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采礦權司法解釋

采礦權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0-12-31 04:53:03

㈠ 如何理解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八條,采礦權轉讓合同包括在內嗎

樓上正確,因為采礦權人是有準入條件的,轉讓行為也是要國土資源部門批准後才能生效的。如果國土資源部門讓為不符合轉讓三要件或受讓人不符合辦礦資質,不批准辦理轉讓變更手續,該合同無效

㈡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礦業權糾紛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怎麼樣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礦業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已於2017年2月2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10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7年7月27日起施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第一條
人民法院審理探礦權、采礦權等礦業權糾紛案件,應當依法保護礦業權流轉,維護市場秩序和交易安全,保障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促進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
第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作為出讓人與受讓人簽訂的礦業權出讓合同,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情形外,當事人請求確認自依法成立之日起生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三條
受讓人請求自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載明的有效期起始日確認其探礦權、采礦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礦業權出讓合同生效後、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頒發前,第三人越界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勘查開采,經出讓人同意已實際佔有勘查作業區或者礦區的受讓人,請求第三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等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四條
出讓人未按照出讓合同的約定移交勘查作業區或者礦區、頒發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受讓人請求解除出讓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受讓人勘查開采礦產資源未達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準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要求,在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規定的期限內拒不改正,或者因違反法律法規被吊銷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出讓合同的約定支付礦業權出讓價款,出讓人請求解除出讓合同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五條
未取得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簽訂合同將礦產資源交由他人勘查開採的,人民法院應依法認定合同無效。
第六條
礦業權轉讓合同自依法成立之日起具有法律約束力。礦業權轉讓申請未經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受讓人請求轉讓人辦理礦業權變更登記手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當事人僅以礦業權轉讓申請未經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為由請求確認轉讓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七條
礦業權轉讓合同依法成立後,在不具有法定無效情形下,受讓人請求轉讓人履行報批義務或者轉讓人請求受讓人履行協助報批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具備履行條件的除外。人民法院可以依據案件事實和受讓人的請求,判決受讓人代為辦理報批手續,轉讓人應當履行協助義務,並承擔由此產生的費用。
第八條
礦業權轉讓合同依法成立後,轉讓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報批義務,受讓人請求解除合同、返還已付轉讓款及利息,並由轉讓人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九條
礦業權轉讓合同約定受讓人支付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款後辦理報批手續,轉讓人在辦理報批手續前請求受讓人先履行付款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受讓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存在轉讓人將同一礦業權轉讓給第三人、礦業權人將被兼並重組等符合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情形的除外。
第十條
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不予批准礦業權轉讓申請致使礦業權轉讓合同被解除,受讓人請求返還已付轉讓款及利息,采礦權人請求受讓人返還獲得的礦產品及收益,或者探礦權人請求受讓人返還勘查資料和勘查中回收的礦產品及收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受讓人可請求扣除相關的成本費用。當事人一方對礦業權轉讓申請未獲批准有過錯的,應賠償對方因此受到的損失;雙方均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一條
礦業權轉讓合同依法成立後、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前,礦業權人又將礦業權轉讓給第三人並經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准、登記,受讓人請求解除轉讓合同、返還已付轉讓款及利息,並由礦業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二條
當事人請求確認礦業權租賃、承包合同自依法成立之日起生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礦業權租賃、承包合同約定礦業權人僅收取租金、承包費,放棄礦山管理,不履行安全生產、生態環境修復等法定義務,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認定合同無效。
第十三條
礦業權人與他人合作進行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所簽訂的合同,當事人請求確認自依法成立之日起生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合同中有關礦業權轉讓的條款適用本解釋關於礦業權轉讓合同的規定。
第十四條
礦業權人為擔保自己或者他人債務的履行,將礦業權抵押給債權人的,抵押合同自依法成立之日起生效,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抵押的除外。當事人僅以未經主管部門批准或者登記、備案為由請求確認抵押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
當事人請求確認礦業權之抵押權自依法登記時設立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頒發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或者采礦許可證的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根據相關規定辦理的礦業權抵押備案手續,視為前款規定的登記。
第十六條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抵押權的情形,抵押權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百九十七條規定申請實現抵押權的,人民法院可以拍賣、變賣礦業權或者裁定以礦業權抵債,但礦業權競買人、受讓人應具備相應的資質條件。
第十七條
礦業權抵押期間因抵押人被兼並重組或者礦床被壓覆等原因導致礦業權全部或者部分滅失,抵押權人請求就抵押人因此獲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款項優先受償或者將該款項予以提存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八條
當事人約定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內勘查開采礦產資源,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者損害環境公共利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認定合同無效。
第十九條
因越界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引發的侵權責任糾紛,涉及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批準的勘查開采范圍重復或者界限不清的,人民法院應告知當事人先向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申請解決。
第二十條
因他人越界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礦業權人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探礦權人請求侵權人返還越界開採的礦產品及收益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勘查開采礦產資源造成環境污染,或者導致地質災害、植被毀損等生態破壞,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受理。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不影響因同一勘查開採行為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提起訴訟。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中,發現無證勘查開采,勘查資質、地質資料造假,或者勘查開采未履行生態環境修復義務等違法情形的,可以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由其依法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偵查機關處理。
第二十三條
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一審、二審案件適用本解釋規定。本解釋施行前已經作出生效裁判的案件,本解釋施行後依法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㈢ 礦業權糾紛的司法解釋意味著啥

據中國證券網訊,財政部和國土資源部日前下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徵收管理暫行法》(以版下稱《暫行法》權)。《暫行法》要求,自本通知執行之日起,出讓新設礦業權的,礦業權人應按《暫行法》繳納礦業權出讓收益,之前形成尚未繳納的探礦權、采礦權價款繳入礦業權出讓收益科目並統一按規定比例分成。全文可以下載:/s/1jIQO1M2

㈣ 最高法規定礦業權人不履行環保等義務可認定合同無效嗎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發布的司法解釋明確礦業權人約定不履行安全生產、生態環保、修復義務的,或者不承擔其他的法律責任,人民法院可依法認定合同無效。

最高法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於審理礦業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並答記者問。

「所以這些條款,是人民法院充分注意到了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充分吸取了地方審判實踐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別濤強調。

別濤稱,國土開采過程中,對於生態環境保護破壞的事例和案例是很多的,說到祁連山的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保護區。這些保護區之所以劃定是因為它具有生態系統的代表性,保護區域內具有特殊的動物、植物和特殊的生態價值,正是因為有特殊的生態價值,國家才予以保護。如果開發權人為了自己短期的集團的甚至一部分地方的局部的經濟利益,只算小的經濟賬,而不算大的環境賬、生態賬的話,行政機關要處理,人民法院也會依法履行職能,認定這類合同無效。如果造成損害的,國土、環保等有關部門還要依法追究他的行政、民事、刑事責任。

有了規定相信環境保護就會見成效了吧,希望都能到實處。

熱點內容
社會責任法律法規程序 發布:2025-10-09 21:20:18 瀏覽:500
仲裁調解書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發布:2025-10-09 21:11:32 瀏覽:911
安全環保法律法規 發布:2025-10-09 21:11:30 瀏覽:386
勞動法36至44條 發布:2025-10-09 21:00:52 瀏覽:282
民法由羅馬 發布:2025-10-09 20:31:03 瀏覽:631
朝陽法院強制執行法官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09 20:29:11 瀏覽:892
八閩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10-09 20:22:47 瀏覽:223
環保處罰條例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300
道德經朗誦全文 發布:2025-10-09 20:05:38 瀏覽:102
行政法mp3 發布:2025-10-09 19:57:28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