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法系以
1. 中國屬於民法法系還是普通法系
中國啊,社會主義國家怎麼會用資本主義的那一套呢?中國不是大陸法系也不是英版美法系,權現在有人說是社會主義法系 有人說是馬克思主義法系,但是法學界也沒個人出來定個名詞出來。
不過在形式和內容以及大部分法理上,是靠近大陸法系的。
2. 民法法系
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民法法系、羅馬法系、法典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大陸法系最先產生於歐洲大陸,以羅馬法為歷史淵源,以民法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為主要形式。大陸法系包括兩個支系,即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法國法系是以1804年《法國民法典》為藍本建立起來的,它以強調個人權利為主導思想,反映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社會經濟的特點。德國法系是以1896年《德國民法典》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強調國家干預和社會利益,是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法的典型。
屬於大陸法系的國家和地區除了法國、德國外,還包括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大陸國家,也包括曾是法國、西班牙、荷蘭、葡萄牙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如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等及中美洲的一些國家,國民黨統治時期的舊中國也屬於這一法系。
大陸法系的特點:
(1)全面繼承羅馬法:吸收了許多羅馬私法的原則、制度,如賦予某些人的集合體以特定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所有權的絕對性,取得財產的各種方法,某人享有他人所有物的某些權利;侵權行為與契約制度;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相結合制度等。還接受了羅馬法學家的整套技術方法,如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人法、物法、訴訟法的私法體系,物權與債權的分類,所有與佔有、使用收益權地役權以及思維、推理的方式。
(2)實行法典化,法律規范的抽象化概括化。
(3)明確立法與司法的分工,強調制定法的權威,一般不承認法官的造法功能。
(4)法學在推動法律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法學創立了法典編篡和立法的理論基礎,如自然法理論、分權學說、民族國家理論等,使法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任務由法學家來完成。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英國法系,是以英國自中世紀以來的法律,特別是它的普通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英美法系首先起源於11世紀諾曼人入侵英國後逐步形成的以判例形式出現的普通法。
英美法系的范圍,除英國(不包括蘇格蘭)、美國外,主要是曾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緬甸、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等。中國香港地區也屬於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特點:
(1)以英國為中心,英國普通法為基礎;
(2)以判例法為主要表現形式,遵循先例;
(3)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向後看」的思維習慣;
(4)在法律發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
(5)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性;
(6)注重程序的「訴訟中心主義」。
4、兩大法系的比較
首先,法的淵源不同。
其次,法的分類不同。
第三,法典編纂的不同。
第四,訴訟程序和判決程式不同。
最後,在法律術語、概念上也有許多差別。
3. 民法法系的概述
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羅馬,特別是以19世紀初《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為回傳統產生和發展起答來的法律的總稱。以古羅馬法為發端,並以羅馬法在中世紀義大利的復興和神聖羅馬帝國中的繼受為源流,在近代法國民法和德國民法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始終與羅馬法有密切關系,以法典為主要淵源。由於該法系的影響范圍主要是在歐洲大陸國家,特別是法國和德國,且主要法律的表現形式均為法典,所以又稱為大陸法系、羅馬-德意志法系、法典法系。屬於這一法系的除了歐洲大陸國家外,還有曾是法國、德國、葡萄牙、荷蘭等國殖民地的國家及因其他原因受其影響的國家。
4. 民法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主要區別
區別如下:
(1)、在法律思維方式的特點方面,民法法系屬於演繹型思維,而普通法系屬於歸納型思維,注重類比推理。
(2)、在法的淵源方面,民法法系中法的正式淵源只是制定法,而普通法系中制定法、判例法都是法的正式淵源。
(3)、在法律的分類方面,民法法系國家一般都將公法與私法作為法律分類的基礎,而普通法系則是以普通法與衡平法為法的基本分類。
(4)、在訴訟程序方面,民法法系與教會法程序接近,屬於糾問制訴訟,普通法系則採用對抗製程序。
(5)、在法典編篡方面,民法法系的主要發展階段都有代表性的法典,特別是近代以來,進行了大規模的法典編篡活動。普通法系在都鐸王朝時期曾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立法活動,近代以來制定法的數量也在增加,但從總體上看,不傾向進行系統的法典編篡。
另外,兩大法系在法院體系、法律概念、法律適用技術及法律觀念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差別:
1、民法法系以成文法為主,通常不承認判例法的地位(但也有例外,如法國行政法就承認判例法);在法學理論上崇尚理性主義、傾向於建構重視邏輯,抽象化的概念體系。
2、普通法法系除非某一項目的法例因為客觀環境的需要或為了解決爭議而需要以成文法制定,否則,只需要根據當地過去對於該項目的習慣而評定誰是誰非。這種法系根據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公序良俗進行判別誰是誰非,不看重學歷威望,用平民組成陪審團。
5. 民法法系又被稱為A羅馬法系B海洋法系C日耳曼法系D蠻族法系
大陸法系,又稱為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羅馬法系、羅馬——日耳曼法系,它是以羅馬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在歐洲大陸,後擴大到拉丁族和日耳曼族各國。歷史上的羅馬法以民法為主要內容。法國和德國是該法系的兩個典型代表,此外還包括過去曾是法、西、荷、葡四國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以及日本、泰國、土耳其等國。舊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法律,大陸法系以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和1896年的《德國民法典》為代表形成了兩個支流。
6. 大陸法系為什麼又稱民法法系
大陸法系主要是來自或進化自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來的,所以又叫民法法系
這個是大陸法系的形成
7. 請問民法法系與普通法系的區別是什麼啊
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亦抄稱羅馬法襲系、法典法系、大陸法系、羅馬日爾曼法系。民法法系,是指以古羅馬,特別是以19世紀初《法國民法典》和《德國民法典》為傳統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以古羅馬法為發端,並以羅馬法在中世紀義大利的復興和神聖羅馬帝國中的繼受為源流,在近代法國民法和德國民法的基礎之上發展形成。始終與羅馬法有密切關系,以法典為主要淵源。
英美法系,又稱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英美法系的主要特點是注重法典的延續性,以判例法(簡單解釋判例法就是以前怎麼判,現在還是怎麼判)為主要形式。
區分兩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如果有完備的法典,以法條作為判案依據的,那就是民法法系,如果是以判例作為判案依據的,那就是普通法系。
8. 民法法系的特點
1.民法法系以成文法為主,通常不承認判例法的地位(但也有例外,如法國行政法就承認判例法);
2.具有悠久的法典編纂的傳統;
3.在法學理論上崇尚理性主義、傾向於建構重視邏輯,抽象化的概念體系;
4.在司法審判中傳統上要求法官嚴格按照法條審判,以三段論為最重要的推理模式。
然而,一部法典不可能包羅萬象,完備無缺,從這一點看則在改進與發展法律方面不如普通法那樣靈便。從歷史發展看,民法法系也經歷了由判例法到法典法的過程。由此預示著未來世界兩大法系的趨同和融合。
9. 民法法系也被稱之為英美法系嗎
民法法系也被稱之為英美法系嗎?中國的民法法系只能在中國境內使用,不能稱之為英美法系,因為英美不屬於中國,屬於國外的一個國家,他有他的民法法系,所以民法華系不能稱之為英美法系
10. 民法法系的歷史
民法法系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羅馬法。其中,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於6世紀主持編纂的《國法大全》是現代歐陸法系極為重要的來源;此外,歐洲中世紀的教會法、日爾曼法和商人法也對歐陸法系的產生有一定影響。
12世紀(相傳為1135年),在義大利北部發現了因戰亂而佚失數百年的《國法大全》抄本,學者們在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對《國法大全》進行考訂和注釋,形成了歐陸法系法學中最早的「注釋法學派」。由於《國法大全》的內容比當時歐洲大陸的許多法律更加先進,因此很快在歐洲大陸掀起了研究羅馬法、適用羅馬法的高潮,史稱「羅馬法復興」,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並稱為「歐洲三大思想運動」(由於這三個詞的開頭字母都是R,因此又簡稱「3R運動」)。「羅馬法復興」的結果是歐洲大陸的法律基本上都以羅馬法為仿效對象,進而形成了民法法系的雛形。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國法大全》的內容基本上屬於民法(以及民事訴訟法),因此民法至今仍然是整個歐陸法系的基礎。在歐陸法系國家,民法典是市民社會中規范私權利的基本法,而憲法典則是政治國家中規范公權力的基本法,兩者的重要性是相當的。相對而言,英美法系中也有規范市民社會中私權利的法律,但多以單行法、特別法的形式出現,通常不存在體系化的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