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病毒刑法
Ⅰ 如果一個人為了投放喪屍病毒,幹掉保安,搶到病毒,又投放,刑法上定幾個罪
三個 第一個是危害社會安全 第二個是故意殺人 第三個是再度為社會構成威脅。
Ⅱ 傳播病毒是不是違法行為
是犯法行為。 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條規定: 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回建設、尖端答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條還規定: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希望採納
Ⅲ 傳播手機病毒定什麼罪
按相關法律規定,傳播擴散病毒木馬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刑事犯罪。
相關法律回規定《中華人民共答和國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Ⅳ 刑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中的投毒罪中的毒,包不包括投放危險物質罪中的毒
現在已經把投毒罪罪名改成了投放危險物質罪了。根據《刑法》:第一百一專十四條 【放火罪】【屬決水罪】 【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修正案第1條修改)。
另根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預防、控制突發傳染病疫情等災害的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故意傳播突發傳染病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患有突發傳染病或者疑似突發傳染病而拒絕接受檢疫、強制隔離或者治療,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情節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B>
Ⅳ 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涉嫌投放危險物質罪怎麼判
根據法律規定和我的辯護經驗,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專條是刑事拘留的法律依據。刑屬事拘留是追究刑事責任的開始。37天是刑事拘留的最長時間。在此期間內,會轉為逮捕。然後就是長時間的羈押,等候法院審判,直到法院作出生效判決。目前面臨被追究刑事責任和判刑。具體結果,還要看具體案情和律師辯護情況。
事關重大,建議盡早聘請專業刑事辯護律師介入探視、提供法律幫助和辯護。
可以進一步咨詢聯系我。
量刑的依據是刑法修正案的下面規定: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Ⅵ 網上傳播病毒犯法嗎
,如果後果嚴重構成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法律依據:刑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2,行政責任: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個人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可以並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給予六個月以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的處罰,必要時可以建議原發證、審批機構吊銷經營許可證或者取消聯網資格;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
第六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的活動:
(一)未經允許,進入計算機信息網路或者使用計算機信息網路資源的;
(二)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路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三)未經允許,對計算機信息網路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的;
(四)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的;
(五)其他危害計算機信息網路安全的。
第二十條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有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所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個人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可以並處一萬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可以給予六個月以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的處罰,必要時可以建議原發證、審批機構吊銷經營許可證或者取消聯網資格;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全文)
http://www.cnnic.net.cn/html/Dir/1997/12/11/0650.htm
3,行政責任:如果是針對的客體是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則不適用上面的行政法規,而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條例.......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對個人處以5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15000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除予以沒收外,可以處以違法所得1至3倍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條例
第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護,適用本條例。
第二十三條故意輸入計算機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數據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系統安全的,或未經許可出售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的,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對個人處以 5000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15000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除予以沒收外,可以處以違法所得1至3倍的罰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安全保護條例
http://www.2008red.com/member_pic_73/files/echo_zhu/html/article_2145_1.shtml
3,與本案無關的但是涉及計算機的刑事罪名還有兩個:
第二百八十五條非法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罪/第二百八十七條(指向其他罪名)
第二百八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侵入國家事務、國防建設、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處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七條利用計算機實施金融詐騙、盜竊、貪污、挪用公款、竊取國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Ⅶ 刑法上投毒和投放危險物質有區別嗎
我國現行刑法中已經取消了投毒罪。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布的《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將投毒罪修改為投放危險物質罪,取消了投毒罪罪名。對投毒行為直接適用第114條之規定。故只要行為人實施的投毒行為危害了公共安全,即便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也構成投毒罪的既遂。如果已經造成致人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的重大損失的嚴重後果,則應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處罰。具體規定如下 :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條【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過失犯前款罪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Ⅷ 故意使用網路進行病毒的傳播,應該怎樣進行定罪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 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干擾,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違反國家規定,對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序進行刪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後果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性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網路服務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路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採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致使違法信息大量傳播的; (二)致使用戶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後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證據滅失,情節嚴重的; (四)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所以故意使用網路進行病毒的傳播,後果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16081123
Ⅸ 現行刑法投毒罪為什麼改為投放危險物質罪
投放危險物質罪、投毒罪。兩者相比而言,投放危險物質罪的外延更為廣范,指的是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投放危險物質罪所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對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會公眾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財產安全。犯罪對象是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毒害性」物質,系指能對肌體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作用,因而損害肌體、引起功能障礙、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質。如氯化鉀、氰化鈉、砒霜及其他各種劇毒品。該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中的重罪,近年來呈高發的態勢。在司法實踐中,鑒於該類案件的特點,證明投毒犯罪的直接證據極少,從證據充分性上去審查認定該類犯罪難度較大,出庭作證則難度更大。
危險物質來源復雜。在此類案件中,利用毒鼠強投毒較為突出。中國的中毒控制中心分別於1997年、2001年在全國11個省市的集貿市場進行調查,在抽到的116份滅鼠劑標本中,毒鼠強比例佔25%;個別市場甚至佔90%。利用毒鼠強案件占所有投毒案件的95%以上。所以,行為人獲取有毒物質較為容易。加上投毒案件中使用毒物的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毒物的毒理作用又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毒物,因其比配分量不一致,也會導致不同的症狀反映,因此,對於毒物來源,主要品種成分等的調查比較困難。
總之來說,有的危險物質超出了毒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