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獨立行使
Ⅰ 我國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與西方司法獨立之區別
1、屬性不同
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概念具有專屬性特徵。就是說,「司法獨立」只屬於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體和政體。專屬性直接決定了對其解釋的排他性,就是除了西方國家固有的解釋,其他解釋都是不能成立的。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2、表現不同
法律上司法不受其他國家機關(包括總統)和任何政黨的監督和管理;司法權行使時,不受其他任何事物和形勢的牽制和影響;在審判案件中審判權完全獨立,不受任何人指揮和命令的拘束;
我國的司法制度,必須體現「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體性質,「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1)司法獨立行使擴展閱讀
司法從來都是與立法和行政緊密相連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早就揭示過司法與立法的關系,司法是司所立之法,離開立法,何談司法、資本主義立法的階級偏私,決定了司法的階級偏私。因此,在剝削和壓迫制度下,司法的公平正義是不存在的。
那種強調「立法機關對審判的監督通過立法來監督」的觀點,是不符合我國憲法規定的。我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本身依據憲法規定的許可權,有權對司法、審判直接進行監督,司法權不能獨立於立法權而孤立存在。在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制定的行政法規,是法的形式之一,具有法律性質和效力。行政法規是各級法院司法審判的重要依據,可見司法權也不能獨立於行政權而孤立存在。
Ⅱ 西方國家的司法獨立原則與中國的審判權獨立行使原則的區別是什麼
主要區別。
1、司法獨立原則是比較徹底,比較全面深刻的三權分立的結果,與國家機關治理結構有很大關系。
2、審判權獨立基本上還是很有限,僅僅限於法院審判案件這樣的過程中。而與國家治理結構,也就是法院相對於立法機構,行政機構的地位,沒有涉及。
3、司法獨立在國外是法官的獨立。審判權獨立在國內指的是法院這個機構的獨立,兩者差別很大。
Ⅲ 如何理解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
指參與司法活動的各個國家機關應分工負責,依法獨立行使各自的職權;司法專機關依法、行使檢察屬權、審理、裁判案件,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組織和個人干涉;司法機關作為一個組織整體,集體對審判權、檢察權的行使負責。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的基本涵義有三:(1)司法權的專屬性,即並非所有國家機關均有權行使司法權,除國家各級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該項權力;(2)行使職權的獨立性,即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行使自己的職權,不受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以任何形式的干預;(3)行使職權的合法性,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適用法律時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正確適用法律,不得濫用職權,枉法裁判。
Ⅳ 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答案:B
評析:本題考「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根據我國憲法和有關法律,「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的基本涵義有三:(1)司法權的專屬性,即並非所有國家機關均有權行使司法權,除國家各級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該項權力。選項A符合此意;(2)行使職權的獨立性,即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行使自己的職權,不受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以任何形式的干預。選項C符合此意;(3)行使職權的合法性,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適用法律時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正確適用法律,不得濫用職權,枉法裁判,其中包括實體法的正確適用和遵循程序法的程序規定兩部分,選項D符合此意。選項B講的是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與使用自由裁量權的關系,不是該原則的基本涵義。因為該題要求選出不是該原則基本涵義的選項,故答案為B。
盡管題目也答對了,可仔細一思考,這個問題可並不是這樣簡單。
因為《憲法》第126條和《人民法院組織法》第4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憲法》第131條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第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將這些規定與與選項C「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預司法活動」相對應,看出問題來了吧?
對,C項中少了「行政」(機關),這樣的答案就未必正確。
因為,
1954年憲法開始規定法院對相應等級的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時,有關部門似乎曾經意識到其後果未必很妙,所以特意設第78條明文宣告人民法院獨立審判,僅服從法律。雖然沒有明言,但試圖讓蘇維埃式的司法體制盡量向英國的議會主權原則靠攏的立場昭然若揭。但非常令人遺憾的是,後來的幾次改憲卻把這樣的慎思和遠慮都拋到九霄雲外了。現行憲法第126條所規定的內容是:「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文本雖然極其簡略,然而與54年憲法的規定相比較,從中還是可以隱約看到其內在涵義上實際上已經發生了三點變化,即(1)行使審判權的獨立性僅以法律規定為限度(法律實證主義的審判觀);(2)國家權力機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對審判權的干涉並未受到憲法上的制約(法律民主主義的審判觀);(3)法院在審判活動中必須服從的規范不限於法律(法律政策主義的審判觀)。前幾年出現的所謂人大「個案監督」,雖然引起很大爭議,基本上不了了之,但如此奇想也是從54年憲法第78條到82年憲法第126條蛻變的自然結果,其實不足為奇也。
當然,有人還認為這裡面還包含有黨對司法領導的問題,因分歧較大,尚無定論。
我們知道,在社會主義法律適用過程中,堅持司法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這是保障社會主義法律得以實現的基本措施之一。一般理解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原則的含義和要求: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進行訴訟、處理案件,必須依法辦事,除服從法律外,不服從任何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有關處理具體案件的指示、命令。
2.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干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審判、檢察工作。
3.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作為一個組織整體,集體對審判權、檢察權的行使負責。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原則與資本主義國家司法獨立的區別:資本主義國家的司法獨立是資產階級三權分立原則的組成部分,屬於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重要內容。我國的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同立法權、行政權並非鼎立關系,也不是政治原則,而是一種工作原則,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在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時,不受非法干涉。實行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原則的意義在於保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其在加強法制方面的特有作用,防止和杜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對審判、檢察工作的干涉。
其實,這個題目在各種公務員和法律考試中頻繁出現,對如C項答案者總讓我反復再三,對與不對,只能憑運氣了。
真不能琢磨出題人的思路。
Ⅳ 請問怎麼理解司法獨立和獨立行使審判權有什麼關系呢
司法獨立是指西方制度的三權分立。司法,行政,立法三權相對專獨立。獨立行使審判權屬實是在法律的框架內,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外界干涉。看似一樣但政體有別。舉個例子,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又是立法機關,在國家機關體系中居於最高地位,其地位高於最高司法機關。也就是立法解釋要高於司法解釋,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司法獨立指法律,行政,立法,平等。在司法獨立下,法律高於一切。
Ⅵ 司法機關有獨立的行使司法權的權力,該權力受司法部干涉嗎如果是,獨立如何解釋
司法獨立一詞通常在兩種意義上使用:
一是結構意義上,是指司法內機關獨立於其他機關團體和容個人,因此司法獨立是一種「國家權力的結構原則」;
二是程序意義上,司法獨立的意旨是在司法過程中保障法官司法以維護程序正當性和結果正確性,因此也被稱為「技術性的司法規則。」
由此,可以用一個較為概括的概念——司法獨立是指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任何其他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依據法律事實,依照法律的規定對案件作出公正的判決。
司法部不幹涉司法活動,僅僅作為一個行政機關予以行政上的部署和指導,也就是不能幹涉案件的辦理。
Ⅶ 國務院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並負起責任司法獨立這是什麼意思
參政等自由和權利立法權參議院行駛立法權行政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並負其責任司法權司法獨立 3.請同學們根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分組討論它
Ⅷ 司法獨立即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自己的職權,不受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的非法干涉.( )
哈哈,錯在任何機關,是行政機關,比如還要向人大機關報告工作,向黨的機關負責內
憲法第一百容二十六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一條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Ⅸ 簡述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指參與司法活動的各個國家機關應分工負責,依法獨立行使各自的職權;內司法機關依法、行使檢察權容、審理、裁判案件,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組織和個人干涉;司法機關作為一個組織整體,集體對審判權、檢察權的行使負責。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Ⅹ 我國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司法權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將司法作為化解各種社會矛盾、沖突及民間糾紛的主要方法和渠道,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政治意義。也正是從這個角度上看,切實保證司法權的依法、獨立、公正行使,維持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對於推進國家的法治化建設進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對於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與發展,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司法職權行使過程中的「依法獨立」,是憲法對人民法院、檢察院司法權力運行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權獲得權威性的一個保障。沒有司法權的依法獨立行使,就不可能有現代意義上的司法制度,更不可能有定紛止爭以及社會和諧、發展的法治保障。
而從憲法的規定上看,黨需要對政法工作進行有力地領導,但又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開展活動。同時,各級黨組織都必須在政治與組織領導上,堅定支持和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使它們在體制和實際工作中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實現司法的公正、廉潔和高效,並確立起司法權行使和在案件裁判上的權威。
在我國,司法權的依法獨立行使具有特定的含義,它不是指司法工作者個人在案件審理或者判決中的「個人獨立性」,而是指作為一個組織體的審判、檢察機關在司法職能行使上的獨立性、自主性,也就是審判權、檢察權行使過程不受外界(其他組織或者個人)的非法干擾和影響,盡力保持客觀、理性、公正的態度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