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上限點

刑法上限點

發布時間: 2020-12-31 02:32:31

❶ 我國刑法對限制死刑有哪些規定

應該在刑法規定的,具體如下:
(1)限制死刑適用條件。即死刑只適回用於罪行極其嚴重的答犯罪分子。所謂罪行極其嚴重,是指犯罪行為對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別嚴重,社會危害性極為巨大。
(2)限制死刑適用對象。即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3)限制死刑適用程序。即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的以外,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限制死刑執行制度。即對於應當判處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須立即執行的,可以判處死刑同時宣告緩期2年執行。
以上回答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❷ 刑法為什麼沒有規定刑事責任年齡上限

75周歲以上 可以從輕減輕 。 個別太老變成傻子的無辨認自己行為能力的人 按無行為能力人處理 無罪。

❸ 刑法規定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包括哪些

我國刑法規定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有三種:一、未成年人(主要是年滿14周歲的)。二、未完全喪失辨認與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三、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

❹ 詢問限制責任能力人在刑法中有何規定

我國刑法中沒有規定詢問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該如何處理,但是在刑事訴訟法中有所規定。
簡言之,詢問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的,如果是未成年人,在詢問時應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如果被詢問人是女性,同時應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詢問的如果是聾啞人,應當安排翻譯人員在場,其他的沒有特殊規定。

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六十九條
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嚴格限制適用逮捕措施。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決定逮捕,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對被拘留、逮捕和執行刑罰的未成年人與成年人應當分別關押、分別管理、分別教育。
第二百七十條
對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訊問和審判的時候,應當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或者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並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
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認為辦案人員在訊問、審判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可以提出意見。訊問筆錄、法庭筆錄應當交給到場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員閱讀或者向他宣讀。
訊問女性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有女工作人員在場。
審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其法定代理人可以進行補充陳述。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八十二條:
訊問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針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採取不同於成年人的方式;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外,應當通知其家長、監護人或者教師到場;訊問可以在公安機關進行,也可以到未成年人的住所、單位、學校或者其他適當的地點進行。
訊問聾、啞犯罪嫌疑人,應當有通曉聾、啞手勢的人參加,並在訊問筆錄上註明犯罪嫌疑人的聾、啞情況,以及翻譯人的姓名、工作單位和職業。
訊問不通曉當地語言文字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配備翻譯人員。

❺ 我國刑法規定獎品金額上限是多少

刑法不規定獎品金額上限。
相關法律規定消費時候抽獎的金額應當不高於5000

❻ 人大代表建議將刑法中有期徒刑上限提高到20年是怎麼回事

「建議將刑法中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到二十年,並對相關條款作出調整。」這是河南省檢察院檢察長蔡寧代表今年兩會領銜提出的議案。

對此,蔡寧建議將刑法中有期徒刑的上限提高到二十年。同時建議,對於有數罪並罰情形的,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現行刑法規定最高不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三十年(現行刑法規定最高不超過二十五年)。此外,相應提高有關犯罪追訴期限,並對各類犯罪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通過減刑、假釋實際執行的最低刑期適當提高。

❼ 刑法處罰有最高年齡限制嗎

刑法中適用刑法有最低年齡的限制,《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版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權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該條規定是指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除了第二款規定的幾項嚴重罪行外,不承擔刑事責任,也即不受刑事處罰。

最高年齡在刑法修正案(八)出台之前沒有,在修正案(八)出台之後,對於年滿75周歲的,在適用刑罰上有一定限制。
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審判的時候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不適用死刑,但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❽ 刑法中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定罪

年滿14不滿16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對刑法所規定的8項罪名負刑事責,其以外的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對所有犯罪承擔責任,只是量刑時會從寬,相關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十七條之一 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十八條【特殊人員的刑事責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熱點內容
法院職責作用 發布:2025-10-09 21:31:06 瀏覽:431
社會責任法律法規程序 發布:2025-10-09 21:20:18 瀏覽:500
仲裁調解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9 21:11:32 瀏覽:911
安全環保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9 21:11:30 瀏覽:386
勞動法36至44條 發布:2025-10-09 21:00:52 瀏覽:282
民法由羅馬 發布:2025-10-09 20:31:03 瀏覽:631
朝陽法院強制執行法官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09 20:29:11 瀏覽:892
八閩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9 20:22:47 瀏覽:223
環保處罰條例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300
道德經朗誦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