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則第117條規定
Ⅰ 民法通則117條第三十五條內容
第三十五條【債務承擔】合夥的債務,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專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屬責任。
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償還合夥債務超過自己應當承擔數額的合夥人,有權向其他合夥人追償。
第一百一十七條【侵犯財產權民事責任】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Ⅱ 別人借車子不還可以報警嗎
可以報警。
違法了復,違制犯了《刑法》第270條規定的侵佔罪
侵佔罪:
侵佔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將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還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於故意,即明知屬於他人交與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佔為己有。犯罪對象只限於三種財物:一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二是他人的遺忘物,遺忘物不等於遺失物,也不同於遺棄物;三是他人的埋藏物。
侵佔罪在中國刑法史上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就是在中國刑法第270條第一款的規定中也沒有使用「侵佔」一詞。因而在確定侵佔罪概念之前,有必要對「侵佔」一詞進行分析,因為「侵佔」是侵佔罪罪名中的關鍵詞,它代表了侵佔罪的主要內涵。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Ⅲ 房屋漏水賠償標准
根據受損原因進行協商賠付。
受漏水損害的一方應首先請房屋質量檢驗部門對房屋漏水原因和如何補漏作出鑒定報告。
鑒定出來後,如果是相鄰方的原因,可憑報告要求相鄰方立即或及時給予修補,並可向相鄰方提出對修補期間造成的損害作出賠償的要求。如果相鄰方不配合,受損一方可將爭議提交到法院。
其法律依據是《民法通則》第83條: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
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假若相鄰方不履行法院的判決,受損方可自請施工隊從樓下維修,發生的費用可向法院提出要求樓上業主賠償。如果樓上的不賠償,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民法通則第117條規定擴展閱讀:
我國對財產損害賠償的相關立法規定
我國《憲法》第13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民法通則》第5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117條規定,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物權法》第4條規定,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36條規定,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做、更換或者恢復原狀。第37條規定,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
Ⅳ 電路引起火災,該不該向供電局索賠
1、供電企業作為供電人,如未按照國家規定的質量標准或約定安全供電,且給用電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供電人因計劃檢修、臨時檢修、需要限電或用電人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的,應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及時通知用電人,未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及時通知用電人,給用電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因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供電中斷的,供電人應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及時搶修,未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及時搶修的,給用電人造成損害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4、電路引起火災,首先需要消防部門在滅火之後勘察火災現場,給出最終的權威結論,如認定火災原因系供電人未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安全供電。
違反安全規程使用電氣設備作為低壓電器線路的連接部位,導致電器線路應當有過載保護、過流保護,而因違規使用設備導致線路喪失過載、過流保護而導致線路過熱,最終燃燒等,應當由供電人全責、主責或部分責任的情形下。
用電人作為受損害方,有權以此為事實依據,按照上述法律原則作為法律依據,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供電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5、如火災的原因經消防部門勘察後,給出的結論證明,供電人不應對此負責。或火災的原因與供電人應當承擔的法定責任或約定義務不存在任何關聯性,那麼要求供電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無事實依據及法律依據。
6、如供電人對小區內的電氣設備負有法定或約定的維修、保養義務,在保險絲熔斷後,應當由其派出專業電工到現場更換,而未派出專業電工到現場維修,那麼指示當事人自行更換,當事人亦未堅持要求對方派遣專業人員更換。最終因此而發生火災。
當事人亦存在過錯,鑒於該損害後果雙方都負有過錯,因此該損害後果應當由雙方共同承擔。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79條、180條、181條
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06條、117條、131條
Ⅳ 民法第117條和143條的內容是什麼
《民法通則》第來一百一十源七條 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定居國外的,他的民事行為能力可以適用定居國法律。
Ⅵ 民法通則117條2款是規定什麼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專還財產,屬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其中第二款是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Ⅶ 民法通則117條規定的釋法解釋
民法通則第117條:債權人因合同關系佔有債務人財物的,如果債務人到期不履專行義務債權人可以將相應屬的財務留置。經催告,債務人在合同期限內不履行義務,債權人依法將留置的財物以合理的價格變賣,並以變賣財物的價款優先受償的,應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