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刑法
Ⅰ 假如當年有外國人在國外犯了戰爭罪後跑到我國,依據我國刑法規定能管轄嗎
根據國際慣例,我國刑法當然可以管轄!但是需要移交到當事國家處理!
Ⅱ 明朝到底有哪些監獄呢
我國古代的監獄制度起源於夏商的古老時代,唐宋趨於完備,到了明代則達到封建社會的頂峰。明代的監獄在明初「刑亂國用重典」的制度設計下,發展成完備的監獄設置體系,在《大明律》《大誥》《大明會典》《充軍條例》《贖罪條例》等法律典章中,對監獄的設置管理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那麼明朝有哪些監獄呢?
此外,明朝還設置了都察院十三道監察御史,根據《明史》的記載,監察御史可以「大獄重囚,會鞫於外朝,偕刑部、大理寺,讞平之。其奉敕內地,拊循外地,各專其敕行事」,也就是其職能裡面也有對監獄里的重犯的犯罪行為進行復核,防止發生冤案。
總之,明朝監獄體系比較復雜,相對於前代而言,監獄種類和監獄管理制度更為完備。
Ⅲ 在戰爭中被幾倍的敵人圍困的情況下槍殺俘虜會判什麼刑
戰時在軍事行動地區,殘害無辜居民的是會受到刑法的處罰的,情節特別嚴重的會被宣判死刑的。除了殺害行為會受到處罰外,虐待的行為也會受到處罰。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下:
《刑法》第四百四十六條戰時殘害居民、掠奪居民財物罪:
戰時在軍事行動地區,殘害無辜居民或者掠奪無辜居民財物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四百四十三條虐待部屬罪:
濫用職權,虐待部屬,情節惡劣,致人重傷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死亡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四百四十八條虐待俘虜罪:
虐待俘虜,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戰爭刑法擴展閱讀:
但是,由於戰時的特殊性,對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沒有實際危險,緩刑的軍事人員,應當准予立功。相關法律法規如下:
「刑法」第四百五十一條戰時概念
本章所稱戰時,是指國家宣布進入戰爭狀態,軍隊接受作戰任務或者受到敵人突然襲擊的時候。軍隊執行戒嚴任務或者處理突發暴力事件,視同戰時。
第四百四十九條戰爭中止
戰時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沒有實際危險被判處緩刑的軍人,准予立功。確有立功表現的,可以撤銷原判,不處罰犯罪。
Ⅳ 抗戰時期日本對中國人的刑具有哪些
抗戰時期日本對中國人的刑具有鞭打、烙鐵、電刑、水刑、老虎凳、辣椒水、夾指器、針專扎指甲縫等等,酷屬刑太多,讓人看得心驚膽戰!
日本鬼子侵華期間對中國人用的刑具,看得心驚膽戰! https://jiahao..com/s?id=1585013508815325021&wfr=spider&for=pc
Ⅳ 我覺得歐洲人很殘忍 因為他們的刑法比中國人都還殘忍
黑暗的中世紀不是白叫的。
「中世紀「一詞是15世紀後期的義大利人文主義者比昂多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天主教對人民思想的禁錮,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早期在歐美普遍被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文化產品極其稀少,這是最主要的原因。當時歐洲從皇族到農奴都是文盲,留下的文化記錄很少,官方不記錄歷史,導致後人對當時的國際大事都搞不明白。在黑暗時代之前和之後,歐洲文人留下了大量記錄個人生活的作品,如詩歌、日記、散文、書信,這些東西體現了一個時代文化的發達程度,也可以讓後人了解當時人類的生存狀態。這類東西在黑暗時代很少,所以我們很難具體說明中世紀怎麼黑暗,我們根本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
天主教禁錮人們的思想,黑暗時期少量文學都是用死去的語言---拉丁文寫成,主題都是神學,脫離現實生活。所以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很唾棄中世紀文學,追求古典主義復興。需要注意,雖然中世紀號稱"信仰世紀",中世紀的人並不讀聖經,一般人也讀不懂拉丁文聖經,人們聽教會"講經",教會講成什麼樣都可以。這種按自己需要隨意解釋聖經的行為也被認為很"黑暗"。
科技停滯,甚至倒退。中世紀什麼也沒有,沒有圖畫、建築、發明創造、技術革新,連社會結構也很鬆散,在政治和社會學上沒什麼值得一提的。
Ⅵ 戰爭時期法律還有作用么比如經濟法,刑法之類的
在戰爭時期法律還是在戰爭國內正常用,不過有些特別的法就會頒布出來,比專如在戰爭時期是屬沒有什麼死刑的,死刑犯都戴罪立功上戰場去了,還有關於徵用問題也很特別,大多數都是無償的,關於經濟法,戰爭時期還是受到經濟規律的影響,只要有經濟規律的地方,經濟法就能用,只是有些方面會嚴格一些,有些地方會寬松或者廢除的情況。
Ⅶ 國內刑法中規定有戰爭罪的國家有哪些
隨著《國際刑事法院復規約》的生效,制許多國家,無論是否屬於該公約的締約國,都紛紛開始在其國內刑法中全面規定戰爭罪。可以說,《國際刑事法院規約》引發了修訂刑法的潮流(尤其是英美法系和歐洲國家)。這樣做,並非多此一舉,而是認識到了普通犯罪與戰爭罪這種國際犯罪的差異。
Ⅷ 叛國罪的其他國家和地區
有些國家規定,構成叛國罪需有勾結外國的情節,因此有些國家稱為外患罪。如日本、韓國。二是,有些國家規定,任何叛國行為,無論是否與外國相勾結,均可構成叛國罪。如英國、美國等。
英國《一三五一年叛逆罪法》、《一七九五年叛逆法》、《一八四八年叛逆重罪法》規定,下列行為均構成叛逆罪:在國王的領土內發動反對國王的戰爭;在國王的領土內歸附國王的敵人,在國王的領土內或其它地方為敵人提供幫助和鼓勵;煽動他國進攻英國或女王的其它領地或附屬國而在英國領土內發動反對女王的戰爭等。
美國《憲法》第 3 條和《刑法》第2,381條規定,任何人曾宣誓效忠美國而對美國發動戰爭或依附敵國,並向敵國提供援助和表示支持;任何人在美國境內或美國管轄的任何地方招募兵源或開設兵站進行反對美國的武裝敵對行動;任何人在美國境內或美國管轄的任何地方自願應征或自行參與反對美國的武裝敵對行為,即構成叛國罪。
加拿大《刑法》第46條規定,發動反對加拿大的戰爭或為作出任何此類行動做預備;協助與加拿大交戰的敵人,均構成叛國罪。
德國《刑法》第80條規定了預備發動侵略戰爭罪,指使德國遭受戰爭危險的或公開在集會中或散發文書鼓動發動侵略戰爭的行為。第100條規定了外患罪,指意圖引起針對聯邦的戰爭或武裝行動與外國政府、團體或機構建立或維持聯系的行為。
義大利《刑法》第242條規定,以武力反對國家,公民持武器反對義大利國家或者在與義大利國家交戰的外國武裝部隊中服役;與外國人勾結,以使外國對義大利發動戰爭或者採取敵對行為;未經政府批准,針對外國進行徵兵或者實施其它敵對行為,以使義大利面臨戰爭危險;助敵或資敵、與敵人通商、不履行戰時供應契約、在戰時供應欺詐等,構成叛國罪。
瑞士《刑法》第266條規定,旨在破壞或危害聯邦獨立的;導致危害聯邦獨立的外國對聯邦事務進行干預的;與外國或其間諜相勾結,企圖發動針對聯邦的戰爭的,構成針對國家防務的犯罪。
日本《刑法》第81條、82條規定了外患罪,包括與外國通謀,致使其對日本國行使武力;支持外國對日本行使武力或為其服役或提供軍事援助等行為。
韓國《刑法》第2章規定了外患罪,包括與外國通謀引起戰端或者通謀外國人與大韓民國敵對;與敵國合作對抗大韓民國;為敵國募兵;為敵國提供軍事設施和軍事物資和將軍事機密泄露給敵國等行為。 有些國家還規定了隱匿、包庇叛國罪。如美國《刑法》第2,381條規定,對叛國行為加以隱瞞,不及時揭發並不向美國政權機關報告者,構成對叛國行為知情不報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