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轉化

司法轉化

發布時間: 2022-01-11 14:11:56

司法考試如何將能力轉化為分數

您好!
要掌握出題點,找對復習方法,多加磨練,相信你一定會成功,加油。

Ⅱ 有關刑法上的轉換犯的罪名有哪些

犯轉換罪的罪犯又叫做轉化犯。
所謂轉化犯,即某一較輕的罪行因具有特定情形而轉化為較重之罪、即不以原行為性質定罪也不實行數罪並罰、應當特別注意轉化的條件問題。
1、非法拘禁罪—→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罪的(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第238條第3款);
2、收買被拐買的婦女、兒童罪—→拐買婦女、兒童罪(收買後又出賣的情形,241條第5款);
3、妨害公務罪—→聚眾阻礙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242條第2款);
4、刑訊逼供罪、暴力取證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致人傷殘、死亡的,247條);
5、虐待被監管人罪—→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罪(致人傷殘、死亡的,248條);
6、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盜竊罪(253條第2款);
7、搶奪罪—→搶劫罪(攜帶凶器搶奪的,267條第2款);
8、盜竊、詐騙、搶奪罪—→搶劫罪(269條);
9、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公款罪(歸個人人使用的,384條第2款);
10、聚眾斗毆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致人重傷、死亡的,第292條第2款);
11、非法組織買血罪、強迫買血罪—→故意傷害罪(造成他人傷害的,333條第2款);
12、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病葯品罪—→販賣毒品罪(有償提供或者向販毒分子提供,第355條);
13、挪用公款罪—→貪污罪(根據高法司法解釋,兩種情形發生轉化)。

Ⅲ 所有的物證都需要通過司法鑒定轉化為鑒定意見嗎

》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出版313-314頁,轉自民事法律參考

這里必須要強調,在民事訴訟活動中,鑒定意見這種證據類型,必然是指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人所出具的,當事人自行委託或者其他機關委託的,不在此列……也就是說,鑒定人只有是接受人民法院委託,通過科學方法對委託的專門性問題所出具的鑒定意見才是《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所確定的八類證據中的鑒定意見……

據上所述,關於當事人自行向相關鑒定機構委託所得的鑒定意見,其性質僅是一份書面證據材料,並非民事訴訟證據所指的鑒定意見。在該類證據的認定上,一般可以採用對私文書證的審查認定規則。

以下文章來源於網路,對於理解上述觀點有所助益,可作參考

司法鑒定意見是什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第一條規定:「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

《司法部司法鑒定程序通則(2016修訂)》第二條規定「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並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司法鑒定程序是指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進行司法鑒定活動的方式、步驟以及相關規則的總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七)鑒定意見...」

單方鑒定意見能否作為民事訴訟證據種類中的「鑒定意見」而使用?

作者的觀點是否定的。鑒定意見之所以能夠作為證據且是「高等級」證據使用,關鍵在於它的公正性和科學性。鑒定科學性有賴於司法鑒定標准體系的構建與革新,本文不予贅述。而鑒定公正性的關鍵,在於鑒定人要基於中立立場對有關問題作出結論性陳述,也即鑒定意見必須具備價值中立性。而當事人單方委託鑒定恰恰破壞了這種價值中立性,此種情形下,鑒定人似是受雇於一方當事人,盡管其鑒定結論在客觀上可能不利於委託方當事人,但在主觀上鑒定人卻因委託方當事人之需並支付費用而為之鑒定,鑒定人和委託方當事人似是形成了一種聘用合同關系。在此情況下如果採信鑒定意見,勢必會使對方當事人的程序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也使對方當事人容易產生對鑒定人的不信任,導致重新鑒定增多,進而導致司法資源不必要的浪費。加之絕大多數法官對鑒定意見的審查多為形式審,尚不具備對鑒定的專門性問題做實質審查的能力,鑒定程序的瑕疵會讓法官在鑒定意見的適用上陷入兩難境地。況且,2012年《民事訴訟法》修改以後,在第七十六條已經賦予了當事人申請啟動鑒定程序的權利,當事人單方委託鑒定已經沒有了程序權利救濟上的必要性。綜上,應當將當事人單方委託的司法鑒定意見排除在民事訴訟證據種類中的「鑒定意見」之外。

單方鑒定意見能否作為民事訴訟證據而使用?

作者的觀點亦是否定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證據種類有:(一)當事人的陳述;(二)書證;(三)物證;(四)視聽資料;(五)電子數據;(六)證人證言;(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在以上證據種類中,只有書證和證人證言在證據形式上和鑒定意見具有可類比性。單方委託的鑒定意見能否作為書證或者證人證言而使用呢?作者的觀點依然是否定的。因為書證和證人證言是對案件情況的客觀記載或者陳述,而單方鑒定意見則是鑒定人通過其自身知識對專門性問題所作的主觀結論性陳述,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作者認為,單方鑒定意見在性質和功能上應當類似於《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專家輔助人制度,其功能和目的只是受一方當事人之要求並輔助其就一些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因而單方鑒定意見並不能作為一種證據,因此也就無法作為法院定案的依據。它的作用在於便於對申請方訴求的理解和反駁對方的事實主張及證明。因此,由單方申請鑒定而發生的費用亦不能認定為訴訟費用進而由敗訴方承擔,而應比照專家輔助人制度,由申請方負擔相應的費用。

Ⅳ 司法錄音轉換成文字軟體推薦

例如 訊飛,uu速錄俠,

Ⅳ 司法錄音轉換成文字軟體給找個合適的吧

錄音轉文字的軟體有很多,使用的步驟也很簡單,我手機上使用了一個軟體,可以使用一下,錄音轉文字助手,支持一鍵語音轉文字,還可以將錄音文件轉換成文字.

將語音文件轉成文字,這種情況我們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可以使用錄音轉文字助手,將語音文件進行識別成文字,首先在手機桌面下一個錄音轉文字助手

上面是我使用後的一些截圖,可以借鑒一下.

Ⅵ 轉化犯包括那幾種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文規定,轉化犯有如下幾種犯罪:

第133條:以危險駕駛罪為基礎罪名的轉化犯;

第144條:以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以生產、銷售假葯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149條: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為基礎罪名的轉化犯;

第238條:以非法拘禁罪為基礎罪名、以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41條:以收買被拐買的婦女/兒童罪為基礎罪名以拐買婦女/兒童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42條:以聚眾阻礙解救被收買的婦女/兒童罪為基礎罪名、以妨害公務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47條:以刑訊逼供罪和暴力取證罪為基礎罪名、以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48條:以虐待被監管人罪為基礎罪名、以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53條:以私自開拆/隱匿/毀棄郵件/電報罪為基礎罪名、以盜竊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67條:以搶奪罪為基礎罪名、以搶劫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69條:以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為基礎罪名、以搶劫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292條:以聚眾斗毆罪為基礎罪名、以故意傷害罪和故意殺人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333條:以非法組織賣血罪和強迫賣血罪為基礎罪名、以故意傷害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355條:以非法提供麻醉葯品/精神病葯品罪為基礎罪名、以販賣毒品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第384條:以挪用特定款物罪為基礎罪名、以挪用公款罪為轉化罪名的轉化犯。

(6)司法轉化擴展閱讀:

轉化犯,是指在非法行為(含違法行為與犯罪行為)的實施過程中或者非法狀態的持續過程中,由於出現了法律規定的行為、方法或者後果等轉化條件,而使違法行為轉化為犯罪或者是輕罪行為轉化為重罪,並以轉化後的犯罪或重罪進行定罪處罰的犯罪形態。

轉換特徵:

由於轉化犯研究具有較強的立法實踐先行、理論研究隨後的特點,雖然「轉化犯」這一稱謂已在被我國法學界廣為接受與認可,但是具體到轉化犯的具體概念與特點仍然有較大的分歧,因為轉化犯的特徵是研究者們對刑法規范中轉化犯條文的理論歸納、觀點濃縮。

普遍承認的有關轉化犯的特徵:

1、法定性

不論如何界定轉化犯,轉化前的基礎行為、轉化後的犯/重罪行為或者是造成轉化的各種情形以及定罪量刑的原則都是有刑法的明文規定的,法律沒有進行規定的就不是轉化犯。這不僅是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則的必然要求,更是轉化犯與牽連犯、吸收犯、結果加重犯、想像競合犯等其他犯罪形態相區別的法律標志。

法定性要求轉化犯是一種由特殊到一般的理論研究的單向過程,只能由刑法現存條文中的具體規定中概括、提煉轉化犯的行為模式,在司法實踐中並不允許轉化犯的理論成果適用到法律未明文規定是轉化犯的情況。

2、轉化性

轉化犯的「轉化」一詞含有「轉變」和「化生」兩層意思,同時更加側重於化的含義,「化」的意思不是從無到有,而是由淺入深。

「深」是由「淺」而至,因此,轉化罪是由基礎行為而成,基礎行為是轉化罪的構成部分和前提,轉化犯就是行為人實施了基礎行為之後,又行使、出現了法定的行為、方法或者後果等轉化條件,基礎行為與轉化條件兩者嵌合、疊加,由於符合犯罪或重罪的構成而適用轉化罪的定罪和處罰。

3、唯一性

轉化犯的唯一性是指轉化犯必須依照轉化罪進行定罪量刑,在刑種刑格的設置、量刑的考慮情節、追訴時效和級別管轄等各個方面都是需要按照轉化罪的規定,而與基礎行為構成的犯罪無關。

4、趨重性

趨重性是指由於轉化後行為重於基礎行為,並且行為人客觀危害性的增加,刑罰亦嚴厲,這是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體現。我國刑法第5條規定:刑法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趨重性具有正當性。

趨重性是轉化犯在定罪量刑方面的重要特徵,轉化犯的趨重性是確認義務的一種特殊方法,將雖存在無必要另立條文和罪名的非法行為進行轉化,既滿足了社會的特殊需要,又以實現正義為要旨。

Ⅶ 司法局轉發省司法廳轉發國家司法部文件標題的轉化形式怎麼表述

XXX司法局轉發省司法廳關於轉發國家司法部XXX(文件具體名稱)

Ⅷ 司法考試變成法考,有哪些變化

一、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人員范圍擴大
應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人員范圍,由原來的4類職業擴展到9類職業。
司法考試制度規定,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申請律師執業和擔任公證員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將初次擔任法律類仲裁員以及行政機關中初次從事行政處罰決定審核、行政復議、行政裁決、法律顧問的公務員納入到應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范圍。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是法治人才選拔的「入口關」,這意味著在今後的法考考試中會進一步強化對政治素養、業務能力和職業倫理的考查力度,有利於切實提高法律職業人員的能力素養,各位考生應該更加重視憲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及法理學等科目。
二、報考學歷門檻提高
報名條件有新變化,提高了報名門檻,雖然司法部在這個制度設計時進行了充分的調研,用「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體現了對考生的溫暖與關懷,但不可否認的是,非全日制、非法學本科生在未來將不會像以往那樣在法考的道路上不受任何限制。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為法學教育打開了一扇窗,這是實現法學教育應用化和法律人才職業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檢驗學生法學素養和法律綜合素質的標尺之一。這意味著今後的法學教育也會發生改革,在法考考試命題方向會更加貼近社會,服務於法律職業發展的需要。
三、「一考」變「兩考」
卷式結構有新變化,大幅度提高案例題分值比重的規定,將一次性考試分為客觀題考試和主觀題考試兩階段,只有通過客觀題考試的考生才可以參加當年的第二階段的主觀題考試,客觀題的合格成績在本年度和下一個考試年度內有效。
這意味著今後的法考考試不僅考查考生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更重要的是考查法治思維和法治能力,多出沒有標准答案的「活題」,突出考題的實踐性,請各位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務必關注熱點案例分析!!!
四、放寬政策有新變化
將國務院審批確定的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所轄縣(縣級市、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縣級市、區)、艱苦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1039個縣級行政區域納入放寬地域范圍。
中央有關會議明確要求,在艱苦邊遠地區和民族地區實行與內地有一定差別的考試政策,適當降低考試門檻,讓當地符合條件的人能夠進得來、留得下。提醒各位考生在報考時可以了解相關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放寬政策。

Ⅸ 司法錄音如何轉換成文字

人工轉寫啊,可以用uu速錄俠試試。

熱點內容
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總結 發布:2025-07-29 10:30:41 瀏覽:979
棗庄市薛城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7-29 10:30:39 瀏覽:343
思想道德治理 發布:2025-07-29 10:30:08 瀏覽:676
婚姻法大學論文 發布:2025-07-29 10:24:52 瀏覽:630
村民理事會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9 10:23:40 瀏覽:6
商法營利性的體現 發布:2025-07-29 10:23:37 瀏覽:631
天津律師劉銘 發布:2025-07-29 10:22:12 瀏覽:799
恭城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29 10:01:24 瀏覽:51
提前離職勞動法 發布:2025-07-29 09:43:19 瀏覽:679
勞動法怎樣規定三八婦女節假日 發布:2025-07-29 09:41:47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