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救助經濟
① 申請司法救助應提交哪些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第4條規內定,當事人請求人民法容院提供司法救助,應在起訴或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② 我要申請司法救助,我寫了份,司法救助申請書,戶口所在地開了份經濟
申復 請 人:某某某
請求事項制:免交訴訟費用
理 由:
申請人已向貴院提起遺產繼承訴訟,但是由於申請人目前屬城市低保人員且生活非常困難,無力支付訴訟費用,特申請貴院依法提供司法救助,予以免交訴訟費用。
請予准許為盼。
此致
某某區人民法院
申請人:某某
③ 司法救助金按什麼標准算
司法救助金是指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但經濟確有困難的,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或者說,司法救助,也稱為訴訟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於交納訴訟費用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根據其申請,予以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用的制度。
根據2005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規定,「當事人符合本規定第二條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此外,具有以下6種情形者可申請司法救助基金:
一是交通肇事賠償類案件中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二是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中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三是人身損害賠償類案件中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四是勞動報酬類案件的被執行人無履行能力,且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五是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案件的申請執行人不能維持正常生活的;
六是人民法院認為需要救助的其他情形。
④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人提司法救助的規定第二條第三條的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規定,公民有下列事項,沒有委託中國人或辯護人的,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辯護: 1、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2、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4、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5、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6、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7、因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造成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離婚及人身損害賠償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詢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10、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中國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中國人的。 11、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中國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中國人的。 12、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下列案件或事項,法律援助中心不予提供法律援助,包括: 1、因申請人的過錯責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而引起的民事訴訟或刑事自訴案件。 2、因申請人過錯而引起的行政訴訟案件。 3、申請人提供不出涉訟案件的有關證據而且無法調查取證的案件。 4、可由行政機關處理而不需通過訴訟程序的事務。 5、案情及法律程序簡單,通常無須聘請法律服務人員中國的案件。 6、已竭盡法律救濟的案件。 7、申請人提供不出任何證明材料或出具虛假證明騙取法援的。 8、其他經主管機關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對外聲明不予受理的案件。[1
⑤ 司法救助的相關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
(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4次會議通過,2005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47次會議通過修訂)
第一條為了使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能夠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維護其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但經濟確有困難的,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第三條當事人符合本規定第二條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第四條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救助,應在起訴或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第五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司法救助的請求,經審查符合本規定第三條所列情形的,立案時應准許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用。
第六條人民法院決定對一方當事人司法救助,對方當事人敗訴的,訴訟費用由對方當事人交納;拒不交納的強制執行。
對方當事人勝訴的,可視申請司法救助當事人的經濟狀況決定其減交、免交訴訟費用。決定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第二項、第九項規定情形的,應免交訴訟費用。
第七條對當事人請求緩交訴訟費用的,由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或合議庭提出意見,報庭長審批;對當事人請求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由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或合議庭提出意見,經庭長審核同意後,報院長審批。
第八條人民法院決定對當事人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在法律文書中列明。
第九條當事人騙取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補交訴訟費用;拒不補交的,以妨害訴訟行為論處。
第十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⑥ 領取了法院的司法救助後面的執行款還拿到嗎
領取了法院的司法救助後,執行款是可以拿到的,但是首先要把司法救助款退回。
根據《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第三條 當事人符合本規定第二條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6)司法救助經濟擴展閱讀:
《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第四條 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救助,應在起訴或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第六條 人民法院決定對一方當事人司法救助,對方當事人敗訴的,訴訟費用由對方當事人交納;拒不交納的強制執行。對方當事人勝訴的,可視申請司法救助當事人的經濟狀況決定其減交、免交訴訟費用。決定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第二項、第九項規定情形的,應免交訴訟費用。
⑦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求助的規定》
(2000年7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4次會議通過,2005年4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47次會議通過修訂)
第一條為了使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能夠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維護其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但經濟確有困難的,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第三條當事人符合本規定第二條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第四條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救助,應在起訴或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第五條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司法救助的請求,經審查符合本規定第三條所列情形的,立案時應准許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用。
第六條人民法院決定對一方當事人司法救助,對方當事人敗訴的,訴訟費用由對方當事人交納;拒不交納的強制執行。
對方當事人勝訴的,可視申請司法救助當事人的經濟狀況決定其減交、免交訴訟費用。決定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第二項、第九項規定情形的,應免交訴訟費用。
第七條對當事人請求緩交訴訟費用的,由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或合議庭提出意見,報庭長審批;對當事人請求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由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或合議庭提出意見,經庭長審核同意後,報院長審批。
第八條人民法院決定對當事人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在法律文書中列明。
第九條當事人騙取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補交訴訟費用;拒不補交的,以妨害訴訟行為論處。
⑧ 司法救助經濟濟困難證明表怎麼寫
主要寫一下家庭經濟情況,比如子女、老人、主要收入及支出,落款簽申請人的姓名,最後加蓋村委會(居委會)和鎮政府(街道)的公章。或者可以到援助機構領取經濟困難證明表格。
⑨ 何為司法救助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
第一條 為了使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能夠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維護其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和《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司法救助,是指人民法院對於當事人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行政訴訟,但經濟確有困難的,實行訴訟費用的緩交、減交、免交。
第三條 當事人符合本規定第二條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
(一)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
(二)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
(三)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
(四)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
(五)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
(六)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賠償的;
(七)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
(八)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
(九)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
(十)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經營難以為繼的;
(十一)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
(十二)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
(十三)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公共福利單位的;
(十四)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
第四條 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提供司法救助,應在起訴或上訴時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其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其中因生活困難或者追索基本生活費用申請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供本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符合當地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規定的公民經濟困難標準的證明。
第五條 人民法院對當事人司法救助的請求,經審查符合本規定第三條所列情形的,立案時應准許當事人緩交訴訟費用。
第六條 人民法院決定對一方當事人司法救助,對方當事人敗訴的,訴訟費用由對方當事人交納;拒不交納的強制執行。
對方當事人勝訴的,可視申請司法救助當事人的經濟狀況決定其減交、免交訴訟費用。決定減交訴訟費用的,減交比例不得低於30%。符合本規定第三條第二項、第九項規定情形的,應免交訴訟費用。
第七條 對當事人請求緩交訴訟費用的,由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或合議庭提出意見,報庭長審批;對當事人請求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由承辦案件的審判人員或合議庭提出意見,經庭長審核同意後,報院長審批。
第八條 人民法院決定對當事人減交、免交訴訟費用的,應在法律文書中列明。
第九條 當事人騙取司法救助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補交訴訟費用;拒不補交的,以妨害訴訟行為論處。
第十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⑩ 申請法律援助的經濟困難證明怎麼寫
經濟困難證明寫法如下:
法律援助申請人及其家庭經濟狀況證明
申請人 性別 年齡 工作單位
家庭住址
申請人及家庭經濟狀況如下:
職業收入(含離退休金)每月 元
救濟金每月 元
無收入
申請人家庭人口 人
家庭月平均收入 元
家庭月基本開支 元
申請人家庭現有價值千元以上的財產狀況:總價值: (元)
財 產 項 目
財 產 價 值(元)
其家庭成員及經濟收入如下(單位:元/月均)
姓 名
年 齡
與其關系
收入
職 業
工作單位或就讀學校
申請人家庭月平均收入 元 年度總收入 元
申請人家庭每月基本經濟開支:(單位:元/月)
基本生活費用合計
申請人供養人經濟開支
備 注
其中
住房(租金、管理費等)
姓 名
年齡
關系
經濟開支
日常生活費用
教育費用
醫療費
其他必要開支
申請人家庭自有房產地址:
產權證書編號: 建築面積: 平方米 使用狀況:□自用 □出租
另需要說明的事項:(是否屬於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或失業保險的人員、經濟困難的優撫對象、社會福利機構中由政府供養的收養人員、因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經濟困難正在接受國家救濟的人員、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孤寡老人、孤兒以及其他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人員)
特此證明。
出證單位(公章)
出證單位聯系電話:
出證單位經辦人簽名:
年 月 日
備註:1、家庭成員包括申請人配偶、未成年子女、由其供養的尚在求學的成年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並由其供養的其他人員或未成年人的父母。
2、出證單位是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法律援助規範文件中規定的出具經濟困難證明的單位。
3、凡無出證單位經辦人簽名的,為無效證明。
4、出證單位及經辦人員應當如實出證;提供虛假證明,相關責任人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參考資料:貧困證明_網路