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以營利為目的司法解釋

以營利為目的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2-01-15 02:04:10

① 《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53號)這個文件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5年4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49次會議、2005年5月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34次會議通過) 法釋[2005]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05年4月2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49次會議通過,2005年5月8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屆檢察委員會第3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5年5月13日起施行。
二○○五年五月十一日
為依法懲治賭博犯罪活動,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現就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 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三百零三條規定的「聚眾賭博」:
(一)組織3人以上賭博,抽頭漁利數額累計達到5000元以上的;
(二)組織3人以上賭博,賭資數額累計達到5萬元以上的;
(三)組織3人以上賭博,參賭人數累計達到20人以上的;
(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賭博,從中收取回扣、介紹費的。
第二條 以營利為目的,在計算機網路上建立賭博網站,或者為賭博網站擔任代理,接受投注的,屬於刑法第三百零三條規定的「開設賭場」。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我國領域外周邊地區聚眾賭博、開設賭場,以吸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為主要客源,構成賭博罪的,可以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條 明知他人實施賭博犯罪活動,而為其提供資金、計算機網路、通訊、費用結算等直接幫助的,以賭博罪的共犯論處。
第五條 實施賭博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三百零三條的規定從重處罰:
(一)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
(二)組織國家工作人員赴境外賭博的;
(三)組織未成年人參與賭博,或者開設賭場吸引未成年人參與賭博的。

第六條 未經國家批准擅自發行、銷售彩票,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第七條 通過賭博或者為國家工作人員賭博提供資金的形式實施行賄、受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於賄賂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八條 賭博犯罪中用作賭注的款物、換取籌碼的款物和通過賭博贏取的款物屬於賭資。通過計算機網路實施賭博犯罪的,賭資數額可以按照在計算機網路上投注或者贏取的點數乘以每一點實際代表的金額認定。
賭資應當依法予以追繳;賭博用具、賭博違法所得以及賭博犯罪分子所有的專門用於賭博的資金、交通工具、通訊工具等,應當依法予以沒收。
第九條 不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帶有少量財物輸贏的娛樂活動,以及提供棋牌室等娛樂場所只收取正常的場所和服務費用的經營行為等,不以賭博論處。

② 侵犯肖像權不是需要「以盈利為目的」嘛

民法通則雖然規定了侵犯肖像權要具備以盈利為目的的主觀條件,但在司法實踐出現了很多事實上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行為但又不具備盈利的目的,因此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並不堅持這一原則,也就是說,對認定肖像侵權不應拘泥於行為人的主觀盈利目的。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由此可見,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通常應具備兩個要件:

一是未經本人同意;

二是以營利為目的。

常見的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主要是未經本人同意、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做商業廣告、商品裝潢、書刊封面及印刷掛歷等。

對於侵犯肖像權行為,受害人可自力制止,例如請求交出所拍膠卷,除去公開陳列肖像等,也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或賠償損失等。賠償損失請求權,不以財產損害為要件。

(2)以營利為目的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肖像權的內容包括:

(1)公民有權擁有自己的肖像,擁有對肖像的製作專有權和使用專有權。

(2)公民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權或對肖像權進行損害、玷污。

肖像製作專有權

就攝影而言,即通過照相將自然人外貌形象固定在一膠片、相紙或其他物質載體上,使自然人的形象轉化為肖像的全部過程。

肖像製作專有權內容包括:

一是肖像權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或他人、社會的需要,自己有權決定自我製作肖像或由他人製作自己的肖像,他人均不得干涉;

二是肖像權人有權禁止他人未經自己的同意或授權,擅自製作自己的肖像。非法製作他人的肖像,構成侵權行為。

在理解「肖像製作權」時,我們經常是以為只要不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就不構成侵權行為,這是對法律的一種誤解。

嚴格意義上的理解應當是:是否侵害肖像製作專有權,取決於製作人在製作時是否取得了肖像權人的許可,未經許可進行製作的——即使是以私藏為目的,不會侵害肖像權人直接的利益,那麼,同樣構成侵害製作肖像的專有權。

以攝影人來說,只要拿著照相機對准了自然人進行肖像攝影,如果肖像權人不同意而強行拍照,就是一種侵權行為。

③ 以營利為目的,為賭博提供條件且情節嚴重的,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如果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條鏈接:〈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條

以營利為目的,為賭博提供條件的,或者參與賭博賭資較大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

④ 以牟利為目的和以營利為目的有何不同

營利是指以金錢、勞務等為資本而獲得經濟上的利益,謀取利潤。營利為中性詞,牟利為貶義詞,但是在刑法中,都表現為通過犯罪行為去追求利潤,二者的意義幾近相同。
我國刑法217條侵犯著作權罪、218條銷售侵權復製品罪以及303條賭博罪, 明確規定犯罪構成的主觀要件是以營利為目的, 而刑法152條走私淫穢物品罪、175條高利轉貸罪、187條用帳外資金非法拆借發放貸款罪、228條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罪等條文則規定以牟利為目的。

⑤ 企業為什麼要以營利為目的

企業只有盈利才能進一步發展下去,才能規模擴大,才能更好的發放獎金福利,企業如果不能盈利,最終會倒閉,這會造成企業經營的失敗。

一個企業寧可少賺點多投點錢去做福利事業然後打響名聲,這樣企業的那些無形資產就可以不斷上升,而利潤雖然少點,不過公司的價值上去了。

說直接點就是比如許多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股東雖然他們也關心公司能夠盈利多少,但是他們更關心的是公司是否有升值,公司的價值是否有所提升,而公司價值是否提升最直接就是反映在股價上和其他公司對該公司的收購價上。只要公司價值提升到一定高度,那些股東會毫不猶豫的賣掉手中股份。

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

一、制訂正確的經營戰略。——公司的經營航標。戰略定位準確,才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反之,定位不準,就會遭受挫折,甚至導致破產。

二、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根本方法。在公司經營中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手段,形成自己公司的競爭優勢。這是現代企業發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徑,也是提高我國整體科技競爭力和國民經濟整體素質的主要途徑。科技與管理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種科學,同時,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

三、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企業的形象——重要因素。

四、面向市場,堅持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戰略。

五、公司抓住時機做好兼並和強強聯合。

六、遵循市場規律,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貫徹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

⑥ 以公益為目的的非營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不得為保證人最高司法解釋

你說的以公益為目的,非法的營利法人非法人組織,這個是絕對不允許的,這個是法律上一定有對他制裁的措施。

⑦ 侵犯肖像權構成要件是否要求以營利為目的

法院一般都將是否營利認定為是否侵害肖像權的一個情節,一個確定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考慮的因素,而並不是作為侵犯肖像權的構成要件。

肖像權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對自己的肖像上所體現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一種人格權。肖像權包括公民有權擁有自己的肖像,擁有對肖像的製作專有權和使用專有權,公民有權禁止他人非法使用自己的肖像權或對肖像權進行損害、玷污。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39條規定:

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除此之外,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也屬於侵害肖像權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149.盜用、假冒他人名義,以函、電等方式進行欺騙或者愚弄他人,並使其財產、名譽受到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150.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和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公民或者法人要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後果和影響確定其賠償責任。

151.侵害他人的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而獲利的,侵權人除依法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外,其非法所得應當予以收繳。

139.以營利為目的,未經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廣告、商標、裝飾櫥窗等,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肖像權的行為。

(7)以營利為目的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侵權承擔方式:

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該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性責任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責任方式。

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責任的確定一般是: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是以營利目的作為賠償的標准。即無論是否「情節嚴重」,也無論是否贏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贏利,且肖像權人要求賠償的,侵權人就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對於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的,就是說侵害肖像權精神利益損害賠償的確定,是以「情節嚴重」這一基本標准為標准。情節輕微,不造成嚴重後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質方面的賠償。

⑧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侵犯著作權的復製品的,最高可以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條 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 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 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三)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 錄音錄像的; (四)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條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⑨ 如何理解「公司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

社會團體法人是指由公民自願結合成立的從事政治、社會公益、學術研究、宗教等活動的法人。其本質特徵是由公民基於某種一致的目標自願組合成立,而不是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的,它們不是為了行使某種管理職權,一般也不從事某種具體的社會事業,它們是一定的人基於一定的宗旨或一致的趣味而形成的社會組合。社會團體法人的成立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具備法人條件的社會團體,依法不須辦理法人登記的,從成立之日起具有法人資格;另一種是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
按一般定義,西方國家的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設立的,以營利為目的的社團法人。
這一定義可以分解成三層意思:
(1)公司是法人,即公司是依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成立的具有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商事組織(注意:舊教材這里是民事組織的!)
(2)公司是社團法人,即公司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法人組織。
(3)公司是營利社團法人,即公司股東出資辦公司的目的在於以最少的投資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
在我國,公司是依照公司法律規定組織、成立和從事活動的,以營利為目的的且兼顧社會利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

⑩ 如何理解商裡面的以營利為目的

營,經營,通過企業內部的資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發揮各種要素的生產效率。
利,利潤,企業產出與投入的差值。
企業的設立,獲得回報,才能得以生存與發展。

熱點內容
全面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中國特色 發布:2025-07-16 11:17:14 瀏覽:782
山東省最高人民法院網站 發布:2025-07-16 11:17:01 瀏覽:519
山東金正司法鑒定所 發布:2025-07-16 11:15:22 瀏覽:316
公司法與破產法 發布:2025-07-16 11:03:17 瀏覽:141
2012自考合同法筆記 發布:2025-07-16 11:03:08 瀏覽:531
規章吊銷職業資格 發布:2025-07-16 11:01:45 瀏覽:556
民事訴訟法第33 發布:2025-07-16 11:01:08 瀏覽:504
貴州法院院長 發布:2025-07-16 11:00:11 瀏覽:378
贛州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7-16 10:41:16 瀏覽:222
基層法律服務所強化業務 發布:2025-07-16 10:25:12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