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法條競合
無語!!!!!!
每天都能看到一些搞笑的東西……
法條競合最典型的是詐騙罪與保險詐騙罪;還有市場經濟類犯罪中也有很多法條競合的,比如偽劣產品罪與偽劣化妝品罪之類的……
樓上純粹是在瞎鬧!!!
❷ 刑法中最常見的法條競合之罪名/法條
法條競合的特徵有三,一是實施一個犯罪行為(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版;二是觸犯數法條權規定的數個罪名(法條競合實際是罪名的競合);三是數個罪名概念之間存在著邏輯關系。
詐騙罪這個概念,其內涵就是:「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象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公私財物的行為。」其外延則是包括符合上述本質特徵諸如言語詐騙、合同詐騙、廣告詐騙、身份詐騙、信用卡詐騙等形式在內的一切詐騙犯罪行為
❸ 法條競合怎麼處理
在法條競合條件抄下,一行為觸犯數襲法條,只能適用其中的一法條定罪處罰。其選擇適用法條的原則,主要是:
(一)特殊優於一般原則。特殊法與一般法競合,一般的應實行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行為人的具體行為符合特殊法的要件的,適用特殊法。
因為,正是由於某種行為具有某一方面事實的特殊性,侵犯某一特定的社會關系,立法者才將其制定為特殊法,以別於一般法,並且與其特殊的危害性相適應,規定或重或輕或相同的刑罰。只有實行上述原則,才能符合和實現立法的意圖。
(二)重法優於輕法原則。特殊法與一般法競合,而前者的法定刑輕於後者,在一般情況下,仍應實行特殊法優於一般法的原則,但是,在法律有特別規定時,可以實行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即適用一般法。
(3)刑法中的法條競合擴展閱讀:
法條競合類型
(一)因犯罪主體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二)因犯罪對象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三)因犯罪目的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四)因犯罪方式或手段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五)因犯罪時間特殊形成的法條競合
(六)因數個特殊要件形成的法條競合
❹ 法條競合的具體例子
1、例如行為人以加害生命恐嚇他人,而該當於恐嚇罪,其後,果真將他人殺害,則又該當於殺人罪,此時僅論以殺人罪即為已足。
2、例如既遂罪吸收陰謀、預備、未遂罪。在共犯則正犯吸收從犯、教唆犯,教唆犯吸收從犯。又重行為吸收輕行為,例如偽造貨幣行為吸收行使偽造貨幣行為。
3、例如偽造文書、有價證券罪吸收偽造印章、印文罪。
4、偷盜通信設備。同時構成兩種罪名。盜竊罪與破壞通信設備罪。法條競合更簡單,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
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
法條競合在德國刑法理論上,占支配地位的觀點將其分為特別關系、補充關系和吸收關系。日本刑法理論的通說認為,法條競合除了上述三種形式外,還有擇一關系這種形式。所謂擇一關系,是指可以同時適用於一個行為的數個構成要件相互處於可以兩立的關系時,只適用其中某一構成要件,排除其他構成要件的適用。
不過,日本也有學者認為,擇一關系所針對的情形,實際上只不過是事實認定的問題,並非各法條本身的競合。
(4)刑法中的法條競合擴展閱讀:
法條競合,通常被分為以下四種:
1、特別關系:一定的刑罰法規,對其他法規處於特別關系時,依特別規定優於普通規定的原則,此時僅適用特別規定,內有兩種情況:一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的關系;二為普通刑法本身上的特別關系。
2、補充關系:基本的法條與其補充的法條競合時,依基本規定優於補充規定的原則,只應受基本規定的支配。
3、吸收關系:乃一犯罪事實之內涵,當然包含另一犯罪事實之內涵者,則後者已包含於前者,故為前者所吸收。吸收之情形如下:
4、擇一關系:不得兩立的兩個刑罰規定,只能適用其一,而排斥他者,例如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的行為之背信罪,與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侵佔自己持有他人財物之侵佔罪,由於侵佔行為當然含有背信的性質,則如該行為已合於侵佔之具體規定時,只能擇侵佔罪處罰。
❺ 刑法上的競合有幾種
一、法條競合的概念 法條競合是指一個行為符合數個法律條文所規定的犯罪構成,而由於數個法律條文之間存在著一種內在的包容關系,只能適用其中一個法律條文,其他法律條文不能再適用的情況。 現實生活中的犯罪是多種多樣的,並不像在理論上闡釋或者法律條文中規定的那樣此罪即此罪,彼罪即彼罪。在司法實踐中,有的犯罪行為既是獨立的,同時又被包容在另一個犯罪行為之中,成為另一個犯罪行為中的一部分,也有的犯罪行為的一部分被包容在另一個犯罪行為的一部分之中,形成此罪中包容有彼罪、彼罪中包容有此罪的情況。在刑法分則條文的規定中,有的法條規定的犯罪可能是另一法條規定的犯罪的一部分,或者一個法條規定的犯罪的一部分可能是另一個法條規定的犯罪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一個犯罪行為同時符合數個法條規定的犯罪構成的情形,如刑法中規定的軍人叛逃罪,既符合第430條規定的軍人叛逃罪的犯罪構成,又符合第109條規定的叛逃罪的犯罪構成。由於行為人主觀上只有一個犯罪故意,客觀上只實施了一個犯罪行為,符合一個犯罪構成,雖然兩個法條都對這種犯罪行為作了規定,但是在處理時只能按照一個法條定罪而排除其他法條的適用。 法條競合情況的發生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概括地說,包含以下幾種原因:(1)由於犯罪對象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與軍人配偶結婚的行為,既符合第259條規定的破壞軍婚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58條規定的重婚罪的構成要件。(2)由於犯罪手段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行為,既符合第224條規定的合同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66條規定的詐騙罪的構成要件。(3)由於犯罪對象和犯罪手段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的行為,既符合第193條規定的貸款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66條規定的詐騙罪的構成要件。(4)由於犯罪結果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以刑訊逼供的方式致人傷殘的行為,既符合第234條規定的故意傷害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247條規定的刑訊逼供罪的構成要件。(5)由於犯罪主體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軍人故意泄露國家軍事秘密的行為,既符合第398條規定的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432條規定的故意泄露軍事秘密罪的構成要件。(6)由於犯罪目的而形成的法條競合。如以牟利為目的傳播淫穢物品的行為,既符合第363條規定的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的構成要件,又符合第364條規定的傳播淫穢物品罪的構成要件。 法條競合主要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不同法律之間的法條競合,另一種是同一法律之中的法條競合。 二、法條競合的適用原則 既然法條競合是一個行為同時符合數個法律條文的犯罪構成,那麼在處理這類案件時究竟應當適用哪一個法律條文,這就是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法條競合的情況下適用法律條文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原則 這是指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不同法律的規定,既符合特別法規定的犯罪構成,又符合普通法規定的犯罪構成,適用法律時以特別法的規定處理的原則。 普通法是在普遍范圍內適用的法律,而特別法是在特定范圍內適用的法律。特別法的規定或者是針對特定的主體,或者是針對特定的犯罪,或者是針對特定的地域。立法機關之所以在普通法之外又制定特別法,目的就是為了懲治特定主體或特定地域的特定犯罪,以保護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特別法的立法意圖就是對特別犯罪予以特別處罰,從而以特別手段保護特別的社會關系。正因為如此,所以對特別犯罪只能依照特別法而不能依照普通法定罪處罰,否則,特別法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二)特別條款優於普通條款的原則 這是指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同一部法律中的不同條款,既符合特別條款的犯罪構成,又符合普通條款的犯罪構成,適用法條時以特別條款的規定處理的原則。 立法者在一部法律的普通條款之外又規定特別條款,其用意是為了對那些特別的犯罪予以特別的處罰,目的也是為了保護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因此,當出現一個行為同時觸犯同一部法律中不同條款的情況時,通常應當按照特別條款優於普通條款的原則處理。 (三)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 這是指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同一部法律中的不同條款時,在特殊情況下,如果特別條款所規定的法定刑低於普通條款所規定的法定刑,就依照重法優於輕法處理的原則。 刑法的任務在於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刑法中對不同的犯罪規定或重或輕的刑種和刑度,依據的是罪刑相適應的刑法基本原則,按照這一原則,就要做到重罪重判,輕罪輕判。行為人的行為同時符合兩個條款規定的犯罪構成,按照法定刑重的條款定罪處罰是合理的。在適用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時,需要注意必須符合三個條件:(1)必須是一個行為同時觸犯同一部法律中的不同條款;(2)必須是特別條款的法定刑明顯低於普通條款的法定刑;(3)必須是刑法中對於適用普通條款沒有禁止性的規定。只有當上述三個條件同時都具備時,才能按照重法優於輕法的原則處理。
❻ 刑法的想像競合犯和法條競合的區別
通說對想像競合犯與法條競合犯的區別,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回
其一,法律性質答不同,前者是犯罪行為的競合,屬於罪數形態,後者是法律條文的競合,屬於法條形態;
其二,產生原因不同,前者是以行為人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作為中介,後者本身是法條之間的重合或交叉關系,不需要以犯罪行為作為中介;
其三,罪過數量不同,前者具有多個罪過,後者只有一個罪過;
其四,犯罪客體與犯罪對象數量不同,前者作用於體現不同直接客體的數個犯罪對象,後者作用於體現一個直接客體的單一犯罪對象;
其五,法條關系不同,前者的數法條不存在重合或者交叉關系,後者的數法條之間存在重合或者交叉關系;
其六,法律後果不同,前者所觸犯的多個法條都應當在判決中援引(所犯輕罪仍然成立),後者只能適用一個法條而排斥其他法條的適用。
❼ 什麼是法條競合
法條競合,指一個犯罪行為同時觸犯數個具有包容關系的具體犯罪條文,依法只適用其中一個法條定罪量刑的情況。
法條競合,通常被分為以下四種: (1)特別關系:一定的刑罰法規,對其他法規處於特別關系時,依特別規定優於普通規定的原則,此時僅適用特別規定,內有兩種情況:一為普通刑法和特別刑法的關系;二為普通刑法本身上的特別關系,例如刑法上普通殺人罪與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一律適用後法,亦即適用特別規定。 (2)補充關系:基本的法條與其補充的法條競合時,依基本規定優於補充規定的原則,只應受基本規定的支配。 (3)吸收關系:乃一犯罪事實之內涵,當然包含另一犯罪事實之內涵者, 則後者已包含於前者,故為前者所吸收。吸收之情形如下:a. 實害行為吸收危險行為。例如行為人以加害生命恐嚇他人,而該當於恐嚇罪,其後,果真將他人殺害,則又該當於殺人罪,此時僅論以殺人罪即為已足。b. 高度行為吸收低度行為。例如既遂罪吸收陰謀、預備、未遂罪。在共犯則正犯吸收從犯、教唆犯,教唆犯吸收從犯。又重行為吸收輕行為,例如偽造貨幣行為吸收行使偽造貨幣行為。c. 必然附隨行為之吸收。例如偽造文書、有價證券罪吸收偽造印章、印文罪。 (4)擇一關系:不得兩立的兩個刑罰規定,只能適用其一,而排斥他者,例如為他人處理事務,意圖為自己利益而為違背其任務的行為之背信罪,與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侵佔自己持有他人財物之侵佔罪,由於侵佔行為當然含有背信的性質,則如該行為已合於侵佔之具體規定時,只能擇侵佔罪處罰。德、日學界多數傾向於否認擇一關系之存在,但是台灣的刑法學界因認為擇一關系乃不屬於特別關系、補充或吸收關系,但仍同時有數法條可茲適用之際,依刑法立法之目的而選擇其一最適當者加以適用,以免有一罪兩罰之不合理現象,故仍多特肯定見解者。
❽ 刑法中的「想像競合」與「法條競合」有什麼區別
兩者之間存在著六點差異:
第一,想像競合犯是犯罪行為或犯罪行為所觸犯的不同罪名的競合,屬於犯罪數之單復的形態;法條競合是法律條文的競合,屬於法條之關系的形態。
第二,想像競合犯是觀念的競合(觀念上的數罪),即想像競合犯是實質一罪,其以一個犯罪行為觸犯的數個不同罪名由於觀念因素或主觀認識的影響而發生競合;法規競合是客觀存在的或現實的競合,即法規競合本為單純一罪,但由於客觀存在著的法律條文的錯綜規定而致使規定不同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競合。
第三,想像競合不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必然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
第四,想像競合犯中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發生關聯,是以行為人實施特定的犯罪行為為前提或中介;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的重合或交叉關系,並不以犯罪行為的實際發生為轉移。
第五,想像競合犯是由於行為人實施了犯罪行為而觸犯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所以,數個法條均應適用於導致不同罪名競合的犯罪行為,且應在比較數個罪名法定刑的輕重後擇一重者處斷之(但所觸犯的輕罪成立,其法條仍應引用);法規競合所涉及的規定不同種罪名的數個法條之間存在重合或交叉關系並不以犯罪行為的發生為前提,故在數個法條中只能選擇適用一個法條即特別法、實害法或重法對犯罪人予以處罰,而排斥其他相競合的法條即普通法、危險法或輕法的適用。
第六,想像競合犯是犯罪之單復的形態,故關於想像競合犯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罪數問題和對犯罪行為觸犯的數罪名如何處罰的問題;法規競合是法條之關系的形態,故關於法規競合的理論和法律規定,所解決的是法律適用問題。
❾ 刑法問題法條競合的情況怎麼確定和認定,什麼樣的情況
法條競合具有以下特徵:
(一)實施一個犯罪行為。一個犯罪行為專是構成法條競合的必要前屬提。所謂一個犯罪行為,是指行為人在一定犯意的支配下,一次實施該當某種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
(二)符合數法條所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在法條競合的情況下,行為人實施的一個犯罪行為符合數法條所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因而形成競合現象。競合是指相爭符合,這種競合在法律
上表現為重疊規定。因此,法條競合是一種法律現象,區別於作為犯罪現象的犯罪競合。
(三)犯罪構成要件之間存在邏輯上的從屬或者交叉關系。在法條競合的情況下,犯罪構成要件之間存在邏輯上的從屬或者交叉關系,這是法條競合的邏輯本質。法條競合現象是法律規定錯綜復雜的結果,它與法律規定具有密切聯系。刑法規定的每一犯罪都反映該種犯罪的本質特徵。但是,犯罪現象是復雜的,罪與罪之間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從而使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要件之間產生邏輯上的從屬或者交叉關系
❿ 我國刑法中哪些法間存在競合 急求
?你是否想問刑法中存在的法條競合有哪些?
刑法中最常見的是想像競合,即版犯罪嫌疑人權的一個行為觸犯若干個法條,但因為只有一個行為不能構成數罪,如搶劫過程中致人死亡,同時構成搶劫罪、故意殺人罪(或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但只以搶劫罪定罪量刑。
此外的就是法條競合,即法條之間存在交叉。最典型的是詐騙罪相關的,金融詐騙屬於特殊的詐騙,即集資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保險詐騙罪等都與詐騙罪有相應的重合,但因為侵犯了特別的客體,而單獨成為獨立罪名,追究刑事責任。
希望對你所有幫助,歡迎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