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道路交通司法鑒定

道路交通司法鑒定

發布時間: 2022-01-05 05:26:55

⑴ 車輛鑒定中心和車輛司法鑒定有什麼不同

車輛鑒定中心和車輛司法鑒定主要有申請時間、申請主體、鑒定主體選擇程序、費用承擔、鑒定事項和鑒定完成期限六個方面的不同。

1、申請時間的區別

車輛鑒定中心: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時。

車輛司法鑒定:在訴訟活動時。

2、申請主體的區別

車輛鑒定中心: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申請或自己認為有需要需要。

車輛司法鑒定:司法機關、仲裁機構根據當事人申請或自己認為有需要需要。

3、鑒定主體選擇程序的區別

車輛鑒定中心:鑒定機構需有相關資質,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

車輛司法鑒定:鑒定機構需要在司法機關備案,並且為搖號選出。

4、費用承擔的區別

車輛鑒定中心:費用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自行委託傷殘評定、財產損失評估的除外。

車輛司法鑒定:由委託人、訴訟當事人支付鑒定費用。

5、鑒定事項的區別

車輛鑒定中心:主要鑒定事故痕跡、損傷部位以及是否改裝等影響事故認定的事實。

車輛司法鑒定:主要鑒定車輛性能、車輛價值、車輛貶值以及是否屬於機動車范疇等內容,具體內容以當事人向法院提出的鑒定內容而定。

6、鑒定完成期限的區別

車輛鑒定中心: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鑒定機構確定檢驗、鑒定完成的期限,確定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超過三十日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車輛司法鑒定: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司法鑒定委託書生效之日起三十個工作日內完成鑒定。

鑒定事項涉及復雜、疑難、特殊技術問題或者鑒定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經本機構負責人批准,完成鑒定的時限可以延長,延長時限一般不得超過三十個工作日。

⑵ 道路交通事故鑒定標準是什麼

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後,對受傷人員傷殘鑒定總則是《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交通事故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自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具備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九條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自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具備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屍體檢驗應當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對交通肇事逃逸車輛的檢驗、鑒定自查獲肇事嫌疑車輛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對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後需要檢驗、鑒定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對精神疾病的鑒定,由具有精神病鑒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與鑒定機構確定檢驗、鑒定完成的期限,確定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超過三十日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但最長不得超過六十日。

⑶ 如何找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機構

交通事故鑒定機構是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自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具備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鑒定,鑒定費用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四十九條
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自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具備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檢驗、鑒定。
屍體檢驗應當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內委託。對交通肇事逃逸車輛的檢驗、鑒定自查獲肇事嫌疑車輛之日起三日內委託。
對現場調查結束之日起三日後需要檢驗、鑒定的,應當報經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批准。
對精神疾病的鑒定,由具有精神病鑒定資質的鑒定機構進行。
第五十條
檢驗、鑒定費用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自行委託傷殘評定、財產損失評估的除外。

⑷ 交通事故做司法鑒定流程,我要怎麼去做司法鑒定,需要什麼材料

交通事故如果涉及構成傷殘,需要進行傷殘等級鑒定,或者雙方對侵害後果發生比較大的爭議和分歧,也需要通過鑒定予以認定。申請鑒定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雙方當事人共同委託鑒定,二是當事人向交警部門申請鑒定,三是當事人在訴訟中向法院申請鑒定。具體材料,主要就是當事人信息、交通事故認定書、各種病歷資料等,在申請時,受理單位會具體告知所要提交材料有哪些的。

⑸ 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

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來承擔。但如果當事人自行委託交通事故司法鑒定的,應當由申請人先行承擔費用,最後根據各方的責任比例進行支付。
【法律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五十條
檢驗、鑒定費用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承擔,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自行委託傷殘評定、財產損失評估的除外。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二條
訴訟過程中因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監管等發生的依法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人民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負擔的原則,決定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機構或者單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第二十九條
訴訟費用由敗訴方負擔,勝訴方自願承擔的除外。
部分勝訴、部分敗訴的,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當事人各自負擔的訴訟費用數額。
共同訴訟當事人敗訴的,人民法院根據其對訴訟標的的利害關系,決定當事人各自負擔的訴訟費用數額。

熱點內容
360由於政策法規 發布:2025-08-15 02:18:51 瀏覽:413
盛澤律師 發布:2025-08-15 02:18:50 瀏覽:409
拘留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5-08-15 02:09:54 瀏覽:852
勞動法發布是哪年 發布:2025-08-15 01:49:46 瀏覽:247
往來郵件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01:48:31 瀏覽:671
司法公務員待遇 發布:2025-08-15 01:40:51 瀏覽:258
嫁律師 發布:2025-08-15 01:35:54 瀏覽:818
勞動法如果公司搬遷賠錢嗎 發布:2025-08-15 01:30:11 瀏覽:155
江寧司法 發布:2025-08-15 01:28:02 瀏覽:910
關於道德的英語小故事 發布:2025-08-15 01:21:56 瀏覽: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