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民法典
① 「民法典時代」是什麼
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黨中央決策部署,十二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編纂民法典和制定民法總則作為立法工作的重點任務。民法典將由總則編和各分編組成,立法機關目前考慮分編為物權編、合同編、侵權責任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等。
民法總則就民法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規定,構建了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礎。
民法總則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理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等;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1)此次民法典擴展閱讀:
2017年3月1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民法典的開篇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誕生了。被譽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的民法典翻開了第一頁。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法典編纂工作,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編纂民法典這一重大立法任務。新中國幾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國民法典」夢想邁出堅實一步,必將為華律網建設築牢根基,為奮進中國提供不竭動力。
編纂民法典堅持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推動華律網建設邁上新高度一部民法典,提升的是一個國家治理水平。
「民法」是法律體系這座「大廈」最重要的支柱之一。民法典編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法律傳統、法治信仰和法治自信集大成者。編纂中國人民自己的民法典,是中國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全體人民的夢想,更凝聚著國家民族崛起的雄心壯志。幾度滄海桑田。
② 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
民法典相當於處理民事法律關系的一本網路全書,其中包含了各種各類回的民事糾紛處理答的法律依據。民法典的作用在其修改了關於合同法、物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等法律的部分法律條文,使其更符合當代中國的民情,使法官在判決時有法可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2)此次民法典擴展閱讀:
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准;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時間為准。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以上記載時間的,以該證據證明的時間為准。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③ 這次出的民法典的意義是什麼
民法典復是各類民事法律制規范的綜合性法律,既是對過去法律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成果的固化和制度化。民法典的頒布有利於更好地提高國家治理能力;通過健全民事法律秩序,有利於加強對民事主體合法權益的保護,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通過完善我國民商事領域的基本規則,為商事活動提供基本遵循,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④ 這次民法典對工傷認定期限有規定嗎
從民法典來看,應該沒有,因為民法典沒有具體規定工傷問題,而是在勞動法、工傷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中已經規定了,即按照這些法律法規執行即可。
⑤ 2020民法典有哪些改動
民法典的改動太大了。
如今,我國社會經濟形態發生巨大變專化,人們屬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發生了改變。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使得法律制度必須與時俱進,實現經濟發展與法律體系之間的契合。
民法典合同編是合同領域的基本法,合同是民事、商事活動領域中基本的法律行為形式。而民法典的合同編草案的編纂,充分考慮到了當前經濟生活的新變化,民法典合同編將為這些新需求、新方式、新生活提供明確的法律規定。
民法典草案共1260條,其中合同編有525條,佔比近一半。此次民法典編纂的合同編中,有很多內容都和老百姓密切相關,比如禁止高利貸、明確電子合同訂立規則等等。下面分享一下民法典合同編中出現的新規定。
詳情可見:
民法典合同編草案中出現的新規定,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哦!
⑥ 什麼是民法典
作為保障個人權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關一個人從搖籃到墳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綱,正所謂「綱舉」方能「目張」,因此其對於整部民法典的圓融通達至關重要。
「一少」指自然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限標准問題。專家們在討論時都支持將其從民法通則的10周歲調整為6周歲。
王利明表示,在保護公民權方面,草案有許多亮點。除了加強人格權保護外,在財產權方面,草案第一次使用了「平等保護」表述,是對物權法的重大完善,彰顯了民事法律「私權平等」價值取向。此外,為應對知識經濟和網路時代發展需要,草案對知識產權客體進行了詳細列舉,擴大了知識產權保護范圍,同時還規定了對數據和網路虛擬財產保護。在互聯網大數據背景下,該規定有利於促進科技創新。
去年5月底,民法典各分編編纂工作已全面啟動。據王軼介紹,作為5家參與單位之一,中國法學會專門成立了5個課題組,包括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婚姻家庭法和繼承法,就各分編分別提交專家建議稿。「在這個過程中,各課題組對一般性民事立法,行之有效的繼續保留;非改不可的作出了相應修改。」
今年2月,各課題組已完成各自的專家建議稿,其中既包括條文設計,又包括立法理由和參考立法例。目前,建議稿已提交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王軼表示,民法典後續編纂工作將會對業已頒行的一般性法律進行修改完善,同時會增設如「人格權法編」之類的新內容。
「如果一切順利,整個民法典編纂工作能在2020年全部順利完成。我們會群策群力,編纂一部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民法典,這是所有法律工作者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