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第38條

民法總則第38條

發布時間: 2020-12-30 21:01:54

Ⅰ 法定代表人和法人代表的區別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與自然人不同,是種無生命的社會組織體,法人的實質,是一定社會組織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法定代表人」是一個確定的法律概念,它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沒有正職的,由主持工作的副職負責人擔任法定代表人,設有董事會的法人,以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沒有董事長的法人,經董事會授權的負責人可作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企業法人的利益,按照法人的意志行使法人權利。法定代表人在企業內部負責組織和領導生產經營活動;對外代表企業,全權處理一切民事活動。法定代表人的權力,是由法人賦予的,法人對法定代表人的正常活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是代表人的行為超出法人授予的權利范圍,法人就可能為其承擔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六條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組織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是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Ⅱ 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

您好復,《憲法》第38條規定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人格尊嚴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名譽、姓名、肖像權不容侵犯的權利。基本內容包括:(1)公民享有姓名權。公民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2)公民享有肖像權。《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3)公民享有名譽權。名譽權是公民要求社會和他人對自己的人格尊嚴給予尊重的權利。(4)公民享有榮譽權。公民因對社會有所貢獻而得到的榮譽稱號、獎章、獎品、獎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5)公民享有隱私權。隱私是公民個人生活中不想為外界所知的事,他人不得非法探聽、傳播公民的隱私。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Ⅲ 什麼叫 授權法人

法人就是來能夠像獨立的源自然人一樣,獨立承擔債務、買賣等民間活動的組織。要想明白法人的含義,需要知道法人的四個特點:①法人是一種社會組織,如行政村(一般稱為「村委會」)、公司、協會等。②法人享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③法人具有獨立的財產。④法人能夠獨立地承擔民事責任。

Ⅳ 現在新婚姻法中小孩的選擇權是8周歲嗎

1993年施行抄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5條規定:「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該規定成為法院考慮10周歲以上子女意見確定撫養權的直接依據。

Ⅳ 民法總則第37.38.39條對應民法通則第幾條

可能圖片看不清,但是明確說一下,民法總則37、38、39條,沒有與之對應的民法通則條款,也就是說是全新的。

Ⅵ 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

《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人格尊嚴是指與人身有密切聯系的名譽、姓名、肖像權不容侵犯的權利。基本內容包括:

1、公民享有姓名權。公民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法律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2、公民享有肖像權。《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公民享有名譽權。名譽權是公民要求社會和他人對自己的人格尊嚴給予尊重的權利。

4、公民享有榮譽權。公民因對社會有所貢獻而得到的榮譽稱號、獎章、獎品、獎金等,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

5、公民享有隱私權。隱私是公民個人生活中不想為外界所知的事,他人不得非法探聽、傳播公民的隱私。

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的意思。民法學理上,有認為人格尊嚴是具有倫理性品格的權利,是主體對自己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統一,是對個人價值主客觀評價的結合。

也有認為人格尊嚴是一般人格權的內容之一,也是一般人格權的最重要內容,是指民事主體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最起碼社會地位並且受到他人和社會的最基本尊重,是民事主體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與其在社會上享有的最起碼尊重的結合。

(6)民法總則第38條擴展閱讀:

從邏輯體繫上看,民法總則對人格權的一般原則作出了規定,如果對人格權沒有在分則中像物權、合同、侵權責任、婚姻家庭以及繼承那樣設立分編,在邏輯上是有問題的;從立法內容上看,人格權立法只有總則中的一般性規定。

而沒有對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人身自由權、個人信息權等內容作出具體規定。

因此,也應該在民法分則中規定專門的人格權分編,規定人格權的具體內容,在人民知道自己享有哪些人格權的基礎上,能夠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享有的這些人格權究竟有哪些權利內容,怎樣行使好自己的人格權。

從人格權保護的措施上看,民法總則僅僅規定了一般規則,還需要規定具體的保護措施,使人民享有的人格權能夠得到落實,使人民在人格尊嚴、人格地位以及具體人格權方面,得到人格權所體現的實實在在的實惠。

很多國家通過立法的修改或者司法判例完善了人格權制度,人格權的具體類型不斷豐富,新的人格權類型不斷加入到人格權大家庭,特別是隱私權、名譽權以及人格尊嚴等。時至今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節、成章甚至成編

。民法總則專設「民事權利」一章,民法典分則將對該章中列舉的各種民事權利進行規定和細化,物權、債權、婚姻(親權和親屬權)、繼承權都將有獨立的編來進行細化,股權將有專門的公司法、證券法加以規定。

但如果被該章列為最重要的人格權沒有獨立的編來加以規定和細化,就是不合理的。人格權不僅應當獨立成編,而且,根據民法總則「民事權利」一章對各種將要在分編中予以細化規定的主要民事權利的排列順序,人格權應當作為總則編之後的第一編。

Ⅶ 掛名法人代表有什麼風險

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二十條 股東禁止行為

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

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7)民法總則第38條擴展閱讀: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徵: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種社會組織,是一種集合體,是由法律賦予法律人格的組織集合體。

這是法人與自然人的根本區別。它可以是個人的集合體,也可以是財產的集合體。不以組織集合體名義出現在民事主體的,不能為法人。

二、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和行使民事權利,設定和承擔民事義務。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從法人成立時產生,到法人終止時消滅。

三、依法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它有自己獨立的權益,可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權利和承擔義務。

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可否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是區別法人組織和其它組織的重要標志。《民法總則》第60條規定,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Ⅷ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營利法人的權力機構職權有哪些

一、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營利法人的權力機構職權的規定
第八十條【營利法人權力機構】營利法人應當設權力機構。
權力機構行使修改法人章程,選舉或者更換執行機構、監督機構成員,以及法人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二、營利法人的權力機構職權的具體行使
(一)公司章程變更要經過哪些程序?
1、提議修改公司章程。
一般由董事會提出修改建議。董事會是公司經營的決策機構,對公司經營情況以及章程的執行和變化情況較為了解,能夠對公司章程的修改提出具有積極意義的建議。根據《公司法》第47條和109條的規定,董事會召集股東(大)會。但是修改公司章程事關公司發展的大局,不得以會間的臨時動議提出。如果董事會怠於提出修改公司章程的提議,股東可以提出修改提議。並且在董事會不主持和召集股東(大)會情況下,股東可以自行召集和主持臨時股東(大)會。有限責任公司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可以提議召開以及召集和主持臨時股東會;股份有限公司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提議召開以及召集和主持臨時股東大會。
2、將修改公司章程的提議通知股東。
公司章程修改屬於股東(大)會會議審議事項。有限責任公司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全體股東;股份有限公司應於會議召開二十日前通知各股東,臨時會應當於會議召開十五日前通知各股東,發行無記名股票的,應當於會議召開三十日前公告。負責通知義務的主體,一般是董事會。但是在監事會或者股東召集和主持股東(大)會時,則由其通知。
3、股東(大)會決議。
一般情況下修改公司章程需要股東(大)會決議。公司章程修改屬於股東(大)會的法定職權。我國公司法第38條和100條規定了股東(大)會修改公司章程的職權。有限責任公司章程修改需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修改需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但是,有些情況下公司章程修改並不需要股東會決議。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對公司章程的此項修改不需要再由股東會表決。
4、種類股股東的同意。
根據《公司法》第130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發行記名股票、無記名股票和其他種類的股票。當公司章程的修改涉及到種類股股東的利益時,我國公司法沒有規定章程修改需要經過種類股股東同意這一程序。
5、特定章程變更事項應經主管機關審批。
股東大會決議通過的章程變更事項應經主管機關審批的,需報主管機關批准。
6、特定章程變更事項的公告。
章程變更事項屬於法律、法規要求披露的信息,按規定予以公告。比如經營范圍是章程必須記載事項,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應當予以公告。《證券法》第67條第1項規定:公司的經營方針和經營范圍的重大變化,應當予以公告。
7、公司章程變更登記。
公司章程變更後,公司董事會應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司變更登記事項涉及公司章程的,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提交由公司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修改後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公司章程修改未涉及登記事項的,公司應當將修改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送公司登記機關備案。【延伸閱讀】公司法注冊資本公司章程公司設立。
(二)執行機構的職權的行使
1、執行機構的性質
有限責任公司的執行機構是董事會或執行董事。它是由股東選舉產生的,對內執行公司業務,以外代表公司的常設性機構。
2、董事會的職權
我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會行使的職權包括:
(1)負責召集股東會,並向股東會報告工作;
(2)執行股東會的決議;
(3)決定公司的經營計劃和投資方案;
(4)制訂公司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策方案;
(5)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和補虧損方案;
(6)制訂公司增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方案;
(7)擬訂合同合並、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的方案;
(8)決定公司內部管理機構的設置;
(9)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經理(總經理),根據經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經理、財務負責人,決定其報酬事項。
(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3、董事會的組成
董事會由股東會選舉的董事組成。董事會由股東會選舉的董事組成。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董事會由3-13名董事構成。
兩個以上的國有企業或者其他兩個以上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其董事會成員中應當有公司職工代表。董事會設董事長1人,可以設副董事長1-2人。董事長、副董事長的產生辦法有公司章程規定。董事長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4、董事任期和解除
董事任期有公司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3年。董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在董事任期屆滿前,股東會不得無辜解除其職務。
(三)企業監督機構成員職權
根據現行有效的《公司法》,監事或者監事會的職責如下:
1、檢查公司財務;
2、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出罷免的建議;
3、當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行為損害公司的利益時,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予以糾正;
4、提議召開臨時股東會會議,在董事會不履行本法規定的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職責時召集和主持股東會會議;
5、向股東會會議提出提案;
6、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對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提起訴訟;
7、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以上第6款中所提及的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是指:在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情況下,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針對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的訴訟。
監事可以列席董事會會議,並對董事會決議事項提出質詢或者建議。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公司的監事發現公司經營情況異常,可以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費用由公司承擔。
根據以上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營利法人的權力機構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是營利性的法人,必然會有執行機構,其職權是掌控企業的運營,對其他職位的職位的職員有選舉或者是更換的權利,在具體落實時,是根據企業高管是否有相關資質決定的。

熱點內容
幹部選拔任用條例修訂 發布:2025-10-10 01:46:36 瀏覽:69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 發布:2025-10-10 01:45:46 瀏覽:820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最新 發布:2025-10-10 01:36:18 瀏覽:67
缺乏道德的例子 發布:2025-10-10 01:15:15 瀏覽:302
准則於條例談心談話 發布:2025-10-10 01:02:46 瀏覽:685
八級專業英語法律碩士 發布:2025-10-10 00:32:54 瀏覽:677
中級經濟法預算 發布:2025-10-10 00:25:18 瀏覽:309
浙江法律碩士點 發布:2025-10-10 00:12:08 瀏覽:758
司法所實習日誌 發布:2025-10-10 00:12:04 瀏覽:701
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同工同酬 發布:2025-10-10 00:11:12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