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非法
① 為什麼說"兩高"的司法解釋是非法的
根據立法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司法解釋工作規定,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是司法解釋法定機關
② 最高法關於非法財物的司法解釋
雖然都屬於財產罰,
違法所得是指違法行為人因其違法行為所獲得的金錢或其他財物,如銷售違禁品、銷售偽劣產品而獲得的錢款。是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因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所得的贓款、贓物和非法利益。當非法所得表現為一定的物時,非法所得除包括一定的物外,還包括該物所可能發生的天然孳息,以及利用該物進行經營所獲得的物質利益。例如,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將盜竊的貨幣存入銀行,則該貨幣產生的利息屬於法定孳息,也應當一並追繳。「退還被侵害人」中的「被侵害人」應當作廣義的理解,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組織。公安機關追繳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因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所得的贓款、贓物和非法利益中,如果屬於被侵害人無合法根據而事實上擁有的財產,則應當退還給真正的合法權利享有者,亦即更深層意義上的「被侵害人」。
非法財物是違法行為人所佔有的違禁品或者實施違法行為所使用的工具和物品,如淫穢書刊、走私物品、用於非法印刷的印刷工具、賭金、賭具等。非法財物,各項法律對非法財物的概念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規定,根據查閱的各種資料,筆者認為非法財物就是指用於不法活動或者不符合法律規定而獲得、佔有的公私財物或者違禁物品。例如賭博贏來的錢財,購買來的黃色視頻資料等均屬非法財物。沒收違法所得和沒收非法財物都是一種行政處罰,是違法行為人因實施違法行為所付出的代價。
③ (非法佔有) 司法解釋怎麼寫
民法中的非法佔有指的是不合法佔有或者說通過非法的途徑實現佔有。刑法意義上的非法佔有是通過實施犯罪的手段將財產佔有,這種非法佔有絕不僅僅是佔有行為人自己所有,也包括行為人非法處理自己控制和佔有的物,如銷贓等。刑法中的非法佔有是這類犯罪主觀故意的集中表現,而搶劫、盜竊等則是實現非法佔有故意的表現形式。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④ 最新司法解釋:非法采礦罪該如何定罪量刑
兩高《關於審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依法懲處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犯罪活動,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現就審理這類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違反礦產資源法的規定非法采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責令停止開采後拒不停止開采,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非法采礦罪定罪處罰:
(一)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
(二)擅自進入國家規劃礦區、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區和他人礦區范圍采礦;
(三)擅自開采國家規定實行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
第二條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本解釋第一條第(一)項規定的「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擅自采礦」:
(一)無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資源的;
(二)采礦許可證被注銷、吊銷後繼續開采礦產資源的;
(三)超越采礦許可證規定的礦區范圍開采礦產資源的;
(四)未按采礦許可證規定的礦種開采礦產資源的(共生、伴生礦種除外);
(五)其他未取得采礦許可證開采礦產資源的情形。
第三條 非法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破壞」;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
第四條 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破壞性采礦罪中「採取破壞性的開采方法開采礦產資源」,是指行為人違反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開采礦產資源,並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的行為。
第五條 破壞性采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價值,數額在30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條第二款規定的「造成礦產資源嚴重破壞」。
第六條 破壞性的開采方法以及造成礦產資源破壞或者嚴重破壞的數額,由省級以上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出具鑒定結論,經查證屬實後予以認定。
第七條 多次非法采礦或者破壞性采礦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訴的,或者一年內多次非法采礦或破壞性采礦未經處理的,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數額累計計算。
第八條 單位犯非法采礦罪和破壞性采礦罪的定罪量刑標准,按照本解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九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5萬元至10萬元、30萬元至50萬元的幅度內,確定執行本解釋第三條、第五條的起點數額標准,並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⑤ 司法解釋上什麼是非法傳銷
司法解釋上非法傳銷是指組織、領導以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支付費用或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取得參加資格,按一定順序構成水平,直接或間接以發展者的數量作為報酬或返利的依據,誘使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欺騙財產,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組織、領導的傳銷活動人員30人以上,水平3人以上,組織者、領導者應立案起訴。非法傳銷罪的司法解釋主要包括:傳銷組織水平和人數確定;對騙取財物的認定;情節嚴重的認定;團隊計酬行為的處理及其他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⑥ 司法考試改革非法本
1.法本不必然能培養出來法律思維,非法本不必然不具備法律思維。關鍵在於司法考試能否檢驗考生的法律思維,否則即使改革了也同樣有不具備法律思維的法本生渾水摸魚。
2.法律是精英學科,而不是貴族學科。精英的關鍵在於選拔的嚴苛。只要通過了選拔無論你是誰,從哪來的,出身如何都同樣是精英。法律並不具備和其他精英學科秀優越感的資格。
3.法律人需要有對法律的信仰,但是不能太極端,否則就是中二病。現在考不過司考的法本生即使在改革之後同樣也未必考得過。還是把精力用在學習上來得實在不是嗎?
最後我想說現在只是出來一個改革意見的新聞通稿,並沒有放出具體規定。我聯系過幾個司法局考試科的人都沒有接到具體通知,並且都很一致的認為如果《意見》原稿真如傳聞中的具體規定那樣,那基本上是落實不下去的。放心好了努力學習專心備考吧!
⑦ 司法部權威解答:法考非法本,非全日制人員能考嗎
不可以的,專業不符合報考要求,司法考試有專業限制,沒有要求考生的學歷一定是全日制,只要考生的專業符合要求,非全日制學歷也可以報考。
符合以下條件人員,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3、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者高等學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並具有法律專業知識;
5、品行良好。
普通高等學校應屆本科畢業生可以報名參加國家司法考試。
(7)司法非法擴展閱讀:
考試時間:國家司法考試一般確定在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末舉行。
考試內容:國家司法考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
成績管理: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要求一次考過所有的考試科目。
通過率:國家司法考試每年的通過率一般在全國考生人數的10%左右。
成績查詢:國家司法考試成績一般會於11月20日左右公布,可通過司法部網站、中國普法網和聲訊電話查詢。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司法考試網上成績查詢的時間一般為兩周左右,逾期將不能查詢。
證書管理:
A類:適用於報名學歷為大學本科以上,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
B類:適用於屬於放寬報名學歷條件地區,且報名學歷為法律專業專科,考試成績為360分以上的應試人員。
⑧ 行政機關合法干涉司法機關的非法行為,可以嗎
中國現行《憲法》
第一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我和樓主的意見一致,我不認為行政機關可以干涉司法機關的行為,
從法律條文的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司法機關要對產生它的人大負責,對上級司法機關負責(檢察機關上下級是領導關系,下對上負責市應該的)行政機關無權干涉司法機關的行為(我指得是司法行為,如果是檢察院想申請土地蓋家屬樓的話,那它作為行政相對人,當然與行政機關有關)
按照我國的國家權力的分配格局來看,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都是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當然它們都要受黨的領導,那麼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理論上是平級的。不存誰領導誰的問題。
但是由於我國的司法傳統,從唐朝開始,我國的司法機關都比行政機關低半格,從唐朝著名的「三司推事」制度上可以看出:當時刑部作為中央最高審判機關,但是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卿會同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共同審理(注意,刑部派出的是副職,正職是刑部尚書,而其他兩機關都是正職)
按照我國現行的權力格局來看,我國的司法機關的首長也是相對於當地的行政首長低半級(比如設區地級市的中級法院的院長和檢察院的檢察長都是副廳級【副市級】而當地的市長則是正廳級)
所以這是我的觀點
⑨ 非法經營罪的六個司法解釋都是什麼謝謝
1997年刑法頒布後,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一系列立法解釋或刑法修正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也頒布了相關的司法解釋,對刑法第225條進一步補充,對「非法經營活動」作了進一步列舉,主要包括:
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決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騙購外匯、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在國家規定的交易場所外非法買賣外匯、擾亂市場秩序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對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或者保險業務的行為也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違反國家規定,出版、印刷、復制、發行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擾亂市場的非法出版物,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生產、銷售、使用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葯品等刑事案件具體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非法生產、銷售鹽酸克羅侖等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葯品,擾亂葯品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擅自經營國際電信業務或涉及港澳台電信業務進行牟利活動,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森林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於偽造、變造、買賣林木採伐許可證、木材運輸證件,森林、林木、林地權屬證書,佔用或者徵用林地審核同意書、育林基金等繳費收據以及其他國家機關批準的林業證件構成犯罪的,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定罪處罰;但對於買賣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等經營許可證明,同時構成非法經營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7.《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頒發的野生動物允許進出口證明書、特許獵捕證、狩獵證、馴養繁殖許可證等公文、證件構成犯罪的,以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罪定罪處罰;但是實施上述行為構成犯罪,同時構成非法經營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8.《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情節嚴重的傳銷或者變相傳銷行為如何定性問題的批復》,對從事傳銷或變相傳銷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9.《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非法經營國際或港澳台地區電信業務行為法律適用問題的批復》,對擅自經營國際或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電信業務或涉及港澳台電信業務進行牟利活動,擾亂電信市場管理秩序,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10.《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非法經營食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違反國家有關鹽業管理規定,非法生產、儲運、銷售食鹽,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論處;
1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運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 違反國家在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期間有關市場經營、價格管理等規定,哄抬物價、牟取暴利,嚴重擾亂市場秩序,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依法從重處罰
1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未經國家批准擅自發行、銷售彩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⑩ 根據司法解釋非法獲取多少條
根據司法解釋非法獲取50條以上。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司法解釋明確,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將入罪。
司法解釋規定,具有10種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包括: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被他人用於犯罪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50條以上的;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500條以上的;違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二條 第一款規定,以竊取、刺探、收買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八十七條 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 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八十三條 【非法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非法生產、銷售專用間諜器材或者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五條 【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前款規定以外的計算機信息系統或者採用其他技術手段,獲取該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或者對該計算機信息系統實施非法控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提供專門用於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實施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違法犯罪行為而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