拒絕股東查閱或者復制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條人民法院審理股東請求查閱或者復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案件,對原告訴訟請求予以支持的,應當在判決中明確查閱或者復制公司特定文件材料的時間、地點和特定文件材料的名錄。 股東依據人民法院生效判決查閱公司文件材料的,在該股東在場的情況下,可神凱以由會計師、 律師 等依法或者依據執業行為規范負有保密義務的中介機構執業人員輔助進行。 第十一條股東行使知情權後泄露公司商業秘密導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損害,公司請求該股東賠償相關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根據本規定第十條輔助股東查閱公司文件材料的會計師、律師等泄露公司商業秘密導致公司合法利益受到損害,公司請求其賠償相關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二條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等未依法履行職責,導致公司未依法製作或者保存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第九十七條規定的公司文件材料,給股東造成損失,股東依法請求負有相應責任的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三條股東請求公司分配利潤案件,應當列公司為被告。 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其他股東基於同一分配方案請求分配利潤並申請參加訴訟的,應當列為共同原告。 第十四條股東提交載明具體分配方案的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的有效決議,請求公司分配利潤,公司拒絕分配利潤且其關於無法執行決議的抗辯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公司按照決議載明的具體分配方案向股東分配利潤。 因為這只是相較於我國新公司法修訂以後作出的相應的司法解釋,主要就是對人民法院審理一些公司高層會議決策的內容應該參考的依據,比如說,申請對原來的董事會議的決議進行撤銷,股東做出一些損害公司利益的事情的時候人民法院都要依法審理的。
『貳』 新《公司法》時間效力司法解釋逐條梳理與解讀
昨日,與新《公司法》配套的第一個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經公布。內容不多,共計8條,但是對律師的實務、案件的裁判、公司的治理都有一定影響,現對其中內容進行逐條梳理與解讀。
本文所指「新《公司法》」為2024年7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舊《公司法》」為2018年10月26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01 第一條:法律事實引起的糾紛案件的適用
02 第二條:公司有關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03 第三條:因《公司法》施行前的履行行為發生爭議的適用
04 第四條:《公司法》對過往沒有規定的情形的適用
05 第五條:過去已有規定,但《公司法》作出具體規定的情形的適用
06 第六條:《公司法》施行前清算,因清算責任發生爭議的適用
07 第七條:《公司法》施行前已經終審案件的再審的適用
08 第八條:施行時間
第一條:法律事實引起的糾紛案件的適用
要點解讀:本條最大的亮點在於,其明確了「更有利於實現其立法目的,則適用新《公司法》」的內容,包括表決必須形式內容合法合規、可以債權出資、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自由性、對公司分紅和減資的合法性的要求。
這些要點均反映了新《公司法》的「立法目的」,其包含著對公司合法合規的要求、對中小股東的保護、對公司資本充實原則的維護等等。同時,也幫律師和法律工作者明確了,這些要點符合立法原意,需要給予最大重視。在具體辦案實務中,也可明確這些原則的重要性。
第二條:公司有關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如果過去的法律認為某行為無效,而新《公司法》認為有效,則適用新《公司法》,包括:
要點解讀:
本條主要是針對無效到有效的轉變的效力適用,其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第一點中的公司對所投資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過往一些被認為無效的、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行為,如今可以被新《公司法》認定為有效。
新《公司法》第十四條第二款調整了公司投資對象的限制范圍,與舊《公司法》第十五條相比有較大變化。舊《公司法》規定公司原則上不得成為對所投資企業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除非法律另有規定。而新《公司法》則規定公司原則上可以成為對所投資企業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出資人,除非法律另有規定。這一修訂解決了公司能否成為合夥企業普通合夥人的爭議,消除了舊《公司法》與《合夥企業法》之間的矛盾。
第三條:因《公司法》施行前的履行行為發生爭議的適用
新《公司法》施行前簽訂的合同,如果履行持續至新《公司法》施行後,對於施行前的履行行為適用舊法,對於施行後的履行行為適用新法。包括:
要點解讀:
本條涉及的3種情形均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相關,針對在新《公司法》施行前簽訂的相關合同,施行前的履行行為適用舊法,施行後的履行行為適用新法,具體而言:
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二款規定了禁止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代持上市公司股票;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了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不得取得該上市公司的股份;第一百六十三條規定了公司不得為他人取得本公司或者其母公司的股份提供贈與、借款、擔保以及其他財務資助,以及其例外情況。
律師在處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代持、財務資助問題時,應當以新《公司法》生效為界,確保2024年7月1號後的履行行為符合新《公司法》規定。
第四條:《公司法》對過往沒有規定的情形的適用
新《公司法》施行前產生的糾紛,如果舊法沒有規定,而新公司法有規定,適用新《公司法》。包括:
要點解讀:
本條主要針對新《公司法》新增的、舊法未曾規定的情形,確保這些新的法律規定能夠適用於舊法沒有明確規定的情形。這些新增的重點內容包括股權轉讓相關的實繳責任處理、法定股權回購的情形、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忠實勤勉義務以及連帶責任。
律師應充分掌握這些新修訂的內容,對正在代理中的公司相關糾紛案件重新審視,判斷是否有符合以上新增規定的情形,從而為案件打開新的突破口。
第五條:過去已有規定,但《公司法》作出具體規定的情形的適用
對於新《公司法》施行前產生的糾紛,舊法有原則規定,而新法有具體規定的情形,適用新《公司法》,包括:
要點解讀:
本條針對舊法已有原則性規定,而新《公司法》作出具體規定的情形,確保具體法律條文的適用,提供更明確的法律依據。
比如針對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七條,舊《公司法》沒有明確公司章程是否可以對股份轉讓進行限制,而新《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七條予以明確;針對關聯交易,舊《公司法》沒有明確的違法情形描述,在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一款就進行了具體規定。
第六條:《公司法》施行前清算,因清算責任發生爭議的適用
如果清算事實發生在新《公司法》施行前,適用舊法;如果在新《公司法》施行日(2024年7月1日)不滿15日,則適用新《公司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清算義務人履行清算義務的期限,自《公司法》施行日重新起算。
要點解讀:
本條的原則是,新《公司法》施行前的清算所產生的糾紛,原則上都是適用於舊法,但是如果法律事實發生在《公司法》施行日(2024年7月1日)不滿15日的期間,則適用新《公司法》第二百三十二條,並且清算義務人履行清算義務的期限自《公司法》施行日重新起算。
此處需注意3點:
第七條:《公司法》施行前已經終審案件的再審的適用
《公司法》施行前已經終審的民事糾紛案件,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
要點解讀:
對於已終審的案件,在所有情形下,均適用舊有的法律體系,上述所有適用新《公司法》的情形均不適用。
第八條:施行時間
與《公司法》同步於2024年7月1日施行。
要點解讀:
無
結語
LegalMVP譜法先鋒也將為大家持續更新新《公司法》相關內容,密切關注新法動態。
同時,想要藉助新《公司法》勢能去普法、講課、獲客的律師,新《公司法》普法三件套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