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微信號
『壹』 被詐騙多少錢才能立案
事實上,一般來說,只要被騙5000元就可以直接立案,如果詐騙累積金額不夠5000元,是不能在公安局進行刑事案件立案的。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詐騙犯罪,通常限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5000元、5萬元、50萬元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266條限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起點。
第二,可以在網上聯系其他有相同遭遇的人,聯合起來共同報案:數額達到2000以上的,公安可以作為詐騙罪立案的。
第三,即使不能讓公安立案偵查,也要讓他曝光,以免更多的網友再上當,你可以將對方的QQ號、注冊資料、IP地址、你們聯系的QQ留言和聊天記錄都發到網上。
『貳』 微信京東白條顯示您命中最高人民法院執行黑名單什麼意思
沒開玩笑?確定?那恭喜你,估計你被徵信系統拉進黑名單了,一直逾期不還款吧?也可能是惡意套現…希望你只是開個玩笑,這個影響你以後貸款買房買車,在國企工作也有影響,一般好公司也會有影響。
『叄』 利用微信詐騙金額達到多少會立案
按照司法解釋,利用微信詐騙金額達到3000元及以上准許立案。但是各個省對於這回一標准不一樣。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1〕7號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但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拓展資料
「朋友圈」已成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時,一些亂現象也在利用著朋友圈「發酵」、散播,因多是熟人發送的信息,更容易讓人上當。手機安全專家提醒網友,對待微信、朋友圈裡的信息一定要謹慎,尤其涉及到金錢更要多方核實確認。
參考資料
破解微信上的四種新騙局-人民網
『肆』 微信聊天記錄能作為民事訴訟的證據嗎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包括: 電子數據。證據必須查證屬實專,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屬據。」 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簡訊、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綜上,聊天記錄屬於電子數據一種。微信作為證據想讓法院得到認可並支持,必須要完成以下的舉證(一)必須確認微信的使用主體就是當事人雙方。如果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了微信證據,但是卻不能證明使用微信的當事人為案件的當事人,這在原則上就不符合主體的條件。(二)保證獲取微信聊天記錄的方式方法的合法性。通過非法的方式獲得證據是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的,比如非法搜查、非法扣押等方式。(三)必須提供真實和完整的微信證據,必須保證微信證據和其他證據之間存有關聯性,並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在訴訟案件中,若想得到法官對證據的認可和支持,必須保證證據具有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
『伍』 法院怎樣查詢被執行人的支付寶和微信賬戶
如果被執行人有支付寶和微信賬戶,而法院需要這些資料。那麼法院可以直接向支付寶公司發出協查公函,支付寶會把指定賬號所有信息提供給法院。同理微信公司收到協查公函也需要向法院提供賬號所有信息。
執行前提是需要知道被執行人有支付寶和微信賬戶,不能在無法確認的情況下亂發協查通知。
(5)最高人民法院微信號擴展閱讀:
1、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2013年11月14日與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明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納入徵信系統相關工作操作規程。
今後,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將被整合至被執行人的信用檔案中,並以信用報告的形式向金融機構等單位提供,供有關單位在貸款等業務審核中予以衡量考慮。
2、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82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規定中所指的"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六類人名單。
被執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依法對其進行信用懲戒。
3、通俗叫法是"失信者黑名單",例如,2013年7月19日央視新聞和新華社的新聞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通俗地稱之為"失信者黑名單"。這意味著全國法院將建立"失信者黑名單"制度,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將被人民法院向社會公布。
參考資料:
網路——被執行人
網路——法院權力
『陸』 微信被騙了3000元 報案網警會處理嗎 走怎樣的
微信被騙3000元,可以報警。
利用微信詐騙金額達到三千元就會立案偵查專。
《最高人民法院屬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柒』 關於微信詐騙案應該怎麼處理
處理方法:
一、需要撥打110報警,或者到被騙地的派出所報警,同時提供相關線索和證據,報案後等待破案
二、詐騙數額較小的,可以治安處罰,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的涉嫌詐騙犯罪。
三、舉報賬號。在微信上被騙了錢,被騙金額不超過3000,警察是不會立案的。如果被騙的錢不多,我們可以選擇舉報該賬號,防止他再去欺騙別人,當然也有一定可能追回自己被騙的錢。
(7)最高人民法院微信號擴展閱讀
微信詐騙案的立案標准: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
(一)集資詐騙案(刑法第192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
(二)貸款詐騙案(刑法第193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予追訴。
(三)票據詐騙案(刑法第194條第1款)
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活動,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
2、單位進行金融票據詐騙,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四)合同詐騙案(刑法第224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數額在五萬至二十萬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