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山東
1. 2020年山東事業單位考試:「C位出道」的《民法典》,人格權考點在哪裡
一、死者人格復利益保護
死者制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死者沒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經死亡的,其他近親屬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試題演練
1.甲因車禍去世。同事乙到處詆毀甲,並捏造甲生前的各項榮譽是通過學術造假所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始於出生,終於死亡。甲已經死亡,各項權利隨之消滅,所以被詆毀也無可奈何
B.甲雖然死亡,但死者的相關利益也收到保護。只有甲的配偶可以追究民事責任
C.甲死亡之後,相關的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等受到侵害,其配偶、父母、子女都可以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D.甲未婚,父母已經去世。所以無人來追究行為人的民事責任
1.【答案】C。解析: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隱私、遺體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故本題答案選C。
2. 2020年山東事業單位考試「C位出道」的《民法典》,婚姻家庭考點在哪裡
隨著近年來婚姻觀念、家庭關系的變化,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對此,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進行了哪些有針對性的修改和完善?背後又體現了哪些立法精神?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是否必然成為結婚的阻礙?
根據現行婚姻法,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者禁止結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是否必然成為結婚的阻礙?對此,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作出了修改:尊重當事人的婚姻自主權。如果一方患有重大疾病,但對方仍舊願意結婚,這樣的婚姻也是受法律保護的。根據新的規定,患有重大疾病的一方的告知義務非常重要,在其明知自己患有重大疾病,結婚登記前則應當履行告知義務。此次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還新增一款規定:婚姻無效或者被撤銷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2019年12月提請審議的民法典草案將之前婚姻家庭編草案規定的「婚姻登記機關或者人民法院」修改為「人民法院」。原因是由婚姻登記機關對一方在結婚登記前是否如實告知對方患病情況進行認定較為困難,因此改為由人民法院統一行使撤銷權。
設置離婚冷靜期避免輕率離婚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制定和修改的過程,正是法律不斷積極回應社會發展所面臨的婚姻家庭新問題、完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過程。婚姻冷靜期首先它對於這種減少沖動型離婚的數量,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現實生活中,目前離婚中有一部分是這種沖動型的離婚,在沖動型的離婚,如果說法院一判了之的話,可能他不只是雙方解除婚姻關系,對於子女的撫養,對於老人的贍養可能都會存在很大的影響。為減少輕率離婚、沖動離婚,維護家庭穩定,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此次擬將「離婚冷靜期」引入,明確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設置離婚冷靜期也是一次善意提醒,提醒大家謹慎行使權利,激發對婚姻家庭的責任心,使社會形成良好的婚姻家庭觀,其在挽救破裂家庭、維護婚姻秩序、維系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是值得贊許的。
明確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
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關於收養制度的一個亮點是在「一般規定」中明確了「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最有利於被收養人這樣一個原則,這個原則應該說對整個的收養制度都有統領的意義。在原來的收養法中表述不清晰,只是說要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健康成長。但是新的婚姻家庭編中就把它特別明確地提出來,要最有利於被收養人。這樣雖然是稍微一個文字上的表述上的變化,但是也體現了整個收養制度理念的更新。如何體現最有利於被收養人的原則呢?其中第一個重大修改就是改變了被收養人的條件。原來的收養法規定的被收養人的條件,它的第1條就是14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才能被收養,而這一次把14周歲以下取消了,也就是所有的未成年人都可以被收養。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編中另一個體現最有利於被收養人原則的規定就是在收養人應當具備的條件中新增了「無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如果收養的父母有一些違法犯罪的前科,有可能會存在著對這種被收養人不利的情況,所以這次專門把這一項作為收養人的一個條件。這個應該說是特別有利於保護被收養人的一個具體制度。
3. 離休幹部的喪葬費是怎麼計算的我父親是1946年參加革命的,2016年去逝的。他的撫恤金和喪葬費如何
依照最新規則,離退休人員病故逝世,一次性撫恤金發放規范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自己生前40個月根本工資或根本離退休費。
法律依據: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廳(局),福建省公務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人事局、勞作保障局、財務局,中心和國家機關各部分、各直屬組織人事(幹部)部分:
2011年8月1日,國務院發布實施的《勇士表揚法令》和國務院、中心軍委發布實施的《關於修正〈武士撫恤優待法令〉的決定》調整了一次性撫恤金規范。為習慣有關方針的改變,現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逝世一次性撫恤金發放有關問題告訴如下:
一、調整一次性撫恤金發放規范
自2011年8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逝世,一次性撫恤金發放規范調整為:勇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自己生前40個月根本工資或根本離退休費;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自己生前40個月根本工資或根本離退休費。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所需經費仍按現行途徑處理。
二、一次性撫恤金計發方法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逝世一次性撫恤金的計發方法仍依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逝世一次性撫恤發放方法的告訴》(民發〔2007〕64號)的有關規則執行。
(3)民法典山東擴展閱讀:
撫恤金的分配:
在上述范圍的人員,不是所有人都能申請的,如果是以死者工資或退休金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在死者死亡30日內符合下面條件之一,才有資格享受遺屬生活補助費.
1、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死者的配偶男年滿6O周歲、女年滿50周歲的;
3、死者的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的;
4、死者的子女未滿16周歲的,或者滿16周歲但仍在大中小學就讀的;
5、死者的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0周歲的;
6、死者的子女及其配偶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6周歲的;
7、死者的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6周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