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非法吸資的司法解釋

非法吸資的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1-01 05:52:59

㈠ 最高法對集資詐騙罪的受害者有返還款有司法解釋嗎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案發後查封、扣押、凍結在案的詐騙財物及其孳息,權屬明確的,應當發還被害人;權屬不明確的,可按被騙款物佔查封、扣押、凍結在案的財物及其孳息總額的比例發還被害人,但已獲退賠的應予扣除。

第十條

行為人已將詐騙財物用於清償債務或者轉讓給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追繳:

(一)對方明知是詐騙財物而收取的;

(二)對方無償取得詐騙財物的;

(三)對方以明顯低於市場的價格取得詐騙財物的;

(四)對方取得詐騙財物系源於非法債務或者違法犯罪活動的。 他人善意取得詐騙財物的,不予追繳。

(1)非法吸資的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案例:

全國最大集資詐騙案在廣州宣判,法院還判決違法所得、財物按比例發還各被害人。

檢察機關指控,上述非法集資款按蔣洪偉指示匯入蔣洪偉的個人賬戶及其指定的私人賬戶,由蔣洪偉控制和調撥使用。集資款除用於廣東邦家公司等相關公司業務項目的生產經營活動外,蔣洪偉等人為擴大非法集資的規模,將集資款用於上述被告人等公司員工的獎金和業績提成共55206.43萬元、參與集資的社會公眾的到期本息支付共802939萬元,從而製造社會公眾的集資款得到高額回報的假象,達到進一步吸取社會公眾集資款的目的。

期間,蔣洪偉通過在四家銀行刷信用卡的方式,購買名牌服裝、名表等個人奢侈品,揮霍集資詐騙款人民幣22881775.12元、美元236008.32元、歐元29828.74元、港幣1011.32元、澳幣20883.89元、馬來西亞幣4140.21元。本案另有部分集資款去向不明,被告人蔣洪偉拒不交代資金走向,逃避返還社會公眾集資款的責任。

起訴書顯示,因死亡被終止審查的第二被告人曹國英,在2003年9月至2010年2月間,歷任廣東綠色世紀健康產業連鎖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廣東邦家租賃服務有限公司天河分公司總監、總公司督導、副總經理,負責培訓業務員,並參與發展會員等集資業務的管理。其非法獲取業績提成190餘萬元。

法院認為,被告人蔣洪偉等7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集資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構成集資詐騙罪。被告人周文鳳等17人在同案人蔣洪偉的指使下,違反國家有關規定,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數額巨大或情節嚴重,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法院還認定蔣洪偉在共同犯罪起主要作用,是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或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廣州中院一審判決蔣洪偉犯集資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23人被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或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至有期徒刑14年不等,並處相應的罰金;法院還判決違法所得、財物按比例發還各被害人。判後,6名被告人舉手錶示要上訴,蔣洪偉未舉手。

㈡ 非法集資清償是什麼意思啊,有什麼法律解釋

關於抄非法集資清償
1、案發地人民政府組織有關成員單位成立專案組(或工作組)。
2、按照案件的實際情況組織對非法集資活動的取締和公告的發布工作。
3、對集資群眾身份、集資數額等進行逐筆登記,掌握案件的集資總人數、集資總金額、已返金額和未返金額等情況。
4、專案組對涉案企業(個人)的債權清收、資產保全,以及對涉案資產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進行變現,用於集資款的清退。
5、專案組根據清理後的剩餘資金,按集資參與者集資額比例,制訂統一的返款政策、返款原則、返款方案和返款比例實施清退,並以處置報告的形式結束案件善後處置工作。

㈢ 非法集資和民間借貸的法律解釋是什麼二者所涉及的法律條款或司法解釋具體有哪些

根據《關於取締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中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准,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並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
民間借貸的司法解釋是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特徵(比如利率規定)就是合法的自治行為。
非法集資的司法解釋是若以借貸之名,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之實,擾亂金融秩序的,,則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論處。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為依法懲治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犯罪活動,最高人民法院會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有關單位,研究制定了《關於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司法解釋自2011年1月4日起施行。
為正確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㈣ 集資詐騙具有哪些司法解釋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 解釋》(1996.12.16 法發〔199632號〕第三條:根據《決定》第八條規定,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構成集資詐騙罪。
二、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寨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l. 法[2001]8號)規定:

1、金融詐騙罪中非法佔有目的的認定。
金融詐騙犯罪都是以非 法佔有為目的的犯罪。在司法實踐中,認定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為目的,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避免單純根據損失結果客觀 歸罪,也不能僅憑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司法實踐,對於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後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隱匿、銷毀帳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7)其他非法佔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對於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佔有目的的,不能單純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金融詐騙罪處罰。
2、集資詐騙罪的認定和處理。
集資詐騙罪和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在客觀上均表現為向社會公眾非法募集資金。區別的關鍵在於行為人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對於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而非法集資,或者在非法集資過程中產生了非法佔有他人資金的故意,均構成集資詐騙罪。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不能僅憑較大數額的非法集資款不能返還的結果,推定行為人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二是行為人將大部分資金用於投資或生產經營活動,而將少量資金用於個人消費或揮霍的,不應僅以此便認定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
3、金融詐騙定罪量刑的數額標准和犯罪數額的計算。
金融詐騙的數額不僅是定罪的重要標准,也是量刑的主要依據。在沒有新的司法解釋之前,可參照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執行。在具體認定金融詐騙犯罪的 數額時,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計算。對於行為人為實施金融詐騙活動而支付的中介費、手續費、回扣等,或者用於行賄、贈與等費用,均應計入金融詐騙的犯罪數額。但應當將案發前已歸還的數額扣除。
三、《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2001.5第四十一條:集資詐騙案(刑法第192條):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㈤ 對非法集資回歸測試怎麼解釋

這還能怎麼解釋都是犯法的

㈥ 非法吸資被判刑兩年半,沒錢退臟款會不會被減刑假釋1千多萬

別想太多了,該吃吃該喝喝,在監獄表現好點,出來好好做人賺錢還罰款。

㈦ 最近司法解釋借款人犯非法集資罪擔保人的責任是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五條,回 人民法院立案後,答發現民間借貸行為本身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並將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http://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2015/08/id/148349.shtml

㈧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有哪些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全國法院審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2001.1.21 法[2001]8號)
為正確執行刑法,在其他有關的司法解釋出台之前,對假幣犯罪以外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數額和情節,可參照以下標准掌握:
關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要從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范圍以及結存款人造成的損失等方面來判定擾亂金融秩序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據司法實踐,具有下列情 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定罪處罰:
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以上的
(1)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 戶以上的;
(2)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3)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損失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損失50萬元以上的,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00萬元以上,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500 萬元以上的,可以認定為「數額巨大」。
由於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 可參照上述數額標准或幅度,根據本地的具體情況,確定在本地區掌 握的具體標准。
2.《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2010-5-7實施
第二十八條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一百萬元以上的;
(二)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三十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一百五十戶以上的;
(三)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四)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五)其他擾亂金融秩序情節嚴重的情形。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