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論案例分析

民法總論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 2022-01-02 12:29:43

Ⅰ 急!!!民法總論案例分析。。。截止3月22號晚上哈,多謝各位法律高手~

甲與乙的協議因違反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則,因此歸於無效。
民法的基本原則,除了自願、平等、公平、禁止權利濫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以外,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堅持公序良俗原則。
所謂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合稱,它是是現代民法一項重要的法律原則,是指一切民事活動應當遵守公共秩序及善良風俗。我國《民法通則》第7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公序良俗的概念,而是以社會公道,社會經濟秩序代之,意思民基本一致。其中的社會公道,也即良俗,即善良風俗,學界一般認為系指為社會、國家的存在和發展所必要的一般道德,是特定社會所尊重的起碼的倫理要求。公序良俗原則具有填補法律漏洞的功效。這是因為公序良俗原則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因而能處理現代市場經濟中發生的各種新問題,在確保國家一般利益、社會道德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機能。一旦人民法院司法審判實踐中,遇到立法當時未能預見到的一些擾亂社會秩序、有違社會公德的行為,而又缺乏相應的禁止性規定時,可直接適用公序良俗原則認定該行為無效。
本案中,甲將自己所有的住房贈與乙方,並附有一定的條件,如果不研究具體條件,那麼本身是合同法所允許的。合同法第一百九十條規定「贈與可以附義務。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關鍵在於,甲將乙是否與他人結婚作為贈與失效的條件,違反了普通意義上的公序良俗的原則。因為乙方結不結婚,與誰結婚,是她自己的自由。甲通過協議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為社會的一般公序良俗所不允許。因此該協議是無效的。
無效的協議自始無效。所有的民事關系應該回復到協議簽訂前的狀態。乙女應該將房子返還給甲方,如果在此過程中給對方造成損失的,也應根據各自的過錯程度予以賠償。

Ⅱ 民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甲與乙的關系屬於委託代理關系,甲未盡代理人的職責,將葯材以低價形式賣與自己的專好友丙,並取得好屬處費。此處可以判斷為惡意串通。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應屬於無效的民事行為。乙有權向法院聲請撤銷甲與丙之間的交易行為並返還葯材或補足差價。
對於樓上說也可屬於效力待定的問題,我也查了一下,在學術上面,我們可以這樣討論,在實務上,我們仍然應當將惡意串通的民事行為歸於無效民事行為裡面。而且,即使是在學術上討論惡意串通的民事行為的效力待定問題,也是要進行區分的,惡意串通損害特定的第三人還是不特定的第三人。如果是前者則可適用效力待定,若是後者,則仍應適用無效民事行為。

2.乙在未得到甲的同意的情況下把甲的彩電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處分屬於典型的無權處分行為。原因在於,乙對彩電不享有所有權,本不具有所有權中的處分權能。但他將彩電以自己名義進行處分,且彩電的真正所有人並不知情,此行為構成無權處分。
附上說一句,如果丁是善意第三人,則可基於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彩電的所有權,而甲則需請求賠償損失。但如果丁是知情第三人,則不能取得彩電的所有權,甲得以基於物上請求權請求丁返還彩電。

Ⅲ 民法案例分析

1、(1)彩電買賣發生在7月,是在張某患精神分裂症之前,因此,對於合同的效力問題,不考慮張某患精神病的因素。
(2)張某17歲,但每月有600元收入,並以自己的勞務為主要生活來源。根據《民法通則》第11條第2款:「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規定,張某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因此,其簽訂的彩電買賣合同有效。
2、(1)有。《民通意見》第20條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願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2)有。趙某回來後,首先應當申請撤銷宣告死亡,在宣告死亡被撤銷後,根據《民法通則》第25條:「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依照繼承法取得他的財產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給予適當補償。」的規定,趙某有權要求其父親返還繼承的一間房屋。
(3)無權。《民通意見》第40條規定:「被撤銷死亡宣告的人請求返還財產,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還。」
(4)不能。《民通意見》第37條規定:「被宣告死亡的人與配偶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銷,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如果其配偶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
(5)無權要示,但是在李某夫婦和趙乙同意的情況下,可以解除。《民通意見》第38條規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養,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銷後,僅以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的,一般不應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的除外。」

Ⅳ 案例分析題(民法總論)

(1)有權要求甲公司履行義務,因為丙公司有理由依據合同專用章相回信乙公司有代理權,乙公答司構成表見代理,被代理人即甲公司須對表見代理人的行為負責。
(2)無權,根據《民法通則》第66條第三、四款,這屬於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被代理人無須履行合同義務。
(3)無權,因為丙公司沒有盡到仔細審查義務,只能無權代理人即乙公司承擔責任,而不得未經甲公司追認即要求其承擔合同義務。

Ⅳ 民法總論案例分析題

沒有以抄下幾種情形而無故提出賠償的法院是不一定支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6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

Ⅵ 民法案例分析 急!在線等

原告與賓館的合同,以及原告與賓館的侵權法律關系
侵權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原告和賓館,客體是身體健康權,內容是對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Ⅶ 民法總論,案例分析

1.代理行為無效來 因為張自某和高某是惡意串通 見合同法52條
2.劉某的損失由張某和高某承擔連帶責任 見合同法59條
3.能 因為是連帶責任 劉某可以向兩人之中的任意一人主張全損(兩人內部才依過錯承擔按份責任)

Ⅷ 民法案例分析的目錄

第一章 民法總論
案例1 權利濫用糾紛案
案例2 植物人民事行為專能力糾紛案
案例3 表見代理糾紛案
案例4 訴訟時效屬糾紛案
第二章 物權
案例5 所有權歸屬糾紛案
案例6 區分所有建築物空間利用糾紛案
案例7 相鄰關系糾紛案
案例8 物權時效取得糾紛案
案例9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糾紛案
案例10 徵收承包地補償糾紛案
案例11 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
案例12 抵押權糾紛案
案例13 最高額抵押權糾紛案

Ⅸ 民法總論 案例分析怎麼答

首先明確法律關系,債權物權或者其他,其次明確法律責任,一般都有法律的規定。

Ⅹ 民法學案例分析

答案來自:《民法總論》試卷(一)及參考答案
(1)趙某的父親是否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變更趙甲的監護權?為什麼?
〔答案〕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當然法定監護人,只有父母確實無能力履行監護職責,以及確實明顯不利於未成年人的情況下,才可能取消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本案中,錢某改嫁是其應有的權利,不構成不利於未成年人的情況,因此,趙某的父親無權要求改變錢某擔任趙甲的監護人。
(2)趙某是否有權要求其父親返還繼承的一間房屋?為什麼?
〔答案〕被宣告死亡的人回來後,因繼承法而取得其財產的自然人應返還所取得的財產或者給予適當補償,因此,趙某有權要求其父親返還繼承的一間房屋。
(3)趙某是否有權要求孫某返還摩托車?為什麼?
〔答案〕無權。如果原物已經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可不予退還。孫某取得摩托車是合法取得,因此,趙某無權要求其返還。
(4)如果錢某對趙某仍然有感情,趙某與錢某的婚姻關系能否自動恢復?為什麼?
〔答案〕不能。被宣告死亡人的配偶已經再婚的,即使再婚後配偶他方又死亡的,其與配偶的婚姻關系不能自動恢復。但可通過再次登記而締結婚姻關系。
(5)趙某是否有權要求李某夫婦解除與趙乙的收養關系?為什麼?
〔答案〕無權。被宣告死亡人的子女被他人合法收養的,被宣告死亡人不能以收養未經其同意而主張收養無效,要解除收養關系應與收養人協商解決。

熱點內容
道德的缺點 發布:2025-08-15 10:29:59 瀏覽:425
伊春法院網 發布:2025-08-15 10:22:08 瀏覽:852
下列對勞動法上勞動就業的理解正確的是 發布:2025-08-15 10:20:51 瀏覽:131
交通法規2019交通事故 發布:2025-08-15 10:12:08 瀏覽:666
行政法直屬同一領導如何理解 發布:2025-08-15 10:05:02 瀏覽:446
在線求助律師 發布:2025-08-15 09:54:34 瀏覽:358
行政法非政府組織 發布:2025-08-15 09:49:31 瀏覽:346
黑龍江省供熱報停條例 發布:2025-08-15 09:33:54 瀏覽:955
浙江師范大學法律碩士 發布:2025-08-15 09:25:22 瀏覽:937
紹興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8-15 09:25:12 瀏覽: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