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總則107條
⑴ 民法總則172條的規定是怎樣的
您好,是這樣規定抄的,《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二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
您看看,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在新的 一年裡心想事成哦!
⑵ 民法總則中沒有民法通則中第一百一十五條所規定的內容如何理解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五條 合同變更或解除時的違約責任
合同的變更或者解除,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⑶ 民法總則109條如何理解
1、一般人格權是一項權利,這里沒有權利的意義,所以就是人格保護的一般條款。其功能是兜底,在具體人格權輻射的范圍之外,其它需要保護的人格利益都在本條。
2、從侵權責任法保護范圍看,侵權責任法上的第6條第1款(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解釋上包括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那麼具體人格權以外的人格法益被侵害能夠通過第6條第1款加以保護,亦無再藉助「一般人格權理論」保護。
3、第109其實涉及到權利立法和侵權責任法的區分,從邏輯講,侵權法保護自由法秩序,在法律體系形成時注重進行救濟,在法秩序認可的利益格局被破壞時進行救濟,所以權利立法形成一個分配方案,形成利益格局,然後侵權法去實現保障。而權利立法和侵權法的區分,在人格權法上較為模糊,因為人格權比較有彈性,很難做出比較剛性,便於把握的規范,從而便於通過侵權用相對靈活的方式進行保護,所以人格權法會相對比較簡潔,通過侵權法進行擴張和展開。第109條是典型的權利立法,從人格權法角度確立了一般人格利益的應受保護性,隨後銜接到侵權責任法,《侵權責任法》第6條第1款的展開也是一個大的問題,這種銜接表現為第109確立了應受保護性,然後通過侵權法加以保護。
⑷ 民法總則一百七十二條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
根據我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七十二條規定,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民法總則》代理制度1、一般規定第一百六十一條民事主體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依照法律規定、當事人約定或者民事法律行為的性質,應當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得代理。第一百六十二條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第一百六十三條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第一百六十四條代理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職責,造成被代理人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和相對人惡意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合法權益的,代理人和相對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2、委託代理第一百六十五條委託代理授權採用書面形式的,授權委託書應當載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代理事項、許可權和期間,並由被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第一百六十六條數人為同一代理事項的代理人的,應當共同行使代理權,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第一百六十七條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事項違法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或者被代理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未作反對表示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第一百六十八條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自己同時代理的其他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但是被代理的雙方同意或者追認的除外。第一百六十九條代理人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應當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追認。轉委託代理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被代理人可以就代理事務直接指示轉委託的第三人,代理人僅就第三人的選任以及對第三人的指示承擔責任。轉委託代理未經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的,代理人應當對轉委託的第三人的行為承擔責任,但是在緊急情況下代理人為了維護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轉委託第三人代理的除外。第一百七十條執行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工作任務的人員,就其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以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對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發生效力。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對執行其工作任務的人員職權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第一百七十一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行為人實施的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行為人實施的行為未被追認的,善意相對人有權請求行為人履行債務或者就其受到的損害請求行為人賠償,但是賠償的范圍不得超過被代理人追認時相對人所能獲得的利益。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行為人無權代理的,相對人和行為人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責任。第一百七十二條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仍然實施代理行為,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代理行為有效。3、代理終止第一百七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終止:(一)代理期間屆滿或者代理事務完成;(二)被代理人取消委託或者代理人辭去委託;(三)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四)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五)作為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第一百七十四條被代理人死亡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託代理人實施的代理行為有效:(一)代理人不知道並且不應當知道被代理人死亡;(二)被代理人的繼承人予以承認;(三)授權中明確代理權在代理事務完成時終止;(四)被代理人死亡前已經實施,為了被代理人的繼承人的利益繼續代理。作為被代理人的法人、非法人組織終止的,參照適用前款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終止:(一)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二)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三)代理人或者被代理人死亡;(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⑸ 民法總則111條的內容包括哪些
《中抄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並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⑹ 民法總則127條,金額多少才會被警方立案
《民法總則》第復127條規定:「法律對數制據、網路虛擬財產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一規定標志著數據、網路虛擬財產正式進入民法調整和保護的范圍,彰顯了《民法總則》的時代特徵。同時,「法律對……有規定」,意味著立法對於二者的保護還將有進一步的發展。
不管金額多少與維護自己的權益並不沖突,目前法律沒有相關具體的規定。
⑺ 我國民法總則第110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的九大權利有哪些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⑻ 民法總則法律條文第一百一十七條
第一百一十七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徵收、徵用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07條和108條是講述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七條 【民事責任的免除】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注釋:
本條是關於不可抗力的規定。
不可抗力屬於法定的免責事由,指不履行合同或法律規定的義務而致人損害者,依法可以不承擔民事責任的事由。不可抗力具體是指當事人不能預料、知道了也不能 克服、不能避免的客觀情況,是當事人的意志不能左右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不可抗力的范圍可由當事人自由約定,發生不可抗力的一方當事人負有及時通知對方 並證明不可抗力發生事實的責任。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害不可歸責於任何一方,也就無從承擔民事責任,但是當有其他特殊法律例外規定的,從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
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關聯法規《合同法》第60、91-106條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