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的意義

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的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1-01 04:43:35

民法典的頒布有何歷史意義

《法國民法典》作為近代世界的第一部資產階級民法典,曾跟隨拿破崙的大軍傳遍了歐洲,專並影響到世界各屬地,成為法國革命的象徵和人類理性的代表,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法國民法典的一些規定落後於時代。特別是凝聚著德意志民族理性精神的《德國民法典》頒布後,20世紀各國的民法典的制定多以其為藍本,而《法國民法典》的一些缺陷則為人所詬病。然而,法國民法典並不因此而喪失其光輝,它在批評中依舊保持了自己的風格並在法國人的生活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我國已將制定民法典提上議事日程,然而人們更多的是從立法技術角度推崇《德國民法典》,卻忽略了《法國民法典》對我國民法典制定的借鑒意義。事實上,《法國民法典》作為近代第一部民法典,其制定過程、立法風格、體例等等都對我國民法典的制定都不無借鑒意義。本文主要從分析1804年民法典的制定過程中拿破崙的作用及立法者的價值取向入手,試圖得出一些對我國民法典的制定有益的東西。

❷ 民法典的誕生對中國有幾方面意義

「民法典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意義!」5月28日,我國著名的民法學家金平在西南政法大學舉行的《親歷見證民法典》報告會暨「民法典百人宣講團」成立儀式上,回顧了自己三次參與民法典編纂的過程。
第一次民法典起草確定三條立法標准
28日下午,即將迎來98歲生日的金平走上報告席,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金平教授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參加了我國第一、二、三次民法典起草的專家組成員,被譽為「當代民法史活化石」。
1954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以後,便開始了新中國第一次民法典的起草。同年底,在西南政法大學任教的金平,被指派赴京從事新中國民法典的起草工作,那一年,他才32歲。
他回憶說:「憲法的頒布為民主法制建設奠定了基礎。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會很快就把刑法、民法等的立法工作提上了日程。第一次民法典的起草就是在憲法頒布當年開始的,民法典起草小組就設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
「中央向我們強調了立法工作要掌握的三條原則:一是黨的領導,二是群眾路線,三是從實際出發。民法典的起草從搭班子到具體工作的開展都是按照這三條原則進行的。這么多年,我一直記得這三條,這是我工作的指導思想,很有用。」金平說。
按照「成熟一個、解決一個」的辦法出台了民法通則
1962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復甦,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又被提上議程。金平受邀再次來到北京,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法律室的主持下,繼續從事民法典起草工作。
金平回憶說:「在近3年時間里,我們參加起草工作的同志一直都住在後庫(全國人大機關原來的一處辦公地點,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黃城根),加班加點,全力以赴地工作。終於在1964年下半年完成了民法草案『試擬稿』,並鉛印成冊。這個草案共三編24章262條。」
1979年底,金平再次受邀到北京參加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並被任命為「民法起草小組所有權分組」的負責人。金平說:「經過大家10個月的辛勤工作,在1980年8月拿出了一個民法草案『試擬稿』,並開始向部分經濟單位和政法部門徵求意見。這個草案包括總則、財產所有權、合同、勞動報酬和獎勵、損害責任、財產繼承等共六編,計501條。後來我們又修改了三次,到1982年5月形成了第四稿。」
金平稱,當時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才剛剛起步,在短期內起草一部完善的民法典的條件尚不成熟,因此中央決定按照成熟一個、解決一個的辦法,針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制定一個民法大綱。這就是1986年4月12日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民法典有三大亮點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們目前的民法學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民法學研究者,民事司法審判工作也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民法典的誕生具有里程碑意義。」談及此,金平激動不已。
他認為,民法典主要有三大亮點。第一,在法典的定位上,民法典編纂作為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極大擴充了民法典的社會功能。
第二,在民法的理念上,引入了生態保護的觀念,提升了民法典的思想水平。
第三,在具體制度上,民法典與時俱進,反映了時代的要求

❸ 中國民法典主要內容和意義

我國民法典是一部理念先進、體例科學、結構嚴謹、內容完整的法典。總計1260條,專包括總則編和物權、合同、人屬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6個分編。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領導人、立法工作者、專家學者的夙願。」張文顯介紹,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我國民法典系統整合了新中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實踐形成的民事法律規范,汲取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精華,借鑒吸收了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實踐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民法典。
「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我國民法典最重要的創新和最大亮點之一。」王利明認為,人格權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這既是民法典回應時代需求的集中體現,也更好地滿足了新時代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❹ 如何認識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版建設的重大成權果,凝聚著14億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夢想。民法典是一部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障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有利於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激勵政府依法行政、推動政府治理水平提升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推動社會共建共治共享、促進社會和諧有序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保障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大法。民法典是一部樹立法治大國形象、提升國際法治話語權的大法。

我們也相信隨著民法典的正式出台,必將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助推,實現制度優勢向國家治理效能的不斷轉化,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等九部法律廢止。

按照上級要求,《民法典》自7月至12月為民法典宣傳時間,要求達到家喻戶曉,農戶知曉率達到90%以上。黨員幹部帶頭學習《民法典》,在全鄉掀起學習民法典熱潮。

❺ 為什麼要編纂民法典 編纂民法典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民法典編纂不僅能統一民事法律規范、消除法律之間的矛盾和沖突,而且可以助力國家治理能力的提升。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是遏制權力濫用最有效的方法。民法典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並不直接涉及國家權力,但是民法典卻間接起到了遏制權力濫用的重要功能。

民法典的平等和自願原則可以落實減少行政審批權的任務。當前,我國重點改革的領域之一是行政審批,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審批權過多過濫。民法典最重要的原則是平等和自願,它調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在民事活動領域,法無禁止即可為,國家干預需要有法律依據。

(5)開展民法典宣傳活動的意義擴展閱讀:

在民法典分則的編纂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如何通過具體規則進一步落實對民事權利的保護。其中值得注意的問題包括:

一是設定明確的「三權分置」的法律規則。民法典物權編應順應現實需要,明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中「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性質,尤其是從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中分離出來的權利到底是物權性的權利,還是債權性的權利。

二是在侵權責任編中強化對人格權的保護。人格權是一切民事權利的基礎,在網路時代,人格權保護面臨諸多新問題。民法典侵權責任編唯有順應新技術的挑戰,才可能切實保護人格權。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有哪些重要意義

一、《民法典》是調整民事關系的基本法,是完善我國民事立法、健全經回濟法制、建立正常的社會答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大步驟。
二、《民法典》既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准則,也為民事和經濟審判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
三、《民法典》對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❼ 編纂民法典的政治意義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第一,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要講清楚,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民法典調整規范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這是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的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涉及經濟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同各行各業發展息息相關。

第二,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民法典頒布實施,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解決了民事法治建設的所有問題,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

有關國家機關要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加強同民法典相關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不斷總結實踐經驗,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

第三,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

各級政府要以保證民法典有效實施為重要抓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行政監督的重要標尺,不得違背法律法規隨意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增加其義務的決定。

第四,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萬多字,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復雜的一部法律。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第五,加強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理論研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法理論研究和話語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同日新月異的民法實踐相比還不完全適應。

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盡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❽ 我國為什麼積極制定民法典,意義何在

拿破崙說過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法國民法典。但是我國一直沒有,說積極制定,不過是空話,頂多就是幾本編在一起,沒有民法所有的自由、平等、私有權神聖等精神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