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解釋的依據

刑法解釋的依據

發布時間: 2021-01-02 07:16:09

❶ 某高院法官審判案件時候依據刑法作出解釋屬於什麼解釋

高院法官審判案件時候依據刑法作出解釋屬於法理解釋,按照規定,只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解釋稱為司法解釋。

❷ 怎樣理解刑法制定的依據

我國《刑法》第1條規定:「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這一規定指明了制定刑法的憲法根據與實踐根據。
憲法是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憲法為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機關、政黨、團體、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立法機關在制定、修訂刑法時,當然應以憲法為根本的立法准則;刑法不僅不能與憲法相抵觸,而且應與憲法相協調。新刑法是根據現行憲法制定的,反映了憲法精神。例如,憲法注重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新刑法將憲法規定具體化:憲法規定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刑法注重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護;等等。憲法不僅是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而且是解釋刑法的法律根據,對刑法的解釋也必須與憲法相協凋。
我國與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是制定刑法的實踐依據。新刑法從實際出發,以中國基本國情為依據,沒有脫離實際、超越階段。刑法應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我國優秀的法律文化遺產和國外有益的立法經驗;但這種吸收與借鑒不能脫離中國的基本國情,換言之,應當在立足於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吸收與借鑒。新刑法以中國的實際情況為依據,考慮了現代刑事立法的趨勢,但沒有盲目照搬國外立法。正因為如此,新刑法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的刑法。

❸ 刑法的解釋,依據解釋的效力所做的分類有哪些

依據解釋的效力所做的分類:
1.
有權解釋:依據解釋的主體不同又可分為
(1)立法解釋:是指由立法機關對刑法規范含義進行闡明。通常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在刑法中用條文對有關刑法術語所作的解釋;
第二,在刑法的起草說明或修訂說明中作出的解釋;
第三,在刑法施行中如發生歧義所作出的解釋。
(2)司法解釋:是指司法機關對刑法規范含義進行闡明。在我國,司法解釋的權力屬於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2.
無權解釋:又叫學理解釋,是指國家宣傳機構、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者專家學者從學術理論角度對刑法規范含義進行的闡明。相對於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學理解釋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權,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因此稱「無權解釋」。

❹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法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憲法。憲法適用於國家全體公民,是特定社會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條件綜合作用的產物,集中反映各種政治力量的實際對比關系,確認革命勝利成果和現實的民主政治,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制度,即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等內容。

國家內部政治力量的對比關系的變化對憲法的發展變化起著直接作用,國際關系也對憲法發展趨勢有所影響。

憲法在內容上所具有的國家根本法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於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憲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據,普通法律的內容都必須符合憲法的規定。與憲法內容相抵觸的法律無效。

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為近、現代實行憲政制度的國家所公認,許多國家的憲法對此都有明文規定。

(4)刑法解釋的依據擴展閱讀

憲法的特別規定為了保持憲法的權威性,避免造成適用上的困難,有時需要有關國家機關對憲法條文的含義、內容和界限進行具體的明確的解釋。因此許多國家都在憲法中對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的權力歸屬問題,作了專門規定。

憲法的解釋權和監督權的歸屬,根據各國憲法規定,大致有以下3種體制:

①立法機構解釋制。有的國家由議會,有的國家由最高權力機關或其常設機關行使憲法解釋權和監督權。中國1982年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憲法的實施,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解釋憲法。

②司法機構解釋制。這一體制始於美國。美國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聯邦法律和州法律是否符合聯邦憲法。最高法院的這種權力在憲法上沒有明文規定,而是在審判實踐中形成的憲法慣例。世界上有許多國家採取司法機構解釋制。

③特設機構解釋制。由專門設立的憲法委員會、憲法法院或憲法法庭之類機構行使這一職權。

凡有權解釋憲法和監督憲法實施的國家機構,一般都有權對法律、法令、法規以及行政行為等是否違憲作出裁決。這種制度通稱違憲審查制度或憲法審查制度。

❺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法

制定刑法的法律依據是憲法。

1、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回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答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

2、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與廣義刑法、狹義刑法相聯系的,刑法還可區分為普通刑法與特別刑法。

3、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實際上即指刑法典。特別刑法指僅使用於特定的人、時、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國,也就是指單行刑法和附屬刑法。

❻ 《刑法》的修改依據是什麼為什麼

依據當代社會的需要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上的矛盾不斷變化,當然就會定期修改刑法呀

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什麼

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則是罪行法定原則、罪責行相適應原則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內
1.行法定原則容: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2.責行相適應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的輕重相適應。
3.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基本含義是: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對於一切人的合法權益都要平等地加以保護,不允許有任何歧視。

❽ 是否構成犯罪必須以刑法的規定為依據和准繩這就是所謂的什麼的原則

新《民事訴訟法》第七條: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❾ 刑法的解釋,依據解釋的效力所做的分類有哪些

依據解釋的效力所做的分類:

  1. 有權解釋:依據解釋的主體不同又可分為 (1)立法解釋:是指由立法機關對刑法規范含義進行闡明。通常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在刑法中用條文對有關刑法術語所作的解釋; 第二,在刑法的起草說明或修訂說明中作出的解釋; 第三,在刑法施行中如發生歧義所作出的解釋。 (2)司法解釋:是指司法機關對刑法規范含義進行闡明。在我國,司法解釋的權力屬於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2. 無權解釋:又叫學理解釋,是指國家宣傳機構、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者專家學者從學術理論角度對刑法規范含義進行的闡明。相對於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學理解釋因缺乏法律上的授權,不具有法律的約束力,因此稱「無權解釋」。


熱點內容
拜城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10-08 21:18:18 瀏覽:784
法院改革司機 發布:2025-10-08 18:14:51 瀏覽:847
第二章經濟法答案 發布:2025-10-08 17:59:22 瀏覽:293
在職法律碩士加工資信箱 發布:2025-10-08 17:56:17 瀏覽:271
我國資源保護的單行法律法規有 發布:2025-10-08 17:37:38 瀏覽:784
上海司法腐敗 發布:2025-10-08 17:25:41 瀏覽:113
司法局部門 發布:2025-10-08 17:21:32 瀏覽:767
司法局法促科 發布:2025-10-08 16:50:30 瀏覽:892
不屬於行政法規名稱的是 發布:2025-10-08 16:09:19 瀏覽:65
刑事訴訟法關於偵查人員詢問部分 發布:2025-10-08 16:08:36 瀏覽: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