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縣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A. 什麼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什麼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版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權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人民法院如何進行簡易程序?
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證人。簡單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的期限是多久?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B. 勞動爭議案件哪些適用簡易程序
1、法院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
2、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三章 簡易程序
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第一百五十八條 對簡單的民事案件,原告可以口頭起訴。
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糾紛。基層人民法院或者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九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可以用簡便方式傳喚當事人和證人、送達訴訟文書、審理案件,但應當保障當事人陳述意見的權利。
第一百六十條 簡單的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不受本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百三十八條、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六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簡單的民事案件,標的額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度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實行一審終審。
第一百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C. 人民法院對於哪些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民事訴訟:
簡易程序是相對於普通程序而言的,是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版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權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獨立的第一審訴訟程序。
簡易程序只適用於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簡易程序起訴方式、受理案件的程序、傳喚方式簡便。審理實行獨任制,程序簡便。
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刑事訴訟中同樣存在簡易程序的使用,有以下情形:
1、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2、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3、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D.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中,舉證期限如何確定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在指定舉證期限時,可以不受《證據規定》第33條第3款「由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十日,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規定的限制。那麼,在指定舉證期限時,人民法院應當指定多長時間的舉證期限呢?這要結合相關規定綜合考慮。《證據規則》第19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第23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不得遲於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第54條第1款規定:「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並經人民法院許可。」《民事訴訟法》第113條第1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根據上述規定,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除了要承擔舉證責任外,還享有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申請證據保全以及申請傳喚證人出庭作證、提交答辯狀等訴訟權利。如果人民法院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為當事人指定的舉證期限過於倉促,可能導致當事人無法完成相應的訴訟行為,不僅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可能受到侵害,而且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也將流於形式,法律的尊嚴和權威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時,指定的舉證期限也應當參照15天的標准。
E. 但是法院判決書上寫明適用簡易程序審判,事實上卻用了6個月時問才審結,違法嗎
如果簡易程序三個月審理期限到後,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的,經內院長批准,審理期限容可延長至六個月。這樣做不違法。見: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百五十八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到期後,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審理期限。延長後的審理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六個月。
F. 民事訴訟普通程序可以變為簡易程序嗎
民事訴訟普通程序可以變為簡易程序。
在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各方自願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各方自願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人民法院不得違反當事人自願原則,將普通程序轉為簡易程序。
(6)某縣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擴展閱讀:
普通程序是指我國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通常適用的程序。因與特別程序、簡易程序相對而得名。第一審程序是全部民事審判程序的基礎,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普通程序通常可分為四個階段:
1、起訴和受理。民事訴訟程序的開始階段。包括原告起訴和人民法院受理兩方面的訴訟行為的結合。
2、審理前的准備。審判人員在受理案件之後、審理之前應作的准備工作。主要是弄清雙方當事人的請求與答辯,調查、收集證據,通知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人參加訴訟,以及其他保證正確、及時審理案件的工作。
3、開庭審理。即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參加下,審查證據,查明案情,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確認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進行調解或判決。
4、宣判。人民法院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當庭宣判的,應當在十日內發送到判決書;定期宣判的,宣判後立即發給判決書。
簡易程序是指較之通常為第一審程序更為簡便易行的訴訟程序。為普通程序的簡化程序。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即:
1、原告人可以口頭起訴,當事人雙方可以同時到基層人民法院或它派出的法庭請求解決爭議;基層人民法院或它派出的法庭可以當即審理,也可以另定日期審理。
2、可以用簡便的方式隨時傳喚當事人、證人。
3、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不受開庭的有關規定、法庭調查順序和辯論順序的限制。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刑事自訴案件和輕微的刑事案件,可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不必組織合議庭進行。
審判員對自訴刑事案件可以進行訴訟上的調解,調解成立,與判決發生同等效力。上述諸規定,可以理解為審判程序的簡易形式。
G. 為什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六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期限從立案的次日起計算,三個月內審結,不可以延內長。
我國《民事訴訟容法》第一百四十六條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因此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70條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審理期限不得延長。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情復雜,需要轉為普通程序審理的,可以轉為普通程序,由合議庭審理,並及時通知雙方當事人。審理期限從立案的次日起計算。」
H. 法院採用"簡易程序"會對某一方當事人不利嗎
行政訴訟案件一般不會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絕大多數是適用普通程序審理。
《行政回訴訟法》答:
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第八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額二千元以下的;
(三)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
除前款規定以外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當事人各方同意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