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人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人

發布時間: 2022-01-12 06:04:32

A. 民法典居住權的規定有哪些

民法典居住權的規定有:居住權性質屬於用益物權,自登記時設立、具有人身專屬性,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佔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八條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六十九條
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B. 民法典對於居住權是怎麼規定的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是人役權的一種特殊形式,指排除所有人而將建築物或建築物之特定部分作為住房使用的權利。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人有權依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1、居住權屬於人役權居住權是人役權的一種特殊形式,指排除所有人而將建築物或建築物之特定部分作為住房使用的權利。其權利內容,主要為居住的權利,可以因居住之目的而使用房屋,並可排除房屋所有人或第三人對其使用權的干預。2、居住權的內容 居住權的內容,只能作為居住之用,如果帶有其他目的,特別是商業目的,非居住權。居住權的客體可適於已經存在且適合居住的建築物比如房屋。居住權的范圍,不僅滿足個人需求,也包括與其同住的家庭成員、負有照顧義務的人或是允許共用之人。此外,寵物也包括在居住權的利用范圍之內。另外,居住權不可讓與他人而形成他人的單獨使用。3、專屬性 居住權物權化之目的在保障居住人的晚年生活,故不得讓與或繼承。4、無償性 古代羅馬法中的居住權是解決沒有繼承權的女性或者奴隸老無所養的問題。現在主要解決父母、無房的離婚女性和受僱人比如說保姆的權利的問題。因此。居住權制度以恩惠為目的,居住權設定是無償的。

C.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可以過戶嗎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不可以過戶。居住權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設施佔有、使用的權利,該權利具有人身專屬性,不得隨意轉讓變更產權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八條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六十九條
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D.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和抵押權如何區分

居住權和抵押權可以通過權利人對具體的財產有沒有佔有來區分,居住權是指居住權人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抵押權是指債權人不佔有抵押財產,在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的時候對抵押財產優先受償的權利。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九十四條
為擔保債務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佔有,將該財產抵押給債權人的,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債權人有權就該財產優先受償。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抵押人,債權人為抵押權人,提供擔保的財產為抵押財產。

E. 民法典規定的居住權是什麼

居住權是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以滿足生活居住需要的用益物權
根據《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權的定義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F.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人可以出租房子嗎

根據民法典規定,居住權不可以出租。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條,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條,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百六十六條,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G. 民法典規定居住權是否可以轉讓

法典規定居住權不可以轉讓居住權不可以轉讓、繼承。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第三百六十八條、第三百六十九條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H. 民法典中的居住權和物權是什麼意思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居住權無償設立,自登記時設立,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居住權期間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這相當於在房屋所有權之外,新設立「居住權」。不過,居住權只能保障居住權利,沒有繼承乃至轉讓的資格。即便如此,房子只要設立了「居住權」,即使沒有房產證,也可長時間乃至終生居住。新業主即便事後獲得不動產證、拿到所有權,也無法改變「居住權」已經存在的現實,沒有權利趕走居住權人。
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六條 【居住權的定義】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一百一十四條 【物權的定義及類型】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物權。
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I. 什麼是民法典中的居住權

我國《民法典》的創新之處之一,在於增加了「居住權」這一新型的用益物權,並以物權編專章規定了居住權制度。《民法典》第366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設立居住權制度,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政策的貫徹落實,是立法層面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理念的回應,也是國家對養老問題、住房問題等現實問題的關照。《民法典》之所以專章規定居住權,歸根結底是為了回應我國社會對居住權制度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法治價值。
居住權,是指居住權人對他人所有房屋的全部或者部分及其附屬設施,所享有的佔有、使用的權利。該權利來源於古羅馬法,近代以來,歐洲大陸國家的主要民法典,如《法國民法典》《奧地利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瑞士民法典》《義大利民法典》等均明文規定了居住權;英美國家也存在終生地產權等與居住權在功能上相似的制度。在我國《物權法》制定過程中,是否將居住權制度納入,曾是當時最大的爭議點之一,盡管最終未能在法律中作出規定,但在此過程之中,理論和實務界對居住權制度進行了積極探索,並形成了諸多成果,這些探索也為《民法典》中居住權制度的設計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形式上看,居住權與房屋租賃權存在相似之處,但二者實際上存在明顯區別。第一,居住權為一種獨立的用益物權,租賃權則屬於債權。居住權具有物權對世性、絕對性、直接支配性等所有特徵,居住權人對房屋可以進行專屬的、排他的利用,從根本上有效地保障居住權的穩定與安全。而作為債權的租賃權則具有相對性,租賃權人的權利義務受制於與債務人的預先約定,同時也只能對抗特定的債務人。第二,居住權必須以登記為要件,自登記時才設立,未登記的,不發生設定居住權的效力。而租賃權本質上是一種債權,是否登記一般並不影響租賃關系的成立。第三,取得租賃權,是以支付租金為條件,而居住權原則上是無償的。第四,居住權的設定期限沒有限制,而租賃期限則最長不超過20年。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這就使居住權人有了更為穩定的居住利益。在居住權的期限內,如果沒有法定或約定的事由,不但房屋的所有權人不能要求居住權人搬離,即使該房屋被賣掉或者被繼承,購買或者繼承取得該房屋的人也不能要求居住權人搬離。

J. 民法典有關居住權的規定是什麼

規定如下: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
(四)居住權期限;
(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_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條_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
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
(四)居住權期限;
(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三百六十八條_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第三百六十九條_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三百七十條_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百七十一條 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熱點內容
職業道德的重點是解決什麼問題 發布:2025-07-29 01:38:28 瀏覽:744
肇慶法律援助律師 發布:2025-07-29 01:38:23 瀏覽:482
國有資產損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7-29 01:32:52 瀏覽:594
法的社會控制理論 發布:2025-07-29 01:14:05 瀏覽:609
勞動法上一個夜班休息 發布:2025-07-29 01:14:04 瀏覽:417
南大考研法學群 發布:2025-07-29 01:12:34 瀏覽:925
法院案件駁回 發布:2025-07-29 01:08:03 瀏覽:634
離婚後財產分割協議書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7-29 01:06:39 瀏覽:687
2013新旅行社條例 發布:2025-07-29 01:06:27 瀏覽:121
國家干預與法治 發布:2025-07-29 00:55:58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