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送民法典進企業

送民法典進企業

發布時間: 2022-01-08 15:12:27

① 「法律六進」中「法律進機關」和「法律進單位」的區別

1、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不斷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要突出落實五項措施:各級機關要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廣大公務員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理念,帶頭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忠實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觀念;要加強機關公職人員學法制度建設,把法律知識納入日常學習計劃,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輪訓和考核工作,逐步實現機關公職人員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工作規范化;要依託黨校、行政學院、機關學習園地等陣地,進一步加強機關公職人員學法陣地建設,為公務員學法提供便利條件;「五五」普法期間,每個省(區、市)要積極開展評選100名「學法用法模範公務員」,建立100個「學法用法示範機關」的「雙百」工程;要加大對各級機關執法水平的考核力度,把執法水平和執法效果作為「法律進機關」工作的重要考核內容,進一步健全執法責任制、執法公示制和過錯責任追究制,促進各級機關嚴格執法,熱情服務。
2、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逐步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各單位要積極開展「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五有」,即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陣地、有考核。要建立健全領導幹部學法制度,把單位領導幹部學法用法與業績考核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各單位領導幹部的依法決策、依法管理能力。要積極引導單位職工開展學法用法活動,定期組織職工參加法律知識培訓、輪訓,增強廣大職工依法維權、依法履行義務、依法承擔責任的意識。要加強單位內部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實現依法建制、依法管理。各單位應通過公示牌、宣傳冊、觸摸屏、開放日等形式,積極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專業法律法規知識。「五五」普法期間,在全國開展「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並表彰命名一批「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公園、車站、機場、港口等公共活動場所管理單位,應在人員流動密集的地點設立固定法制宣傳欄。
3、從上述2項活動內容可以看出,法律進機關是指在國家行政機關進行法律宣傳,使廣大公務員樹立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理念,帶頭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忠實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觀念。法律進單位是指在國家事業單位內部宣傳法律,進一步提高各單位領導幹部的依法決策、依法管理能力。增強廣大職工依法維權、依法履行義務、依法承擔責任的意識。

② 結合當前形勢,如何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

一是廣泛開展 「法律進機關」活動,不斷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水平。使廣大公務員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執法為民、公平正義的理念,帶頭學習、遵守、執行、維護法律,建立完善縣、科級領導幹部學法檔案,完成了《幹部學法習題集》下冊50%答題工作;加強機關公職人員學法制度。繼續實施領導幹部法律知識任職資格制度,對2007年以來新提任的幹部進行法律任職資格考試,建立健全機關各項法律知識學習制度。二是廣泛開展 「法律進鄉村」 活動,努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舉辦村幹部、村民代表法律知識培訓班。針對近年來我區因農村換屆選舉、村務財務公開、征地拆遷等問題引發的各類矛盾糾紛和上訪事件,對全區20個村村幹部、村民代表,進行《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相關法律知識培訓。圍繞農村換屆選舉等工作,加強《村民委員會選舉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組織法律工作者深入農村開展「送法下鄉」活動,為廣大農民群眾解答有關土地承包、農民外出務工、婚姻家庭、經濟糾紛等方面的法律咨詢。加大向農村贈送普法教材的力度。目前,轄區3個法律服務窗口單位與3個村和6個社區簽訂了法律服務協議書。三是廣泛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社區建設。各普法依法治區成員單位在全區31個社區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法制講師團的作用,舉辦法制講座和培訓活動。組織普法宣傳隊為社區幹部群眾舉辦法制講座。四是廣泛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進一步推進青少年學生的法律素質教育。堅持發揮學校第一課堂的作用,繼續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四落實」。加大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建設,定期研究解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的突出問題。依託法院、檢察院、監獄、勞教所等機構,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鞏固和發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示範基地」。加強對學校法制教育師資的培訓,進一步規范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工作,實現了全區100%的小學配備兼職法制副校長或輔導員,共舉辦法制公開教育課累計46次。五是廣泛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大力推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通過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等形式大力宣傳社會保障、安全生產等與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宣傳法規知識。加強了企業職工學法陣地建設。開通了「職工維權熱線」,治區辦加強了與「城東區困難幫扶中心」的聯系,積極為企業職工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救助,共接待法律咨詢84次,提供法律援助2件,維護了職工合法權益。六是廣泛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逐步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積極開展「五五」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四有」,即有組織、有教材、有陣地、有考核。建立健全了領導幹部學法制度,開展法制講座。各單位通過公示牌、宣傳冊等形式,積極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專業法律法規知識。七是廣泛開展「法律進寺院」活動,提高宗教教職人員的法律素質。加強宗教活動場所教職人員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區民族宗教局和各鎮、街道辦事處每月組織一次學習班,宣講《民族區域自治法》、《宗教事務條例》,不斷強化宗教教職人員法律意識,使他們愛國愛教,依法從事宗教活動。開展了法律進寺院贈書活動,給31個寺院贈送1800冊法律和文明禮儀、檢務公開等方面的書籍,使宗教教職人員深受教育。

民法典2021年對民營企業補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是如何規定的民營企業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民法典是如何

摘要 你好,經過查詢的結果,他們對這方面的規定主要都是一些法定義務,主要就是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以及工傷保險等多方面的要求

④ 民法典實施後公司法廢止嗎

您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並不廢止。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後,廢止的只是民事領域的法律,公司法屬於商事領域的法律並未被廢止。根據民法典第第一千二百六十條的規定,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六十條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司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條公司是企業法人,有獨立的法人財產,享有法人財產權。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
第五條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⑤ 民法典在事業改制企業以退休人員還參加改制嗎

⑥ 2021民法典對被掛靠單位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掛靠單位要承擔連帶責任的,一般是掛靠單位具有過錯的情況下,例如明知對方沒有資質還掛靠,或者沒有正常管理,沒有進行年檢之類的審核的,所以要不要承擔連帶責任,主要還是這單位有沒有盡到相關的義務,在簽合同的時候有沒有審查對方資質這些問題

⑦ 民法典對企事業單位員工有何保護

民法典屬於調整上層建築以適應經濟基礎,對企事業單位的員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⑧ 民法典有沒有企業解聘員工的解釋

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試用期工資}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通常都是正式期工資的80%]
{試用期勞動合同解除}
第二十一條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試用期也不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解除也需要說明原因]
{勞動合同解除}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如果協商不成的不能解除]
{勞動者提出解除}
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只要提前一段時間通知用工單位就可以解除是說用工單位不得反對,即使用工單位不同意解除。][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試用期必須提前三日通知]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里是說如果有下列的行為發生勞動者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用工單位同意及提前通知]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⑨ 小區物業不讓快遞公司進入小區送貨,求助相關法律規定

我國郵政法明確規定,郵政企業採取按址投遞,住宅小區管理單位等應當為郵政企業投遞郵件提供便利,不得拒絕郵政投遞人員進入。

不過,由於快遞企業不屬於郵政企業,「小區禁止快遞入內」的規定是否合法,尚有爭議。

《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規定,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管理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簽訂合同、設置快件收寄投遞專門場所等方式,為開展快遞服務提供必要的便利。

鼓勵多個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共享智能末端服務設施,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快遞末端服務。進入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的快遞從業人員應當遵守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管理單位在車輛通行、停靠等方面的相關規定。

(9)送民法典進企業擴展閱讀:

荊門市出台相關規定推進快遞進小區小區居民收發快遞不再難

為切實解決郵政、快遞「最後100米」難題,近日,市郵政管理局與市房管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全市住宅小區郵件、快件末端投遞服務的通知》,就解決郵政、快遞投遞人員及車輛進小區難問題做出相關規定。

《通知》要求,各住宅小區必須嚴格按照《郵政法》和《湖北省郵政條例》的規定,設置接收郵件、快件的場所或設施,同時小區物業公司應根據用戶需要,允許郵政、快遞投遞人員和車輛進入小區為居民提供投遞服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郵政、快遞企業進入小區投遞及攬收郵件、快件或索取進出小區的費用。

同時,郵政、快遞企業要不斷改進和提高住宅小區末端投遞服務水平,加強與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的聯系協調,嚴格遵守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為保障小區安全而制定的相關管理制度。

據了解,今後我市還將大力推進住宅小區智能快件箱建設,為居民提供更為方便、快捷、規范、有序的寄遞服務。

⑩ 請問各位律師我買了一本民法典怎麼沒有勞動法和訴送法

因為勞動法和訴訟法都不在民法典裡面。勞動法是單獨的一門法律。你說的訴訟法應當是民事訴訟法,也是單獨的一門法律。

熱點內容
鬱南法院 發布:2025-08-12 06:20:32 瀏覽:501
北京勞動法專業委員會主任 發布:2025-08-12 06:19:39 瀏覽:306
學習經濟法的重要性1000字論文 發布:2025-08-12 06:00:44 瀏覽:409
執行法官可怕投訴 發布:2025-08-12 05:59:17 瀏覽:89
慈溪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12 05:57:46 瀏覽:560
經濟法中許可設立制度 發布:2025-08-12 05:41:23 瀏覽:626
2016湖南大學法律碩士招生人數 發布:2025-08-12 05:25:02 瀏覽:88
行政法好繁瑣 發布:2025-08-12 05:23:30 瀏覽:751
法院扣劃後 發布:2025-08-12 05:22:47 瀏覽:611
戶籍刑法 發布:2025-08-12 05:17:49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