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重整是什麼意思

司法重整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1-05 01:53:58

A. 司法重整法後職工怎麼辦

您好
這個一般的的情況就是通過了法律職業資格的就是法官會和檢察官序列的公務員,其他的就是後勤工作人員了

B. 重整和重組的區別

1、 其定義有所不同:公司重組,並非嚴格的法律概念,而是一種慣用的稱謂;破產重整,是一種從法律上來說非常有價值的概念,它的法律基礎是照企業破產法的明文規定,其內涵、程序、效率、後果都由法律明確規定;
2、自主權的差異:公司重組,由於沒有法律約束,股東和債權人之間的談判是自願的,沒有強制性;破產重組,由法院領導,是受法律框架約束的。
一、重組一般是指企業的重組,是企業制定和控制的計劃,將明顯的改變企業的經營范圍、組織形式和經營的模式,主要包括有:
1、銷售或終止企業的部分經營的業務;
2、對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比較大的調整;
3、關掉企業的一部分營業場所,或者是把此類活動從一個國家或者地區轉移到別的國家或者地區;
4、重組還包括了股份分析、資本減少、合並和名稱的變更
二、重整
1、 重整是指破產重整,是現代破產制度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又名「重組」、「司法康復」,或者「重生」。 中文名 重整 別名 「重組」、「司法康復」 概念 是指破產重整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快速 導航 歷史發展意義和特點產生與功能公司重整程序公司重整結束法律思考 概念 重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的重要內容。是指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宣告債務人破產前,債務人或者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即對該企業進行重新整頓、調整。
2、 即不對無償付能力債務人的財產進行立即清算,而是在法院主持下由債務人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制定重組計劃,規定在一定期限內債務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清償債務,同時債務人可以繼續經營其業務的制度 自人民法院裁定債務人重整之日起至重整程序終止,為重整期間。在重整期間,經債務人申請,人民法院批准,債務人可以在管理人的監督下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
3、 2 0 0 7年6月0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對重整申請和重整期間、重整計劃的制定和批准等事項作出若干規定。例如,依照本法規定已接管債務人財產和營業事務的管理人應當向債務人移交財產和營業事務,本法規定的管理人的職權由債務人行使

C. 上市公司司法重整會退市嗎

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事由一般是「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或「涉嫌信息披回露違規」,具體涉案事項、答違法違規的嚴重程度並不知曉。「被立案調查的公司肯定是危險群體,但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還需要有關部門最後判定。」投行人士說。前述投行人士指出,部分公司的違法違規事項被輿論高度聚焦,影響比較惡劣,此類公司被強制退市的危險系數會更高。
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並有復雜的退市的程序。
一般來說的話,公司在經過重整之後都會辦的股票退市的,因為這個涉及到一個公平問題,對於這種公司重整之後,會對於股票造成嚴重的影響

D. 公司重組與破產重整的區別有哪些

破產重組和破產重整不是一個意思。一、重整與重組的相同之處1、前提條件相似公司企業面臨重大財務危機,陷入生存困難,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等情況,是二者的共同前提。2、目的相同通過清理債權債務關系,引入戰略第三方,公司企業整體轉讓,易主經營等措施,挽救困境中的企業,以使企業獲得新生,避免公司破產帶來的消極後果。二、重整與重組的區別重組,不是一個嚴謹的法律概念,而是一個約定成俗的稱謂(通俗講,法律從未針對重組作出任何規定)。約定成俗的「資產重組」一般包括以下幾種情形:(1)收購兼並。(2)股權轉讓。(3)資產剝離。(4)資產置換。重整,是一個嚴謹的法律概念,其法律依據在於《企業破產法》的明文規定,其內涵、程序、效率、後果均由法律明確規定。重組,由於沒有法律框架約束,股東、債權人之間的協商都是自願的,沒有任何強制。比如,談判的時間、債權人的清償率等等,均是自由確定的,沒有法律約束。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債務人或者債權人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進行重整。債權人申請對債務人進行破產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宣告債務人破產前,債務人或者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

E. 什麼叫破產重整

所謂破產重組,是指當企業資不抵債時,管理層可以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一旦申請獲得批准,則債權人就不能向破產企業催逼債務。法律允許由同一個企業的管理層向債權人提出一個重組方案,延期歸還債務,停止發放股息,暫停支付債務本錢,只支付利息,削減無擔保的債權。破產重組,最廣大的涵義包括企業倒閉和清算。清算是公司依法被宣布完全解體,資產全部變賣,進行償債。因而會產生一種企業淘汰方式的資產重組。破產不只是企業倒閉、清算,而且包括依法重組和調整。狹義的破產重組使企業依法進行財務整頓後存活下來。調整是在法庭之外,由債權人以債務人進行的和解存活。可見,重組和調整均是資不抵債而需要資產的企業,經過財務整頓,實現資本結構重組,以及經過領導班子的調整,生產、經營計劃的轉變,而獲得重生。

F. 丨司法重組的概念是什

司法重組就是破產的一種,其實就是債務重組,用司法重整手段將資產價值最大化利用。

G. 企業司法重整期間員工可以討薪嗎

可以呀。破產清算都可以,重整當然也行啊。

H. 破產重整是怎麼回事,通俗地說

破產重組,就是破產法規定的「破產重整」,日本學者比較務實,給他們起了一個好聽的名稱,叫做「公司的更生」。大概意思就是公司經過一系列法律程序之後,資產得以激活,並以此重新獲得經營的能力。這種「放水養魚」的重整,一方面是讓公司獲得重新經營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呢,是提高債權人償還率,使債權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從理論上講,破產重整包含了個人破產重整和企業破產重整兩個內容。實踐中,雖然深圳等地已經開始了個人破產的制度探索,但我國個人破產重整制度目前還沒有落地實施。這里所談的破產重整主要圍繞企業破產重整。

破產重整涉及到企業的生與死,涉及到債權認定、債務增加、審計或資產評估規范、管理人規制、職工權益保護、企業信息披露等等方方面面的實體或程序的復雜問題。啟動破產重整程序和推進破產重整都有著較為嚴格的法律程序要求。這幾個知識點,需要了解一下。

1、申請的人和時間。

破產重整申請必須由債務人、出資人提出,提出的時間必須在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宣告債務人破產前。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債務人或者出資額占債務人注冊資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資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其他人想提出,也沒有權利。

2、必須有現實可能。

既然破產重整的目的是為了盤活企業的經營能力,那麼,破產重整的實體要件,就是債務人重整必須具有可行性和企業存在挽救的可能性。從程序上講,人民法院對於重整申請進行批准後,破產重整程序啟動,需要依法公告。破產重整程序獲法院批准之後,債權人就不能向破產企業行使自己的債權。

3、重整計劃很重要。

啟動重整程序,只是重整開始的第一步。重整計劃的制定和推進才是關鍵的關鍵,這決定了企業重整是否能達到預期目的。同時,法律對於計劃書制定的日期有嚴格的要求,債務人或者管理人需在人民法院裁定債務人重整之日起6個月內,同時向人民法院和債權人會議提交重整計劃草案;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請延長3個月。

過期不提交的結果只有一個:終止重整程序,宣告企業破產。

4、重整計劃要討論。

破產重組,不是僅僅提交了重整計劃書就可以完事了。重整計劃書還需要經過各種會議討論、經過嚴格程序審批才能被通過。當然了,重整計劃書也有可能不被通過。如果通過,按照計劃書確定的推進重整。如果沒有通過,結果也只有一個:終止重整,宣告破產。

5、重整計劃要落實。

破產重整必須按照計劃書的內容嚴格推進。法律規定,經人民法院裁定批準的重整計劃,對債務人和全體債權人均有約束力。債務人不能執行重整計劃的,經債務人申請,終止充重整,宣告破產。

6、應該了解的預重整。

簡而言之,就是將傳統重整程序中重整計劃的談判、製作和表決前移至程序啟動之前,在庭外進行。實際的操作流程就是先受理破產重整的申請,經審查所提交的材料符合形式要求的,則立案庭以「破申」「破預登」「引調」「立調」等方式進行登記,經債務人同意後決定預重整。

這種制度,實現了債權人與債務人、出資人等,在債務企業進入法定破產重整程序之前,經過法院的指引,在法庭以外,就債權債務等事項進行談判,達成重整計劃草案,來拯救債務危機企業和債權人權利的勇敢創造。

老百姓眼中的破產,好像什麼債務不用承擔。但不論企業還是個人,破產都是一種能力和靈魂的洗禮。重整雖然給了那些即將破產的企業和人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但能否徹底翻身,能否還清所有欠款,能否重新立足市場,都需要靠實力和誠信說話。否則,法律也不會答應。

I. 葉同仁堂的司法重整

135戶債權人,法院審查確定債務總額逾12億元,創辦於清康熙九年的「葉同內仁堂」,現為「浙江老字容號」、溫州制葯老品牌的「海鶴」葯業及關聯企業興甌醫葯有限公司司法重整案,於2012年8月17在溫州中級人民法院召開了首次債權人會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管理人開始對兩家公司的人員、財產、債務等基本情況展開了詳實的調查並一一登記在冊。隨後,一份擁有135戶債權人的債權總表出爐,債權人申報債務總額超過20億元,但法院審查確定債務總額逾12億元。

J. 什麼叫司法體制改革

司法體制,本人理解:就是為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設置的機構(審判、內檢察等)、職權以及容規定其在國家中的地位的規范和制度的總和。
1、司法是社會治理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2、公道的社會基礎性秩序,只能由司法來維系,司法是社會沖突的減壓閥。
3、司法另一功能:保障民眾不受政府權力的侵害。司法也是政治沖突的減壓閥。
4、司法體系改革原則或亦可稱之什麼是司法體系改革:
從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為出發點,以維護人民利益為根本,以促進社會和諧為主線,以加強權力監督制約為重點,著力解決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體制性、機制性、保障性問題,優化司法職權配置,規范司法行為,建設一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制度。
一、優化司法的制度環境
二、優化司法權配置
三、重整法院體系
四、培育法律人群體

中國社會走向優良治理的正道是,分散治理責任,讓司法在社會治理體系扮演其本應承擔的角色。一個公正、高效、權威的司法體系將及時地分散地解決社會問題。

熱點內容
360由於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5 02:18:51 瀏覽:413
盛澤律師 發布:2025-08-15 02:18:50 瀏覽:409
拘留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5-08-15 02:09:54 瀏覽:852
勞動法發布是哪年 發布:2025-08-15 01:49:46 瀏覽:247
往來郵件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01:48:31 瀏覽:671
司法公務員待遇 發布:2025-08-15 01:40:51 瀏覽:258
嫁律師 發布:2025-08-15 01:35:54 瀏覽:818
勞動法如果公司搬遷賠錢嗎 發布:2025-08-15 01:30:11 瀏覽:155
江寧司法 發布:2025-08-15 01:28:02 瀏覽:910
關於道德的英語小故事 發布:2025-08-15 01:21:56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