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重復凍結刑法

重復凍結刑法

發布時間: 2020-12-30 21:46:24

⑴ 凍結財產屬於刑事處罰嗎

  1. 凍結財產不屬於刑事處罰。屬於民事或刑事中關於財產強制的一種措施。

  2. 刑法版第三十二條至第權三十五條規定了我國目前的刑罰種類和適用方法:

    (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

    (3)適用方法:附加刑可與主刑同時適用,也可獨立適用。附加刑中的「驅逐出境」只針對犯罪的外國人適用。

⑵ 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的刑法條文

《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罪】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非法處置查封、扣押、財產罪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我國民事訴訟法第102條規定了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處罰。在民事訴訟中,查封是一種臨時性的執行措施,是將作為執行對象的財產貼上法院的封條不準任何人擅自處理和移動。查封的目的在於促使被執行人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以實現申請人的權利。查封的財產,可以由義務人自行保管或異地保管。
扣押也是一種臨時性的執行措施,是把被執行人的財產運到一定的場所,不準被執行人對該財產使用和處分。扣押的財產一般是便於移動的物品。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一般應妥善保管所扣押的財產,也可以勻由有關單位或個人保管。
凍結主要是針對被執行人的存款而採取的一項執行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進行訴訟保全或強制執行時,對被執行人在銀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機構的存款所採取的不取和轉移的強制措施。凍結的目的,在於確保執行文書所確定的權利的實現,督促義務人及時履行執行文書所確定的義務。
對已由法院採取財產保全或其他限制處分權的執行措施的財產所為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勢必妨害生效裁判的執行。因此,應依法給予民事制裁,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國家安全機關的偵查人員、人民檢察院辦理自偵案件的偵查人員可以採用扣押措施。與民事訴訟不同,在勘驗和搜查中,扣押的目的在於保全證據,以免證據消失或者毀滅。扣押的財產是那些可以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物品和文件。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行使查封、扣押、凍結權的只能是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採用扣押、查封、凍結措施,但此時採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為了調查核實證據進行的庭外調查。對於司法機關已經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任何人和單位不得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這方面表現為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的對象只能是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所謂「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是指司法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履行法律規定的手續而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根據本法總則的規定,這里的財產既包括財物也包括款項。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是在司法機關內部還是在行為人控制的或者其他場所,對構成本罪沒有影響。在這里,所謂隱藏,是指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隱蔽、藏匿起來,意圖不使司法機關發現的行為。所謂轉移,是指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改換位置,從一處移至另一處,意圖使司法機關允於查找、查找不到或者使其失去本應具有的證明效力的行為。所謂變賣,是指違反規定,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出賣以換取現金或其他等價物的行為。所謂毀損,是指將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 的財產進行損傷、損毀,使之失去財物或者證據價值的行為。只有情節嚴重的才構成本罪。
本罪是選擇性罪名,可依行為人實際所實施的行為認定罪名。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單位也可成為本罪的主體。
(四)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這方面表現為故意,即具有明知犯罪而為之的心理。對於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財產,司法機關已向被執行人發放了通知書,被執行人已喪失了部分處分權,這是被執行人明知的,但仍採取隱藏、轉移、變賣、故意毀損的手段處分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明顯的故意,但是過失不構成本罪。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笫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

依據年10月26日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關於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如下:

1、第一百四十四條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2、第一百四十五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3)重復凍結刑法擴展閱讀

依據《凍結涉案款物工作規定》中關於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財產規定如下:

1、第四條 人民檢察院扣押、凍結、保管、處理涉案款物,必須嚴格依法進行。嚴禁以虛假立案或者其他非法方式扣押、凍結款物。對涉案單位私設賬外資金但與案件無關的,不得扣押、凍結,可以通知有關主管機關或者其上級單位處理。嚴禁扣押、凍結與案件無關的合法財產。

2、第五條 嚴禁在立案之前扣押、凍結款物。立案之前發現涉嫌犯罪的款物,如果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及時立案,並採取扣押、凍結措施,以保全證據和防止涉案款物轉移。

個人或者單位在立案之前向人民檢察院自首時攜帶涉案款物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接收,並向自首人開具接收憑證,根據立案和偵查情況決定是否扣押、凍結。

人民檢察院扣押、凍結涉案款物後,應當對案件及時進行偵查,不得在無法定理由情況下撤銷案件或者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⑷ 刑事訴訟法查封,扣押的規定有哪些

《刑訴法》第一百三十九條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 當查封、扣押;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

《刑訴法》第一百四十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查封、扣押財物、文件持有人 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刑訴法》第一百四十一條 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經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 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不需要繼續扣押的時候,應即通知郵電機關。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二十二條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 文件,應當查封、扣押;但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持有人拒絕交出應當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的,公安機關可以強制查封、扣押。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二十八條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子郵件、電報,經查明確實與案 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退還原主或者原郵電部門、網路服務單位;原主不明確的,應當採取 公告方式告知原主認領。在通知原主或者公告後六個月以內,無人認領的,按照無主財物處理,登記後上繳國庫。

《高檢規則》第二百三十二條 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需要向本轄區以外的有關單位和個人調取物證、書證等證 據材料的,辦案人員應當攜帶工作證、人民檢察院的證明文件和有關法律文書,與當地人民檢察院聯系,當地人民檢 察院應當予以協助。

必要時,可以向證據所在地的人民檢察院發函調取證據。調取證據的函件應當註明取證對象的具體內容和確切 地址。協助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函件後一個月內將調查結果送達請求的人民檢察院。

(4)重復凍結刑法擴展閱讀:

財產保全中的查封、扣押、凍結規定

保管問題:

(1)人民法院在財產保全中採取查封、扣押、凍結財產措施時,應當妥善保管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不宜由人民法院保管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保全人負責保管;

(2)不宜由被保全人保管的,可以委託他人或者申請保全人保管;

(3)查封、扣押、凍結擔保物權人佔有的擔保財產,一般由擔保物權人保管;由人民法院保管的,質權、留置權不因採取保全措施而消滅。

對申請保全人或者他人提供的擔保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辦理查封、扣押、凍結等手續。

2、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規定

(1)財產保全進入執行程序

保全裁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撤銷或者解除,進入執行程序後,自動轉為執行中的查封、扣押、凍結措施,期限連續計算,執行法院無需重新製作裁定書,但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的除外。

(2)查封扣押凍結的期限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兩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年。

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的期限。

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職權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

(3)其他

在執行中,被執行人通過仲裁程序將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確權或者分割給案外人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執行程序的進行。案外人不服的,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異議。

3、參與分配的規定

(1)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

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

(2)當事人不同意移送破產或者被執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不受理破產案件的,執行法院就執行變價所得財產,在扣除執行費用及清償優先受償的債權後,對於普通債權,按照財產保全和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先後順序清償。

⑸ 刑法314條中規定的隱藏、轉移、變賣、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數量是多少時被認定為刑事案

個人認為,對這一罪名的犯罪情節輕重考量並不僅僅限於財產的具體數量,可以參考一下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1998年4月8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1998年4月25日起施行。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七日關於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為正確適用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保證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執行,現就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第一條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規定的「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並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第二條 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第三條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一)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被清點並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二)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在執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致使判決、裁定無法執行的;(三)以暴力、威脅方法妨害或者抗拒執行,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四)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圍困、扣押、毆打執行人員,致使執行工作無法進行的;(五)毀損、搶奪執行案件材料、執行公務車輛和其他執行器械、執行人員服裝以及執行公務證件,造成嚴重後果的;(六)其他妨害或者抗拒執行造成嚴重後果的。第四條 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實施本解釋第三條所列行為之一,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對該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第五條 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本解釋第三條第(三)、(四)、(五)、(六)項規定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六條 暴力抗拒人民法院執行判決、裁定,殺害、重傷執行人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定罪處罰。第七條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人民法院管轄。第八條 人民法院在執行判決、裁定過程中,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認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人的行為已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依法移送行為發生地的公安機關立案查處。人民法院依法對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人定罪判刑,先行司法拘留的日期應當折抵刑期。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日期:1998年04月17日 實施日期:1998年04月17日 (中央法規)

⑹ 刑事罰金沒有交,被法院二次凍結了,法院算不算違法,怎麼辦

你好!法院凍結是強制手段,是合法的。怎麼辦?你應該履行法院的判決結果,只有這樣才能解凍。

⑺ 查詢凍結條款刑事

《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條: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凍結被告人的財產。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採取保全措施,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四十二條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
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第一百四十三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第一百七十三條: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
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
人民檢察院決定不起訴的案件,應當同時對偵查中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解除查封、扣押、凍結。對被不起訴人需要給予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或者需要沒收其違法所得的,人民檢察院應當提出檢察意見,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有關主管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一百九十一條: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第二百三十四條: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並製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以後,有關機關應當根據判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進行處理。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繳國庫。
司法工作人員貪污、挪用或者私自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第二百八十條:對於貪污賄賂犯罪、恐怖活動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緝一年後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公安機關認為有前款規定情形的,應當寫出沒收違法所得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
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應當提供與犯罪事實、違法所得相關的證據材料,並列明財產的種類、數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凍結的情況。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扣押、凍結申請沒收的財產
第二百八十二條:人民法院經審理,對經查證屬於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應當裁定予以沒收;對不屬於應當追繳的財產的,應當裁定駁回申請,解除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對於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規定作出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上訴、抗訴

⑻ 刑事訴訟法解除凍結法條的規定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中凍結條款的法律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九條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當查封、扣押;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

第一百四十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查封、扣押財物、文件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第一百四十一條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經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不需要繼續扣押的時候,應即通知郵電機關。

第一百四十二條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第一百四十三條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8)重復凍結刑法擴展閱讀:

一、刑訴法對查封的規定還有:

在偵查活動中發現的可用以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各種財物、文件,應當查封、扣押;

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文件,不得查封、扣押。

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要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調換或者損毀。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應當會同在場見證人和被查封、扣押財物、文件持有人查點清楚,當場開列清單一式二份,由偵查人員、見證人和持有人簽名或者蓋章,一份交給持有人,另一份附卷備查。

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經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

二、辨認的規定

辨認的決定權: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進行辨認,應當經檢察長批准。

辨認的主持者不得少於2名偵查人員。

混雜辨認規則:公安機關:犯罪嫌疑人(7人);

犯罪嫌疑人照片(10張);物品(5件);

場所、屍體等特定辨認對象,或者辨認人能夠准確描述物品獨有特徵的,陪襯物不受數量的限制。

檢察院:犯罪嫌疑人、被害人(5到10人);照片(5到10張);物品(5件),照片(5張)。

⑼ 公安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期限是多長時間法律依據

一、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二、詳細條紋規定 :

《最高院關於人民法院民事執行中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規定 》

1.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凍結被執行人的銀行存款及其他資金的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查封、扣押動產的期限不得超過一年,查封不動產、凍結其他財產權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2.申請執行人申請延長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前辦理續行查封、扣押、凍結手續,續行期限不得超過前款規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3.第三十條 查封、扣押、凍結期限屆滿,人民法院未辦理延期手續的,查封、扣押、凍結的效力消滅。

熱點內容
幹部選拔任用條例修訂 發布:2025-10-10 01:46:36 瀏覽:697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 發布:2025-10-10 01:45:46 瀏覽:820
排污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最新 發布:2025-10-10 01:36:18 瀏覽:67
缺乏道德的例子 發布:2025-10-10 01:15:15 瀏覽:302
准則於條例談心談話 發布:2025-10-10 01:02:46 瀏覽:685
八級專業英語法律碩士 發布:2025-10-10 00:32:54 瀏覽:677
中級經濟法預算 發布:2025-10-10 00:25:18 瀏覽:309
浙江法律碩士點 發布:2025-10-10 00:12:08 瀏覽:758
司法所實習日誌 發布:2025-10-10 00:12:04 瀏覽:701
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同工同酬 發布:2025-10-10 00:11:12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