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列表

刑法列表

發布時間: 2021-01-02 17:48:20

⑴ 明朝錦衣衛官職列表..

官職列表:

指揮使一人,正三品;

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

指揮僉事二人,正四品;

鎮撫使二人,從四品;

十四所千戶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戶,從五品;

百戶,正六品;

試百戶,從六品;

總旗,正七品;

小旗,從七品。

下屬有將軍、校尉、力士,對外有參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如憲宗朝張渺正)。

錦衣衛,是明代專有軍政特務機構,其前身為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錦衣衛主要職能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其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一般由皇帝的親信武將擔任,直接向皇帝負責。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

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

清朝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鑾儀衛。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

(1)刑法列表擴展閱讀:

創立背景: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以消滅功臣為目的,羅織罪狀,置無罪者於死地。朱元璋擔心自己死後,下一代皇帝駕馭不了文武功臣,所以他幾興大獄,假借若干由頭,把輔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盡,《明史·刑法志》記載:"胡惟庸、藍玉兩案,株連且四萬。"足見其酷烈程度。作俑之始,就是皇帝心術不正的產物,所以其後遺症也特別嚴重。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毀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不過,始作俑時心術已壞而造成的弊政是難以斷根的,到燕王朱棣起兵奪得帝位時,明成祖朱棣為了鞏固統治又恢復錦衣衛。明初兩代皇帝重用錦衣衛,其後,有明一代,此弊終難去矣。

在明代200餘年的歷史中,錦衣衛始終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它聽命於皇帝,又受制於宦官;它對加強皇權居功赫赫,又因恃權妄為而劣跡斑斑;它力圖維護明朝的統治,卻又為明朝的滅亡種下了禍根。

⑵ 考研 偵查學專業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還不錯。
伴隨著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發展,偵查學學科的發展經歷了曲折而輝煌的歷程。概括而言,從1948年建校初期至1958年中南政法學院時期是偵查學的醞釀初建時期;1958年至1970年湖北大學時期是逐步發展時期;1971年至1977年湖北財經專科學校時期是停滯時期;1978年至1980年是恢復發展時期;1980年至今是快速發展時期。

一、醞釀初建時期:1948―1958年

(一)隊伍建設
1948年8月,中原軍區司令員劉伯承同志在河南寶豐正式宣布中原大學成立,任命範文瀾同志為校長,潘梓年同志為副校長。其學員除河南大學轉來一部分外,其餘來自招生,此時張嘉同志(1926年7月31日生,河南開封人)進入中原大學一部三隊學習,後留校工作。1948年12月中原大學遷往開封。 1949年5—8月遷往武漢。
1952年9月,張嘉同志進入中國人民大學第三屆研究生班學習,師從前蘇聯著名刑偵專家、莫斯科大學犯罪對策系主任柯爾金教授,成為我國較早地系統學習和研究前蘇聯刑偵理論的中國青年學者。
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以中原大學政法學院為主體,合並了湖南大學、中山大學、廣西大學的政治系和法律系組建中南政法學院,隸屬國家司法部。李伯釗任院長,林山任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當時尚無系,學院下直接設刑法教研室,分為刑法、刑事訴訟法、刑事偵察3個教研組(在已定型的稱謂中,仍引用原文 「偵察」一詞,下同)。
(二)教學工作
1954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學員有鄭昌濟、王獻樞等共100多人,這批學員走上工作崗位後,大多數都成為單位的骨幹力量,為當時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政權鞏固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1956年張嘉同志從人大研究生班畢業返校,首次為54級本科生開設司法鑒定課程①,根據所學的前蘇聯犯罪對策學的體系,結合當時形勢及自身心得,編寫了講義並印發給學員,其體系分為技術、措施、方法3個部分,共120個學時,跨度2個學期。同時請李道泉(湖北省公安廳法醫)、黃光照(後為同濟醫科大學法醫學教授)講授法醫學,並由范新漢同志擔任實驗員。

二、逐步發展時期:1958―1970年

(一)隊伍建設
1958年湖北省接收了教育部和司法部移交的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並將兩校與中南政法幹校、武漢大學法律系合並組建為省屬湖北大學。校長由湖北省副省長孟夫唐兼任,黨委書記朱劭天,主持工作的副校長為李光斗。
當時的第一大系為法律系,下設司法鑒定教研室,分為司法鑒定、刑事訴訟2個教研組,教師有張嘉、楊志平、王清波(北京政法學院畢業,曾跟隨前蘇聯專家楚工諾夫研究刑訴)、洪漢波(武漢大學法律系調來,曾跟隨前蘇聯刑偵專家柯爾金進修一年)、黃素琴(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本科畢業)、許佑珠6人,實驗員由范新漢同志擔任,其規模在教育部屬院校中首屈一指。
(二)教學工作
法律系共有學員1500多人,是當時全國較大規模、較有影響的法律系。司法鑒定教研組承擔偵查學、法醫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首先是在1958年為55級本科生開設司法鑒定課程,當時教研組在全國沒有同類教材的情況下,借鑒前蘇聯的課程體系,結合全國的司法實踐經驗及自身的研究成果,組織教研室教師自編了《司法鑒定》教材,為合訂本,其體系仍然分為技術、措施、方法3個部分,但許多內容更貼近當時的司法實踐,也更有指導意義。當時與實踐部門的關系較好,公安機關在遇到疑難案件時,經常請張嘉同志及其他師生幫助分析、研究,許多疑難案件正是在這種結合下得以偵破的。而我們的學員也經常深入實踐部門實習。 1958年張嘉同志深入實際部門,親自查閱案卷卷宗,克服諸多困難,編輯了《刑事案例匯編》,20多萬字,分為殺人、盜竊、搶劫、放火、強奸等類別,以機密資料的形式印發給學員,人手一冊,極大地推動了偵查學的教學。
1959年在合訂本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又組織教師編寫了偵察、現場勘查、痕跡檢驗、文書檢驗、刑事攝影5個單行本,這時的內容和體系更加完善,講授的針對性也更強,為學員日後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1960年,根據當時的政治形勢,為加強指導思想教育,重新編寫了合訂本,分為公安基礎理論、發展史、技術、措施、方法5個部分,在基礎理論、體系和內容等方面都使偵查學得到極大的豐富和完善,推進了當時的偵查學研究。該合訂本一直沿用到1970年。在基本原理方面強調了黨的領導、群眾路線、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日常工作與破案運動相結合等原則。
此時的實驗室建設也有長足發展,不僅配備了各種長短槍支,而且有各種痕跡、物證的陳列室,可做物證、痕跡、書證等多種實驗。

三、停滯時期:1970―1977年

在文化大革命的肅殺氣氛中,高等教育園地一片凋零。湖北大學被迫撤銷,縮編為湖北財經專科學校,是當時全國原有18所財經院校僅存「一所半」中的「半所」。學校設有政法系(由中南政法學院的政治系和法律系合並而成),骨幹教師仍然堅守教學陣地,在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張嘉同志於1973仍然為司法干訓班學員講授現場勘查,並於1974年自編《現場勘查》單行本,8萬余字,作為干訓班教材,印發數千冊,極大地提高了司法幹警的偵查水平,廣受學員好評。但囿於當時社會總體形勢,偵查學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無法正常開展,處於停滯不前階段。

四、恢復發展時期:1978―1980年

(一)隊伍建設
1978年元月,學校更名為湖北財經學院,恢復四年制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成為「文革」以後最早恢復本科生、研究生招生的高等學校之一。次年元月,學校領導體制發生變化,改由財政部領導,從此學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當時在法律系下設刑事偵查教研室,張嘉同志擔任教研室主任,教師隊伍也得到極大的充實,1978年王萬成同志調來擔任法醫學教師,1980年韓紹奎同志、李應存同志相繼調入任教,1981年王延令、劉書儀同志調入擔任物證技術的教師,1982年李建訓同志留校任教。
(二)教學工作
首先為78級本科生開設了公安業務學課程,由張嘉、丁煥春自編課本,名為《公安業務講義》,該課程共240學時,分兩學期講授。張嘉同志在1982年參編司法部統編教材《犯罪偵查學》,這是恢復高考以來司法部統編的第一部偵查學教材,在全國有較大影響。

五、快速發展時期:1980年至今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期,偵查學學科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公安學學科建設的重點。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著重加強了三個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隊伍建設。通過深造、進修,培養了一批頗具潛力的教學、科研骨幹。其間,在歷任刑偵教研室主任張嘉、范新漢、楊明志、李建訓的領導下,教研室力量不斷壯大,教師人數一度達到13人,他們是:張嘉、李應存、王延令、劉書儀、王萬成、范新漢、李建訓、孔明、朱愛民、李金文、張遠煌、朱京平、王安全,為原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刑偵教研室師資力量最為雄厚的時期,為其後建立公安學系奠定了良好的師資基礎;二是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加大對偵查學實驗室的資金及人力投入,提升實驗室的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三是教材建設。1980—1981年間,張嘉老師承擔了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犯罪偵查學》中「現場勘查」一章的編寫工作。這部由周應德教授主編的權威教科書,是新中國第一部公開出版的全國高等學校通用《犯罪偵查學》教材,被列入國家教育委員會組織制定的高等學校文科教材編選計劃。該教材匯集了當時全國最為優秀的偵查學專家,構建了我國當代偵查學的基本體系和框架,代表了當時偵查學最高研究水平,在全國法學界、偵查學界產生了廣泛、持續的影響。1990年5月,由刑偵教研室李應存老師主編,李建訓、張遠煌擔任副主編組織編寫的《新編刑事偵查學》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為改革開放後中南政法學院自主編寫的首部偵查學教材,其一方面吸收和繼承了刑偵教研室前輩的理論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在理論體系及內容上有所創新,為偵查學在新時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95年7月,隨著公安與行政法專門化班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南政法學院基於進一步發展公安及行政法學科的考慮,決定將刑偵教研室及行政法教研室從法律系剝離出來,成立公安與行政法系。方世榮教授任系主任,李建訓(兼刑偵教研室主任)、張遠煌、楊宗輝、關保英先後任系副主任,偵查學學科的發展勢頭更為強勁。
在教材建設方面,李建訓承擔了司法部法學教材編輯部編審的高等學校法學教材《偵查學》中「現場勘查」、「爆炸案件的偵查」兩章的編寫任務,該部教材由法律出版社1996年出版,在全國法學界、偵查學界產生了很大影響,同時也表明在現場勘查領域的研究中,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全國范圍內保持著一定的理論優勢。在專著方面,王均平於1997年6月出版了《司法訪問技術》,提升了司法訪問的理論研究層次。張遠煌在巴黎第十大學刑法及犯罪學研究所進修後,經過長期醞釀,於1998年6月出版了《現代犯罪學的基本問題》,以專論的形式對犯罪學的基本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為深化我國的犯罪原因理論的研究作出了貢獻。
1999年8月,行政法專業回歸原中南政法學院法律系,公安學系正式成立。由楊宗輝任系主任,李建訓、王均平任系副主任,偵查學科迎來了新的歷史發展機遇。
2000年5月,中南政法學院與中南財經大學合並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中南政法學院公安學系升格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安學院,成為我國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中首個公安學院。楊宗輝任院長,張遠煌任黨委書記,王均平任副院長,黃書春、汪平先後任黨委副書記。公安學院的成立對師資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2 年的發展,在刑偵教研室現有教師中,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達到87%,具有副教授、教授職稱的教師比例達到57%。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科學,學科建設梯隊已經形成。以師資力量為依託,2002年8月,刑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偵查學方向批准設立,該方向導師組負責人為張遠煌,成員為楊宗輝、王均平,2003年1月首度招生。為了進一步加強偵查學科的技術實力,學院在2002年7月專門設立了物證技術教研室。同時,校、院對作為偵查學學科重要發展力量的刑偵實驗室不斷加大人力、物力及資金投入,經過長期努力,司法部在2003年3月批准設立中南地區首家綜合性司法鑒定機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司法鑒定中心,該中心掛靠於公安學院,張遠煌任主任,李小琴、劉國民任副主任。
為了促進公安學院在偵查學領域的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提高學術知名度,2000年5月,公安學院組織召開了「全國公安理論與公安教育學術研討會」,邀請了我國公安學界知名學者、理論及教育工作者48人與會,進行了為期4天的學術研討。其後,在2002年10月24—26日,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主辦、公安學院承辦、福特基金會資助,又召開了「警察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白俄羅斯、美國、英國、我國大陸地區及香港、澳門地區偵查學領域的專家、學者70 餘人,就偵查學科中的多個基本理論及前沿問題進行了熱烈的研討。這兩次會議為我國偵查學科的國內、國際學術交流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平台,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受到了學界的好評, 在科研方面,張遠煌繼出版《現代犯罪學的基本問題》後,於2001年又出版了《犯罪學原理》一書,對犯罪學的基本理論問題作了更為系統、全面的整理和研究,為偵查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在2002年1月,由楊宗輝、王均平主編,偵查學教研室集體參與編寫的《偵查學》正式出版。該教材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偵查學的研究成果,將偵查學的基礎理論、應用理論和實踐經驗3個層面有機地統一起來,強調了體例和內容上的創新,推動了偵查學科的發展。其後,楊宗輝的《偵查學前沿問題研究》、王均平的《人證調查原理與應用技術》以及王安全的《證券欺詐犯罪偵查》,是偵查學學科不斷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標志。

⑶ 列表:對比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區別與聯系)

常常有很多人認為違法就是犯罪,其實違法和犯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違法是指一切違反國家的憲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的行為,其外延極為廣泛。而犯罪則必須符合我國《刑法》關於犯罪的規定,必須具備以下特徵:第一,犯罪是危害社會的行為。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徵。第二,犯罪是觸犯刑律的行為。也就是說危害社會的行為必須同時是觸犯《刑法》規定的行為,才構成犯罪。第三,犯罪必須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只有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才被認為是犯罪。上述特徵是確定任何一種犯罪必須具備的缺一不可的條件。《刑法》同時還規定,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這就說明,行為的情節和對社會危害的程度是區分違法和犯罪的界限。
如某鄉鎮企業一名職工深夜撬開倉庫門盜走數千元物資,事發後被法院判了刑;而另一名職工在修倉庫暖氣時,乘人不備,盜走了近百元的同一物資,事發後卻不認為是犯罪,僅以違法行為處理。這兩名職工的行為雖然同屬於盜竊,但由於前一職工的行為社會危害性大,且盜竊數額較大,已經構成了犯罪。而後一名職工的行為則屬於社會危害性較小,盜竊數額不大,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
綜上可見,違法並非犯罪,犯罪行為必然是違法,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而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情節和程度不同。

⑷ 這種情況屬於犯罪既遂還是未遂

《刑法》第二百抄三十二條規定:故意襲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包括兩種類型:一是實行終了的未遂和未實行終了的未遂;二是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未遂有很多種,包括:
1)對象不能犯
2)手段不能犯
3)客觀不能犯
4)主觀認識錯誤
5)能犯的未遂,有實際可能達到既遂的未遂。
這種情況屬於故意殺人未遂的主觀認識錯誤

⑸ 求刑法刑期具體列表,死刑,無期,十年以上,三年至七年,五年至七年,五年上.下,三年上.下等等萬分感謝

如果你現在正抄在襲學刑法,那這樣的列表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只會增加你的學習負擔。你要記住是那些比較常見的,比較特殊的罪名的刑期就行了,也只要記住比較特殊的刑期就行了。沒必要記所有罪名的刑期,如集資詐騙罪有死刑,又如搶劫罪中有八種尖定加重刑。因為在實踐中,會查法條就行了。

⑹ 將自己名下別人的房產賣於他人如何定罪

樓主說的情況一般不構成刑法規定的犯罪,特定條件下,有可能構成詐騙等侵犯財產的犯罪。
我國有關不動產權屬的法律法規都規定,不動產以登記的所有人為其合法所有人。依法登記是擁有不動產權屬的法定條件。無論不動產的來源是什麼,只要經過了合法的政府登記程序,這個不動產的產權所有人就是登記人。不動產的權屬所有人處分自己的財產,是合法的行為,不存在構成犯罪的情形。但是,因為房屋等不動產登記和買賣之間有一定的時間差,利用時間差或者其他原因,故意阻礙不動產轉移登記,進而佔有他人應得不動產的,也可能構成詐騙等刑事犯罪。
樓主說的情況比較特殊。就是「自己名下別人的房產」。這種情況要區分兩種情形來討論。
第一種,是正常意義上的房產權屬情形。首先確定的是房產的法律意義上的所有人,然後才是樓主說的「別人的房產」。因為法律上不認可樓主說的這種情形,那麼這個「別人的房產」,只能推定是別人贈送給樓主的財產,或者是別人還沒有實際佔有的樓主的房產。這樣的情況下,不會構成犯罪,但可能會有債權債務關系的形成,是民事范圍內的糾紛。
第二種,是故意佔有他人應當得到的不動產。這是前面說的在買賣形成以後,但是還沒有正式履行不動產產權登記,也就是買賣已經完成,登記還未完成的情況下,借用這個時間差,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一房二賣。這種情況,可能構成了詐騙犯罪。

⑺ 古代都有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

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存在著兩類官職:一類具有實際行政職能,另一類則代表官僚的品位高下。下面,我介紹一下40種常見的官職及對應的現在的職位:

1、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2、刺史。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3、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北京市市長。
4、太尉。秦至漢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長。
5、越騎校尉。漢武帝時設置,禁軍長官。相當於衛戍區司令員。
6、廷尉。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
7、史部尚書。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人事部長。
8、光祿大夫。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9、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10、尚書令。參議大政,綜管政務,百官之長。相當行政院長。
11、車騎大將軍。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當於元帥軍衎。
12、行軍總管。統領軍隊出征的主將。相當於前沿總指揮。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監察機構。相當於監察部長。
14、知府。地方行政長官,總管州、縣事務。相當於省長(或省轄市長)。
15、知州。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省轄市市長。
16、知縣。地方行政長官。相當於縣長。
17、通判。府之副職。相當於副省長,,或省轄市副市長,,。
18、兵馬指揮。明清兵馬司主官。相當於北京市公安局局長。
19、推官。掌刑名,贊計典。相當於最高法院政策司處長。
20、都事。掌出納文移。國防部、監察部等部委內設機構局長。
21、給事中。皇帝禁中寄祿官。相當於元首生活或政治秘書。
22、經歷。部委所屬機構主官。相當於部委二級機構負責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當於外交部工作人員。
24、典寶。協司寶掌玉璽。相當於兩辦負責印章的副處級幹部。
25、縣丞。協助縣令治理一縣之事。相當於副縣長。
26、主薄。掌錢糧、戶籍。相當於糧食局長或戶籍局長。
27、檢校。代 理官職。秘書級。
28、教授。府掌訓導考核學生。相當於省教育廳長。
29、教諭。縣掌教學。縣教育局長。
30、訓導。掌協助同級學官教育所屬生員。相當於教育廳局副職。
31、稅課大使。掌縣稅務事務。相當於稅務局長。
32、吏目。州之屬官,掌刑獄及官屬事務。市政府副處級幹部。
33、總鎮。鎮守地方的高級武官。相當於大軍區司令員。
34、參將。鎮守地方的統兵官,分守各路。大軍區所屬各軍軍長。
35、游擊。位參將之下,掌率兵防禦。負責防禦工作的師級軍官。
36、都司。位游擊之下,掌防汛軍政。負責防汛工作的團職幹部。
37、州同。州之佐官。相當於副市長。
38、巡檢。掌地方治安之官。縣公安局副局長,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衛侍從皇帝的官員。中央警衛局官員。
40、典籍官。掌官府書錄圖籍事務。圖書館館長。

⑻ 猥褻幼女罪怎麼判應該要判幾年

讓說一句用一句怎麼判斷硬碟經驗?這個有點100那個這幾個又又又餓了。手機版的朋友就是排列的最出來。三張文件吧他沒有說沒有其他的實質性的最最煩的吧沒有其他的這個發展的外盜五件

⑼ 歷史上中國哪個朝代制定的國家刑法最殘忍,最好有刑法對應的案例,綜合殘忍朝代的排名列表描述,簡復皆可

凌遲
正式作為一種刑罰出現於遼(見《遼史·刑法志》)。元代時定為死刑一種,規定代規定受刑者要割一百二十刀,明代時則規定要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清代則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幾類。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監劉謹,聽說一共割了三天才讓他斷氣。而最慘的是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

車裂
即五馬分屍,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五馬分屍的出發點就是讓人死無全屍。歷史上有名的兩位受車裂之刑的是商鞅和荊軻。

烹煮
唐朝的武則天採用嚴刑峻法,消除異己。當時有名的酷吏來俊臣用炭火把大瓮燒得通紅對周興說:「如果你不老老實實供認的話,那我只好請你進這個大瓮了!」

俱五刑
即先在臉上刺字,再割去鼻子,再砍去左右手、腳,再用棍子打死,然後梟首(即斬頭而懸掛木上),再當眾把他的屍首剁成肉醬(彭越受此刑後,肉醬還分給大臣們吃),

宮刑
最有名的就是司馬遷就是受了此刑。

炮烙
相傳殷代的一種酷刑。用銅柱加炭使熱,令犯人行其上,頓時血肉焦糊。

腰斬
唐代時多用來處決謀反者,如陳碩真。 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

⑽ 單位里三萬元公款,交給一個人保管違法嗎

1;挪用公款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挪用公款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規定,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以五千元至一萬元為起點;挪用公款歸個人進行營利活動的或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超過三個月未還的,以一萬元至三萬元為起點。如果挪用公款未達到以上標準的,一般可不認為構成犯罪。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條 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挪用用於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第一百八十五條 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或者客戶資金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二條挪用資金罪的規定定罪處罰。國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國有金融機構委派到非國有金融機構從事公務的人員有前款行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條的挪用公款罪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七十二條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本單位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或者雖未超過三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進行非法活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單位資金數額巨大的,或者數額較大不退還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貪污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貪污罪的主體必須是國家工作人員。所謂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如國有公司委派到其參股公司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此外,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如承包國有企業),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不具有上述特殊身份的一般公民與上述人員勾結,夥同貪污的,以貪污罪的共犯論處。要涉嫌貪污就比較可怕;依據刑法最高可判處死刑。(一)個人貪污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死刑,並處沒收財產。(二)個人貪污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十萬元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財產。(三)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的,處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個人貪污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一萬元,犯罪後有悔改表現、積極退贓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予刑事處罰,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四)個人貪污數額不滿五千元,情節較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較輕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酌情給予行政處分。對多次貪污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貪污數額處罰。 3;改革開放後,農村集體組織與其他公司企業合作開辦公司等合作,已是見怪不怪。那麼可能在經營合作中就可能涉嫌職務侵佔罪。職務侵佔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熱點內容
注會經濟法2012考題 發布:2025-10-09 19:40:07 瀏覽:253
刑事訴訟法解釋第325條 發布:2025-10-09 19:16:41 瀏覽:721
新勞動法長期合同 發布:2025-10-09 19:08:09 瀏覽:898
部隊規章制度試題 發布:2025-10-09 18:57:21 瀏覽:397
功利主義道德觀的例子 發布:2025-10-09 18:49:12 瀏覽:600
立法網路暴力 發布:2025-10-09 18:33:09 瀏覽:592
寶山法院萬 發布:2025-10-09 18:30:46 瀏覽:705
民法典意願 發布:2025-10-09 18:24:31 瀏覽:475
萬州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10-09 18:20:50 瀏覽:609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宋光明 發布:2025-10-09 18:19:08 瀏覽: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