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刑法立案
❶ 刑法193條多少才立案
第一來百九十三條,貸款詐騙源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❷ 刑法九280條立案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二百八十條:
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印章罪;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罪;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
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偽造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偽造、變造居民身份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79刑法立案擴展閱讀:
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司法解釋:
符合共同犯罪的構成要件。第一,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的犯罪故意具有兩個因素:一是認識因素,指共同犯罪人不僅認識到自己在故意地實施犯罪,而且還認識到有其他犯罪人和自己一起共同配合實施犯罪。
二是意志因素,指共同犯罪人明知共同犯罪行為會造成某種危害社會的結果,並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危害結果發生。犯罪的共同故意,使共同犯罪人之間的行為彼此聯系,相互配合,成為一致的共同犯罪活動。
行為人明知是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而購買,雖然同偽造、變造者的主觀目的不同但在客觀上配合了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犯罪行為,主觀上是希望偽造、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危害結果發生,因而二者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
❸ 刑訴法立案的條件有哪些
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有犯罪事實發生。
二、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1、有犯罪事實發生有犯罪事實發生一是指客觀上存在著某種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包括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的犯罪和預備犯罪,只有犯罪思想和動機,甚至將其予以表露,均不能認為有犯罪事實發生。
二是指該犯罪事實有可靠材料證明,而絕非任何人的猜測、想像或者憑空捏造的事實。當然,在立案階段所要求的犯罪事實與刑法犯罪構成諸要件的事實應該有所不同。立案只是刑事訴訟開始的第一道程序,尚不可能要求具備能夠證實犯罪的一切情節和犯罪人是誰的證據才可以立案偵查。
這就明犯罪的諸要件的在立案階段往往不清楚,需要經過偵查才能進一步查實。這就明犯罪的諸要件在立案階段往往不清楚,需要經過偵查才能進一步查實。如果經過偵查、舉報的犯罪事實並不存在,則可以撤銷案件。
司法實踐中存在的「不破不立」、「先破後立」的做法,顛倒了立案和偵查的順序,是絕對不可取的。
2、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這是立案必須具備的法律條件。如果僅有犯罪事實的發生還不能作出立案的決定,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依法還應當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時候,才能決定立案。有了犯罪事實發生但情節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罪行雖然嚴重,但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就不能立案
❹ 1979年板刑法有規定立案決定書嗎
這個你要看 當時的刑事訴訟法。而不是刑法。立案是程序。而不是實體。還有就是1979年正常會有立案決定書。立案可是一個很正規的手續
❺ 79年刑法關於貪污罪立案標準的司法解釋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是貪污罪。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國有財物的,以貪污論。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夥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
第三百八十三條
對犯貪污罪的,根據情節輕重,分別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
(二)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
(三)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四)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第二百七十一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國有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百八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❻ 1979年刑法玩忽職守罪的立案標准
一、概念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一)主體
本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具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國家機關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各級行政機關和各級司法機關,因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指在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中依法從事公務的人員。
(二)主觀方面
本罪主觀方面只能是過失,即行為人作為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理應恪盡職守,盡心盡力,履行公職中時刻保持必要的注意,但行為人卻持一種疏忽大意或過於自信的心態,對自己玩忽職守的行為可能導致的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損失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
(三)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秩序。
(四)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所謂玩忽職守,是指行為人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
二、處罰
第三百九十七條【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三、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法釋[2007]11號】:
第三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數量達到三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三十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濫用職權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明知是登記手續不全或者不符合規定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的;
(二)指使他人為明知是登記手續不全或者不符合規定的機動車辦理登記手續的;
(三)違規或者指使他人違規更改、調換車輛檔案的;
(四)其他濫用職權的行為。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疏於審查或者審查不嚴,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數量達到五輛以上或者價值總額達到五十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玩忽職守罪定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實施前兩款規定的行為,致使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被辦理登記手續,分別達到前兩款規定數量、數額標准五倍以上的,或者明知是盜竊、搶劫、詐騙、搶奪的機動車而辦理登記手續的,屬於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情節特別嚴重」,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實施上述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四、相關處罰情節
1、「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輕傷9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6人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四)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2、「情節特別嚴重」:
(一)造成傷亡達到前款第(一)項規定人數3倍以上的;
(二)造成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三)造成前款規定的損失後果,不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指使、強令他人不報、遲報、謊報事故情況,致使損失後果持續、擴大或者搶救工作延誤的;
(四)造成特別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特別嚴重的情節。
五、重特大案件標准
1、重大案件
致人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傷十人以上,或者輕傷十五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的。
2、特大案件
致人死亡七人以上,或者重傷十五人以上,或者輕傷三十人以上的;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二百萬元以上的。
❼ 79刑法立案了已確定犯罪人但公安機關沒有發出拘留通知,二十年了有沒有過訴訟
這涉及訴訟時效問題。按79年刑法,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下的經過5年;法定最高刑版為5-10年的經過10年;權法定最高刑為10-15年的經過15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死刑的經過20年的不再追究。但採取強制措施後,逃避偵查或審判的,不受上述時限限制。
該案雖立案,但未採取強制措施,現已過去20年,應當已過訴訟時效期。
❽ 刑法179條多少才立案
刑法179條規定的是有價證券詐騙罪,《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回規定》四十七、有價證券答詐騙案(刑法第197條) 立案標准: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刑法》第一百九十七條規定: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庫券或者國家發行的其他有價證券,進行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