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刑法
㈠ 刑事實體法是什麼意思
相對程序法來說的。刑事實體法一般就是指刑法典及司法解釋。程序法是刑事訴訟專法
實體法(Substantive Law) 是指屬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
刑事實體法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修正案
★相關有權解釋(立法解釋、司法解釋)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做的相關決定,等等
刑事的程序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修正案
★相關有權解釋(立法解釋、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XX的決議、若干問題的解答、通知等
★地方政府的規章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及其修正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及其修正案
★《公安機關組織管理條例》
★《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公安機關督察條例》
* 註:以上程序法僅為刑事相關的程序法
㈡ 緩刑去掉緩改判實體刑算加重刑法嗎
緩刑屬於有期徒刑復。
制緩刑適用於3年以下有期徒刑(數罪並罰時決定執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過3年的情況下,若其中一罪有判處緩刑的量刑,應附加吸收原則,使緩刑不再執行)、拘役、剝奪政治權利以及死刑兩個刑度帶之間,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無期徒刑不適用緩刑。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緩刑的法律後果有三種:
一、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沒有刑法規定的法定撤銷緩刑的情形,緩刑期滿,宣告原判刑期不再執行;
二、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在判決宣告前還有其他漏罪沒有判決,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漏罪進行判決,把前後兩罪的刑期總和計算,按數罪並罰的原則決定刑罰執行期限;
三、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內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緩刑的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㈢ 以下屬於實體法的是( )A刑法 B民法 C仲裁法 D行政訴訟法
應選AB。實來體法(Substantive Law) 是指規定具源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等。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㈣ 實體法:刑法,行政復議法
《行政復議法》不屬於實體法,行政復議法屬於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是指規范國家行政機關各類行政管理活動的程序性法律文件。
㈤ 法律溯及既往的情形通常是以下哪種程序法、實體法、刑法。
程序法
答案就在題設里,刑法就是實體法,這個兩個選項是一類的,本題是單選,當然是程序法了!
㈥ 刑法量刑中什麼叫"實體刑"
實體刑法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緩刑是刑罰的暫緩執行,不屬於實體刑。
管制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種類。管制是對罪犯不予關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判處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勞動,在勞動中應當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為3個月以上2年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3年。
拘役是公安機關就近執行的,短期剝奪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強制勞動改造的刑罰。被判處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較輕,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險性。如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罪,犯罪人只是對他人採取非法剝奪自由的手段,將其鎖、捆在某一地點,其犯罪行為較輕,但這種行為就犯罪人本身而言,有可能隨時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生命安全,對於這類犯罪,可給予拘役的刑事處罰。
有期徒刑,刑罰的一種。在一定期限內剝奪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並監禁於一定場所的刑罰。有期徒刑的期限各國規定不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八修正案)第六十九條規定: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㈦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何不同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
刑法規定了犯罪與刑罰的問題,是刑事實體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規定追訴犯罪的程序、追訴機關、審判機關的權力范圍、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以及相互的法律關系,是刑事程序法。程序法是為實體法的實現而存在的,而程序法本身具有獨立的品格。刑事訴訟法規范涉及國家權力與個人權利的分配關系,直接關繫到公民的自由、財產等各項權利的實現程度。伴隨著訴訟民主化的發展歷程,刑事訴訟程序發生的變化更大,承擔不同訴訟職能的國家機關之間也存在職責分配的變化。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程序內容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走向程序正義,引導刑事程序法治的實現。中國刑事訴訟法的內容在科學化、民主化方面仍有待發展,以適應不斷提升的人權保障的需要。刑法與刑事訴訟法都以懲罰犯罪、保護人權、維護社會秩序、限制國家公權為目的,刑法是在靜態上對國家刑罰權的限制,而刑事訴訟法則是從動態的角度為國家實現刑罰權施加了一系列程序方面的限制,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構成了刑事法的整體內容。
如果我們將刑事訴訟看作是一個邏輯證明的過程,那麼,在這個邏輯證明的鏈條上,刑法的規定就是大前提,刑事訴訟是為了探尋小前提,刑事訴訟的結果便是結論。因此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關系具有一般與個別的關系的性質。
刑法,是指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即什麼行為是犯罪,犯罪了要負什麼責任,怎麼量刑處罰的法律,是刑事犯罪的實質法。民法,是指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大白話:就是調整民與民之間一切不足構成犯罪的行為的法律。
刑事訴訟法,是指涉及到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法律,是程序法。同樣,民事訴訟法是規定民事案件怎麼打官司的程序法。現在一件案子,如果是公安局立案,檢察院起訴的,那就是刑事案件,這個案件的審判用刑法,要判多少年。這個案子什麼時候開庭,什麼時候一審這些程序問題用刑事訴訟法。同樣,如果它是一個老百姓告另一個的,那就是民事案件,法官判誰對誰錯就按照民法,而這個案件什麼時候申,審判時要去多少人這樣的,就是民事訴訟法。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屬於實體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屬於實體法。
我國有六大部基本法,其中三部是程序法,三部是實體法。刑法,民法,行政法是實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是程序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是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的法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8)實體刑法擴展閱讀:
法理學在研究法律和法律現象的過程中,依據不同的標准,將法律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
實體法是指規定具體權利義務內容或者法律保護的具體情況的法律,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公司法等等。程序法是規定以保證權利和職權得以實現或行使,義務和責任得以履行的有關程序為主要內容的法律,如行政訴訟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法等等。
實體法的主要功能在於規定和確認權利和職權以及義務和責任。法律上的權利是法律關系主體(也稱為權利主體),如自然人、法人依法擁有的利益、主張、資格、力量或者自由,這種權利的實現歸根結底將給權利主體帶來有形或者無形的利益。
網路-《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
網路-實體法
㈨ 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什麼區別
刑法是規定刑事責任、犯罪以及刑罰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是由國家指定的調專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屬律總稱。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是程序法和實體法的關系,刑事訴訟法屬於程序法,刑法屬於實體法。刑法:主要規范什麼行為是犯罪?什麼罪法定刑是多少?哪些情況可以從輕或減輕或免除處罰?哪些情況應該從重處罰?哪些情況雖然是犯罪,但可以不承擔責任?等等實體上的問題,也就是理論上的問題。刑訴:主要規范從立案偵查到交付執行之間的一個過程,應該按照什麼程序,如何組織等等程序上的問題。也就是實踐操作的問題。
㈩ 實體刑法與程序刑法是以刑法的什麼劃分選擇題
根據法律規定內容的不同來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實體法和程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