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解釋論文

民法解釋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2-31 20:43:09

A. 求一篇有關民法小論文800字即可,幫幫忙,謝謝!

《民法學》小論文: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監護權歸屬問題
在2003年,中國重慶的一名12歲少女產下一嬰兒,因無力撫養而將監護權轉移給當地福利機構;2004年,上海南匯區人民法院審理了未婚成年爸爸向14歲少女媽媽追討兒子撫養費的案件;200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兒童州際墮胎通知法案》。這一系列事件說明,未成年人懷孕在國內外已經是一個不可迴避的社會問題,它也引起了許多國家法律的修改和完善。
按照我國《刑法》的有關規定,與不滿14周歲的女性發生性關系,無論女孩自願與否,男方都構成強奸罪。犯罪嫌疑人將面臨怎樣的懲治,這是有關刑事法律方面的討論。而今天我想從民事法律的角度討論的是「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的監護權歸屬」的問題。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設立監護制度的目的有二:第一,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包括人身方面的權利和財產方面的權利;第二,保護第三人的民事權益,維護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和法律秩序。
《民法通則》在第16到18條中分別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擔任監護人的先後次序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即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順序法定監護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1條規定,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由於種種原因,當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能是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甚至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時,「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就很難被妥善地監督和保護,設立監護制度的兩個目的也就難以達到。
對於這種情況,我提出以下兩種解決路徑:
一、由未成年母親與其監護人共同監護。
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由第二順序的法定監護人擔任監護。」 未成年人的第二順序法定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根據本文所討論的情況來看,未成年人的父母屬於沒有監護能力,則未成年人的監護權應轉移至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或姐身上。
而國外通行的做法則是由孩子的未成年母親與其監護人共同進行監護,我比較贊同這種做法。同時,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給予更多的人性化關懷和救濟措施。
二、委託監護。
所謂委託監護,是指根據監護人委託所進行的監護。最高人民法院《民通意見》第22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託給他人。」根據《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必須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兒童和孤兒。所以在孩子生父母明確的情況下,福利院不能直接作為送養人將孩子交他人收養,只能依法促成委託人將孩子送養。我認為徵得嬰兒的生父母同意後,可以與願意撫養嬰兒的個人或社會福利院簽訂委託合同,將監護職責委託他人。但是,委託監護人是代理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監護人的法定監護人的法律地位不變。所以,當嬰兒的生母成年後,若具有經濟能力且該嬰兒未被他人收養,則其有權主張對孩子的撫養權

B. 民法原則論文

論文關鍵詞:基本原則 司法實踐 衡平性 行為規范 論文摘要:在司法實踐中,民法基本原則應該成為法官彌補現行法律規范漏洞和空白、衡平個案正義與公平的基準。民法基本原則的效力發揮離不開法官的創造性司法,同時,法官的自由裁量也必須在成文法的框架下進行。民法基本原則成為連接法官自由裁量與成文法框架的橋梁。 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民事立法的指導方針、民事活動的行為規范,更應該成為司法機關裁判民事糾紛的裁判准則。這是由基本原則的意義與立法技術上的特點所決定的,民法基本原則不僅是行為規范與審判准則,更是司法機關進行創造性司法活動(或稱法官……

一指導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的功能突出表現在它的指導性包括對民事立法、民事行為和民事司法三個方面的指導作用

二約束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立法、民事行為和民事司法都有約束力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基本法中的具體規范和單行民事法規具有約束力即民法規范不能違反民法的基本原則民事行為受民法基本原則的約束違反民法基本原則的民事行為不受法律保護民法基本原則對民事司法活動具有約束力法官解釋和適用民法規范應當以民法的基本原則為依據如果偏離民法基本原則就會形成錯判

三補充功能
民法基本原則在民法規范中處於指導與統帥的地位但是通常在民法規范有具體規定的情況下必須適用具體規定不能直接適用民法的基本原則有學者稱民法的基本原則是帝王條款因此不可輕易動用否則就會造成適用法律有偏差和混亂在民法規范沒有具體規定的情況下民法的基本原則對民法規范起補充作用由於立法者的認識有局限性;由於法律具有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由於社會關系不斷發展立法不可能窮盡一切因此現行法規往往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實際的需要在民法規范存在漏洞的情況下需要法院補充法律漏洞需要法院造法這是各國民事立法與民事司法經驗的總結補充法律漏洞和法院造法比根據基本原則限製法律的效力有更高的要求應當十分慎重需要針對個案根據民法的基本原則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進行充分說理的創造性裁決由於基本原則是沒有具體構成要件和後果的抽象規定如何准確地適用基本原則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形成類案例型明確適用的基準從司法實踐看民法基本原則的補充功能更多地體現在誠實信用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和公序良俗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有那些?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公序良俗原則、自願原則、禁止濫用權利原則
一,平等的原則
二,意思自治原則(自願原則)
三,公平原則
四,誠實信用原則
五,公序良俗原則
六,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貫穿於整個民事立法,對各項民事法律制度和人事部民法規范起統率作用的基本准則。
根據《民法通則》第3條至第7條的規定,民法基本原則概括為:
一、民事主體地位平等原則,
二、等價有償原則,
三、自願原則,
四、公平原則,
五、誠實信用原則,
六、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原則。

教材不同,歸納也不一樣,理解就行。
上面幾位網友回答的只是民法中的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我國的民法目前並不是成文法典,因此所有的教材對於基本原則的理解和定義都不相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法則》中規定的基本原則共八條:
第一條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第八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民法通則》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 法人之間、 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第三條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1、平等原則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任何自然人、法人在民事法律關系中平等地享有權利,其權利平等地受到保護。

2、自願原則
就是在民事活動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即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機的判斷,去從事民事活動,國家一般不幹預當事人自由意志,充分尊重當事人的選擇。

3、公平原則
公平原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以利益均衡作為價值判斷標准,在民事主體之間發生利益關系摩擦時,以權利和義務是否均衡來平衡雙方的利益。

4、誠實信用原則
所謂誠實信用原則,其本意是要求按照市場制度的互惠性行事。

5、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禁止權利濫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進行民事活動中必須正確行使民事權利,如果行使權利損害同樣受到保護的他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時,即構成權利濫用。

C. 民法總論方面的論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蛋卷是某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學生,很高興能幫上你。其實有個很好的辦法可以讓你迅速拿到這樣的文獻。我們一般找中英文的文獻和論文都是用這樣的辦法。上google,然後收索你要的作品名稱或者重點詞彙在後面加.pdf.例如 「民法 論文.pdf」或者「民法 研究.doc」 這樣。你要找什麼論文或者文獻就重點詞+.pdf 或者重點詞+.doc 蛋卷用這個辦法屢試不爽,你可以多找幾篇,看看論文的架構和作者的思路,並且適當參考。蛋卷提醒使用此方法應該注意的問題:1.一定要用google,因為只有google帶有強大的pdf文件檢索功能,效果會偏差。 2.注意重點詞,如果用一個重點詞找不到合適的論文,建議換幾個重點詞試試,肯定可以下到論文 3.盡量從檢索頁第一頁偏下方開始找論文。因為google也是有檢索排行的,所以一些論文網站會排在你檢索到的信息前面,一般都是需要注冊或者付費下載。一般直接點開鏈接就出現下載的頁面在檢索頁第一頁靠後一點的位置開始。 4.多試試,肯定有。相信蛋卷。5.另外,推薦SINA的網路互動硬碟,裡面有很多人上傳的資料。直接關鍵詞彙查找,會找到比較多的結果,然後找不需要積分下載的(非常多),無需注冊!SINA互動網路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 希望蛋卷的回答可以幫上你。

D. 關於民法2000字論文

友情送你參考。

E. 對民法的認識,急需,1020字論文

「民法」一詞源於羅馬法中的市民法(jus civile)。羅馬法中有市民法、萬民法(jus gentium)與自然法(jus naturale)之區分。市民法調整具有羅馬市民資格者的各種法律關系,萬民法調整羅馬市民與異邦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自公元3世紀起,市民法與萬民法的對立逐漸淡化。羅馬法中完備的平權主體法律規范,經過羅馬法復興運動復甦。在歐洲法典化運動中,先後產生了《法國民法典》(又名拿破崙法典)與《德國民法典》兩部具有劃時代意義法典。在對《法國民法典》的引進中,日本學者津田真道錯誤地將「市民法」一詞翻譯為「民法」。清末變法,由中國學者直接抄自日本,譯作今稱。但也有學者認為,民法一詞並非來自日本,而是中國自己創造的,在中國古代典籍《尚書》中就已有「民法」一詞。《尚書·孔氏傳》:「咎單,臣名,主土地之官,做明居民法一篇亡」中的「民法」一詞被有些學者認為是我國民法的起源(實際上,中國真正開始出現成文的民法法典,是在1929年五月,由當時的國民政府頒布)。近代以後大陸法系國家立法中使用的民法一詞,如法語中的droit civil,德語中的Bürgerliches Recht,荷蘭語中的Burgerlyk Regt等都由市民法轉譯而來。

而民法依法源不同,分為直接與間接法源。在台灣地區,民法第一條便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即是對民法的法源規范。當中的法律、習慣、法理即為直接法源,此外尚有所謂的間接法源,指學說與判例而言。現今大陸法系民法在內容分為物權法、債法、親屬法、繼承法等等。英美法系民法在內容上包括契約法、財產法、家庭法、侵權行為法、信託法等等。普遍認為,知識產權法、商法也屬於民法范疇。

關於如何規律司法上的關系,立法上有采「民商分立」制度,即除規律個人關系的民法法典外,另立規律商事交易的「商法法典」。如德國、法國、二戰前的日本,在中國,自二十世紀初國民政府立法之際,決定仿照瑞士「民商合一」制度,即於民法法典外,不另立商法法典。現今中國廣義的民法,除民法法典外,另外還有其他関於私法事項的法律,稱為特別民法。除公司法等商法外,另外尚包括合同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法、繼承法等。狹義的民法僅指調整一定范圍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止於成文的民法法典。不包括婚姻法和屬於傳統商法內容的法律、法規。

民法典是按一定的體例、系統地將民法的各項制度編纂在一起的立法文件。新中國自建國以來,尚未頒行一部系統完整的民法典。由於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完善民事立法,民事活動急需要規定一些基本行為准則,在這種條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86年制定並頒布了一部《民法通則》。從中國民法通則的內容來看,盡管其條款較之於各國民法典的條文要簡略得多,但是民法通則基本上概括了商品經濟活動的一般行為准則,它不僅包括了一些民法總則的規范,而且也包括了民法分則的部分內容。

由於近代市民社會是以平等契約為基礎,而與封建社會的階級身分關系為基礎者大為不同,因此司法上乃以「自由平等」為理念,基於此一理念演變成三大原則:

契約自由原則、過失責任原則、所有權絕對原則

契約自由原則(freedom of contract)
主條目:契約自由原則
它是近代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近代意義上的「契約自由原則」,可以追溯到1804年頒布的《法國民法典》。其意義為個人之間的契約關系,應根據契約當事人的自由意思決定,而不得受到國家的干涉。契約自由原則的內容包括:是否締結契約的自由(締約的自由),與誰締結契約的自由(對象選擇的自由),訂立什麼內容的契約的自由(內容的自由),以何種方式訂立契約的自由(方式的自由)。又不僅契約如此,即使單獨行為,如遺囑,亦是如此。因而此一原則遂發展為「私法自治」原則。

過失責任原則
主條目:過失責任原則
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若非出自故意或過失,縱使有損害他人,亦不負賠償責任。換言之,即唯有對自己故意或過失行為,始負賠償責任。至於對他人之侵權行為,則絕對不負責任。故亦稱「自己責任」原則。

F. 求一篇淺顯易懂的民法論文~~

論民法基本原則
【摘要】知識產權法應適用民法基本原則。在一切私法均應納入民法典的訴求下,私
法基本原則往往由民法典予以確定,稱民法基本原則。民法基本原則是一切私法活動必須遵
循的最高准則,應適用於知識產權的產生、權利行使以及保護。民法基本原則在知識產權法
上的適用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且能為司法實踐中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提供准則。
【關鍵詞】民法基本原更IJ知識產權法知識霸權
齊愛民/文
.I-|、..

國知識產權法學界對知識產權國際保
護制度的基本原則十分關注.但對作為
一個學科的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原則的
研究卻較為薄弱。在大陸法系國家。私法基本原
則往往由民法典予以確定.因此私法基本原則又
稱民法基本原則。我國未頒布民法典,《民法通
則》執行著民法典的功能和發揮著民法典的作
用。《民法通則》確立的基本原則為我國私法的基
本原則。是我國知識產權法必須遵循的私法最高
原則。吳漢東教授認為:「知識產權法的調整對象
系平等主體,因創造或使用智力成果而產生的財
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其調整手段和適用原則主要
是民法的手段和原則。」硼還有學者也持相同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3條。
張,認為「知識產權應當以民法理論和規范為基
礎,適用民法的一般原則和調整方法。」12J我國《民
法通則》確立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平等原則、自願
原則、公平原則、誠實信用原則、合法原則、公序
良俗原則。這些基本原則也同樣在知識產權法上
得到適用。
一、平等原則及其應用
所渭平等原則,也稱為法律地位平等原則,
是指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1平等原
則是私法根本特徵的集中反映,知識產權法應貫
徹平等原則。首先,從客體角度看,就是對「知識
45
萬方數據財產」和「物」等財產在法律上平等對待。所有財
產同等保護原則是財產法的基本原則。黑格爾指
出.精神技能、科學知識、藝術、甚至宗教方面的
東西以及發明等等。都可以成為契約的對象,而
與在買賣等方式中所承認的物同視13J。從立法上
看。知識產權法是貫徹同等保護原則而產生的
不同於物權法的另一部財產法。「抽象物的易受
侵害性。使得最依賴於他們的市民社會的那些
因素給了國家以巨大壓力,使之採取新的知識
財產保護形式。這個過程也延及圖際范圍。知識
財產個人所有人不僅想在國內保護其財產的安
全.他們還想在國際市場知識財產權貿易環境
中保護其財產的安全。」【4j貫徹對所有財產同等
保護,就反對知識霸權而言有著特殊的重要意
義。其次,在知識產權主體方面,法律對待知識
產權人的相對人及侵權人之間的關繫上,也堅
持了平等原則,即無論是知識產權人,還是相對
人。還是侵權人,其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三,在
權利保護方面.尤其是保護在先權利等方面,也
堅持了平等原則。「保護在先權利主要有兩種方
式:一種是財產法則,即恢復被侵犯的在先權利
的原狀,宣告在後權利無效或撤銷在後權利;另
一種是補償法則.即在承認在後權利的同時對
被侵犯的在先權利給予一定補償。」四無論哪一
種方式。都堅持了對在先權利和在後權利的平
等保護。
二、自願原則及其應用
自願原則.是指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的原
則。2自願原則是以平等原則為前提的,是當事人
內心意願在法律上的確認。自願原則在知識產權
法上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第一,從知識產權的獲
得角度看,知識產權的獲得和享有貫徹了自願原
則,如商標注冊(以自願原則為主)和專利權申
請、作品是否發表等方面均貫徹了自願原則。第
二,在知識產權行使上貫徹了自願原則。知識產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4務。
權入如何行使知識產權,選擇出資、融資和許可、
轉讓等何種方式,都出於權利人的自願,任何個
人和單位均不得干涉。當然。知識產權人行使權
利不得違反知識產權法的強制性規定。受到非自
願許可制度等相關制度和原則的限制。
三、公平原則及其應用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的原
則。:公平原則是正義和衡平理念在私法領域的
體現。在知識產權實踐中,公平正義價值取向也
具有重要意義。知識產權法在對知識財產的確
權、有關知識財產的利益分配、知識產權行使和
限制等方面體現了私法的公平原則網。公平原則
在知識產權法上的應用主要表現在:知識產權法
賦予所有人對其創造的知識財產享有知識產權
的均等機會以及行使知識產權的機會。另外,知
識產權法上的權利限制與反限制制度的設計也
體現了公平原則。為了促進知識應用,知識產權
法確立了權利限制制度,限制知識產權人的權利
內容和權利行使;為了保護權利人的私有財產,
知識產權法針對權利的限制制度確立反限制制
度。即權利的限制必須符合法定要件。知識產權
法通過權利限制制度和反限制制度實現知識財
產在應用中的公平。
四、誠實信用原則及其應用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z。在民法
上。誠實信用原則是指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應
誠實、守諾、善意、不侵害他人與社會的利益。
我國現有知識產權立法均未明確規定誠實信用
原則.但是在具體制度的設計上對該原則均有體
現。在著作權的取得上,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
11條的規定.只有進行創作的人才能成為作者,
這體現了民法誠信原則的要求。在著作權保護方
砸,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盜版問題日益嚴重,促
46
萬方數據使著作權人或者信息產品的提供者採取技術措
施保護作品防止盜版。然而,技術措施的運用,也
限制了公眾的合理使用。而合理使用是著作權法
的基本制度之一,因此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我國
確立了技術措施的限制制度,即因合理使用而避
開技術措施的,不構成侵權。3再如我國《商標法》
第13條(馳名商標)、第15條(代理人)及第3l
條(搶先注冊他人商標)等都體現了誠信原則的
要求。無論在《商標法》上是否明示誠實信用原
則.誠實信用原則都是指導商標法立法、執法、司
法和守法的基本原則。為了起到更好的實效,筆
者建議在《商標法》中直接規定誠實信用原則。在
《專利法》上也有諸多規則體現了誠信原則的要
求。如專利權應誠實地取得和行使,如果申請人
隱藏關鍵技術或編造虛假數據。專利局應駁回申
請人的專利申請。
五、合法原則及其應用
私法中的合法性原則主要是指遵守強制性
法律規范的原則。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
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私法貫徹自
治原則.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改變法律
規范的內容和效力。但是。當事人對私法規范的
改變僅限於私法中的任意性規范.私法中的強
制性規范(包括禁止性規范)不允許當事人變
更。首先。知識產權確權。合法原則是指導知識
產權確權的基本原則之一。我國《專利法》第5
條規定:「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
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對違反法律、
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
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
權。」這就是合法原則在知識產權獲得方面的具
體體現之一。
其次,法律規范的屬性。知識產權法的強制
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佔了很大比重,合法性原則
3.《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2條。
4.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因民法通則》第6條。
具有更大的適用空間。知識產權法為私法,其主
體規范為任意性規范。但由於知識財產有別於
物。主要是事關公共利益,各國立法均強調公共
機關的於預,並規定了大量的強制性規范,例如
知識財產的種類、知識產權的內容、知識產權的
權利限制、禁止知識產權濫用等.這些強制性規
范都不允許當事人改變。可以說,知識產權法是
私法中最為嚴格的法律。由此,貫徹合法原則對
於知識產權法而言尤為重要。
最後,合法原則與知識產權行使。合法原則
在知識產權權利行使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依法行使原則是指權利行使應該採取合法方式、
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行使知識產權。應該依照憲
法和法律認可的方式和程序。不得假借合法權
利謀求非法利益。在憲政國家,憲法具備確認權
利並限制權利行使的基本功能。我國《憲法》5l
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
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這是
權利行使的憲法限制,當然適用於知識產權。有
些涉及知識產權的部門法還明確確立了依法行
使的原貝lj。1983年9月20日,國務院發布的《中
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
第46條規定,技術轉讓協議不得含有為中國的
法律、法規所禁止的不合理的限制性條款。我國
《著作權法》第4條第2款規定:「著作權人行使
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社會公
共利益。」
六、公序良俗原則及其應用
公序良俗可以分為「公共秩序」與「善良風
俗」兩個方面,所謂「公共秩序」是指國家社會的
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善良風俗」是
指國家社會的存在及其發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
47
萬方數據甭回
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風俗,不得與公共秩序法貫徹公序良俗原則。我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
和善良風俗相抵制的民法原則。公序良俗原則是標評審委員會認為「流氓兔」有違公序良俗。曾駁
諸多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所確立的一項基本原回了韓商在中國注冊「流氓兔」的商標申請。「流
則。《法國民法典》第6條規定,個人之間的約定氓」一詞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權威解釋中.都是
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德國民法典》第一個貶義概念.因此商標評審委員會駁回「流氓
138條規定,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無效。《日本民兔」的商標申請是正確適用公序良俗原則的結
法典》第90條規定,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果。並且,筆者認為,根據公序良俗原則,「流氓
行為無效。我國現行法並未採納公序良俗的概念兔」非但不能注冊為商標,而且也應禁止作為未
表述,但《民法通則》第7條、《合同法》第7條和注冊商標使用。
《物權法》第7條關於社會公德、社會公共利益和知識產權的行使,除法律規范和政策規定
社會經濟秩序的規定,通常被認為是公序良俗原以外,必須尊重公序良俗。我國《著作權法》第1
則的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一旦人民法院遇條開宗明義地規定:「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
到立法當時未能預見到的一些妨害公序良俗的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
行為或者事件,均可直接適用公序良俗原則確認勵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
無效。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
在我國.許多學者看到公序良俗原則在知識的發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其中,「鼓勵
產權法領域的重要作用。有學者認為公序良俗原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規定即為公序良俗
則是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原則,並位列四大基本原原則的體現。2008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艷照門」事
則之首01。就知識產權法而言,無論是著作權法、件。最終以陳冠希行使著作權禁止艷照的傳播而
專利法還是商標法,乃至商業秘密保護法和非物落下帷幕。2008年2月28日,《中國青年報》發表
質文化遺產的法律保護,都必須堅持公序良俗原「艷照門:娛樂退場並不意味反思終結」一文,指
則。在著作權法領域,違反公序良俗的作品不能出陳冠希的律師以行使著作權的方式,杜絕了陳
獲得著作權。在專利法領域,違反公序良俗的技冠希拍攝的陳和其他著名女星和公眾人物的性
術方案不能獲得專利權。我國《專利法》較為明確愛照片——「艷照」在網路流傳。然而,著作權法
地規定了公序良俗原則。該法第5條規定:「對違真為陳冠希提供了保護嗎?筆者並不以為然。因
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為盡管通過著作權行使的方式繞開了道德和隱
造.不授予專利權。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私的爭論。但是並不能把該問題納入法律軌道。
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如果說陳冠希拍攝的性愛照片——「艷照」能否
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其中關於妨害社會被定義為黃色照片尚有爭論的話,那麼說「艷照」
公德和公共利益的規定就是貫徹公序良俗原則違背公序良俗則屬肯定。基於公序良俗原則,以
的結果。根據該規定,妨害公序良俗的技術方案及我國《著作權法》第4條的規定,此類違法作品
不能獲得專利權,如用於賭博的設備、機器或工之上不可能產生著作權。因此權利的行使也就無
具。吸毒的器具,偽造國家貨幣、票據、公文證件、從談起。
印章、文物的設備等。其中,上述規定在商業秘密《巴黎公約》第6條規定,商標違反道德的,
的保護方面同樣適用。在商標法領域,貫徹公序成員國應不予注冊:已獲注冊的亦應無效。我國
良俗原則更是十分必要。我國《商標法》第lO條《商標法》第10條也規定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
規定。有害於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注冊為商標。
影響的標志不得被注冊為商標。也就是說,商標盡管如此。但是將「中央一套」和「二人轉」注冊為
48
萬方數據匪垂麗■一
避孕套商標.將「微軟」注冊為衛生巾商標等有損范、法條、概念。不論法律規范是否有明確規定。
善良風俗的事件仍層出不窮。這從反面說明了在也無論當事人有無特別約定,民法基本原則的有
商標法領域貫徹公序良俗原則的重要意義。歐洲關內容都會進入到知識產權當事人之間的法律
大陸法系國家的專利法和《歐洲專利公約》關系,成為其當然內容。這也是國家干預知識產

G. 求一篇民法論文3000字 格式正確的

都是發在各類期刊雜志上,發表於國內的期刊你可以上CNKI上查找(不過你只能看到文章摘要,因為查看全文是要付費的)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