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新電商法注意

新電商法注意

發布時間: 2020-12-31 21:28:56

㈠ 新電商法出台後,微商不能做了,該怎麼辦

沒有說微商不能做呀,為什麼這么認為

㈡ 2019年1月1日起新電商法開始實施,沒有營業執照還能開網店嗎

不可以。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五條規定: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屬於依照本法第十條規定的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

前款規定的信息發生變更的,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及時更新公示信息。

在在電商平台做生意,首先需要在工商局進行工商登記,擁有營業執照,還要有采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若注冊賣家沒有行政許可銷售資質,平台將有權報送相關管理部門進行處罰。

(2)新電商法注意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七十六條電子商務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中的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一)未在首頁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行政許可信息、屬於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的;

(二)未在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終止電子商務的有關信息的;

(三)未明示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的方式、程序,或者對用戶信息查詢、更正、刪除以及用戶注銷設置不合理條件的。

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對違反前款規定的平台內經營者未採取必要措施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㈢ 電商法出台之後代購微商該如何應對

一般分為三種銷售模式:

第一種為單一國內主體銷售模式,需要成立國內主體(個體戶或公司)作為經營主體從事跨境電商業務。

第二種為單一海外主體銷售模式,需要成立境外主體公司。境外主體公司開通獨立電商網站,接受消費者的訂單,並通過跨境支付工具實現資金的跨境流轉。

第三種為AB雙主體模式,需要成立國內(A)和境外公司(B),以B作為銷售主體,A為B的國內委託企業。A為消費者提供「委託購買海外商品服務」,A接受消費者的委託後,向B采購相應的境外商品。

B作為銷售主體,在境外采購商品,向A以跨境電商方式出售商品,通過跨境支付工具收外幣並通過陽光清關方式海外直郵商品給A的消費者。

現貨還可以買,只要辦理好相關的營業執照。

稅負是銷售額的11.2%+商品差價的3%,如採用跨境電商方式清關則稅負為11.2%。

(3)新電商法注意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

第十一條: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依照前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後,應當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第十二條: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依法需要取得相關行政許可的,應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

第十三條: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應當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和環境保護要求,不得銷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務。

㈣ 2019新電商法需要辦理哪些執照

一個營業執照就可以了,你可以去淘寶小鎮看看能不能網上注冊。據說是免費的,淘寶的,正規的,不收費

㈤ 新《電商法》有規定所有淘寶網店都需要營業執照嗎

微店和來微信朋友圈與淘自寶不一樣,
微店的是沒有第三方擔保的,所以新電商法出台後,就必需要注冊營業執照來升級店鋪
微信朋友圈,沒有第三方擔保,必需要注冊企業營業執照才能進行經營。
經營海外商品,需要在國內和國外各注冊一個營業執照,法人為同一人,才能經營。
淘寶網的網店,是通過了第三方擔保,是國家支持的。
電商法,規定三種情況可以不用辦營業執照。淘寶網個人賣家是屬於三種中的一種。

㈥ 電商法將出台是怎麼回事

由於新電商法的頒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每家網店都必須要在工商備案注冊營業內執照,容並且在近幾年的稅務收緊的情況下,稅務報關也是必不可少了(即使是零申報)。touchshishang(記得標注)現在提供全國的虛擬地址注冊(做過公司都知道每年的土地使用稅等大量稅不少,虛擬地址可以減去這部分費用並且不影響正常營業)。
實地注冊和虛擬注冊的區別:jiahao..com/s?id=1575850434448091&wfr=spider&for=pc
新電商法2019的全文政策:jiahao..com/s?id=1610756965239289364&wfr=spider&for=pc

㈦ 電商法對商家提出的新要求有哪些

1、 代購、微商、主播等需納稅
電商法規定包括「代購」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且依法納稅。電子商務經營者包含了代購、「帶貨」主播、朋友圈微商、抖音賣貨、在淘寶、微店、小程序等平台開設小店的個人賣家等。
2、不能刪差評刷好評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的評價,否則可能被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3、捆綁搭售必須明示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否者將被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4、大數據殺熟被禁止
電商法要求電商平台推出允許用戶關閉「個性化推薦」的選項,對大數據殺熟起到制約作用。
5、押金退還不及時將被罰款
電商法要求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對押金退還不設不合理條件,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需及時退還。
6、平台自營應顯著標記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在其平台上開展自營業務的,應當以顯著方式區分標記自營業務和平台內經營者開展的業務,不得誤導消費者。
7、平台需保障人身、財產安全
電商法規定,若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平台需要依法擔責。
8、商家不得隨意砍單
商品缺貨、操作失誤、系統出錯、產品質量、訂單異常等,電商交易合約關系並不穩固。電商法規定,用戶選擇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平台經營者不得毀約,格式條款等含有消費者支付價款後合同不成立的,其內容無效。
9、強化經營者舉證責任
電商法對此要求經營者有提供相關證據的義務,如果丟失、偽造、篡改、銷毀、隱匿或拒絕提供相關資料則承擔法律後果。
10、不能強制商家「二選一」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㈧ 電商法要來了,這部法律要解決什麼問題

自2013年底啟動立法進程以來,倍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下稱「電商法」)近日又傳出新進展。電商法起草組組長呂祖善表示,電商法草案將很快提請全國****會會議審議,通過之後會在全國**網站上進行全文公布。

電商法起草這幾年裡,電商行業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立法者也一定想著趕快出台新法,否則「出台即過時」,那可就更尷尬了。

這部法律從起草到雛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都經歷了什麼。

這部法律起草已有4年,前期16項課題調研,出了4個版本的大綱。

圖片來源: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

2013年10月,十二屆全國****會將電子商務立法工作列入規劃,並在之後成立了電商法起草組。

2014年12月,起草組針對16項具體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並完成研究報告。
此外,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等部委還就電子商務領域中的電子支付、知識產權、消費者權益保護、稅收和信息安全等具體問題進行了課題研究。

2015年電商法形成了包括部委版、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的企業版、北京大學的學術機構版、地方財經委的地方版4個版本的大綱。

電商法起草組對這4個版本的大綱進行了討論後,形成了兩個版本的立法草案建議稿,然後這兩個草案建議稿又經過聽取各方意見再次整合,在2015年年底終於形成唯一的送審版本
「四合一」在以往一個法律的立法過程不算多見。正因為電子商務是新興事物,發展變化快、涉及層面復雜,相關法律的起草需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意見。

電商在傳統意義的商務活動之外,還覆蓋了互聯網和物流等多個領域與平台。因此電商立法應當屬於綜合性立法。同時,電商法應當規范電商行業或者領域中的各種問題,是一部特別法。

我們看看這部法律涉及到哪些你會關心的問題。

一、 消費者數據保護

據說這也是電商發展中的核心法律問題。

你在網購過程中難免要留下個人信息,比如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等等,商家、電商平台、支付系統、物流自然都會掌握這些信息,而按照電商法草案的規定,這些信息屬於你,不屬於電商。

目前,電商會利用收集到的用戶大數據為品牌提供營銷服務,而電商法出台後可能要

對個人信息進行「嚴格且不可逆的匿名化處理」。
二、明確電商平台責任
這算是電商法中最受關注的內容之一。

目前國內還沒有對電商平台法律地位的明確界定,電商法就是要對電商平台的地位、性質和責任等作出規定。這的確是應該的。

比如,你網購的過程中買到了假貨,不僅商家要負責任,電商平台也要負責任。

但不能因為電商體驗好,就要承擔比線下實體店更多的責任,畢竟中國80%的零售發生在線下,售假販假的主要渠道也就在線下。
三、規范電商領域的不正當競爭

不正當競爭在電商領域的表現有商家盜圖、名不副實的價格戰以及「刷單」等等。

㈨ 電商法對商家提出的新要求有哪些

新電商法目的 |

制定電子商務法,要有一個目的,從高層來講,它是要鼓專勵創新商業模式屬,推進商業技術研發。

這兩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推進商業技術和模式的研發,包括支付寶就是創新,這些東西都是需要一定的市場沉澱的。這都是法律的目的,推進、增進、鼓勵、增進誠信體系建設(包括評價建設、惡意退貨等,這都可以變成誠信體系的指標)。

當然還有一個就是消費升級,這么多年來阿里一直在做,比如質量提升一點、服務更好一點。

法律對地方職能部門有一個規范,不能線上線下不同地對待,要一視同仁,它們都是商業。

法律把電商提升了一個地位,原來電子商務不被正視,現在從法律層面給它一定的地位,線上線下應該一樣地去處理,不能經常沒事干對電商進行檢查、制約,這樣的電商都是會出問題的。

㈩ 電商法怎麼樣

電商法落地!2019微商怎麼做?專家評新微商時代先重視產品管理。

電商法對微商的影響肯定是大的,不僅僅是微商是包攬了整個電商,但總體來說是好的,不必太過擔心。新法對電商的正視,也是它要鼓勵創新商業模式,推進電商的發展。《電商法》的推進也將給微商帶來規范性的健康發展方向,我們可以將這個經歷這個時代變化的微商稱之為「新微商時代」。

回答不易,如您滿意,請點最佳答案支持,或點贊也可以哦!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