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商法
A. 德國商法典都包括哪些內容
德國現行的商法典制定於19世紀,1897年公布,1900年1月1日生效。這部法律已經被修改了幾十次,其中確立的許多規范經濟生活的基本私法框架今天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德國商法典共有905條,但因其系從港口城市的城市法發展而成,因此其中有將近一半的條文是海商法,一般在編纂法律匯編時都不列入這部分內容。1985年以前的商法典除去最後一編海商法外,共有三編,即:
第1. 編商業戶籍,包括商人、商業登記、商業名稱、商事簿記、商事代理權以及商事經紀人等內容。
第2. 編商業公司,包括無限公司、兩合公司和股份公司等各種公司形式。
第3. 編商事行為,包括總則和幾種具體的商事行為。
後來,德國商法典的結構發生了兩項改變,一是1937年,將股份公司和兩合公司從第2編中分離出來,以單行法的形式頒布。二是1985年,歐共體為協調各成員國公司結算方式頒布了《結算指令法》。為貫徹該指令法,德國商法典的有關條文重新歸類,增加了一編即現在的第3編「商事簿記」,原第1編中具有相應內容的條文被撤銷,新增的這一編對商業上的會計帳簿和商事記錄以及結算審核和公布作了詳細規定。原來的第3編商事行為相應後移,成為第4編。這樣完整的商法典便由四編變為五編。
德國是民商分立體系,民法規定私法中的基本規范與原則,是私法中的基本法。相對於民法而言,商法如德國學者所說,是「適用於商人的特別私法」。商法典是民法的補充,並且有其限定的適用范圍。德國商法典是以商人作為立法的出發點,因此德國商法典首先規定商業戶籍,先確定什麼是商人,商人的分類,商人應當以什麼形式明確身份,以及商人的代理人有什麼權利等。商人的身份確定之後,才有後邊的商業公司、商業行為、商業簿記等規定。由於,德國商法典以商人為核心和出發點,為規范的嚴密准確起見,對商人概念的確定以及歸類頗為復雜,因而一直引起爭議和批評。但是,迄今為止,德國商法典仍是德國的商法或者說廣義上經濟法領域中的一部重要的基本法律,其中規定的商業登記制度、商業簿記制度和商事行為規范在今天德國的經濟生活中仍被嚴格遵循著。
B. 德國商法典的介紹
《德國商法典》依據的德文藍本為德國聯邦司法部官方網站上的文本,為2010年最新文本。
C. 德國商法典為什麼要採用主觀主義原則
主觀主義原則,又稱形式主義原則。同客觀主義相反,它是商事法確定商事主版體時,著眼於商事行為權的形式。德國1900年商法典即德國新商法典是採用該原則規定商事主體的代表。依該法典的規定,商人是從事商事經營的人。該法典強調商事主體即商人這一概念再法律適用中的核心地位,而不是依商事行為的客觀性質確定商事主體。從事德國商法典第1條明確列舉的若干種業務的個人或企業,自該項業務活動開始時,毫無例外的被賦予商人身份,稱為「法定商人」;如某人從事的業務未包括在商法典第1條明確列舉的范圍之內,但由於其規模較大,從而需要採取某種商業組織形式,那麼根據商法典第2條的規定,只要在商事登記簿上登記,則被視為商人,稱為注冊商人;農、林業的經營者可以但不是必須進行登記,稱為自由登記商人。此外法定商人某些業務規模很小的稱為小商人,商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合夥或者公司。[9]瑞士債法也是採用主觀主義原則規定商事主體的一個典型。依該法第934條第一項規定,從事商業,製造業及其它以商人的經營方法營業並將其商號注冊登記為商人。
D. 德國商法典的目錄
第一編 商人的身份(第1條至第104條)
第一章 商人(第1條至第7條)
第二章 商業登記簿(第8條至第16條)
第三章 商號(第17條至第37a條)
第四章 商業賬簿(廢止)
第五章 經理權和代辦權(第48條至第58條)
第六章 商業輔助人和商業學徒(第59條至第83條)
第七章 代理商(第84條至第92c條)
第八章 商事居間人(第93條至第104條)
第二編 公司和隱名合夥(第105條至第237條)
第一章 無限公司(第105條至第160條)
第一節 公司的設立(第105條至第108條)
第二節 股東相互間的法律關系(第109條至第122條)
第三節 股東與第三人的法律關系(第123條至第130b條)
第四節 公司的解散和股東的退股(第131條至第144條)
第五節 公司的清算(第145條至第158條)
第六節 消滅時效,責任的時間限制(第159條、第160條)
第二章 兩合公司(第161條至第177a條)
第三章 隱名合夥(第230條至第237條)
第三編 商業賬簿(第238條至第3400條)
第一章 對所有商人的規定(第238條至第263條)
第一節 簿記,財產目 錄(第238條至第241條)
第二節 開始資產負債表,年度決算(第242條至第256條)
第一目 一般規定(第242條至第245條)
第二目 列示規定(第246條至第251條)
第三目 估價規定(第252條至第256條)
第三節 保管和提示(第257條至第261條)
第四節 州法(第262條、第263條)
第二章 對資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兩合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補充規定(第264條至第335條)
第一節 資合公司的年度決算和局狀報告(第264條至第289條)
第一目 一般規定(第264條、第265條)
第二目 資產負債表(第266條至第274a條)
第三目 損益表(第275條至第278條)
第四目 估價規定(第279條至第283條)
第五目 附錄(第284條至第288條)
第六目 局狀報告(第289條)
第二節 康采恩決算和康采恩局狀報告(第290條至第315條)
第一目 適用范圍(第290條至第293條)
第二目 合並的范圍(第294條至第296條)
第三目 康采恩決算的內容和形式(第25r7條至第299條)
第四目 完全合並(第300條至第307條)
第五目 估價規定(第308條、第309條)
第六目 按股合並(第310條)
第七目 被聯系企業(第311條、第312條)
第八目 康采恩附錄(第313條、第314條)
第九目 康采恩局狀報告(第315條)
第三節 審查(第316條至第324條)
第四節 公開(提交登記、在《聯邦公報》上公告),公布和復制,由登記法院審查(第325條至第329條)
第五節 對格式和其他規定發布行政法規的授權(第330條)
第六節 處罰和罰鍰的規定,罰款(第331條至第335條)
第三章 對登記合作社的補充規定(第336條至第339條)
第四章 對特定營業部類的企業的補充規定(第340條至第3410條)
第一節 對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的補充規定(第340條至第3400條)
第一目 適用范圍(第340條)
第二目 年度決算,局狀報告,中間決算(第340a條至第340d條)
第三目 估價規定(第340e條至第340g條)
第四目 貨幣的換算(第340h條)
第五目 康采恩決算,康采恩局狀報告,康采恩中間決算(第340i條、第340j條)
第六目 審查(第340k條)
第七目 公開(第3401條)
第八目 處罰和罰鍰的規定,罰款(第340m條至第3400條)
第二節 對保險企業的補充規定(第341條至第3410條)
第一目 適用范圍(第341條)
第二目 年度決算,局狀報告(第341a條)
第三目 估價規定(第341b條至第341d條)
第四目 保險技術准備金(第341e條至第341h條)
第五目 康采恩決算,康采恩局狀報告(第341i條、第341j條)
第六目 審查(第341k條)
第七目 公開(第3411條)
第八目 處罰和罰鍰的規定,罰款(第341m條至第3410條)
第五章 私人提出賬目 委員會,提出賬目 咨詢委員會(第342條、第342a條)
第四編 商行為(第343條至第475h條)
第一章 一般規定(第343條至第372條)
第二章 商業買賣(第373條至第382條)
第三章 行紀營業(第383條至第406條)
第四章 貨運營業(第407條至第452d條)
第一節 一般規定(第407條至第450條)
第二節 搬家貨物的運送(第451條至第451h條)
第三節 以不同種類的運輸工具運送(第452條至第452d條)
第五章 運輸代理營業(第453條至第466條)
第六章 倉庫營業(第467條至第475h條)
第五編 海商(第476條至第905條另行刊載)
E. 《德國商法典》規定了公司的種類和形式主要有哪些
依照來1897年的德國商法典,自公司主要分為三大類。
一、個體企業
二、人員組合公司
包括(無限責任公司、兩合公司、有限責任兩合公司、靜止公司、民法公司、合夥公司)
三、資本組合公司
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
具體注冊形式有數十多種。
F. 德國商法的介紹
德國著名私法學者卡納里斯教授所著《德國商法》一書,系德國商法學界公認的版本領域最有價權值的教科書和學術著作之一,並被包括譯者曾就讀的法蘭克福大學在內的多所德國高校列為商法學課程的重要教學參考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和認同度。
G. 德國商法典的內容簡介
《德國民法典》是德意志帝國1896年8月18日公布並自1900年1月1日施行的一部民法典,它是繼專1804年《法國民法典》(《拿破屬侖法典》)之後,資本主義國家又一部重要的民法典。這部法典公布至今已有一百餘年,已經過多次修訂,有時甚至是重大的修訂,包括條文的廢止和增添,但它的基本結構、基本內容和條文順序的編排都沒有發生改變。至今它仍是德國民法最重要的基礎和最重要的淵源。《德國民法典》體系完整,概念科學,字義准確,對20世紀各國制定的民法典有重大影響。瑞士、奧地利、日本、東歐各國和中華民國時期的民法典的制定都在不同程度上參照了《德國民法典》。
H. 你好,能將德國商法典也發一份給我嗎謝謝! [email protected]
你好,辛苦你,給我發一份德國商法典好嗎
I. 法國商法和德國商法的異同
法國商法典和德國商法典
(一)法國商法:
1.立法基點的客觀主義:其一,這一立法體系強調商行為概念的基礎作用,並試圖依此確定商主體的范圍、商法的適用范圍和商法規則體;其二,這一立法體例強調商事主體資格對於商行為的依存性
2.發展與現狀:第一,原法典大多數條款都已經廢除或修改,特別是頒布了眾多商事單行法;第二,在立法基點上,從單純的客觀主義轉向折中主義;第三,加強對商行為的特別調控和專門規范。
(二)德國商法:
基本內容:
(1)立法基點的主觀主義,又稱「新商人主義」:其一,這一立法體系強調商事主體的資格確定,並將其作為商法適用的一般;其二,這一立法體系強調對商行為內涵的一般概括,並通過「營業」概念的引入,使之成為商人身份確定的基本標准;其三,這一立法體例強調商法中對一切商事關系具有普遍適用意義的基本規則的抽象,從而形成科學的「總——分」結構。
異同
1.法國商法典:1807年頒布。4編共648條。在拿破崙指導下制定,開大陸法系民商分立的先河。
德國商法典:1897年頒布,1900年同民法典同時生效。4編共905條。
2.法國商法法系和德國商法法系
法國商法法系:行為主義和客觀主義為特徵。
只要行為活動屬於商行為、其行為人就是商人,則適用商法。 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巴西、阿根廷等。
德國商法:屬人主義和主觀主義。
商人是商法的中心,同一行為,商人為之則適用商法,若非商人為之則適用民法或其他法律。奧地利、瑞典、挪威、丹麥、清末的中國。
J. 哪裡可以下載德國商法典(中文版)
這是杜景林 盧諶翻譯的
http://wenku..com/view/93bd6228915f804d2b16c17a.html
還有楊繼 翻譯的。我沒回有找到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