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無必要

民法典無必要

發布時間: 2020-12-29 13:37:27

A. 請問非婚同居寫入民法典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是什麼

必要性指某件事應該要做或必須做,可行性對做這件事的內外條件是否具備,以及做這件事的結果分析。

B. 法國民法典上的這句話表述的歸責原則到底是嚴格責任呢還是過錯責任呢

通說認為,法國和德國的合同歸責原則主采過錯責任,而英美法和我國合同法采嚴格責任。當然,爭論亦有之,在我國,人大法工委的立法者和梁慧星先生均主張嚴格責任,崔建遠老師主張過錯推定,王利明老師似乎也有主張過錯責任的傾向。
關於該法條,首先,可做這種分析。若去掉「不能證明其不履行債務系由於有不能歸究於其本人的外來原因」和「如有必要」,即「凡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即使在其本人方面並無任何惡意,均受判支付損害賠償。」這時,為嚴格責任無異議。相信你能看出,第一個限制條件為免責事由、不可抗力或者情事變更等(外來原因),還加上第二個限制條件「如有必要」,可見承擔無過錯責任之嚴苛。
其次,嚴格責任不考慮過錯。而依據該條文的表述,「即使在其本人方面並無任何惡意」中的「即使」和「並無」,能夠讓我們體會立法者的價值判斷。對比中國合同法第107條,能夠讓你體會嚴格責任的表述。你也可再對比學理上對嚴格責任的定義,一般為「無論債務人有無過錯」。據此,可以大膽地得出一個見解,即提到過錯而又沒用「無論、不管」等詞限定,就應該是過錯責任。我想提醒一點的是,通說認為過錯推定是涵蓋於過錯責任中的,不可狹義理解。當然,這個也有爭論,也有學者認為過錯推定是一個獨立的規則制度,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價值。
最後,法國民法典於1804年通過,其實正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自然法思想統治法國。它是法國大革命的產物,而法國大革命之徹底性又豈非英國能比擬。這時的民法三大原則,即過錯責任、所有權絕對、私法自治既是法律(不限於私法)最重要的原則,又是政治主張和思想武器。該立法背景也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條文。
上述淺見,不知能否解惑。民法博大精深,共勉!

C. 民法典在我國制定的必要性和作用是什麼

號稱是社會主義法制國家,能沒有民法典嗎?

D.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正當防衛人應該

防衛超過必要限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不應有的傷害是指超過必要限度部內分。
容《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E.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不應有的傷害是指

防衛超過必要限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不應有的傷害是指超過必要限度部分回。
《刑法》第二十答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對正在進行行凶、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採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於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F.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對因緊急避險但緊急避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而應承擔民事責任的

  1. 民法通來則第一百二十九條因源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或者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因緊急避險採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2. 民通意見第156條:因緊急避險造成他人損失的,如果險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為人採取的措施又無不當,則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

G. 正當防衛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酌情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不法侵害行為是否具有較大版的人身危權險性和社會危害性,防衛人與侵害人的個人具體情況,防衛人所保護權益的大小,防衛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環境條件。

《刑法》第二十條,正當防衛,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7)民法典無必要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特殊正當防衛不適用於非暴力犯罪以及作為一般違法行為的暴力行為。

條文中的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主要是對暴力犯罪的列舉,其中的殺人限於故意殺人。對刑法規定的轉化型殺人、搶劫等能否進行特殊正當防衛,應具體分析,關鍵在於是否嚴重危及人身安全,而不能以其行為最終成立何種罪名為標准得出結論。

行凶是殺人與重傷界限不清的暴力犯罪。對於暴力造成一般重傷的,不包含在行凶之內。

H. 中國民法典編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重新啟動民法典編纂對於依法治國的重要性

1、 形成完備的民商事法律規范體系的要求

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其中,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以及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在民事及商事領域就需要制定民法典,從而使民事活動、商事活動由一整套系統的、完備的、具有邏輯體系的法律來進行規范。

2、 完善市場經濟法律制度的要求

四中全會決定還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而市場經濟法律制度是民法典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依法治國需完善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同樣意味著要加快民法典的制定。

3、 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要求

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范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推進嚴格司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健全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

而民法是規范民事主體行為的規則,民事主體無論在經濟活動中如訂立和履行合同,還是家庭生活中如結婚、離婚,均應遵循。如發生民事糾紛,訴請法院裁判時,法院應以民法作為裁判基準 。因此,通過制定民法典,統一裁判規則,從而使民事案件審理有統一的裁判基準,進而實現「讓人民群眾從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4、對全民進行法律教育的要求

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發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民法典規定民事生活、商事活動的行為規則,並為法院裁判案件提供法律依據。通過將現行的民法通則及各民事單行法進行科學、系統編纂形成民法典後,必將成為對全民進行民商事法律教育的教科書,也會是增強全民法治道德底蘊、強化規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的有效規范和指引。

二、 重新啟動民法典編纂的可行性

1、 市場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

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經濟社會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已確立,市場經濟領域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 雖然中國的市場經濟還不完善,但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充分證明了中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活力和生命力。

2、 公民的法律素養在不斷提高

經過「六五」普法,公民的法律素養在不斷提高,公民的權利意識及義務意識在不斷增強,公民懂法、守法、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行為。

3、 法學理論研究已很深厚

民法典第三次編纂從1979年開始至今已30多年,在這30多年時間里,中國民法學界以梁慧星教授、江平教授、王利民教授等為代表的民法學家們進行了持之以恆、深入、細致的研究,發表了大量的學術文章及著作。對幾種代表性的編纂思路和方案,以及民法典編纂中的一些重大問題,也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論證,法律研究深厚,成果卓著。

4、法學教育培養了大量的人才

30多年的法學教育,培養了大量的法學人才,人才儲備充分。

5、司法審判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中國在民商事方面30多年的司法審判,積累了大量的審判經驗,也培養了大批具有豐富經驗的民商事法官。同時,法官對於民商事法律規則的不足及各單行法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也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

6、其他國家的經驗可資借鑒

目前已編纂了民法典的國家及民法典有: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瑞士民法典、荷蘭民法典、俄羅斯民法典、蒙古民法典、越南民法典、哈薩克民法典、吉爾吉斯斯坦民法典、土庫曼民法典等。據中南政法學院民法典研究所的統計,現在世界上有113個國家有民法典。其中,歐洲32國,南北美洲24國,非洲34國,亞洲23國。此外,還有若干國家正在制定民法典。 中國在制定民法典方面,有大量可資借鑒的經驗。

7、 民法典編纂已具備良好的基礎

在梁慧星、鄭成思、王利明、巫昌楨、唐德華、費宗禕起草的專家建議稿基礎上,經過討論形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徵求意見稿),已於2002年12月提交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了第一次審議,並在新聞媒體予以了公布。在此基礎上,結合2002年之後中國民事、商事領域發展的實際,重新啟動民法典的編纂已具備了良好的基礎。

I. 離婚後你會後悔嗎民法典草案擬設「離婚冷靜期」制度,你覺得有必要嗎

女人離婚大部分人抄都襲是因為忍無可忍,甚至有的是被拋棄的。男人離婚很多是脾氣暴躁或者有外遇,而且往往離婚後馬上組建新家庭,發現後面的老婆跟前妻比差遠了,但是也只能將就著過了。

民法典草案擬設「離婚冷靜期」制度,離婚後設一個月冷靜期。雖然專家委員有提議家暴行為可以立刻離婚,但還是很多人反對。

熱點內容
社區道德講堂內容 發布:2025-10-11 00:38:32 瀏覽:73
國際經濟法立法淵源 發布:2025-10-11 00:32:51 瀏覽:95
經濟法的四大宗旨 發布:2025-10-11 00:21:59 瀏覽:684
南通法院脫 發布:2025-10-11 00:16:16 瀏覽:245
佛山怎樣申請法律援助律 發布:2025-10-11 00:15:36 瀏覽:98
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學 發布:2025-10-10 23:54:44 瀏覽:244
14年二建法規 發布:2025-10-10 23:45:38 瀏覽:332
酒店起火法律責任 發布:2025-10-10 23:41:07 瀏覽:111
以行政法規分為 發布:2025-10-10 23:03:03 瀏覽:499
唐帥律師 發布:2025-10-10 22:54:18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